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歷朝歷代的後宮都是是非之地,勾心鬥角的事常演,其狠毒和兇殘往往令皇帝很鬧心,主要是因為後宮地位和兒子地位之爭,特別是在太子人選問題上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導致後宮妃子上演的是你死我活的爭鬥。

    明朝的後宮同樣如此

    萬貴妃原名叫萬貞兒,她最開始的身份特別,是明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的“奶媽”。

    萬貞兒四歲的時候被送進宮中成了宮女,十四年後,隨著“土木堡之變”,皇帝朱祁鎮成了俘虜。新皇帝明英宗登基,只有兩歲的太子朱見深則被無情的廢除。十九歲的萬貞兒在孫太后的派遣下去照顧朱見深,成了他的奶孃。

    因為長期生活在一起,朱見深和萬貞兒的感情很深。天順八年,明英宗病逝後,十八歲的朱見深神奇般的成了繼承人。

    朱見深繼位後,有著深深的戀母情節的萬貞兒搖身一變,成了她的“情人”,要知道兩人的年齡相差了十七歲。

    兩年個後,三十五歲的萬貞兒為朱見深生下了皇長子,萬貞兒的身份再次改變——被封為萬貴妃。

    然後,後來皇長子不幸幼年夭折,這對萬貴妃的打擊很大。此時萬貴妃依然得到皇帝的寵愛,但是性情卻變得暴躁起來,她不僅不把皇后放在眼裡,而且公然對其她嬪妃處以私刑,以阻止其她妃子的懷孕。

    而妃子們都敢怒不敢言。就這樣,萬貴妃在後宮中為所欲為、隻手遮天,直到一位姓紀的宮女到來。

    這位紀姓宮女入宮後負責保管皇帝的私房錢,一次,朱見深去“內庫房”時臨幸了紀宮女,,結果紀宮女很爭氣,很快懷孕了。萬貴妃聽說後,決定對她下黑手,結果被派去執行命令的太監手軟了,放了紀宮女一條生路。於是紀宮女順利生下一個兒子。使得這個孩子順利出生。朱見深大喜之下,給兒子取名朱佑樘,並封為太子。

    之後,萬貴妃很是著急,無時無刻想除掉這個孩子。但朱見深對這個寶貝兒子看管的很嚴,

    萬貴妃一直無處下黑手。為此,萬貴妃絕望之下,在成化二十三年因暴怒而猝死。

  • 2 # 浮生若淺

    鄭貴妃是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的妃嬪,是他最寵愛的妃子,育有二子二女,福王朱常洵便是鄭貴妃所生。所謂的“鄭貴妃之禍”是指發生在萬曆年間,長達幾十年的“國本之爭”。

    在鄭貴妃進宮之前,萬曆帝可以說對後宮中的女人都沒什麼興趣,但就在一次給太后請安後,一時興起寵幸了太后宮中的一名宮女王氏,這次的寵幸王氏成功的懷上了皇子,即後來的明光宗朱常洛,王氏也被冊封為恭妃。這事太后高興壞了,朱常洛是萬曆帝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她的第一個孫子。看似歡喜的結果,實際上卻埋下了悲劇。

    就在朱常洛出生這一年,鄭氏入了萬曆帝的眼,得了萬曆帝的殊寵,不到三年的時間,從淑嬪一躍成為了貴妃,還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反觀生下皇長子的王恭妃卻被萬曆帝拋諸腦後。在朱常洵出生之前,就有朝臣建議萬曆帝儘早立太子,可是萬曆帝不想立自己不喜歡的女人所生的孩子為太子,就百般推脫。朱常洛5歲時,王恭妃還未晉封,而這頭鄭貴妃一生下朱常洛,萬曆帝就把她晉封為皇貴妃,這讓大臣們認為萬曆帝準備廢長立幼(明朝奉行冊立長子為太子的原則)。於是萬曆帝與朝臣之間的“國本之爭”就此拉開序幕。

    這場皇帝與大臣之間的爭吵,一吵就吵了15年,這中間無數大臣被斥被貶被杖打,萬曆帝更是鬆懈朝政,長達30年不上朝,各地缺官嚴重,與朝廷的執行造成了極大不良的影響,使得晚明的政局混亂不堪。

  • 3 # 卿卿我我

    明朝末年的三大疑案,全和一人有關,然而至今都找不到真相

    明朝一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時代,皇帝不像皇帝,比如幾十年不肯上朝的萬曆皇帝,臣子不像臣子,比如明朝晚期的太監把持朝政,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明朝的那些人,那些事。

    一個朝代到了後期都是各種紛亂不斷,明朝也不例外,不過相比其它王朝,明朝亂就算了,還給後人留下了三大疑案,史稱“晚明三大疑案”。晚明三大疑案是在明朝末期宮廷中發生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總稱,這三起案子都是明朝宮廷,皇室成員為了爭權奪利的產物,而且動機和最後的真相都沒有確切的說法,所以又被稱為“疑案”。

    最先發生是梃擊案。萬曆四十三年,一個瘋子闖進了太子的宮殿,看到人就打,差點打傷了太子朱常洛,幕後主使直指萬曆皇帝寵愛的鄭貴妃。因為這個鄭貴妃也有個兒子,如果沒有朱常洛,這太子之位肯定屬於鄭貴妃的兒子。加上幾年前,還發生過鄭貴妃的內侍與奸人勾結詛咒皇太子的事件,鄭貴妃無論如何也無法從這件事情中脫身。朝臣要求嚴懲鄭貴妃,但是萬曆皇帝一心偏幫鄭貴妃,最後只是處死了幾個人,鄭貴妃被保下來,梃擊案就這麼不了了之,至於幕後主使到底是誰,至今也沒有個定論。

    要說朱常洛這個皇帝當的也是夠倒黴的,好不容易挺過了梃擊案登上了皇位,結果又牽扯到一出“紅丸案”,這紅丸案直接要了他的命。朱常洛剛剛登基為帝不過十天,就突然病倒,這個時候鄭貴妃又來刷存在感了,命人給朱常洛吃大黃,朱常洛吃了大黃之後,跑了三四十趟茅房,可是這病不但沒好,反而更嚴重了。這個時候一個叫李可灼的又給皇帝奉上了“仙丹”,結果朱常洛吃了之後直接一命歸西,真成神仙了。作為導致皇帝直接死亡罪魁禍首,李可灼並沒有被處死,只是被流放。至於鄭貴妃,更是好好的活著。“紅丸案”就這麼結束了,因為後面還有更大的事情發生,移宮案。

  • 4 # 江雨燕

    影響很深遠,實際上“國本之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該擁立朱常洛還是朱常洵為太子的爭論,它演變到後期已經發展成為“臣子和皇帝”的勢力角逐,影響了後面三位皇帝的政治格局,君權至上的年代皇帝的權力是不是真的毫無制衡?而大臣是不是真的一切都要以皇帝馬首是瞻?

    “國本之爭”實際上給出了答案,它的意義是非凡的,我們都知道明清兩朝是君主集權的最高峰,皇帝的權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一切大事都需要皇帝予以裁決的情況下,萬曆皇帝卻無法逾越禮制把朱常洵設為太子,這說明臣子也有他們的底線,皇帝也並非可以為所欲為。

    “國本之爭”的第一層影響“國本之爭”前前後後持續十五年才落下帷幕,最終以萬曆皇帝的妥協而結束,並且還是在李太后的干預下,朱常洛最終才被冊封為太子,這預示著君權實際上已經被削弱,明朝的文官的力量無形間得到了壯大,形成“君弱臣強”的局面。明朝官僚最大的群體就是“東林黨”,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嘉靖皇帝的“大禮議”事件得到啟發,嘉靖皇帝透過鐵腕手段強力打壓群臣,君權贏得勝利,讓嘉靖在二十年不上朝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強而有力的掌控群臣。但萬曆皇帝的妥協卻意味著群臣擁有了逼迫皇帝妥協的資本和底氣,因此,自萬曆皇帝以後,裁決權實際上已經從皇帝手中被分流了一部分至臣子手裡,在很多問題上皇帝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決定,也就不難怪崇禎皇帝死的時候為什麼說“然皆諸臣誤朕”。“國本之爭”的第二層影響

    在“國本之爭”期間,還發生了著名的“宮廷三大案”,這三大案的源頭是“國本之爭”,不過這三大案的本質卻是以鄭貴妃為首的後宮勢力、皇帝以及大臣三方力量的相互角逐。“國本之爭”的主角明光宗朱常洛登基僅僅一個月就因吞食“紅丸”而駕崩,明光宗的死實際上就是因為群臣耽誤病情導致,這其中當然也有鄭貴妃的影子。

    如果說“宮廷三大案”是後宮鄭貴妃為了進一步獨攬後宮權力,甚至培養李選侍進一步染指朝政,那麼在同後宮勢力對抗的過程中,整個明朝群臣的勝利雖然進一步捍衛了君權,但實際上更進一步的增強了群臣的政治力量,而這又導致天啟皇帝利用宦官來鉗制文官群體,但是卻又讓宦官做大。

    “國本之爭”從萬曆皇帝開始,它的影響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才結束,使得明朝的政治越發腐敗和無能,國家大事逐漸淪為政治角逐的鬥爭,從而讓明帝國一步步走向滅亡。

    “國本之爭”對明朝的影響必然是深遠的,它從根本上動搖了這個帝國的政治穩定和平衡,由此使明朝晚期進入愈演愈烈的黨爭之中,從此朝綱敗壞,國家大事束之高閣,或淪為政治角逐的意氣之爭。

    可以說,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中,“國本之爭”帶來的後續影響佔據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到底應該經受哪些挫折和磨難,才能更好地成長成熟?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