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告訴你

    劉濞從軍有功,漢高祖又顧及吳郡接壤東越等國,乃需選壯王鎮之,公元前195年,劉邦懼怕江東人士不服他的皇權,故而封劉濞為吳王,都於沛(江蘇沛縣),改當年劉賈所封的荊國為吳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國都於廣陵(江蘇省揚州市)。劉濞懼怕江南,故而不敢以荊國舊都——吳縣(今蘇州)為其國都。

  • 2 # 談古論金

    漢朝時吳王的封地在廣陵,歷史上的廣陵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揚州市。

    話說從頭,年僅二十的劉邦侄子(劉邦二哥劉仲的兒子)劉濞以騎將身份隨從劉邦與造反的淮南王黥布(英布)軍隊作戰,當時,荊王劉賈(劉邦的族兄或堂兄)為英布亂軍所殺,且無後嗣。劉邦擔心吳地會稽人輕佻強悍,又與東越、甌越等國接壤,沒有年長的王來鎮服他們不行,而此時自己的兒子還年幼,因此就立劉濞為吳王,統轄三郡五十三城。

    上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填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三城。

    劉濞的吳國,一開始的都城在沛縣,也就是劉邦的老家。但這應該只是一個過渡,因為劉濞原來就是沛侯,在沛縣(今江蘇省徐州市沛縣)當王,是起不了鎮服吳和會稽地方的作用的,因而不久之後就定吳國國都於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

    劉濞在揚州歷史上有比較重要的地位,2015年揚州城慶2500週年的時候,《揚州日報》專門強調了劉濞曾經的歷史功績即所謂“即山鑄錢,煮海為鹽”。

    當時吳國豫章郡(今江西省)有銅山,劉濞就招徠各地的流亡人口到這裡來鑄錢,吳國的錢幣在全國各地都可以流通;吳國又鄰近東面的大海,可以煮海水為鹽,既可以自身國內食用,也可以運輸到鄰國和漢朝中央政府管轄下的內地去賣錢,因此財政收入很豐裕,不向百姓收取賦稅。

    掌握了貴金屬貨幣鑄幣權和古代戰略資源鹽的劉濞就是這樣苦心經營了三十多年,所以在吳國頗得人心,有很大的號召力。南朝宋傑出的文學家、詩人鮑照在《蕪城賦》中形容揚州:

    當昔全盛之時,歌吹沸天。孽貨鹽田,鏟利銅山。才力雄富,士馬精妍。

    這正是對漢初劉濞治理下的吳國鼎盛時期的繁華景象的文學化描述。

    因為劉濞對廣陵也就是揚州的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做出過很大的貢獻,特別是因為劉濞也開鑿疏浚過揚州地區的運河,所以雖然他後來因為七國之亂身敗名裂、身死國滅,但揚州百姓還是記住了他。

    清朝乾隆年間,揚州人在邗溝大王廟裡面供奉了兩個神像,其中一個是吳王夫差,另一個就是吳王劉濞——兩個在歷史上一般被認為是反面人物的大王聚會一堂,可見揚州人重視的還是他們有關民生的事功。此外,揚州人還將邗溝廟稱為“財神廟”,將劉濞視為財神之一。

    劉濞的吳國被滅之後,廣陵成為江都國的都城,揚州又有了江都的名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玄宗為何兩次將楊貴妃攆出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