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山無涯

    想去代表一個群體的人,這種人都是要麼是比較自負的人要麼是不得志的人,去代表一個群體,只是自己想象的,個人決不能代表一個群裡,只能說是這個群體的一員,我是80後,我就能代表80後群體嗎,顯然不能,只能是80後一員。

  • 2 # 杯久

    想去代表一群人,這句話要看怎麼理解了

    一、只是單純覺以自己為中心

    這種人就是典型的不知道天高地厚,以己度人,你會不會經常看到營銷號這樣說呢?某某明星怎樣,網友表示怎樣。

    這種人的本質其實和營銷號是一樣的,因為自己覺得,所以也覺得別人覺得。

    二、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我要代表月亮消滅你”,這句話應該都聽過,她不是真正代表了月亮,她只是把應該所有人一起來乾的事情抗到了自己身上,就像復仇者聯盟,他們保護地球保護人類,代表了整個地球去和滅霸對抗。

    所以我們努力做後者吧,不要做前者。

  • 3 # 知苦信佛

    我認為想去代表一個群體的人是什麼心態這個問題跟這是一個怎樣的群體有著密切的關聯。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想去代表一個群體的人都帶有一種責任感(無論這種責任感的引導正確與否)。

    其次,通常情況下代表一個群體是由於這個群體群龍無首,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個人有一定的先鋒意識。

    次之,這個人也重於利益(無論是否僅僅關乎自身),他從一個群體中脫穎而出為了保護這個群體的部分或全部利益。

  • 4 # 小鄧遊戲社

    群體心理具有四個特徵:

    不管是正式群體的成員還是非正式群體的成員,他們都有認同群體的共同心理特徵,即不否認自己是該群體的成員。他們對自己群體的目標有一致的認識,認同群體的規範,並在此基礎上產生自覺自願的行動,並且對重大事件和原則問題保持共同的認識和評價。當然,每個群體內部的認同程度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大群體內部的認同程度要相對低一些,而小群體內部的認同程度相對要高一些。

    不管是正式群體的成員還是非正式群體的成員,他們都有歸屬於群體的共同心理特徵,也即具有依賴群體的要求。但是,歸屬意識裡面有個自願感和被迫感的問題。非正式群體成員的歸屬意識是自願的歸屬意識,而正式群體成員的歸屬意識則不確定,可能是自願的,也可能是被迫的:個人的優勢在正式群體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就可能對歸屬於該群體產生被迫感。這是一種和被迫感並存的歸屬意識。在這種情況下,該成員首先考慮的不是我應該為群體做些什麼,而是考慮我歸屬於這個群體了,群體應該為我負責。所以同樣是歸屬意識,自願的歸屬增強凝聚,而被迫的歸屬增強離散。

    由於認同群體,歸屬於群體,不管是正式群體的成員還是非正式群體的成員都有或深、或淺、或強、或弱的整體意識,即意識到群體有其群體的整體性。但是這種整體意識程度不同,行為表現不同。一般說來,整體意識越強,維護群體的意識也越強,行為具有和群體其他成員的一致性;反之,整體意識越弱,維護群體的意識也越弱,行為具有或強或弱的獨立性。但是也有相反的情況。正因為整體意識強,所以在發現群體其他成員的行為有害於整體時採取反對態度,和其他群體成員的行為不一致;正因為整體意識弱,所以採取不負責任的態度,和群體其他成員的行為保持一致。所以整體意識和行為一致是兩個互相聯絡的問題,但不是同一個問題。不能簡單地把行為獨立性強的人等同於沒有整體意識或整體意識不強。

    除家庭外,工作群體是極其重要的。由於工作群體的目的是生產和協作,所以也就形成了一些不同於其群體的心理特點:

    (1)工作群體不是以情感,而是靠群體目標來維繫的,每個成員的目標和群體目標是一致的。沒有群體目標,就不可能組成工作群體。在工作群體中,人際關係雖然不是主要的,但它對工作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的影響,人際關係密切,成員工作就愉快。工作效率就高;而人際關係緊張,就容易使成員協作失調,降低工作效率,從而干擾目標的實現。

    (2)工作群體的等級體系和權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往往是由組織規定的。能力強,威信高,就容易被任命為群體的領導者,居群體的最高地位。然而,這種體系和權力是可以變化的,它完全排除了家庭的那種固定性。

    (3)工作群體是個人或多或少地自願加入的,並不是天然規定的。正因為如此,如果個體在工作群體中感到人際關係良好。心情愉快,工作富有挑戰性,各種需要能得到滿足,並且能獲得較高的報酬和獎勵,那麼他就繼續參加這個群體。相反,他就有可能脫離這個群體,而去參加其他的群體。總之,工作群體對人的吸引不如家庭那麼大,歸屬感也不如家庭那麼強烈。人們之所以加入這一群體,主要是為了滿足物質利益的需要。它帶有強烈的動機性。

    (4)工作群體的互動遠不如家庭那麼深刻。工作群體中成員的互動,主要發生在工作和生產中。人們在互動中,往往不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全部暴露出來,所以,這種互動是淺薄的,對人的瞭解是不全面的,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總之,工作群體的互動,由於情感投入的比較少,所以只能是一種表面性的,它很少深入到更深的層次。

    集體成員是由符合社會利益而又具有個人意義的共同活動聯結起來的。集體是群體發展的最高層次,具有自己的獨特特徵。首先,集體成員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因為集體是指擺脫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人們的共同體。

    其次,集體是為了達到社會所贊同的目的的人們聯合體。它透過具有普遍社會意義的共同目的把人們聯結在一起,正是這一點,把集體同其他型別的群體區別開來。

    第三,集體透過共同活動的過程直接把人們聯絡起來了。在集體中,個人之間的聯絡是以有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的共同勞動內容為中介的。

    第四,集體具有完整性。即集體是共同活動的系統,它具有自己的組織、職能和分工,有一定的領導和管理機構。、

    第五,集體能保證個人精神需要的滿足和才能的全面發展。在這裡,個性的發展與集體的發展是一致的。 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集體有別於其他群體,有著自己獨特的心理特徵。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集體對達到有社會意義目的的指向性。即社會所規定的目的和集體所提倡的目的,可以被其成員所接受,並轉化為每個成員的目的,同時努力達到社會、集體、個人目的的一致。當然。這種指向性並非是自發產生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宣傳和教育。

    2.集體的團結性。集體團結性,表示著集體成員在思想、政治、道德和知、情、意上的統一。這種統一,首先是建立在組織統一的基礎上,其中價值定向的統一,是這種團結性的指標之一。但這種團結性必須要與達到社會意義目的的指向性相結合,只有如此,才具有集體的意義。

    3.在集體成員的業務交往範圍內,集體主義的相互關係占主導地位,而在個人交往的範圍內,則是人道主義的相互關係占主導地位。

    4.集體主義的自我組織性。即集體的決定,在於達到集體的目的和捍衛集體的利益。這種自我組織性是自覺的,並非外力壓迫所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醫院檢查費用高的那麼離譜?衛生局依據什麼給定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