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今天帶孩子去超市買菜,我家孩子兩歲,手上拿著一個小汽車,有個小男孩估計比我家孩子大一點,看到我孩子手上的車就上手搶,我家孩子就不讓他搶,我也跟那小男孩說不可以搶哦!那位家長看到了,也說了一下不可以搶,但是那小孩還是搶了好幾次,把我孩子都要搶哭了。
3
回覆列表
  • 1 # 有啦寶貝育兒

    每當過年有小孩的親戚來家裡拜年,常常碰到這樣的尷尬:搶玩具!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玩具,搶玩具就像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生存技能,不用特意教都會。他們會因為一個玩具小汽車,搶到瘋。搶不到的孩子有時候還推嚷,甚至攥起了小拳頭,緊接著就是一場比武......

    眼看著你家孩子最愛的玩具要被搶走了,你要怎麼做?

    1.

    放下面子,尊重孩子說“不”的權利

    很多父母遇到這種情況為了顧及面子,都會讓小孩把玩具讓出去,我小的時候就這樣失去過一個很喜歡的娃娃,儘管當時的我極其不樂意,我媽還是把娃娃給了親戚的小孩。

    也許那個娃娃對我媽來說並不算什麼,對當時的我來說可是唯一的寶貝,當時的我傷心了很久。

    有了這件傷心往事,我現在在我家小孩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會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東西,在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可以拒絕。

    這位媽媽叫Alanya Kolberg,她有一次帶著孩子去公園玩。在看到她兒子Carson拿著變形金剛、模型和卡車時,有6個男孩圍了上來要Carson分享他的玩具。

    Carson的抗拒很明顯:他將玩具抱在胸口並看向媽媽。

    因為來公園前,Carson準備這些玩具是為了和媽媽朋友的女兒一起玩的,他並不想和其他陌生人分享它們。

    Alanya見孩子不樂意,便告訴他可以拒絕這些要求,“只要說不就好了”

    但這個行為不僅遭到了幾個男孩的“告狀”,並且讓公園裡的其他媽媽對她投去厭惡的眼光。

    Alanya看到了這些眼光背後的含義:這個媽媽和她兒子真沒禮貌。

    但她同時在網路上反問道:

    “沒禮貌的人究竟是誰?是這樣做的孩子和自己嗎?還是明知別人不願意,卻仍希望別人能夠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他人的人呢?”

    她舉了個例子:一個成人到公園吃三明治,會有陌生人要求他分享這食物嗎?

    如果他明確表達了拒絕,那些有禮貌的、伸手向他要求分享三明治的人會感覺到不高興嗎?答案都是否定的。

    這位媽媽最後堅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她會告訴孩子:我們並非活在一個只要有人要求某件東西,你就得放棄的世界。

    我們常常教給孩子,分享是一種美德、分享是應該被倡導的觀念;卻忘了教給孩子,也要保護好自己的東西。

    2.

    孩子爭搶玩具的當時,家長怎麼做?

    講一個去年過年期間,在我家發生的一件小事情。

    大寶正在玩玩具,剛給他買的,正是新鮮的時候,玩得非常專注。

    親戚家的小孩,比大寶稍微大一些,坐在旁邊,盯著大寶手裡的玩具“蠢蠢欲動”,伸手就想拿。

    大寶哪裡捨得給他,一個搶,一個躲,爭來爭去,最後一個贏了,一個輸了,一個笑了,一個哭了······

    我和親戚,就靜靜地看著,也不干預,直到他們自己處理完畢。

    當然,輸的顯然是我家大寶。

    我想了下,低頭對大寶說:“他是想再給你找個你更喜歡的新玩具,讓他把其他新玩具拿來給你玩好嗎?”

    這句話,看上去是說給大寶聽的,其實是說給親戚家孩子聽的。

    果真,親戚家孩子找來了一些玩具給大寶玩。這樣,原本可能更“慘烈”的哭鬧情景,就這樣安安穩穩地結束了。

    但是,有的親戚看見孩子想要別人家孩子的玩具,會問別人家的父母:“我家孩子這麼喜歡你家孩子那玩具,要不你就送給我們家孩子了唄?反正也不貴。”

    這時家長可以這麼說:“我先問問我家孩子看他同不同意吧。”

    如果孩子同意分享,應當及時表揚孩子的分享精神。

    如果孩子不同意分享,應當及時保護孩子的利益,這是可以這樣說:“這個玩具某某商店就有得賣,我買一個新的送你家寶寶吧。”

    這句話其實不一定就帶來很多麻煩,但能讓孩子知道,在他還幼小的時候,你是唯一會保護他的人。

    3.

    怎麼避免孩子爭搶?

    冷暴力比直接打罵更恐怖之處在於:打一頓,至少父母與孩子還有交集,孩子知道你還是在意ta的;而冷淡與漠視,卻是無論ta想盡什麼辦法,希望你注意ta尊重ta,都好像對著一堵牆。

    ◆1、尊重和培養孩子的所有權意識

    培養孩子的所有權意識:某個東西是自己的,不經自己允許誰也不準動,但是不是自己的東西也不要去拿。

    不強迫孩子把ta的東西拿給別人,也讓孩子有邊界感,不拿別人的東西。

    家裡有小孩要來的時候,可以提醒孩子把絕對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的玩具收起來,擺出來給外人看的,就是要承擔“被索要走”的風險的。

    ◆2、教孩子學會商量

    平常就告訴給孩子:如果有朋友要拿走你的玩具,而你不願意,請勇敢說“不”,學會保護自己喜歡的東西,畢竟玩具買給你後,就是你,而不是爸爸媽媽負責保護它們了。

    比如說:“對不起,阿姨,這個玩具我很喜歡,如果你們從我身邊拿走它,我會很傷心,xx商場有賣,你可以帶弟弟再去買一個。”

    ◆3、鼓勵孩子以玩具交換玩具

    自己家孩子去別人家的時候,儘可能帶2個以上的玩具,在碰到一起玩的小朋友時可以交換著玩。

    另外,藉由用玩具交換玩具的方式可以讓孩子瞭解,分享玩具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而不是失去,這是一種鼓勵孩子,讓他們願意分享的方法。

    最後要說的是,父母不要逼著孩子去分享自己喜愛的東西,但是,在日常教育中,分享這一個項也別遺漏,也要讓孩子明白分享的樂趣、鼓勵孩子去分享哦。

  • 2 # 鄉下香雲

    當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經常會生搶玩具的事情,甚至還會為此而爭吵,嚴重時還會大打出手。家長門對此也是感到非常頭痛。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按照下面3種方法處理,一讓孩子們之間自己解決,並觀察孩子們之間的行為,二如果孩子們沒有處理好,家長可以參與進去,給孩子們提個解決的建議,比如能不能互換玩具玩,讓孩子們學會分享。三要是孩子們為了玩具而動手了,先分開兩個孩子,讓各自都冷靜幾分鐘,並告訴他們玩具的歸屬。平時在家教孩子一些侍人接物的道理,讓孩子學會如何與別的小朋友友好相處。

  • 3 # Lucy的老孃

    這個看你家孩子屬於什麼性格了,像我們家女兒屬於比較膽小怕事型,不會去爭取自己的權利,更不會打架,所以如果她被搶了玩具,我肯定教育她自己要回來!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 4 # 嘻嘻啊啊

    轉自網路:別人家小孩搶自家小孩的玩具,該怎麼辦?

    “我家二寶今年兩歲多,帶出去玩的時候,經常遇著別人家的孩子要來搶他的玩具,然後他就眼巴巴的把我們望倒起,一副很茫然很無助不知道該咋辦的樣子,我們以前就叫他忍,現在想來是不是可以反抗,教訓教訓這種不講道理的孩子?”

    “就是嘛,有些家的孩子簡直沒有教養,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把人家的玩具搶起就跑,太不像話了。”

    “是啊,以前我還叫我家孩子要懂得分享,可以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人家玩,但是有些人的孩子簡直不講道理,腔不開氣不出,搶起就跑。”

    昨天下午家庭教育講座結束後,不少家長留下來諮詢一些家庭教育的問題。其中一位二寶媽媽的話,引發了不少家長的共鳴。

    “那到底該咋辦呢?”不少家長有著如此的困惑。

    一、可以分享。教會孩子分享是極好的。一個孩子不懂得分享很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容易變得自私。所以如果別人家的孩子要來搶玩具的時候,可以教會自己的孩子告訴對方:如果你想耍我的玩具,你給我說,我會樂意給你玩的,只是你不要給我損壞了,記得還給我。

    二、分享有度。當然,很多孩子手裡都有玩具,只是大家都有一個通病,自己的玩具玩兩下就玩膩了,總是覺得別人的玩具好玩,所以可以告訴自己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想玩你的玩具的時候,你可以給他商量,咱們交換著玩。如果第一次人家只想要你的玩具玩,而不想把他的玩具拿給你玩,沒關係,繼續學會分享。但分享也是有度的,但是這種事如果一而再再而三,說明那樣的孩子不值得繼續分享,今後就堅決拒絕。

    當然這一招也適用於自己孩子想耍別人的玩具。此時你教會孩子去主動商量,徵得對方同意,人家如果都同意你耍了一兩次他的玩具了,你也要教會孩子“禮尚往來”:主動帶上自己玩具給對方玩,這樣的分享也是一種“有度”的分享。

    三、討要有方。就是前面說到自己孩子的玩具對別人家孩子強行搶走的情況,這不是分享,而是被分享,甚至可以叫做強搶。可以教會孩子講究策略“曲線救國”,那就是找對方的家長,告訴他們,自己的玩具被他們家的孩子搶走了。這樣的討要,既避免了正面衝突,又讓孩子學會了一招:“借力”!

    反之,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去搶了別人家孩子的玩具,作為家長,你發現以後,就要第一時間告訴孩子,主動去給對方補上“商量”這一課,人家同意了可以繼續耍,如果人家不同意,家長要主動讓孩子把玩具還給對方,而不是去等人家來討要,甚至可能等來人家的“武力收復玩具”。

    如此這般,孩子透過處理玩具的問題,鍛鍊了膽量,學會了方法,溝通能力和麵對複雜局面的能力都能得到一些提高。一舉幾得,何樂而不為呢?

    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5 # 原創媽咪

    別人家的孩子搶你家孩子的玩具,而你家的孩子只有兩歲,他家的孩子比你家的孩子還大,那這個時候只有大人出面解決了。

    1、說明道理

    因為是兩個小孩之間的搶奪,大人可以蹲下來或伏下身子告訴搶玩具的孩子:這個玩具的主人是這個兩歲的孩子,你如果想玩這個玩具,可以和他商量,他願意讓你玩,你才能玩,他要是不願意,你不可以搶。

    還可以告訴這個搶玩具的小孩:如果你有其他的玩具,你可以和他商量一下,看他願不願意和你交換著玩。如果他願意,那就最好了,如果不願意,那也不可以搶別人的玩具。

    同時告訴自己家的孩子,這個玩具是你的,你可以和別人分享,也可以和別人交換,也可以自己玩,決定權在於你。

    好多人覺得小孩子之間搶玩具是難免的,作為大人不要插手。但是有些人卻忽略了孩子才兩歲,正是物權的敏感期,如果這個時候有人來搶他的玩具,作為父母不管不問,孩子又沒有能力去保護他的東西,那麼就會讓孩子感覺到強烈的不安全感。

    2、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搶玩具的小孩兒,既然在他家人說不允許搶的情況下還繼續搶,那說明他搶東西也不是第一次了,他的家長雖然也說不讓搶了,也只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並沒有實際行動,說明他父母把孩子搶玩具當成是一種習慣了,無所謂的態度。

    有人覺得自己的孩子搶別人家的東西不吃虧就行,好多人都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沒關係,就是這種無所謂的態度會讓孩子感覺到搶別人的東西是理所應當的。家長是在預設孩子搶東西,他想讓自己家的孩子成為強盜,但是我們不能讓自己家的孩子成為強盜的受害者。

    不要覺得所有的事小孩子之間都能夠解決,如果大人不教他們規矩,那他們長大了,也未見能變成懂規矩的人,有可能只是成為巨嬰。

    本來那個小孩來搶你們家孩子的玩具,應該由他的父母來管教他,但是到他的父母不管,而你家的孩子又因此害怕感覺受到威脅一樣,那這個時候,父母出面是非常必要的。要讓孩子從心裡感覺到父母永遠是他堅實的後盾

  • 6 # 楊楊爸親子驛站

    搶回來。

    01保護孩子的物權意識與界限安全

    自從有了孩子,一切都是浮雲,孩子的一切,都是最重要的。

    2歲左右的孩子,只懂得他他喜歡的東西就是他的,別人的東西也是他的,所以別人家的小孩子搶了自己家小孩子的玩具,情有可緣。

    但對於自家孩子玩具被搶,就別再告訴孩子,什麼好東西要分享之類的說詞,人家都搶了,還分享個屁啊。

    先問問孩子,願意給玩具被搶嗎?然後再問問自己,願意孩子的玩具被搶嗎?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願意,那就不要考慮孩子的答案了,直接把玩具拿回來就是。

    雖然說對方孩子家長也說了,不可以搶東西,但孩子聽了嗎?肯定是沒聽,要不然題主也不會這麼苦惱了。之所以沒聽,就是對方家長在家裡,可能說了太多次這樣的話,但沒次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孩子根本不會聽。

    所以對付這樣的熊孩子,搶回來保護好自家孩子的界限不受侵犯,才是最重要的。

    02溝通是萬能藥

    如果題主認為,這樣搶回來,會讓自己覺得不好意思,畢竟對方也是小孩子。但你要知道,搶東西的孩子不知道不好意思,難道對方家長就知道不好意思了嗎?

    顯然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不知道都怎麼了,明明是對方不對,卻偏偏弄得自己像犯了錯誤一樣。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自己觀念的改變。

    其次,對方家長是看到了事情的經過的,這裡用“搶”字拿回玩具,多少有點用詞不當。實際情況下,肯定會溫柔的對方寶寶說,這個玩具是弟弟或妹妹的,還給弟弟或妹妹好不好。

    先禮後兵。

    然後不用管對方孩子說好還是不好,拿回來就是,然後把對方孩子交給對方父母。

    他們可能會不樂意,那隻能說明對方父母的教育,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 7 # 家有寶貝蛋兒

    我覺得你做的就挺正常的,畢竟你們彼此都不認識。這種情況確實沒必要讓孩子大度忍讓,同時你也口頭教育了那位搶東西的小孩子,自家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支援。

    如果對方孩子執意要搶,你就要繼續跟他講,玩具是我們先拿的,你要玩的話,需要排隊,或者你去玩其他的。同時得注意保護下孩子,防止他突然打人,推人等。我以前帶孩子逛超市時,我們在試玩一個籃球,然後有個比我們大點的女孩子過來。她也不說話,就看著我們,看著就是很想一起玩的樣子,我就說想玩的話可以和我們一起玩。然後她就上來搶我兒子手裡的籃球,我兒子不給,然後她立刻對我兒子的臉抓了一下,速度之快令人防不勝防。瞬間我兒子臉上就腫了幾道印子,然後那個女孩子的媽媽道了歉後立馬拉著她孩子走了。

    所以,如果遇到陌生的孩子,我們還是要做好監護工作,畢竟我們事先不知道這孩子什麼性格特徵,必要時候也需要給自己的孩子一些支援。

    如果孩子是和熟悉的小朋友之間出現搶東西的情況,可以適當放手,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因為孩子們之間起衝突是很常見的事情,我們不可能避免,也不可能一直在孩子身邊保護他。所以,鍛鍊孩子自己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刻意鍛鍊孩子的時候,當他們出現搶東西等衝突時,我們的態度比我們的意見更重要。

    無論孩子是贏是輸,有沒有受傷(除非特別嚴重)我們都要用稀鬆平常的語氣和態度,來輕描淡寫這件事。然後安慰過孩子之後,就請他們繼續一起玩,這樣孩子就不會把是否吃虧看做一件很嚴重的事,同時也能透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形成自己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過度的保護和過度的忍讓是兩個極端,我們應該在合適的場景下,多多鍛鍊孩子自己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這才是正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狗狗,真的不建議新手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