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談文史
-
2 # 90後侃歷史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來討論。首先我們要堅定的講,“古絲綢之路“”與“鄭和下西洋”的積極的歷史意義遠遠大於他的負面影響。歷史允許有不同意見,允許有爭論。但是小編覺得對於揚我中國國威,推動中國文明程序的歷史事件,我們要有主流歷史觀,我們應該去不斷的讚揚歌頌,去學習其中的經驗。對於有些歷史事件背後的小瑕疵,根本不值得我們以後人的眼光去討伐,在當時社會能做出這些有歷史意義的事情,其中的每個參與者,都應該被歷史銘記,他們都是偉大的。
首先,講講古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一詞起源於德國學者。張騫通西域之後,中國與中亞及歐洲的商業往來迅速增加,中國的絲織品源源不斷的輸向國外,由此經營了上千年。由於主要商品為絲綢,因此,外華人把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稱為絲綢之路。
關於張騫為什麼出使西域,史料也有詳細記載,漢武帝為了消滅匈奴,希望西域有其他國家聯合。於是便派張騫去當使者,探索西域尋求合作。歷史上有很多事情,其意義遠遠大於目的。經過張騫歷盡艱辛的外交探索,疏通了西域的交通線,促進了中國與外國的交流,華人的腳步開始踏出中原地區走向世界。我們現在吃的水果西瓜,葡萄,無花果,石榴等都是從絲綢之路引進來的。
其次,漢朝為什麼越來越窮。漢朝經過文景之治後,國力上升。傳到漢武帝時期算是國富民強。漢武帝也被稱上千古一帝,其最大的原因就是打敗匈奴,一改漢朝對邊疆懦弱的局面。但是問題就來了,也正是由於漢武帝的窮兵黷武,一系列的對外戰爭,導致漢朝的國力走向下坡路。加之漢武帝選繼承人也有問題,造成了朝堂政治動盪,因此自漢武帝之後越來越弱。
最後,鄭和下西洋勞民傷財?看到現在網上有人講鄭和下西洋是面子工程,沒什麼值得吹噓,完全就是勞民傷財,純粹擺闊氣,導致明朝國力下降,小編覺得很令人生氣。永樂皇帝朱棣時期國家強盛,人民生活富足。軍事上對外遠征大漠好幾次,文化上修永樂大典,經濟上疏通大運河,這幾個那個不是大工程?這些都勞民傷財!
鄭和下西洋後萬國來朝,國內外交流頻繁,不僅促進了中西方的交流,也促進了造船與航海業的發展。假想要是航海運動還能持續下去,還有後來哥倫布,麥哲倫什麼事情!“寶船”再發展下去,強大的海軍還是夢?有些事情,錢該花還是要花,歷史意義遠遠大於經濟利益,眼光要放長遠。這可比有些人六下江南要好的不能再好了。
-
3 # 王朝的廢墟
"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親,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之時。”這是西漢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對於漢宣帝統治的評價,這裡面的太宗指的是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可見劉向已經把漢宣帝和漢文帝相提並論了。
事實上,在西漢的歷史中,除了文景之治之外,還有一個昭宣中興,前者為漢武帝實現宏圖大志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而後者則對漢武帝一些好大喜功的做法進行了修正,將西漢王朝又重新拉到了正常的軌道上來。所以題主所說的漢朝越來越窮的觀點,其實是不成立的,相反在很多歷史學者看來,在漢昭帝和漢宣帝的統治下,西漢王朝的經濟實力甚至還有所提升。
首先與民休息的政策重新被實施,特別是漢宣帝出身於民間,深知民間疾苦,所以在施政的時候,大量的苛捐雜稅被取消,使得人民的負擔大大地減輕。其次對外戰爭停止,一方面漢武帝已經創造了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不需要昭帝和宣帝繼續用兵,另一發面從這一時期開始屯田制被大範圍的推廣,在穩定邊疆的同時也減輕了政府的軍費開支。再次就是經濟領域的民進國退,特別是政府放棄鹽鐵專營權,不再與民爭利,也盤活了“民間經濟”,真正實現了國富民強。
當然,昭宣時代的與民休息政策的出臺,其實可以上溯到漢武帝統治晚期。作為一位偉大的君王,在行將就木之際,漢武帝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並積極進行了修正。“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為富民侯。下詔曰:‘方今之務,在於力農。’”西漢王朝的政策重心由對外征伐重新回到了“力農”上,顯然這一次政策的改變對以後“昭宣中興”的種種經濟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換句話說“昭宣中興”實際上就是對武帝這次政策改變的貫徹。
回覆列表
漢朝越來越窮跟絲路的開啟沒多大關係吧,是因為漢武帝時代窮兵黷武,戰爭頻繁,所以才消耗了大量國力,勞財傷民的是戰爭。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漢武帝時代雖然對外戰爭接連勝利,版圖也是空前的擴大,但卻苦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