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大鵬尋歷史

    這個是必然的! 比如一戰時的王牌飛行員組合奧斯瓦爾多.波爾克和殷麥曼 的王牌中的王牌組合。

    破S和殷麥曼動作橫掃天下。雙機組合也由此誕生, 但是! 奧斯瓦爾多.波爾克 是個和隊友撞在了一起死掉了。

    是隊友! 當然殷麥曼死在了雲彩中埋伏的敵人。 由此可見 不敗勳章好拿。 不死勳章難求啊。

  • 2 # 歷史之殤以之為鑑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我認為不會發生撞機,理由如下

    嚴密編隊,避免撞機

    二戰中對於避免飛機相撞,主要的做法就是嚴密編隊,所有飛機必須緊跟領隊長機,不允許擅自脫離編隊。

    比如二戰後期的大規模空戰,通常發生於盟軍戰略轟炸和德軍的空中攔截,盟軍轟炸機被攻擊時絕不允許獨立脫離編隊,除非飛機被命中無法維持編隊飛行才允許脫離,不過這架飛機的命運通常是立刻被數架德軍戰鬥機打得粉碎。

    德軍攔截機群同樣使用嚴密編隊叢集突擊,攻擊後的脫離方向和角度也是事先規定的,以避免碰撞。這種打法事實上將空戰變成了空中的陣地戰,防禦方用大量轟炸機自衛槍炮分割槽自衛,進攻方則象重騎兵一樣結陣自正前方進入,一擊脫離,打多少算多少。

    所以這種情況下不會發生撞機的情況。

    噴氣式時代的空戰卻難以避免

    上段說到編隊在二戰時期可避免撞機,但這種情況在二戰結束後反倒不實用了,想借此在談一下。

    空戰發展到噴氣式時代後,最早在北韓上空,美軍和志願軍均發現傳統大規模編隊不適合噴氣式戰鬥機使用,因噴氣式戰鬥機的迴轉能力遠差於螺旋槳飛機,而速度卻快得多,留給飛行員的反應時間短得多,密集編隊在空戰時極難避免碰撞。雙方在此時都開始摸索新的空戰編隊方式,其典型特點是傳統的數十上百架大型編隊開始逐漸被放棄,戰鬥機開始使用如雙機編組四機流動,8機分空域掩護等小型編隊戰術。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空軍最初執行攔截任務往往出動數十架戰鬥機,到後期最多使用16架戰鬥機,以兩個8機編隊佔據不同高度相互掩護作戰,而兩個8機編隊也是用分散配置,事實是兩個4機編隊平行或尾隨推進,中間間距2-3公里,保持目視接觸。

    隨著戰鬥機速度不斷提升,超音速空戰也成為選項,戰鬥機在超音速下回轉效能更差,一個180度盤旋半徑數公里到十數公里,為避免相鄰編隊碰撞,編隊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大,3機編隊基本被棄用,至中東戰爭時期,已經沒有數十架戰鬥機進行的大規模空戰了,大部分空戰都是2-4機編隊,空戰特點為大量小規模空戰密集發生。至91年海灣戰爭時期,美軍執行制空任務的鷹之牆編隊,只使用16架F15C,單機間距高達20公里以上,此時已經不存在爆發任何大規模空戰的可能。

  • 3 # 小鄉說歷史

    無論是寥寥數架飛機空戰還是大規模叢集空戰,對飛行員的要求都相當高。不過很少出現追尾和撞擊,只有德國戰鬥機用機腹壓垮英國箭魚魚雷機的事例,這是德國飛行員故意的。

    不過如果大機群集中在一個區域作戰,那些王牌飛行員被打下來的機率更大。

  • 4 # 時光隧道2019

    二戰中為了避免戰機相撞,主要的做法就是嚴密編隊,所有飛機必須緊跟領隊長機,不允許擅自脫離編隊。

    二戰中最大規模空戰,通常發生於盟軍戰略轟炸和德軍的空中攔截,盟軍轟炸機被攻擊時絕不允許獨立脫離編隊,除非飛機被命中無法維持編隊飛行才允許脫離,不過這架飛機的命運通常是機毀人亡。

    德軍攔截機群同樣使用嚴密編隊叢集突擊,攻擊後的脫離方向和角度也是事先規定好的,以避免碰撞。二戰時期的重型轟炸機需要人力來操縱自衛機槍,缺乏精確射擊手段,基本不可能有效擊落以高速飛行和大偏差角逼近的敵方戰鬥機。所以重轟需要依託箱型編隊組織起嚴密的防護火力網才能有效對抗德國戰鬥機。

    太平洋上空的情況不太一樣,以艦載機為主的攻擊和攔截機群規模較小,通常一個批次只有數十架,且攻擊還分為俯衝轟炸和魚雷轟炸兩群,因而空戰較為自由。海軍飛行員只在巡航階段使用嚴密編隊,在執行攻擊時,魚雷機和轟炸機依然使用嚴整編隊以保證打擊命中率,護航戰鬥機和攔截機均會立刻解散大編隊以小編隊形式投入戰鬥,此時碰撞在所難免,事實上也發生過不少碰撞事故。

    而空戰發展到噴氣式時代後,最早在北韓上空,美軍和志願軍均發現傳統大規模編隊不適合噴氣式戰鬥機使用,因噴氣式戰鬥機速度快,留給飛行員的反應時間很短,密集編隊在空戰時難以避免碰撞。傳統的數十上百架大型編隊逐漸被放棄,戰鬥機開始使用如雙機編組四機流動,8機分空域掩護等小型編隊戰術。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空軍最初執行攔截任務往往出動數十架戰鬥機,到後期最多使用16架戰鬥機,以兩個8機編隊佔據不同高度相互掩護作戰,而兩個8機編隊也是用分散配置,事實是兩個4機編隊平行或尾隨推進,中間間距2-3公里,保持目視接觸。

    隨著戰鬥機速度不斷提升,出現了超音速戰鬥機,戰鬥機在超音速下回轉效能更差,一個180度盤旋半徑數公里到十數公里,為避免相鄰編隊碰撞,編隊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大,中東戰爭時期,已經沒有數十架戰鬥機進行的大規模空戰了,大部分空戰都是2-4機編隊,空戰特點為大量小規模空戰密集發生。

    19 91年海灣戰爭時期,美軍執行制空任務只使用16架F15C,單機間距達20公里以上,此時大規模空戰已成為歷史。

  • 5 # faliring

    看情況,正常是不會的,每個隊伍都有自己的主機,隊長,標誌。如果飛機在戰鬥中受傷,個人主動撞向對方是有可能的。

  • 6 # 真正鱷魚不哭

    當然會,大機群飛機間距相當小,戰鬥機速度快,通常結成小群,保持兩三百米距離;轟炸機速度較慢,機群規模較大,間距往往在百米以內,最多一到兩秒鐘的航程,稍有不慎,是很容易相撞的。

    所以大機群編隊飛行有嚴格紀律,後機必須緊隨領隊機,不管出現什麼情況,沒有命令不得擅自改變速度高度航向。

    但意外總是很多的,飛機會出故障,惡劣天氣會導致導航失靈,戰鬥過程中遭到敵機襲擊會破壞隊形,意外闖入的鳥群也會讓飛行員措手不及。不過應付這些情況都有預案,一般是出問題的飛機迅速下降高度脫離編隊,而決不能改變航向。最要命的是飛行員出現判斷失誤,這完全無跡可循,只能賭運氣了。

    噴氣式飛機廣泛使用後,飛機速度提高很多,密集編隊就很罕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月喜歡香燐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