回覆列表
-
1 # 雲鶴閣
-
2 # 魯迅鬍子的園地
從造字法上解釋,甲骨文時字形是蟋蟀形狀,蟲以鳴秋,藉以表達“秋天”的概念。另一寫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穀熟,似火灼。(另外的說法:加“火”而寫成會義字:(蟋蟀)+(火,借代灶臺),表示天氣轉涼之後,喜歡藏身於散發熱氣的灶臺縫隙的蟋蟀)
從造字法上解釋,甲骨文時字形是蟋蟀形狀,蟲以鳴秋,藉以表達“秋天”的概念。另一寫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穀熟,似火灼。(另外的說法:加“火”而寫成會義字:(蟋蟀)+(火,借代灶臺),表示天氣轉涼之後,喜歡藏身於散發熱氣的灶臺縫隙的蟋蟀)
秋字甲骨文字形有兩種,一種是蟋蟀側面圖,一種是在蟋蟀側面圖的下面加火字樣。本義是蟋蟀或者火燒蟋蟀。
一般來說,蟋蟀出現在立秋時節。蟋蟀的叫聲吸引了遠古人的注意,於是人們就把蟋蟀的形象畫下來,表示秋天。進入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時代,到了秋天,人們就把荒野的枯草點燃,就像今天的燒荒。燒荒時,一些藏在荒草中的蟋蟀就燒死了,和燒成草木灰的荒草都成了來年種莊稼的肥料。人們就在蟋蟀底下加上火字來表示秋天。
秋字還有一種寫法是左右結構,左為禾右為龜(亀、龜)寫作龝或穐、䆋。或許遠古時代陸龜比較多,秋天燒荒時,有很多陸龜被燒死了。
至於鞦字,不能算是秋的繁體字,而是一種從遊戲鞦韆二字簡化而來,寫作鞦韆。鞦本作鞧,而鞧原作緧,本義絡在駕轅的馬屁股後的皮帶,以控制馬可以與車緊密結合在一起。後來,緧字的糸字旁換為革,就是說絲繩換馬了皮繩,緧字就寫作鞧。鞧是形聲兼會意字,仍可以從酋(酋長)字就得到控制的意思。而鞦則是用秋取代酋,變成純形聲字。
韆字由革和遷構成,遷字的本義是變動。韆字本義是前後擺動的皮繩。
可控且前後擺動的皮繩,就是鞦韆。
附圖是秋字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