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彭華勇家庭教育
-
2 # 使用者金朵duo
在我的孩子2歲左右時,有一次我帶他去商店,他看到商店內的玩具汽車就賴著不走,非要我買。我告訴他,咱們家有很多玩具汽車了,不能再買了,我們買別的玩具好嗎。他大哭起來,不買就不走。我當時抱起他就回了家,到家後還打了他,對他說,不一樣的玩具有很多,不可能都買回家,不是你喜歡就非要得到。我不知道他聽沒聽懂我說的話,可是我要讓他從小記住,他的要求,父母不是無條件答應的,父母有時也會對他說"不"。
從那以後再碰上他喜歡的東西,他會這樣問我:"這個東西我能要嗎?"聽到他這樣問我,你們不知道我的心裡有多暖。
所以我要對現在年輕的父母說,當孩子第一次對你提出你認為不合理的要求時,要學會對孩子說"不""不行"。這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有好處。
-
3 # 碩寶寶看動畫
眾所周知,幼兒的是非觀念比較差,他們只能從自己當時的興趣愛好願望出發提出要求,而不能考慮到常情常理。在他們看來,他所提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如果遭到父母的拒絕,就會感到莫大的失望和委屈,甚至引起一場衝突,鬧得大人沒辦法,只好屈服,結果養成孩子執拗、任性、不講道理的壞毛病,在獨生子女中尤為常見。
如何正確對待這個問題呢?
首先父母不必對孩子的要求忙於表態,要從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要求是否合理,瞭解一下孩子提出這一要求的動機是什麼。即便不合理,也要儘量用平等的、商量的口氣和孩子交談,不要簡單地拒絕。
另外,大人之間要一致,要互相配合,不要拆臺。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爸爸不答應,媽媽答應;父母拒絕了,老人又應允。
孩子年齡小,控制自己的能力差,他們的情緒很不穩定,容易衝動。如果成人經常遷就孩子的要求,就不利於他們自己去控制情緒上的衝動性。在與成人交往中,孩子從成人的反應——滿足或拒絕、支援或鼓勵、批評或禁止中逐步學會了採用一些有效的行動。經過選擇,把某些行為固定下來,成為習慣。對孩子過分的溫存和遷就,常常會養成兒童放縱、愛哭的不好習慣。時間長了,就容易使孩子任性、執拗的個性逐漸形成和發展。
-
4 # Zhao進來的陽光
寶寶會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一定是之前有過一不起的小事,透過他的無理取鬧而得逞了,或者說他看到了大人也做過類似的事,才會有逐步的無理要求!我覺得這個必須要在源頭上杜絕!
但是有的時候孩子也需要發洩,有時候孩子可能突然要媽媽抱,沒有理由大哭大鬧就是要媽媽抱,那這個時候要不要滿足他?我覺得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需要擁抱安撫這不算無理要求,大人也會有不開心的時候沮喪的時候,孩子也會有,比起大人來說,孩子不會表達,有時候無理取鬧就是情緒的發洩,這時候是需要尊重他並且給他安撫和支援!
當媽的應該都知道,有一種行為非常簡單,卻可以治癒一切!就是媽媽的擁抱!孩子不舒服的時候媽媽抱著就會好很多,孩子害怕的時候媽媽抱著就可以睡得很安心,孩子委屈的時候媽媽抱著他就覺得很幸福……媽媽的懷抱永遠都是孩子最好的避風港!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的耍性子,無理取鬧,那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接受適當的撒嬌,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要分場合分事情的大小。現在的孩子都非常的聰明有主見,我覺得多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讓他放聲大哭,等他哭完了冷靜了再慢慢跟他講剛才的事,跟他分析誰對誰錯,引導他讓他自己認錯,如果錯了,以後我們是不是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再發生,如果下一次忍不住又犯錯了,那我們就約定一個暗號,只要媽媽說這個暗號我們就不可以繼續~~孩子非常在意“約定”“暗號”“小秘密”之類的,所以就讓這個成長媽媽和寶寶之間的秘密,共同去改正這個問題。
一定不要強迫孩子一次就可以完全改變,更不要用大人的身份去壓制他“我是大人我說什麼就是什麼”這樣的話反而會讓孩子覺得你專橫不講理!還是那句話:不要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樣的家長!
-
5 # 家庭教育諮詢指導師
有些個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經常哭鬧、撒嬌、耍賴來跟父母要東西,達到他們的目的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了,要挾的手段也會逐步升級。
1、哭鬧、
2、不吃飯,自我傷害,看你們心疼不?
3、不回家、離家出走
4、自閉症、抑鬱症
5、自殺
大多數孩子都這樣的成長。
父母應對孩子要挾的誤區
1、溺愛,無條件滿足。 導致更嚴重的要挾,胃口越來越大;家庭都能滿足,抑鬱症
2、家長對孩子的要挾會果斷斥責,暴力解決。導致:逆反或更極端。
3、置之不理或顧左右而言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那是逃避和不重視孩子的訴求,埋下隱患,形成定時炸彈。
正確應對孩子的要挾:
一、他的意見和願望,有正常的表達方式和渠道。能夠得到充分的重視和考慮;孩子沒有必要任性、撒潑、自殺、出走來要挾父母;
建立起家庭內部的民主體制,孩子一票和大人同等效力。
二、堅持規則和規矩,保證其權利,避免溺愛
第23講 如何讓孩子守規矩,講過了如何建立規矩、如何修改規矩、如何培養孩子受規矩的習慣
三、讓他的哭鬧、任性毫無效果。
還沒有結婚時,看到姐姐家的孩子哭鬧,我就說:將來我的孩子絕不會樣。我媽說:吹吧,是個孩子就會這樣。結婚還沒有孩子的時候,我跟妻子商量好:孩子哭鬧時,就當他不存在。沒有任何反應。無論有任何反應,都是對他哭鬧的強化,沒有反應,他自己都覺得沒有意思了。從小哭鬧就沒有用,3-4個月大的時候,曾經放在房間裡,哭一個晚上。
注意:確認孩子是否餓了、渴了,冷熱、不舒服
四、第一次不能遷就:孩子會學習其他孩子的要挾手段,會嘗試。後來搬到我單位住,打滾一次,跟我姐家的孩子學的。沒反應,就一次。
孩子唯一的一次自殺要挾:
一個冬天的晚上,大約7-8點,當時他大約是學校3-4年級。具體的起因忘了。
過程:孩子:不活了!
我很奇怪,孩子怎麼會這樣,與我們一項的教育不符。馬上想到,應該是看電視學的。不能讓他要挾成功。尖刀扔在瓷磚的地上,聲音刺耳。
“死去吧!”
把到架在脖子上,我餘光看他。10幾秒鐘,他見我不在意,要挾失敗。
把刀放下,說:“不跟你們過了。”要離家出走。
又是要挾,
鬥智鬥勇。攔他,父母就輸了;不攔他,他走了,再找他,父母也輸了。
急中生智:把衣服留下來再走吧。結果沒有走。
五、防患於未然
1、防止離家出走:
當時我採訪過石家莊市少管所,他們送給我一本書《遠去的童年》。
少管所的孩子們的真實故事,他們基本上是離家出走,然後被黑社會控制,非常悲慘。又進少管所。
給孩子看看。有震懾作用。
《燕趙都市報》的社會新聞,都給他看看。
回覆列表
很多人看到或者親身經歷過這樣的場景,一位媽媽帶著一個小男孩去逛商場,小男孩看上了一個玩具,媽媽一看價格太貴,家裡有一堆玩具了,覺得不應該再給他買了。於是媽媽說不能買,可是小男孩不樂意,賴在那裡不走了,反正我就是要,不買我就不走了!如果媽媽還是不買,小男孩就哭了,甚至躺地上打滾了!72般耍賴技術全用上,看你買不買!很多媽媽在面對這種情況,基本上最後都退讓妥協了,滿足孩子的願意!
很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很無奈,又不知道如何做。其實,很簡單,我們首先思考下,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的孩子,往往是家裡之前太過於滿足孩子,導致孩子看到想要的,就用哭鬧的方式去索取,而家長猶豫給不給,最終往往經不住孩子哭鬧滿足他了!由此孩子知道了,爸媽不允許的事情是假裝的,只要哭鬧的足夠厲害,他們一定會滿足我!記住,孩子,對人對事的方式,都是你教的!所以你這樣的方式教會了孩子的無理取鬧!
讓我們從心理學來分析孩子的無理要求行為,其實孩子的過多要求源於人性的本我,人性的本我追求一切滿足我自己生存的資源,看到好吃的我要吃,看到好玩的我要玩,本我是長期進化出來的,它有利於生命的生存。所以剛出生的孩子,他就是需要吃奶和撫慰,沒有滿足就會哭。但是,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父母必須讓他去認識和接觸社會規則、要求和道德規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超我。簡單的說,就是讓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這些是社會發展所有人長期形成的共識和預設規則,為了更好地生存,每個人都必須遵守。孩子如果接受吸收了,他就會形成自己的自我,用來協調自己的需求和社會道德規範。
所以,孩子如果在小時候沒有去認識超我,那麼就會以本我的方式去對待社會上的人和事,而其他人就會覺得他特別自私,只顧自己的需求,慢慢人際關係出大問題!
那麼合理的方式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無理要求呢?
首先,父母要堅持選擇,就是從客觀角度不能滿足的堅決不能滿足,不能妥協讓步;接下來,就是接納,接納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因為孩子的要求源於人性的本我,以滿足自己慾望為導向,每個人生來就有的。所以要接納,理解。這時候家長要做的是用平和的語氣安撫他的心,而不是自帶情緒地給孩子講道理。這一點有難度,但教育孩子就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所以要讓自己的性情更溫和。因為當你用心地去教育孩子,你會遇見一個更美的自己!最後,等孩子接受你的原則,沒有情緒了之後,你再讓他去認識超我,認識社會規則及道德。比如,不是所有的東西爸媽都會為你提供,有些東西,如果很喜歡,你可以透過努力去獲得,甚至有些事情,即使想要也是不能做的!這樣,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慢慢就會認識超我,建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