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管學校、老師還是家長方都前無古人地投入了極大精力,然而學生考試成績卻每況愈下……
14
回覆列表
  • 1 # 解密愛

    我們更多的焦點放在孩子的外在形式—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內在—心理。

    老師,父母的關注,重視度是高了,多了,可是無形中給孩子的壓力也大了,任務重了。

    社會的各種攀比,看到的是孩子的差距,卻沒看到孩子也正在努力,一點點進步。

    孩子成績每況愈下,你只是那過去和孩子的孩子成績來比,卻沒有拿整體的教育形式與社會趨勢,孩子發展形式來比。

  • 2 # 甘肅媳婦在重慶

    現在的家庭都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尤其是孩子的學習,無論學校還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家長更是不遺餘力的投入大筆的錢和大量的時間,唯孩子的學習馬首是瞻。然而,結果卻出人意料。學生的能力水平卻大不如前。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被家長和老師扼殺了。

    每天要給孩子打卡,閱讀要打卡,口算要打卡,讀課文要打卡,作業要每天上傳。家長忙了一天下班回來還要給孩子傳這個錄那個,忙得團團轉。彷彿孩子的學習是大人的事情。

    這麼多的資源的運用。從表面看,更方便更容易,然而,實際上卻扼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學習的自主性。比如閱讀,為什麼要打卡呢?被逼迫打卡的孩子會真正的喜歡上閱讀嗎?記得我小時候考試考得好的時候,家長會獎勵書,然後自己就像獲得了珍寶一樣,抱著書一看就是一整天,那種閱讀完全是一種快樂,一種遊戲。而每天強制要求閱讀打卡,卻讓閱讀變了味。

    家長每天線上提交作業,結果呢?孩子連平時用的書本都整理不清楚,經常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他們完全不能自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所以現在的教育家長參與得多一些,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就少一些。他們像木偶一樣,學習被家長和老師擺佈。沒有自己的自主意識。久而久之,缺少了學習上的主動性,即使外界再努力,孩子使不上力氣也是白費。

    第二,家長不能忍孩子吃學習上的苦。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每個家庭都把孩子當作珍寶一樣捧在手心裡,生怕受到一丁點傷害。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成才,有出息。另一方面,他們卻又捨不得讓孩子吃學習上的苦。

    現在各種雞湯盛行,家長總擔心把孩子逼著學的多了,孩子會厭學,會輕生。總不忍心逼孩子一把。孩子說累了,他們就心疼不已,遷就孩子。其實孩子沒那麼脆弱,他們像白紙一樣,你把他畫成什麼他就會變成什麼。只要是一個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孩子,沒那麼輕易就會厭學和自殺的。

    第三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如今的社會都在大力提倡減負,老師也不敢佈置太多的任務給孩子,長期缺乏練習,孩子成績、能力自然就不高了。再加上如今抖音各種短影片、網路遊戲盛行。孩子被這些外來因素干擾,想學好都不容易了。

    因此,雖然如今學習資源、學習渠道更多了,然而孩子能力成績卻大不如前。主要是孩子自主性的缺失,家長捨不得孩子吃苦而代勞很多事情。社會大環境下,資訊大爆炸下,家長考慮的因素太多,反而桎梏了孩子能力的發展。

  • 3 # 你與眾不同q

    與其說現在學生的成績大不如前,倒不如說現在學生的成績兩極分化嚴重。

    我們說高考是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公平的機會,這是以當時在考場上的情形而論。

    如果我們倒推一下,我們會發現這種公平在很早以前就打破了。

    父母都是高學歷,家庭條件也相對更優越。這些家庭的孩子在繼承父母的高智商時,也同時得到了比其他家庭更多的資源。

    他們有資本去選擇更優質的資源,對應的,這些孩子的最終結果會更高一些,這些孩子的孩子得到好結果的機率也會更大。

    對於普通家庭而言,他們首先要做的是活下去,然後才是改善。然而,留給他們的能改變目前生活的資源卻十分有限——教育似乎是唯一途徑。

    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國家一直很關心教育事業。但是想要在億萬人中脫穎而出,僅憑國家提供的義務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校外培訓機構因此而產生。

    但是,校外培訓機構魚龍混雜。一些排的上號的機構費用昂貴,一般的家庭根本無法負擔。所以,到最後,父母們也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

    這怪不了培訓機構。每一個校外培訓負責人都曾想“甘灑熱血育英才”,然而,現實卻是曾經的雄心萬丈逐漸變成了養家餬口。

    他們不想做好嗎?不是。

    教育需要與時俱進,但是新知識新體系的開發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歸根結底是資金。很多機構從龍變成魚,也是無奈之舉。

    當然,培訓機構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在於家長。

    我們都知道即使再差勁的機構,也會有一兩個拔尖的學生,而恰巧這一兩個學生的家長是個“小廣播”,周圍的家長邊聽邊看,最終決定相信這幾個家長。這是通常意義上的“口碑效應”。

    然而,事實是大多數時候,無論機構還是教師,尤其是教師教好學生的基礎除了專業知識外還有教授風格。這種風格包括教師的談吐、衣著、喜好等。

    有些學生喜歡這種風格,有些學生喜歡那種風格。教師也不例外。這種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喜好會直接影響孩子和教師的默契程度。

    很多家長不會深究孩子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只是單純認定教師的水平不行,繼而選擇更換教師。

    頻繁的更換教師意味著教學風格的變換,學生在短時間內不容易適應。

    綜上所述,現在的確在方方面面都很重視教育,但是成績卻不理想,原因有二:教育資源不公平和父母的專業性不足!

  • 4 # 物理原理影片馬

    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大不如以前,這與我們觀察的哪些學生有關。

    這樣分析吧:

    在二十幾年前,能夠讀高中的學生,特別是讀重高的學生特別少,每個人身邊讀高中的人就幾個人,這幾個人都是海選出來的,學習能力特別強,如老師和家長不怎麼教,他們也會認真學習,而且學得很好,讀書成績的好壞與人的智力是有關的,在那個時代,其它學生沒怎麼讀書,也沒有多少人在意他們的成績,我記得我讀高衝時,全縣只收二百多人的縣重點重高生,其餘學生多讀職高或出去打工,他們也基本上考不上大學,人們也不關注他們的成績,但人們還是關注進縣重高的幾個人,他們再不好,也還是很不錯的。

    時間推移現在,人人都讀高中,人人基本上能考上大學,我們每個人都關注孩子學習,都在意每個人的學習成績,大多數孩子都智力差不多,成績也都很平凡,那幾個厲害的孩子也就淹沒在一大堆平凡孩子之中,平凡孩子分散了我們對優秀孩子的注意力,我們更多時候在意自家平凡孩子,故得出結論,現在孩子成績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考證,比如註冊消防工程師和一建證有前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