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書薰衣草

    現在過年雖然沒有以前年味那麼濃,我還是喜歡現在的年味,沒有過去那麼辛苦,但過去的年味,回憶起來特別美。

    1、年味是對新衣裳的期待,是鬆軟的棉被裡幸福的感覺。

    對於臭美的女孩子來說,年味就從盼望著穿漂亮的花衣裳開始。從進了臘月的門,就天天數著過年的日子還有幾天。為了那身新衣裳,整個臘月裡都變得非常乖順勤快,生怕惹父母不高興了,不給穿新衣裳。

    臘八灰豆湯喝過了,徹底打掃房子衛生也開始了,此後,每天都看到院子裡有拆洗的東西。東北大花布的被面、白布的被裡、大方格的粗布炕單、素藍花布的炕圍子、各色花布頭拼成幾何圖案縫成的門簾子、破舊的衣服等等。

    影響深刻的就是媽媽坐在炕上縫被子的情景,冬日暖暖的Sunny從窗戶照在炕上。一床被子幾乎點滿了整個炕面。媽媽手拿著長長的針,穿了白色的雙股線,飛針走線的從被子這頭縫到那頭。為了把被裡、被面、被芯縫得貼合度更高,一個被子要走5道線,還不算一圈縫得線。

    那時候生活條件差,沒有現在這麼豐富的物質。被子是沒有被套的。記憶裡,媽媽每年過年前拆洗一次被子。媽媽還把棉花被芯拿去鎮子上重新網一下。因為蓋了一年的被子,棉花被芯很瓷實了,不蓬鬆了。媽媽說,蓋上不暖和了,重新彈彈,網一下,被子就很蓬鬆了,看上去很厚實樣子。

    重新縫了的被子蓋起來真的是棉軟又舒適。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幸福的感受就是如此的簡單。

    2、年味是鄉親們圍坐在熱炕頭吃酸菜炒豬腸的熱鬧。

    過年還有一個記憶深刻的場景就是殺年豬。媽媽辛辛苦苦喂的兩頭豬,一頭賣了錢,用於家庭日常開支,一頭過年的時候殺了,解解一家人的饞。

    殺豬的那天早早的父親就備好了一口燙豬毛的大缸,放在院子門外,缸的半截還要栽在土裡,放的穩穩的。

    門口的樹上也綁好了吊豬的杆子。

    母親一大早就已經在柴火灶上燒開了一大鍋的開水,等著燙豬呢。

    一切都預備好了,父親叫來堂哥們,去豬圈抓豬了,只聽到豬圈裡一陣陣的尖歷的豬叫聲,那個悽慘的叫聲回想起來,似乎還回蕩在耳邊。

    小時候的我比較膽大,對於殺豬這件事情無感,只覺得那是應該的。豬就是殺來吃的嘛,所以一點也不同情那頭撕心裂肺叫喊的豬。雖然它也是我拔草喂大的。誰讓它的命運從一生下來就知道結果呢!

    四五個人男人要從豬圈抓出又肥又壯的豬,也是不太容易的。畢竟那是活物,垂死掙扎的力量還是比較大的。

    不管怎麼說,它是逃不掉的。

    把它抬到殺豬的地方,一把鋒利的長刀刺入豬的喉嚨,豬的叫聲停止了,只聽喉嚨裡發出悶悶地短猝得哼~哼聲,一股殷紅的鮮血就如流水一樣順著刀淌入媽媽早已準備好的鐵瓷花盆裡。一頭豬的血能接一大盆,等豬血放完之後。再把豬抬到盛了開水的缸裡,豬的兩條後腿被繩子綁在一起,中間穿了槓子,兩人抬著,不斷的上下抬放,燙豬毛,拔豬毛。

    真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拔完豬毛後,記得父親還要用一把亮閃閃的刀刮乾淨豬皮,豬皮刮的白白的。

    然後,把豬吊在事先準備好的兩棵樹之間的槓子上。就開膛破肚了。豬的內臟被一一取出。父親的雙手沾滿了豬血,一雙血手拿著長刀,開始給鄉親們分割肉了,

    誰誰家要幾斤,一一分取開來,稱好拿走,也不記帳。過幾日鄉親們就會自覺的把豬肉錢都送過來。

    因為一百多斤的豬肉,自已家也吃不完啊,然後再賣掉些肉,剩下夠自家過年的就行了。

    冬日裡和煦的Sunny照在院子裡,那感覺非常美好喜悅。媽媽和鄰居阿姨又開始洗豬腸子了。洗豬腸子可真是個技術活,隱約記得媽媽好象要用到一根筷子翻腸。前前後後大概要洗十多遍,我就負責給她們不停的舀水。冷熱水交替的供應。妹妹負責在柴禾灶上燒水。

    洗乾淨了,媽媽就開始燒菜了,正好趕上中午款待今天幫忙的鄉親們。酸菜炒腸子是必有的。還有一道就是豬血塊、豬肺子炒酸菜,那個年代冬天是沒有新鮮蔬菜的。

    不過,見了那個殺豬的過程,我是從小到大,從來不吃腸子血塊之類的動物內臟的。

    一切準備就緒後,炕上炕下坐滿了人,爐火上燒著噴香的老伏茶,炕桌上擺著宣萱的黃皮饅頭、花捲。吃著酸菜粉條肉,酸菜炒腸子,酸菜炒血塊。大人們熱熱鬧鬧的邊吃邊聊著天。那種滿足的幸福的年味兒,似乎充斥在整個屋子裡。

    那種歡樂的感覺一直停留在記憶深處。越長大,反而越清晰。也越來越懂什麼是簡單的幸福。

    三、兒時的年味是大年初一全村出行的壯觀和虔誠。

    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我們姐弟三人就迫不及待的換上新衣裳,給父母磕頭拜年,拿上父親給我們每人5角錢的壓歲錢,興奮的不得了。

    那時候雖然沒有電視,也看不了春晚,但三十晚上的熬歲,我們卻熬的很認真,不到12點不睡覺。家裡的大炕就是我們的遊戲場所,各種倒立翻跟頭。總之,快樂的不行。

    初一一早,全家人穿戴整齊一新,也要給每一頭牲畜的身上都綁上紅布條,也算是打扮一下新。全村人都出發,趕上自家的牛呀,羊呀,驢呀浩浩蕩蕩的去一個村長說得方位。每年出行的方位是不一樣的。去的時候,每家都要抱上麥草。到了指定的地方,眾人的麥草堆成一座小山似的。

    這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吧

    接著由村長主持,各家帶來的祭祀的食物獻上,上香後,全村人磕頭。禮畢,點然火堆,放炮,是那種大炮,震耳欲聾的炮聲驚嚇的牲畜們四處亂竄。

    等人們轉完火堆,大把大把的花生、棗、糖撒開來,大家滿地的搶拾糖果。甚是熱鬧。等把各家帶來的好吃好喝都分享了之後,開始趕著牲畜們回村。

    這樣的儀式好象一直持續到我上完初中之後,就再也沒有了。

    當時,對於我們小孩子們來說,那是過年最好玩的事兒。因為有好吃的可以分享,有瓜子糖果瘋搶,還有炮可放。

    當年並不懂這個全村人舉行的儀式是為了什麼。後來才明白,那是一種對上天的神靈的祭祀活動,初一在特定的方位出行,接納天地之靈氣,一年之內順順當當,招財納福。

    那時的年味,回想起來,笑容會不自覺得堆滿臉頰。人們對過年特別有儀式感,也特別期盼。也很繁鎖但不喊累,做得那麼認真徹底。無論幹什麼,都幹得那麼心甘情願,熱情洋溢。

    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不愁吃穿了,似乎對過年沒有了期盼,反而覺得過年很煩很累很不情願。但又不得不過,似乎是被逼無奈才過年似的。想來,是因為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生活壓力也變大了,沒有以前那麼輕閒了,人們一年到頭的忙,只想在過年休息休息,卻又不得不被迫應付人情禮儀,也很無奈啊!

    無論是兒時的年,還是現在的年,年味變了,但年年難過,年年還是要過。雖然如今在物質生活上過日子和過去過年一樣,甚至比過年還好。但人們的精神真得是變空虛了,是需要更替另一種適合現代生活方式的過年文化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讓大家都願意期盼著過年,過一個愉快輕鬆的年。

  • 2 # 老衲貧嘴

    當然喜歡以前的,可以放鞭炮,有很濃的節氣味,春晚也很好看,現在過年除了喝幾場大酒,就沒有其他的感覺,春晚根本就沒法看了。

  • 3 # 淺聽wyp

    感受不到 沒有以前過年那麼強烈的慾望 以前都是買了洗衣服都要等到過年那天才穿 現在是隨時都可以穿 買了新鞋 也是 在還沒到過年那天的時候要是非常想穿就穿著在床上跳呀跳 現在過年和平常沒什麼不一樣 就是多了個走親戚 的過程 比平常要熱鬧一些 其他的好像都差不多

  • 4 # 金城小饞貓

    很喜歡小時候,雖然那時條件不好,沒那麼多好吃的,但是那種親情和團聚的喜悅,卻是再也沒有了,現在吃的變多了穿的變多了,但是感覺卻一點也不好了!

  • 5 # Everett白哥

    以前因為條件不好所以都盼著過年,吃的好,穿的好。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已經沒有以前的那種憧憬了。不過所有親人聚在一起還是非常熱鬧,非常溫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的有天生性格涼薄冷漠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