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間奇趣
-
2 # 三天魚頭
關於音樂的起源,我看最早的記載就是舜帝時代,這也是有歷史依據的。
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 出自禮記.樂記》
那我們就姑且從舜帝說起吧。舜帝原始社會首領,我們就從他以前說吧。
但原始社會沒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具體的故事只能從神話故事中來解讀了。但神話故事都是民間傳說,不足以信,姑且當過故事聽聽吧!
舜
先來說說悲傷的事吧。
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架,共工失敗了,又氣又急,撞了不周山。原始人不高興是就撞山,也許就算表達精神吧。
精衛填海,炎帝的女兒到東海遊玩,不幸淹死,便化作小鳥,叫精衛鳥,因為恨東海,就去填東海。所以在遠古恨一個東西,就去填海。
神話故事是古代原始人們創做結晶,也反應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狀況。但具體都是悲傷的故事,所以我就斗膽猜測了。
他們高興的時候應該會告訴別人他在高興吧!(調個皮)
我是應該歷史領域的回答者,回答的東西得有依據,我實在是找不到任何依據,抱歉!
-
3 #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古人就有音樂,用文字譜記錄音樂,《周禮·春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唐代用“合,四,乙,尺,工”,宋代的工尺譜。
太子丹送荊軻刺秦王,合著節拍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唐玄宗主持編排的《霓裳羽衣曲》,李龜年李澎年李鶴年三兄弟獻藝於宮庭王府,音樂為皇室達官貴人服務。直到19世紀90年代,留聲機的發明與運用,才讓音樂有了更好的記錄和傳播。
古代音樂沒有那麼普及,但古人還是有方法滿足自己的精神慾望。
放風箏
風箏起源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相傳墨翟用木頭製成木鳥,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要感謝兩個人,一是魯班,改進了風箏的材質,用竹子代替了木頭,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民間開始以紙做風箏,也就是“紙鳶”。
蹴鞠
實際就是古代足球,宋朝時高球就是蹴鞠玩的好,與端王成了球友,後來端王成了宋徽宗,高俅就這麼開始發跡了。
鬥雞鬥蟋蟀鬥草
鬥雞鬥蟋蟀鬥草都是中國古代民間的傳統博戲活動,鬥草,是端午民俗,古人找起奇花異草比賽,以新奇和品種多取勝。鬥雞,是一種古老的雞種,約有2000多年曆史,《史記》和《漢書》都有“鬥雞走狗”的記載,鬥蟋蟀從唐朝天寶年間開始,興於宋,盛於明清,宋朝還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專著賈似道的《促織經》
飲酒娛樂
古人飲酒過程中做好多種遊戲,比較喜聞樂見的投壺划拳。
流觴,就是把盛了酒的觴放在上游,人坐在兩旁,觴在誰面前停就誰喝酒或作詩,相傳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個娛樂活動中誕生的,有的能作詩就作詩,作不了詩的就喝酒,就在這種氣氛下,王義之潑墨而成。
當然,古人高興時還不止這些活動,還有棋牌類,盪鞦韆,踩高蹺,觀燈,摔跤等等,是不是你也有些心動,來一次穿越,體驗一下古人的生活姿態。
-
4 # 史一下沒事兒
其實原始社會就已經有音樂了,那時候的音樂是他們幹活時候的呼和聲,即使聽起來很簡單,但也屬於音樂的範疇。
接下來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隨著人們物質上的滿足,精神需求加強,音樂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所以音樂是伴隨著人的出現就已經存在了。只是除了音樂之外,古人消遣閒暇時間的樂子還是很多的。
吃吃喝喝,貫通古今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高興時就去吃一頓好的慰勞自己,這一點是共通的。古人雖然離我們遠,但吃的花樣可毫不遜色,
遇上節日,比如元宵節,上元燈會,人們晚上出去看花燈,猜燈謎是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人們在花燈上寫下謎語,讓人們在觀賞花燈的同時猜燈謎,猜中的人會賞給他一串錢,猜不中的要罰一串錢,趣味性很強,參與的行人也非常多。
而這往往也是小商販們生意最好的時候。賣小物件、小吃食的商販穿梭在一條條巷子中,比如芙蓉餅、菊花餅、月餅、梅花餅、糖蜜果實、乳糕、慄糕、鏡面糕、乳餅、山藥元子、珍珠元子、拍花糕、巧粽、糖蜜酥皮燒餅……有些零食都沒聽說過。
《東京夢華錄》裡還有對州橋(河南開封古橋)夜市的描寫,夜市上的零嘴兒種類更是多。像雞皮、肉脯、雞碎等每個15文錢,這些還是葷類;
還有更讓我覺得新奇的,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兒、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梅子姜、香糖果子、越梅等等,想想都忍不住流口水。
娛樂活動除了看戲、下棋、酒令、投壺這種較為高雅,並且多為士大夫階層參與的休閒活動之外,民間的娛樂活動也不少。
比如雜技、魔術、鬥雞、走犬,小孩子們玩的捉迷藏、跳繩、踢毽子等等,這些活動漸漸變得雅俗共賞,不論是士大夫、皇宮還是民間,都會有專門的表演。
雜技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給大家說個冷知識,《荊軻刺秦王》中的燕太子丹,也會耍雜技,他能讓黑頭髮變成白髮,馬兒長出角,這就屬於幻術,或者說魔術之類的了。
舉鼎也是一種雜技,民間也有專人表演,百姓們也都樂意捧場,叫個好。而有一位君王愛好舉鼎,最終卻在舉鼎的時候被砸到腳,不久就死了,他就是秦武王,嬴蕩。
還有表演吐火的、胸口碎大石的,坐在油鍋裡的,層出不窮。
在《長安十二時辰》裡也有專門對唐朝上元燈節的詳細再現,拍得很好。
總之,古人的娛樂活動也是很多的,我只是說了些民間的一小部分場景;還有很多文人雅士,消遣的花樣更多。
回覆列表
去掉科技和物質文明對生活環境的影響,古人與現代人沒什麼區別,不過填補無聊生活的產物目的是滿足人的精神慾望。
我們今天的心態與古人的心態沒有什麼區別,幾千年來,人的基本七情六慾都一樣。
古人:憂傷撫琴,高興撫琴,無聊的時候撫琴。現代人:雖不撫琴,但憂傷的時候聽歌,高興的時候聽歌,無聊的時候聽歌。
棋,古人:人與人的一種交流方式以棋為樂,以棋論英雄。現代人:雖無棋局,但有網路遊戲,一局“王者榮耀”,一場組隊攻城,一身炫目裝備,以技能論英雄。
酒,古人:人與人溝通情感的紐帶,煮酒論英雄。現代人:依舊傳承了古人的精髓,無酒不成席。
所以去掉傳統文化層面的東西,這八項其實就是古代人八中娛樂方式。與我們現在的音樂,上網,電話,電影,夜店,健身,電視,書刊……沒什麼區別。只是古人娛樂專案比較少,現在娛樂專案比較多。作用都是為了滿足人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