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狄飛驚
-
2 # 善發歷史說
主要看什麼時期,唐朝最為嚴格,需要經過銓選考察,其餘時期絕大部分都是一經考中即可授官。唐朝的功名
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創立,隋朝時期,考生在科舉考中錄用之後馬上就有官做。
但是到了唐朝的時候,學子在科舉考試中了進士之後,還必須經過吏部的銓選,經銓選合格之後,才能授官。
唐朝授官是最為困難的,朝廷考察很嚴格,卡得也比較緊。
學子們中了進士之後,也僅僅是取得了做官的門檻,但要真正授官,還要必須經過一番考察。
唐朝的制度,中進士之後,必須透過吏部的“身、言、書、判”四個考核標準,再加上參照考生的資歷進行決定。
所謂身言書判,其實主要是指考生的體貌、言辭、字跡書寫、文理情況四個方面。朝廷要從考生的德行、才幹、樣貌等方面考察考生,只有符合條件者,才能授予官職。
假如中了進士之後,無法透過吏部的銓選,那考生的出路也還可以去節度使等地方官的幕府當中擔任幕僚,並由幕僚進入仕途,也算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這種制度之下,朝廷其本意是要篩選出有德行和才幹的人才,以便向皇帝推送合適的官員,可由於吏部的銓選可以決定考生的未來前途,這一來就很容易滋生出腐敗,在銓選這一環節甚至會出現敲詐勒索的情況。
如果沒有透過吏部的銓選,又沒辦法去節度使等地方官擔任幕僚,熬到一定的歲數,朝廷也會補選級別較小的京官或者地方小官。
其餘各朝的授官宋朝,基本上是一經考試及第,就可以進行授官。而且宋代科舉制度形成了一個相當嚴密的體系,極大的發揮了透過科舉選拔人才的優勢。
遼金元三代,也沿襲唐宋之制,增加實行科舉取士的制度,基本上只要一經錄取,都會進行授官。
遼代進士錄取之後,多擔任秘書郎、校書郎等官。金代則多出任地方縣令、丞、尉等官。元代則比較混亂,元朝的科舉考試是屢建屢廢,而且取士較少,但同樣都是中進士之後會進行授官,
明清時期,中進士之後,同樣是會直接授予官職。
明朝時期的朱元璋,還首創中進士之後選入翰林的先例,並且將狀元授予修撰,榜眼、探花授予編修的制度固定下來。至於其他的進士,則根據官缺,授予給事、中書、知州、知縣等官。
而且對於沒有考中進士的舉人,也具備有授官的資格,他們經過進入國子監學習之後,一般會授予小京官、或者是州縣長官,這也算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總而言之,在古代中了進士之後,朝廷就會根據考試成績的排名安排官職,並不會等待太長時間,當時如果排名太差,沒有實缺的情況就只能成為候補進行等待,這個時間就未可知了。
唯一比較苛刻的主要是唐朝,因為就算中了進士,要真正授官,不經過銓選就沒辦法擔任官職,萬一不好彩,等待數年甚至十多年都是有可能的。
-
3 # 四川達州人
不會很長時間。
唐代比較嚴格,中進士後還會尚書省主持分科考試,之後再分配。時間大體兩個月之內。
明清時期,一甲前三名,殿試公佈之後就進入翰林院,狀元從六品,榜眼探花正七品。其餘全部進士再考庶吉士,選中者一個月內以從七品入部學習。其餘進士,基本兩個月之內由吏部任命選派全國,通常都是擔任從七品的州府司法長官。也正因為如此,少數面貌醜陋或者交際能力不怎麼樣的,終生沒有職務。
-
4 # 老王司樹
古代能考中進士是讀書人的最高榮譽,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自隋唐開始科舉後,就形成了一整套的規章制度,古時的考試分為三級,第一級是院士考試者統稱為童生,年齡不限,考試範圍是州縣,考試合格者就成為秀才。秀才擺脫了平民的身份,有某些特權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見了縣官大人可以不下跪等。第二級是省一級的考試,稱為鄉試。鄉試是每三年才舉行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裡面出題,名額有限。考中的就叫舉人,有當官的資格,享受的特權高於秀才。第三級是會試,會試時間是鄉試結束的第二年的二月去京城參加全國性的考試,只有舉人才有資格參加,通稱為貢生。這次考試的地方叫貢院,貢院裡有很多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的單間。考生進去前先搜身,只帶書縣和燈具,每人發給三隻蠟燭,考生就在裡面答題,晚上也在裡面休息,時間為2到3天,統一安排飯食。透過會試者會面對最後考驗殿試。這次考試不是電視中演的筆試,是現在社會中的面試,由皇帝提問考生回答內容主要是策問,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表現會劃分檔次,共有三甲。一甲三人叫及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用若干人叫賜同進士出身。如果在鄉試,會試,殿試中,每次都是第一名,那就是連中三元,自開始科舉後獲得這一榮譽的只有13個人,唐兩人,宋六人,元一人,明兩人,清兩人。宋朝考中進士就可以做官,基本上是副職。其它的朝代考中進士只有一甲直接進翰林院,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校高階班,飛黃騰達指日可現,來日基本上都在權力中心做官。二甲三甲基本上也進翰林院,和一甲不可同日而語,慢慢的可以當上京官,混的不好的,只有外放當地方官了。不是說考中進士就可以做官,因為是很多人都有書生氣,離真正的官差的很遠。這也是歷朝歷代考中進士的人成千上萬,但是真正出名的沒有多少鳳毛麟角。
-
5 # 瞭解真正的歷史
這個要看實際情況,官員不缺就得等,等人退休,犯錯誤被撤,身故,調離等。沒有實缺只能等派放。
有的運氣好等個幾年,有的苦逼等十幾二十年,更倒黴的一輩子當不了官。
-
6 # 圖文繪歷史
古代的科舉之路並不是無礙直通車,首先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參加科舉,各朝代都有規定,犯法之人不能科舉,唐朝的商人不能科舉,宋朝不孝者不能科舉,清朝的娼、優、隸、卒子孫不能科舉,說白了參加科舉的必須是“家世清白”,家世不清者拒之門外,當然務農者屬於清白,所以給了廣大百姓一個上升通道。
《金榜題名錄》中的科舉孝試姓名、籍貫、名次。比如宋朝名相呂蒙、范仲淹,他們都是自幼家貧,透過科舉進士及第,由一介布衣草民登上龍門,所以科舉總的來說是“平等競爭”,無論勳貴世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是自由報名,統一考試,採用公開張榜的原則,但科舉又是“擇優錄取”,這裡面就有說道了,所謂擇優,就是考中了進士,還要透過吏部的面試,看外貌、言談,來決定是否做官,所以考中進士不一定立即就能做官。
科舉考試用的書桌。以清朝為例,清朝科舉分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只有3人,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稱為一甲進士及第,是不需要經過吏部考核,由皇帝欽點後直接入翰林院修撰、編修等職,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需要經過吏部考核的,分兩部分,一為面試,看相貌、談吐,二是筆試,考論、疏等,優異者進翰林院,次之可入各部學習行走,或者下放知縣、教職、監助等。
寧波慈城,科舉試場。每次科舉中的進士,能否全部做官,這要看情況,採取擇優錄取的辦法,前面的先選,到後面的,如果官有空缺,那這批進士都有官做,一般放榜後一月內吏部考核就出結果,有缺上任,無缺的條件不錯有點可惜的,給個候補打發點銀子回家等待任命,再差的連候補都沒有,只能回家乾等,清朝除科舉外,還有捐納、薦舉能做官,這兩者可是隨到隨得的,全國也就一千多個縣,所以很多條件差點的進士,可能在家等一二十年撈不到一個官做。
清代的科舉試卷。清朝雍正重臣田文鏡,出身監生,李衛,出身捐納,都是雜途出身,官場一個蘿蔔一個坑,競爭相當激烈,我們熟悉的鄭板橋,1736年就中了二甲進士,給了個候補,在家混了5年,才在1741年上任範縣縣令,清末有個叫李超瓊的,他科舉那一年太慘,同批中進士的有48人沒授官職,8年後才當上縣令,一生都在候補、代理縣令上徘徊。
-
7 # 蟠桃和葡萄
古代考中進士後還需多長時間才能被授予實缺官職?
據歷史學家考證,科舉制度創始於隋,確立於唐,完備於宋,延續至元、明、清,前後經歷了1300年之久,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科舉制度的實質,是一種選拔官員的制度。科舉的任務和目地不是籠統地選拔人才,而是選拔官員為國家皇帝效力。
所以古人有“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的說法。
古代考中進士後,隨朝代不同,中舉與獲授官職之間關係不同。
在唐朝透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人員,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是候補官員,不是馬上就可以做官,還要透過吏部主持的多次考試。像唐德宗時的狀元陳諷,一開始也只是做個小小的縣尉,後來才做到司勳郎中。
在宋朝,從北宋太宗時期起,進士及第可以馬上做官,第一甲一般被授予通判或知縣,其他授州縣的判、司、簿、尉等副職屬官。舉人並不直接授官。
明朝科舉制度更加完善,由鄉試產生的舉人,不想繼續考進士身份,就可獲授官職。不過,舉人授官官階會低一些,多是地方各級儒學的教官,有時也會授予偏遠地區的知縣。
明清時期,狀元一般會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編修。第二、第三甲優秀者,先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也就是先進入當時的官員進修學校學習,學習期滿後,最低的也 可授予知縣,比宋代所授的官職更高。
中國科舉制度曾被古代的北韓、越南等東方國家所仿效,並被近代的歐美等西方國家所借鑑。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起過非常重大的作用,至今仍然有著相當廣泛的影響。
-
8 # 蕭武
從隋唐確立科舉制,就有了進士。但在隋唐的時候,考上進士只是獲得了“士”的資格,也就是有了當官的資格,而不是馬上就可以做官,能不能做官,還要看運氣。換句話說,考上進士是個人的努力,但能不能做官,這還要看歷史的程序是不是給你這個機會。很多人考上進士之後就一直沒有得到這樣的機會。
在科舉制比較成熟的唐朝,考中進士之後,當官叫釋褐。但要釋褐,需要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推薦才行。所以,很多人考完進士之後,也不能馬上當官,還要在京城長安參加各種圈子活動,結交權貴,來獲得推薦的機會。而那些運氣不好,或者性格不太好的人,就很難得到這樣的機會。比如李白,考完進士之後就一直沒有得到什麼做官的機會。
也是因為這個制度性的規定,讓當時的長安城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小圈子。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終南捷徑,之所以出現終南捷徑,以及唐朝比較著名的各種尼姑、道姑為核心的社交網路圈子。唐朝就是因為這些圈子雖然是在寺廟、道觀裡活動,但參加的不少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而在唐朝能夠暴得大名的尼姑、女道士,也基本上都是交際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社交名媛,比如薛濤。
所以,唐朝的詩人在中進士之後會留下大量在長安參加各種宴會活動的詩篇,而且多數比較出色,就是因為他們需要在這種場合一鳴驚人,展露才華,引起社會關注,然後再看能否得到權貴的推薦,從而獲得當官的資格。這其中,有些人就有和尼姑、道姑交往、詩文唱和的記錄,這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混這樣的圈子,而是因為他們必須透過這種方式來獲取社會資源。
而其中一些人如果始終無法得到推薦做官的機會,也就是無法得到釋褐的機會,而自己又已經囊中羞澀,那麼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也就是給當時的權貴充當幕客。李白、杜甫、李商隱就都是如此,在京城活動了很長時間,也無法得到釋褐的機會,最後被迫只能轉而去給出任地方節度使、刺史等高階職務的官員擔任幕客,主要就是負責撰寫文告之類的工作。
李商隱尤其典型。李商隱處在牛李黨爭之時,他考進士的主考官是李黨,而他卻娶了一個牛黨的老婆。所以,牛黨認為他是李黨的人,李黨認為他是牛黨的人,他就始終無法得到釋褐的機會,在京城盤桓許久,生活窘迫,也無可奈何。這個時期,他留下了一些今天被認為是情詩的詩篇,但據有些人考證,其實都是他拜會當時的各種顯貴表忠心的詩。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當時雖然已經確立了科舉制,但科舉並不是做官的唯一正途,實際上,科舉制出身的官員即使在北宋,也只佔三分之一,還有大量的官員並不是出自科舉,而是透過蔭補等各種方式進入仕途的,唐朝當然只會比這個比例更低。而且,唐朝時期處在貴族社會向平民社會的轉變過程之中,那些世家貴族出身計程車族,也就是唐人口中的縉紳之家尚未完全解體,還主導著整個官僚體系。
到了宋朝,科舉出身的官員所佔比例就一直在不斷提高,但也仍然有許多科舉之外的途徑可以做官,尤其是蔭補。而在宋朝,考中進士之後,當官的起點往往也不太高,都是從八九品的小官開始起步,有些時候是擔任輔助性的職務,然後逐步晉升。考中進士之後就能獲得比較高的地位的,而且馬上就能當官,實際上就是在明朝,哪怕只是在翰林院供職,收入也還是可以的。清朝反而是在向後退,考中進士之後也需要透過推薦才能獲得做官的機會,當翰林更是地位不高,收入也低。
回覆列表
影視劇中,一旦進士及第,“高官任做,駿馬任騎”,榮耀至極。但在真實的歷史上,情況要複雜的多,從進士及第到授予實職,時間長短不一,各個朝代差距明顯。
下面,以唐、宋、明、清四個主要朝代為例,對比進士及第後授予實職的時間。
唐朝,一年到幾十年不等唐朝開創了科舉取士制度,使得士人以科舉為貴,進士及第,一時風光無比,但唐朝進士及第只代表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不等同於官,還需要再參加吏部“銓選”合格之後,才能被授予相應實缺官職,稱為“釋褐”,意思是脫去平民百姓的衣服,穿上官服,開始擔任官職。
如果沒有透過銓選,或者吏部暫時沒有官職空缺,只能繼續等待,稱“待選”。
唐朝參加吏部“銓選”的人被稱為“選人”,由於僧多粥少,選人漸多,加上銓選程式複雜,文書繁密,效率低下,耗費時間很長,導致很多選人在京等候,即便是及第進士也不例外。開耀元年(681年),崔融上書稱“選人每年長名,常至正月半後,伏望速加銓簡,促以程期”,說明從省試進士及第到銓選授官,最少也要將近一年時間,到次年正月下旬。
著名詩人李商隱於開成二年(837年)進士及第,次年(838年)參加吏部銓選時被除名,他只得等候下一次銓選,直到下一年(839年)再次參加銓選才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
進士及第一年後能得以銓選授官,已經算十分幸運了,有的進士及第後不善投機鑽營,三五年、十餘年甚至二十年仍不能入仕做官,消磨了大好時光。及第進士透過吏部銓選得不到官職,不得已轉尋其他途徑,投靠節度使做幕僚,由節度使向朝廷申請官職,才能進入仕途。
唐代文豪韓愈,貞元八年(792年)進士及第,參加吏部銓選不合格,蹉跎三年仍未入仕為官,不得已三次上書當朝宰相請求垂憐,仍未得到一官半職,韓愈只好放下架子,跑到宣武軍節度使麾下應聘做了幕僚,才被闢為觀察推官,踏上仕途道路。
宋朝,綠色通道,無需等待宋朝崇文抑武,重視文治,尤其是宋太宗趙光義大開科舉取士之門,不僅大規模“擴招”,增加每年取士名額,還大幅度提高及第進士的政治待遇,集中體現在“釋褐授官”上。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趙光義即位後首次開科取士,一下子選拔進士、諸科及第、出身者共500人。宋初因襲唐制,進士及第後本應參加吏部“關試”(即唐朝的“銓試”)合格後才授予官職,但趙光義打破了這一制度的限制,未經吏部關試便直接釋褐授官,而且授官品級普遍較高,《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了這次授官情況:
“第一等、第二等進士並久經授將作監丞、大理評事,通判諸州;同出身進士及諸科,並送吏部,免選優等注擬初資職事、判司簿尉。”由此可見,這次錄取的500餘人,不論所賜等第如何,都免於吏部關試,直接授予實職,可謂是對進士及第者待遇空前的一次盛宴。更重要的是,趙光義的這一做法自此成為宋朝慣例,即進士及第者不經吏部關試,直接釋褐授官,等待時間為零!
《宋會要輯稿》記載,趙光義對自己這一舉動十分自矜,說“亦既策名,即令釋褐,不限選調,皆授以官,隆儒之風,可謂至矣!”難怪後世將宋朝譽為文官的天堂。
明朝、清朝,零年到三年不等科舉制度在宋朝趨於完善,明清兩朝雖是科舉制全盛期,但在授官制度上沒有重大變化,不像唐朝“參加吏部銓選”到宋朝“直接釋褐授官”那麼劇烈,在此合二為一。
明朝繼承了宋朝的科舉制度,略有變更。應舉者透過殿試及第後,根據賜第等次授予直接不同品級的官職,不需要另行考試,授官規則如下:
1、一甲三名,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無需等待。
2、二、三甲可選為庶吉士,謂之“館選”。庶吉士不是官職,相當於翰林院的“進修實習生”,進修期限三年,期滿後參加考試,謂之“散館”,成績優秀者授修撰(從六品)、編修(正七品),謂之“留館”,其他則授予六部或地方州縣官職。
3、二、三甲中未被選入庶吉士的其他進士,被派往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在京衙門實習三個月,稱為“觀政”;三月期滿後,以次授以實職,一般分授京官、地方州縣官等。這三個月的“觀政”期,大致可以理解為一般進士從及第到授官的等待期。
清初繼續明朝科舉制度,亦實行三個月的“觀政期”,然後授以官職,但後來實行“朝考”制度,除一甲三名直接授官外,二甲、三甲進士均須參加“朝考”後再授官。
朝考一般在殿試唱名傳臚後三天舉行,根據朝考成績,結合殿試、會試複試成績,最終決定進士朝考的等第,分為“圈、尖、點”三等,硃筆畫“圈”者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進入三年的“進修期”;硃筆畫“尖者”、硃筆畫“點”者不能選入庶吉士,根據等第授予不同官職。
綜合來看,明、清雖實行“庶吉士”、“朝考”、“觀政”制度,進士從“及第”到"授官”之間有時間不一的期限,但這種等待與唐朝的吏部銓選等待有本質不同,尤其“庶吉士”是對優秀進士的積極培養,而非等待授官,比起唐朝等待銓選有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