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更年期的小屋
-
2 # 伊春美食美客
前年過年的時候回到家裡給媽媽買了一個智慧手機,媽媽看這手機確實很好,連上網以後就像是電腦一樣。但是我教完老媽媽幾次以後回過頭來他就又都忘記了。
那天我吃完飯,交完了媽媽怎麼使手機以後我就睡午覺了。等我醒來的時候,正看見我老媽佔著嘴裡的吐沫像數鈔票一樣點著手機的屏。而且邊點邊唸叨說這照片兒怎麼不滑動啊?我看了這頓笑,腸子都笑疼了,我跟媽媽說這可不是你過去翻書數鈔票,那樣沾點吐沫就能把這頁翻過去。我告訴媽媽必須得先把手機開機,然後再一頁一頁兒翻,並且不用那麼賣力氣站著吐沫翻完全用不著的,要不然你看完一個影片不得累壞嘍呀!再者說了,吐沫也不夠啊!
跟老人溝通確實是因為年紀大了耳朵也背了,所以說說什麼事情她聽不明白的時候你就大聲一點,如果他聽明白了就不用那麼大聲,因為這個火候必須掌握好,要不然老人的說大過年的你跟我喊啥?所以說溝通很重要,有的時候就是手式加表達一堆兒來,這樣老人就更聽的明白,看的清楚了,反正要有一點點的耐心,才會在這春節期間讓老人有一個好的心情啦!
-
3 # shuoshuopang
現在這個問題存在大多數家庭。
與家裡老人交流困難,其實交流是個技術活,它可是和星際穿越一樣,是要穿越重重年代、城鄉差異、性別差異去和陌生的靈魂探險。要謹防話題涉及敏感的“一年掙多少錢”“退休金多少”等問題。雖然網上流傳著一個打敗三姑六婆的段子,但是你千萬別去試,會後悔的。
所以為了維護闔家團圓的氣氛,給你幾個參考話題。
1.關注詢問下家裡老人的身體狀況,也可以直接與老人到醫院進行檢查。多關心老人。
2.家裡有小孩了,一起圍繞小孩探討問題。
3.與老人一起看電視,找到一些經典的影視,春晚,符合大家胃口可以調動全家的興趣,交談之間氣氛就和睦很多?
4.一起準備年貨,準備吃的,找到一家人的氛圍。
-
4 # 藝舜老師
不管你承不承認,其實你做的都叫灌輸而不是溝通交流。這是現代年輕人的通病。年輕人更便利的獲得資訊、更快速的瞭解新事物、更輕鬆的掌握新科技,這就和老人有了明顯的資訊不對稱。
你說家裡老人難以交流,其實無非就兩個方面,要麼是對事物的看法,要麼是對新技術的掌握與應用。
對事物的看法,老人自然有老人的想法,從我們的角度看可能是錯的,甚至不可理喻。所以你會強行灌輸你的普世價值觀,讓老人明白你是對的,因為你年輕,因為你覺得你代表正義和最高價值。且不說溝通交流是雙向的,老人也有表達並堅持自己意見的權利,就算你真的是對的,你給了老人足夠的耐心嗎?是不是老人一不合你的心意你就百般說教,繼而拒絕溝通,然後卻覺得老人實在無法交流。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話是沒錯的,老人身上的可愛之處也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感受去體會。老人固執但有更多的社會閱歷,老人易怒但對你的愛確如從前。有些人稍有成就便覺得自己可上天入地,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老人陳舊迂腐不可理喻,這樣的人是多麼無知。
關於掌握新科技,無非是智慧手機怎麼用,智慧電視怎麼開,wifi怎麼連。沒聽說老人不知道怎麼指使保姆的吧?沒聽說老人不知道怎麼用現金的吧?找個保姆留足現金,老人肯定衣食無憂的,放心吧。如果不能,那就請你更耐心一些,就像老人在你小時候教你學說話學走路一樣。骨骼驚奇的除外。
一遍一遍教,直到老人會使用為止就好了。
不要強行去灌輸給老人什麼,既然是交流,多問問老人喜歡什麼,需要什麼。老人也會為有你這樣的孩子而欣慰的。
-
5 # 開悟覺者
和老人交流困難一定是有問題沒溝通出來,不要急,沉下心來,態度轉變一下,看看老人是哪裡有心結沒開啟,溝通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橋樑,不能逃避或者不面對,時間久了積累的問題會更復雜,到時候彼此都會痛苦,現在正趕上特殊時期,也不能出門,正是陪伴家人的好時機,世界上有誰再比親人重要呢?
-
6 # 愛吃肉的瘦酮學
珍惜父母在身邊的每一天吧!不要在等到失去之後才後悔莫及。那時候你就會發現,什麼聊天聊不到一起,意見不一致,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還在身邊,還能聽到他們的嘮叨,這就是一種幸福。
和很多人一樣,常年在外打拼,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去年爸爸就這麼離開了我們,像做夢一樣,殊不知,在前幾天還因為嘮叨的電話,隨意找個藉口結束了通話,殊不知,那竟然是我和爸爸最後的對話。痛嗎?痛不欲生!悔嗎?悔不當初!
子欲養而親不在是最大的悲哀吧!
現在的我,每天必然一通影片,哪怕不說話,一直聽媽媽的嘮叨,我都覺得幸福。每月都儘量留一週的時間陪媽媽去玩一玩,陪伴的時間總怕不夠!以前工作的忙碌是一成不變的藉口,現在想想看,都不及踏踏實實的陪伴吧!
工作和陪伴我儘可能平衡,不想也不能讓她擔憂經濟的問題,生活質量也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所以看個人能力,自己掌控,但絕不是藉口!
你陪我長大 溫暖童年
我陪你變老 笑容如初
-
7 # 進怡媽媽
春節回家,發現家裡老人交流困難該怎麼辦,原因環境和年代跟年齡的差距吧,就像在我們農村吧,很多七十八十歲的老人都沒有岀過遠門,常年都呆在農村
,看到的事物接觸的人都不一樣,然後想法自然也不一樣,就拿這次回過年來說吧,和婆婆一起讓街賣年貨他就不像年青人樣果斷,生怕賣貴了,就說我們年青人賣東西從來不問價格,看眾了賣起就走,說實話,我們年輕人是沒有老年人那麼節約,這是因為我們年輕人沒有吃過那麼多的苦,不知道怎麼節約,像我公公婆婆他們那個年代七八十歲的人,他們吃過很多苦,甚至連飯都吃不飽,那個年代,現在他們這麼節約,我也很理解,其實也不存在什麼難交流的問題,老年人吧,有的時候該哄的哄下,該說的說一下,因為他們就像一個小孩一樣,我們年輕人要多陪陪他們,要多給他們說一說話,老年人嘛,我們能在家多陪他們一天就賠一天,不要一天到晚光顧著掙錢,我給父母一點陪伴,將來我們的孩子也會學著向我們一樣,父母永遠都是我們的天地
-
8 # 三旋左撇
與家裡老人交流困難,交流是個技術活,有可能平時交流少了、隔代因素等等。現給你幾個參考話題,僅供參考。1.關注詢問下家裡老人的身體狀況,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多關心老人,條件允許給個小紅包孝敬老人(我一直這樣做)。2.家裡有小孩了,一起圍繞小孩探討成長、教育、健康等問題。3.與老人一起看電視,找到一些經典的影視,春晚,符合大家胃口可以調動全家的興趣,交談之間氣氛就和睦很多。4.一起準備年貨,特別是家鄉特色年味菜不可缺,營造和諧濃渝的節日氛圍。
回覆列表
春節回家,發現家裡老人交流困難的原因是你和老人所處的環境不同造成的,看到的和接觸的都不一樣,看法也不一樣,再說年青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應變能力強,適應能力也強,老年所處的環境與年齡也禁固了老人思維與看法,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都有耳聞,當然也存在年齡上的代溝。
一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就會被同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是這個原因,其實大多數家庭都存在交流上的困難,其實也不是交流困難,就是認知不同,理解不同,別說和老人交流困難啦,就是自己,同一個問題,每個年齡段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答案,隨著年齡增長,閱歷的加深,可以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也能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別說人生規劃,投資買房這樣的重大決策,就連吃飯,穿衣這樣的日常小事老年人與年青人都有不同的口味與審美。
小時候父母是你的天,長大了你就是父母的天,你是父母瞭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耐心點,與老人交流應該向像父母教孩子學說話一遍又一遍。不仄其煩。
他陪你長大,你陪他變老,心存感恩,心中有愛,交流就不困難,心存美好,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