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堆中的胖子
-
2 # 月夜羽夕
不一定,
首先是朝代不同,唐朝時,皇帝朝見大臣時是面對面坐著,有時還能賜杯茶給大臣。
宋代時,大臣和皇帝說話就必須站著了,明清時站著都不允許了,就只能跪著。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禮,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連續拜九次,而禮法上真實的“九拜”卻是另外的樣子。 “九拜”是古代行禮時的九種禮拜方式。這九種禮拜方式分別叫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肅拜。九拜所不同的不僅僅是名稱,連其動作要領也大為不同。
稽首的基本要領如下:跪,拜手,然後手至地,首亦至地。稽首是拜禮之中最敬的方式,臣子對君主用此禮,為吉事之拜的最重者。吉拜的動作要領如下:先拜手,而後重複九拜中的“頓首”動作。也是喪禮之拜。兇拜的要領是先作“九拜”中的頓首而後再拜。奇拜之“奇”表示單數,在這裡是拜一次的意思。褒拜指拜的次數在再拜以上。肅拜為女性用的禮拜方式,不跪,俯首兩手下垂。
中央集權與君權的高度集中導致的,唐朝時,皇帝朝見大臣時是面對面坐著,有時還能賜杯茶給大臣。
宋代時,大臣和皇帝說話就必須站著了,明清時站著都不允許了,就只能跪著。
-
3 # 高貴不貴
臣子臣子,是既為臣又為子,“臣之事君,猶如子之事父”,也就是說,臣子要把皇帝當老爹一樣敬和供著。所以,皇帝又稱“君父”,帝者既是君,亦為父。
同志們,你見了你爹,跪不跪?
哦,對了,現在不跪了。但過去的傳統,逢年過節,是要給父親下跪的。
見皇帝你跪不跪?
哦,對,現在沒皇上了,但見到君主下跪,是基本禮儀,我前一段時間看英國女王到國會發表演講的影片,某位大臣是單腿下跪,呈上女王的講稿的。
還說古代,古代你若見了皇上,敢不跪?
就像對父應跪一樣,對君,更要下跪。日常家居過日子,見到父祖,沒事不會跪下,跪下,禮就大了;但見到皇上,卻是見之必跪。因此,臣子見君下跪,不是行大禮,而是常禮。
從這一點來看,對皇帝忠,是要重於對家長孝的。忠孝不能兩全時,該怎麼選,你懂的了吧?
有人問,大臣見到皇帝都必須跪嗎?不是說“坐而論道”麼?
我拿明代舉例來說這個事。
明代歷史上,君臣見面,有兩個場合:一個是公開的大眾的場合,就是朝會上朝。上朝幹什麼呢?就是群臣文東武西,分班站立,然後在贊禮的引導下,山呼萬歲叩頭,一邊喊著“萬歲萬萬歲”,一邊將俗話說的“三拜九叩”禮反覆操演幾遍,就可以告成散訖了。第二個場合,人數就少多了,主要是皇帝召見一些大臣,進行小範圍的談話,叫做“召對”。
從臣子的角度,皇帝問,臣子答,便做“奏對”。大臣奏對時,是必須跪著的。
見君下跪,是基本的朝儀和規矩。明代大臣有一些回憶錄,如明初四朝元老楊士奇撰有《奏對錄》,英宗朝大學士李賢撰有《南城召對錄》,孝、武朝大學士李東陽撰有《燕對錄》,兵部尚書劉大夏有《宣召錄》,其他還有嘉靖朝大學士楊一清《諭對錄》、嚴嵩《嘉靖奏對錄》,萬曆朝大學士申時行《召對錄》等等,都是記載他們蒙皇帝召見,對御談話的實錄。從這些記載中可見,大臣們見到皇帝,第一個動作,就是下跪叩頭。
-
4 # 泉陽子
君臣本是師友情,共坐論道道理明。
天覆地載父母恩,四時八節跪神靈。
去仁舍義信難守,離道失德魂不清。
臣子沉淪生奴性,下跪怎見九天青?
在電視劇特別是無腦的清宮劇中,大臣見到皇帝都要下跪,那麼歷史上真的是如此嗎?其實歷史上皇帝的大臣是一個從“師”、“友”、“臣”、“奴”的過程。
上古之時,黃帝的大臣都是他的老師,比如容成子,居住於崆峒山,曾在太姥山煉丹修道、青城山、等處遊歷修煉仙道,探求長生不老之術。許多史書記收錄其著作,如《漢書·藝文志》著錄房中家《容成陰道》二十六卷,陰陽家《容成子》一十四篇,《後漢書·方術傳》有容成子內容,葛洪《抱朴子·內篇》收《容成經》一卷。黃帝慕其道,為了迎接他的造訪竟然要“乃造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即訪”,可見仰慕至極。這也難怪道教興起後,推崇為仙。後來,容成子出山當了黃帝的老師,更是黃帝的重臣,為黃帝造曆法,成就了後來影響深遠的“黃曆”。當然,容成子除了在曆法上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外,在天文、醫學、養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再比如岐伯(很多人知道這個人都是從《黃帝內經》上看到的),也是上古時期著名的醫學家,道家名人,精於醫術脈理,名震一時,後世尊稱為“華夏中醫始祖”“醫聖”。宋《路史》載:“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黃帝至岐見岐伯,引載而歸,訪於治道。”中醫學素稱“岐黃”或謂“岐黃之術”,岐伯當屬首要地位。張隱庵《黃帝經世素問合編》:“天師,尊稱岐伯也。天者,謂能修其天真;師乃先知先覺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貴,師所以傳道而設教,故稱謂曰天師。”
再比如,廣成子,上古的道家人物,修行於崆峒山,黃帝聽說後專程去拜訪他,問治國之術。當然,還有很多,比如,倉頡,風后,力牧,大撓,伶倫,等等等等,這裡就不多介紹了。
黃帝見上述大臣的時候,都是自己先行禮,大臣回不回禮看當時的狀態。
到了後期三王時代,特別是春秋之時,大臣基本上都是天子或者君王的朋友。大臣見到君王從來沒有跪拜之說,所謂“三叩九拜”的“九拜”也不是連續拜九次,而是古代行禮時的九種禮拜方式,分別叫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肅拜。
《呂氏春秋》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歷史:魏文侯去見當時的賢能之士段幹木,站得疲倦了卻不敢休息。回來以後見翟黃,箕踞於堂上跟他談話。翟黃很不高興。文侯說:“我禮遇段幹木,是因為讓他做官他不肯做,給他俸祿他不接受,現在你想當官就身居相位,想得俸祿就得到上卿的俸祿。你既接受了我給你的官職俸祿,又要求我以禮相待,恐怕很難辦到吧。”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最值得注意的是翟黃對他侍奉的君主箕踞於堂上與他說話表示的不滿,這與漢代以後的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傳》中提到商鞅去見秦孝公時以“強國之語”,說得秦孝公入了迷,“不覺膝之前於席也”,座位對了座位。這表明那時的國君並不像後代的皇帝那樣擺臭架子。古人尤其是漢代以前所說的“拜”不等於“下跪叩頭”。先秦以前上朝,君主先向群臣行禮,然後群臣一起向君主回禮,這表示說,君主的天下要靠你們啊。
到了漢朝劉邦之時,他的大部分大臣還是他的朋友,只不過他的那些朋友大臣原來都是鄉井之徒,就算官居一品也改不了暴發戶的特徵,大部分人甚至根本不懂什麼是禮儀,什麼是規矩。司馬遷在《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中寫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可以看出,當時那在皇宮裡喝酒狂歡的勁,跟一群土匪沒什麼兩樣,所以劉邦就不開心了。這個時候,有個叫叔孫通的人挺身而出,幫劉邦解除了煩。他開始教大臣禮儀,居然教成功了,在西漢的長樂宮落成之時,叔孫通向劉邦建議,正式啟用他修訂後的“朝儀”。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
“漢(王)七年,長樂宮成,諸侯群臣皆朝十月。儀: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騎步卒,衛宮設兵,張旗幟,傳言‘趨’,殿下郎中夾陛,陛數百人。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向;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向。大行設九賓,廬句傳。
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至禮畢,復置法酒。諸侍殿上者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喧譁失禮者。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乃拜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金。”
到此,已經有跪拜之儀了,但是並不是每次都用,必須是重大節日或重大慶典之時才會如此。至於西漢時候的上朝,皇帝不止要早早的在朝堂上等著,等到丞相來到朝堂時,還會有掌管禮儀的官員大聲喊出“皇帝為丞相起立”。這個時候皇帝要從龍椅上恭恭敬敬的站起來,就像學生見到老師那樣,就差說“老師好”了。皇帝不止要對丞相行禮,對待御史大夫也不能太過隨意。皇帝在接見御史大夫時,也是不能像電視上那樣高高在上,一臉冷漠。相反的,在皇帝與御史大夫討論完國家大事之後,是需要一臉敬重的對御史大夫說謝謝的。而且大臣們上朝的時候也和皇帝一樣是坐著的。這可能與當時的西漢初年遵從“黃老之術”有關。
到了唐朝,也只是簡單的禮儀,也不是見到皇帝就下跪,也是面對面坐著,偶爾還會賜茶給大臣。到了宋朝之後,基本上上朝就是皇帝坐著,而大臣站著了。不過跪拜之禮還不是很流行。這時候的大臣那才是真正的大臣,已經不能稱為“皇帝之友”了。
特別是到了清朝,那許多大臣直接稱“奴”“奴才”了!!那才真是噁心至極,把華夏傳統、民族尊嚴等都拋入腦後,一個個奴顏婢膝,盡顯殷勤,更難有直諫之說!!!唉,這種奴性到現在還在影響著中國華夏兒女,不得說不是一種悲哀!我們常說“跪天跪地跪父母”、“男兒膝下有黃金”,但是如今,我們雖然不從身體上下跪了,但是心裡的你真的站起來了嗎?
-
5 # 痴語呢喃1988
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跪拜禮出現的時間並不太晚,在一些特定場合和儀式中:夫妻結婚互相跪拜,祝賀父母壽辰,感謝君王賞賜……
春秋戰國時期,臣子見君王時候,只需作揖即可,這就是禮,僅僅是禮節的表示,表示雙方受過教育!
但是上朝需行跪禮的規定出現的很晚,從方方面面史書記載來看,從元朝開始,大臣上朝奏事就需要跪著彙報。
《元朝名臣事略》“……入見,皆跪奏事。”《牧庵集》:“方奏,太史臣皆列跪。”上朝禮儀的變化標誌著皇權的不斷加強秦朝以前,史書對朝禮並無記載,說明當時上朝並沒有明確具體的規範,個人推測臣子可能行揖禮後直接席地而坐(跪坐,並推測君王也是如此),而從漢朝開始,制定了相關上朝禮儀,後世多朝沿用此禮,皇帝和大臣皆是坐在椅子上議事;到了宋朝,宋太祖撤掉了椅子,宋朝臣子都是站著議政;宋朝之後大家都很清楚了,大臣上朝先行跪拜禮,之後再站起來,如若奏事還需跪著說(巔峰是清雍正設立軍機處那會,大臣需要全程跪著完成政事的頒佈)。
跪拜本是一種大禮,最開始意義是用來表達恭謝、感恩和尊崇等情感;但不知不覺中,跪拜禮變了味,不僅僅君臣之間,上下級之間變得也是如此;甚至不僅要跪,還要長跪,不僅要長跪,還要磕頭,用這些禮儀來以示尊卑差別,這種跪拜是奴性的培育和人性的摧殘!
新中國以後,跪拜這種落後的封建禮儀被揮手、握手和擁抱等新的社交禮儀所取代!
-
6 # 君名盡風華
跪拜大禮是中國古代的最高禮節,一般成年人只跪天、地、君、親、師,之後又加上了一個恩,救命大恩之類的。其中臣子跪拜君王,由於受影視劇的影響,彷彿成為一種常識,實際上在中國古代這種現象是極少的。
跪拜這種禮節最早可以追溯到堯舜時期,雙膝跪地,左右手交叉扶地,只是單純的作為人與人之間社會交流的常用禮節。這種禮節也隨著中國文明制度的發展也在不斷的演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前秦時代,漢宋時代,元清時代。下面為大家做依次詳解:
前秦時代:主要是指秦朝包括兩週夏商時期,在這個時間段裡,跪拜依然保留著原始社會的禮節意義,它的等級和階級屬性相對較低。臣子對君王並沒有強制性的規定必須用跪拜大禮,當然了,如果你作為臣子非常敬畏你的君王,用這個跪拜之禮也是合理的。在春秋戰國時期,君主和臣子要互相行禮,並不是臣子單方面的行禮,所以在那個時期經常出現臣子與君主互拜的現象。一方面可以體現君主禮賢下士的良好品德,另一方面是正常的禮節需要,說明咱們兩個都是受過教育的人!
漢宋時期:這個時期中國主要是以漢族政權為基礎,臣子對君王行跪拜之禮,成為了硬性規定,只不過並不是經常性的。首先要從漢朝說起,漢高祖劉邦的出身並不高,說白了就是當地的派出所所長。他所領導的這些人韓信,蕭何等並不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所以在朝堂議事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亂七八糟場面,更有甚者拿出寶劍敲著宮殿的柱子來打節奏。正是基於如此,朝堂制度必須要改革,所以孫叔通這個人走上了歷史舞臺。孫叔通找了一大幫儒家學士專門對朝中的大臣進行培訓,等到漢高祖再上朝會的時候,文東武西,列立兩廂,向皇帝行跪拜之禮,劉邦非常高興,這種制度也就保留了下來。
臣子跪拜君王並不是經常性的,而是偶爾發生的。除了像朝會(古代上朝並不是一日一朝像我們今天早自習似的,有時候是十日一朝,或者是五日一朝)祭天祭祖,登基冊立之外,大家基本上都是以簡單的鞠躬之禮作為日常禮節。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國古代對宰相的待遇尤為之高,講究拜相。也就是說皇帝在任命宰相的時候,不僅宰相要對皇帝行禮,皇帝也要對宰相行禮;在大街上皇帝的車馬與宰相的車馬相遇,要同時下車行禮。你可以想象一下,大街上皇帝和宰相對著跪拜,是不是有點不像話?而是中國古代的漢服寬袍大袖,男士下身普遍長裙,跪一次也確實不容易。所以在這個時期,臣子對君王只是在固定場合或特殊時間行跪拜之禮,給足皇帝面子,平常大家還是以鞠躬之禮,其中在南北朝出現叉手禮一直沿用到唐朝。
元清時代:元朝是中國曆代正統王朝之中漢化程度最低的王朝。在元朝統治者心中,漢族的傳統禮儀文化並不適合自己,所以在元朝出現了很多開歷史倒車的發展現象。在元朝臣子只有先向皇帝行跪拜大禮之後才能奏事,由此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比起漢高祖劉邦來說更要卑賤,劉邦還算是個國家公務員,朱元璋就是社會最為底層的人,所以他對權力的渴望是歷朝歷代所不能及的。所以明朝廢丞相,八股取士等一系列的措施都是為穩固權利,加強皇權服務的。清朝基本上繼承了明朝的制度,一方面是因為清朝本身與明朝的交往多,在入關之前就大概以明朝的政治制度為雛形進行統治。另一方面,清朝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他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來統治漢族人民,沒得選擇。元朝漢化低主要是因為他接觸到的文明比較多,除了中原儒家文化,還有伊斯蘭教,基督教文化,藏傳佛教,所以元朝並不依賴於儒家文明。
有一點要詳細說明,明清時期的跪拜制度不僅在時間上比古代更為頻繁,而且在形式上也發生了變化。秦漢一直到宋朝的跪拜之禮是指雙膝跪地,上身像鞠躬一樣微微俯身即可。到了明清時期,跪拜拜並不是單純的跪拜,而演變成了磕頭,五體投地大禮。皇帝如果不允許你起身,你都不敢抬眼看一眼皇帝。
-
7 # 讀書是福
不一定,首先是朝代不同,唐朝時,皇帝朝見大臣時是面對面坐著,有時還能賜杯茶給大臣。
宋代時,大臣和皇帝說話就必須站著了,明清時站著都不允許了,就只能跪著。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禮,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連續拜九次,而禮法上真實的“九拜”卻是另外的樣子。 “九拜”是古代行禮時的九種禮拜方式。這九種禮拜方式分別叫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肅拜。九拜所不同的不僅僅是名稱,連其動作要領也大為不同。
稽首的基本要領如下:跪,拜手,然後手至地,首亦至地。稽首是拜禮之中最敬的方式,臣子對君主用此禮,為吉事之拜的最重者。吉拜的動作要領如下:先拜手,而後重複九拜中的“頓首”動作。也是喪禮之拜。兇拜的要領是先作“九拜”中的頓首而後再拜。奇拜之“奇”表示單數,在這裡是拜一次的意思。褒拜指拜的次數在再拜以上。肅拜為女性用的禮拜方式,不跪,俯首兩手下垂。
中央集權與君權的高度集中導致的,唐朝時,皇帝朝見大臣時是面對面坐著,有時還能賜杯茶給大臣。宋代時,大臣和皇帝說話就必須站著了,明清時站著都不允許了,就只能跪著。
-
8 # 棲鴻看紅樓
宋以前坐而論道,明開始跪著回話。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但是趙匡胤還有一個故事:在上朝的時候,他說自己年老眼花,看不清奏章上的字,要求大臣上前來指點。大臣走到皇帝桌前指點,退回時發現椅子已經被撤掉了。從此以後,上朝時就不給臣下設座位了。
宋太祖既是軍事高手,也是政治鬥爭的高手。在他的手中,中央集權得到很大的加強。而大臣沒有座位,只能站著向皇帝彙報,不過是加強皇權的一個標誌。
明清兩朝,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君臣的界限更加分明。常朝、大朝有規定的禮儀,就是在皇帝單獨召見、開小會的時候,臣下要有所奏對,也只能跪著回話。這一點,在《垂簾聽政》等老電影中有所反應。
“古代”是一個很漫長的時代。不能用一個片段的表現,來概括整個“古代”的規矩。
回覆列表
那你得看是什麼時候了,畢竟古代這個概念太大,在不同時期,這臣子是否跪君王還真不一樣。
如果是在戰國時期,臣子見到君王還真不需要下跪,當時主要做的是“作揖禮”,並不用經常下跪,並且君王一般還得給臣子回禮,根本就不能直接喊一個“平身”。君臣朝會也是對坐議事,也不需要跪。
比如《大秦帝國》這部劇對這塊還原的就不錯,當年的臣子見到君王一般不用跪,如果真跪了,那說明是重大場合以及要說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並且君王一般還得回禮然後把人家扶起來。
戰國時講究的是“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哪能讓人隨便跪啊。
到了漢朝,這事就有了變化。此時臣子見了皇帝依然不需要每次都跪,大多就還是作捐禮,但得彎一下腰。皇帝與大臣議政之時也全是坐著的,這種議政方式一直到唐、五代都是共用的。
到了宋代,這事就開始有變化了,因為凳子出現了。皇帝坐凳子,臣子就得站著了,議事之時除非皇帝賜坐,否則就需要一直站著。不過還好一些的是,此時大臣們說事也只是站起來,而不用動不動就下跪。
到了元明清,這事就變得過分了。臣子跪拜這時已經是常事了,臣子見到皇帝要跪,臣子上奏說事要跪,甚至皇帝離開也要跪,完全就不能與唐宋以前相比了。
可以說臣子見到皇帝就要跪,這是從元明清三朝開始的,到了清朝達到極致。漢唐宋五代等時期不需要怎麼跪,至於戰國時期就更不講究跪了,戰國時要讓臣子隨便跪,那臣子真是分分鐘離職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