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許的研究生生活
-
2 # 考研一庫
下圖是近幾年考研數學的平均分,首先要對考研數學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數學是在所有的考研公共科目中算是難度最大的,複習所花費的時間也是最長的。由於題主你沒具體說數學幾,因為我考過兩年數學三,這裡以數學三為例吧。
(1)19年數學一的難度係數表
(2)19年數學二的難度係數表
19年數學三的難度係數表
1、高數:內容最多,也是佔分最多,也是考研數學裡面最難的一本書。由於高數是考研開始階段,最先要看的書,而且書中的內容大學期間都學習過,多少都會有一些印象。如果你基礎一般,建議你去聽湯家鳳老師的課,從基礎開始聽,第一遍聽把書上面的題刷一遍,第一遍一定要緊緊圍繞課本去複習(一戰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好好看課本!),你會發現那些有難度的題目,其實都是從課本上的題目延伸出去的。在這期間可以配合著湯家鳳的1800題去做一做,第一遍複習,切記把基礎打牢,別一味追求進度。如果你基礎還可以的話,可以跟著宇哥走;如果你對書上知識點理解的比較系統,也可以跟著李林去走。宇哥講課偏重於題型和技巧,李林講題偏重於系統性和知識點的深挖掘。第二遍的時候,你可以一邊聽強化,一邊刷李永樂的660題,裡面全是選擇和填空,非常適合練題和反覆記憶知識點。第三遍建議你刷一刷宇哥的真題大全解,把那本書多刷幾遍,算是考研圈裡非常良心的一本書,多刷個幾遍你都可以猜題了!
2、線代:線代的知識點少點,但需要記得知識點可一點不少,線代還是要多記做題思路,透過做題,不斷總結做題思路,不斷最佳化做題思路!一個題你只要懂得做題方法,一般是很簡單的,考研想要拿高分,後面2道大題最好不要錯,即使錯了也控制在5分以內!線代就聽永樂大哥的就行!
3、機率論:首推王式安,機率論,除了記住那幾個大型別,做題方法更加重要,王式安的解題方法絕對是數學圈裡的一流。唯一的缺點就是解題太簡單,容易忽略中間的步驟!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多數人都是凡夫俗子,唯有堅持才能走到最後,祝你好運!
-
3 # 4卡浦建路
網上這個問題的回答很多,但是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就只有一點,切記不要眼高手低,落到實處,就算是20年的數學一拿到基礎分也有100左右,也是個還算不錯的成績了
-
4 # 彼岸和遠方
做真題!做真題!做真題!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真題中遇到的題型不會的去查課本,仔細整理一遍,基本問題就不大了。
回覆列表
首先不知道你是考數學幾,所以只能那我的經歷來分享一下。我是19年考研,當時是考的數學二,最後成績是128分,放個成績單。數學二不包括機率論,所以機率論的話我沒有發言權,只分享一下高數和線代。
首先你要明白考研數學自學是不可能的,因為考研數學的知識系統十分龐大和複雜。首先分數一、數二、數三,然後他們考的知識點範圍又不盡相同,所以你必須要跟一個老師來學習,老師會系統的從基礎到強化再到拔高來教你知識(市面上基本上都是這麼分類),考研數學界的知名老師無非就是張宇、湯家鳳、李永樂等。你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他們的影片,先看一下哪個老師符合你的口味。總體來說,張宇老師適合基礎較好,感覺數學很枯燥的同學,上張宇老師的課會讓你有一種輕鬆的感覺。我之所以選擇張宇老師,並不是因為我基礎好,而是確實覺得高數太枯燥乏味了,一聽課就會打瞌睡,在張宇老師課上能夠學的輕鬆一些。湯家鳳老師適合一些基礎較弱的人,因為他是一個會把每個知識點都講的很細的人,如果你的極限部分很差,那就去看他的基礎課程,七種未定式,極限怎麼變化,都會給你講的清清楚楚。李永樂老師看重基礎,講課嚴謹。他的線性代數可以說是國內考研界最受歡迎的,人稱“線代王”。所以,你可以從這三位老師中選擇。
我當時的選擇是跟張宇老師的高數,跟李永樂老師的線代。接下來,我從時間角度分享一下我的學習過程。我是從大三下學期開始準備考研。
這個階段,數學方面我做了這些事:把張宇老師的高數18講過了兩遍,第一遍看的時候會很慢,有的地方還看不懂,但他的18講有配套的影片,遇到不懂的可以去看看影片,第二遍的時候就會相對快一點。例題和課後練習題都要做一遍以上,有些題目就是真題或者是由真題改編的。(前期數學是很難學的,有時候一上午做4、5道題還都是看著答案做出來的,有人因為數學學不好而跨專業的,也有因為數學學不好直接放棄考研的,但是隻要你堅定了考研的信心,你就要硬著頭皮上,把它看成paper-tiger)
這個階段,數學做了這些工作:在前期學完18講的基礎上,我開始學習線性代數,一開始是跟的宇哥的《線性代數9講》,學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聽完宇哥的影片不會做題,和學高數時候感覺並不一樣,於是我就轉向了線代王李永樂,直接跟著他的強化班做的筆記(他的強化班還是會講的很細),聽起來也不會很吃力,之後做題真的要感覺好很多。此外,我選擇了李永樂的《660題》,本來想在暑假裡刷完這本書,但是我真是太天真了,真是網上的那個段子“一杯茶,一包煙,一道積分算一天”,有2/3的題不會做,遇到不會的我就抄答案,把答案抄下來之後看他是怎麼做的,一天上午也做不了幾道題。就這樣,硬著頭皮做了一段時間,暑假快結束的時候,《660題》做了大概1/3,這時,我看到了高崑崙老師的真題班,就入手了,感覺講的還是不錯的。
這個階段,數學做了這些工作:在經歷了暑假做習題集之後(雖然解題還是有點困難),就可以進入做真題的階段了,其實我們平時做的練習題的難度是比真題大的。所以你會在剛開始做真題的時候明顯感覺到會很輕鬆,但是也不要掉以輕心,你會發現總是有一些小的地方會讓你丟分,或是計算錯誤,或是審題錯誤。要一步一步在草稿紙上踏實的計算,一年一年的做,把不會的地方圈起來,以便在第2遍或者第3遍的時候再回過頭來做。到了2020考研就是33年真題了,要保證真題做兩遍以上。
這個階段,數學做了如下工作:在做完兩遍真題之後(看自己情況),可以選擇一本模擬題去做,一開始我選的是張宇老師的(勸退)四套卷八套卷,做了三套之後,分數越來越低,確實是有些偏題怪題,同時對自信心也有很大的打擊,之後我就放棄這兩本書了,後來買了湯家鳳老師的模擬題,他的題還是比較符合真題難度的,平均下來,我每套題可以考110分左右。做完模擬題之後,有精力的話還要回歸真題,把前兩遍做錯的或者不會的再拿出來做一遍,在這些工作都做完,差不多也到考試了。
可以看到,我把複習分為了四個階段,分別是大三下學期、暑假、大四上學期、衝刺期。在學期的過程中,做了很多筆記,此外,最後的衝刺期,每天都會拿出一套真題來模擬(在網上列印的答題紙),嚴格按照考試時間來執行,最後取得了一個滿意的成績。沒有誰的數學一開始就是很好的,除了一些高中理科就特別好的人,但考研終究是應試考試,學習過程中一定會有解題的技巧和方法,只要努力跟著老師學,下來之後自己認真做題總結,最後一定會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最後分享一些我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