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昊儒詩詞

    這首詩出自司馬光的《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第三句是化用了東晉才女謝道韞的“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是拿柳絮比喻雪,司馬光在這裡是實寫柳絮。我認為在芳菲四月天裡,找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去拍向日葵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

  • 2 # 嘿嘿的茉莉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

    唯有葵花向日傾。

    初夏四月,天氣清明和暖,一場大雨後剛剛放晴,雨後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淨了。眼前已經沒有了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著太陽開放。

    這是一首平白如話的小詩,詩詞字面意思簡單明瞭 ,但是詩人明顯是在寓情於景,狀物言志,初夏雨後,空氣清新,柳絮消失,葵花向陽綻放。他認為自己不是柳絮而是葵花,不會平白消失,永遠向陽而生。這也太自我了吧。而我認為柳絮有柳絮的價值,沒有柳絮紛飛那知春日的到來,向日葵雖然美麗向陽而生,但也有衰敗的時候,所以作者很自我,甚至有點自負。但是出於他對國家的忠貞,以及政治思想的堅定不移,還是很傾佩的。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陽傾。

    古詩意境垂柳飄揚,雨後新綠,黃色的向日葵在點頭微笑。鏡頭中綠的,黃的,清新的空氣,唯美恬靜。

    記得有人說過,世界上不缺少美的事物,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初夏之美在於殘春餘韻,淡淡的, 靜靜的……

  • 3 # 南人北行

    這兩句詩出自司馬光的《客中初夏》。我們先看詩的前兩句: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四月的的天氣清明又暖和,山中忽而下雨,轉眼放晴;門對面的南山在雨後,更顯得青綠分明。

    這樣的雨後山景,讀來輕快愜意,讓我想到了杜甫漫步浣花溪畔,沿著黃四孃家的花蹊,欣賞留連戲蝶的愜意自然!

    再看後兩句: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眼前沒有那些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那朝向著太陽傾斜的向日葵。

    這兩句既似寫景狀物,又似借景抒情。那借什麼景抒什麼情呢?詩句中的“柳絮”和“葵花”又有何所指呢?

    我們知道謝道韞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之後,有詩才的女子就被譽為“詠絮之才”。

    可是“更無柳絮因風起”這裡的分明沒有稱讚之意,反而有一絲絲煩人的柳絮不見了的慶幸!因此該句中的“柳絮”不是詩才的代指,而是指煩人的不喜之物。那誰是這個“柳絮”,讓作者十分不喜呢?

    我們來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該詩創作於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此時京城的王安石在皇帝支援下,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變法。而反對變法的司馬光只好落寞離開,退居洛陽。這首詩正是作於司馬光退居洛陽之時。

    看到詩作背景,我們自然就會聯想到這漫天飛舞,煩人的柳絮可能就是與他政見相左的王安石等人。而“向日”則是自明心跡,以“葵花”自比。

    作為政治家的詩人,常常在詩作中仍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或精神品格!例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又如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梅花品格!

    司馬光的這首《客中初夏》,讀來清新自然,但於詩中有雙關,有所指,故頗有深意。因此不單單是一首寫景狀物的抒情詩,而是表明自己政治立場的詠志詩!

  • 4 # 使用者51182697922李思

    文:天涯浪人

    《夜聽古箏訴衷腸》

    2020-05-15-於海南澄邁富江

    綠野春山無思想,

    卻引古箏尋仙蹤。

    一曲如訴情如積,

    莫名惆悵暗悠揚。

    明月清風寂寞久,

    欲罷不能徒憂傷。

    浣女悠思玹音寄,

    細挑輕捻總斷腸。

  • 5 # sxx落葉

    又開始詩詞攝影了,隨著詩的意境進入詩人的境界吧!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出自北宋大文學家司馬光的《客中初夏》。

    說起司馬光就想起侯耀文 趙麗蓉的小品”司馬光砸缸",小小年紀就這麼聰明,怪不得能寫出好詩。

    這是一首寓情於景,託物言志的詩。詩曰: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初夏的細雨驅散春寒,天氣一天暖和起來,細雨洗淨空氣的塵埃,使空氣更加清新,更加嫵媚。

    春去夏來,眼前沒有了隨風飛舞的柳絮,只有自始至終向著明媚Sunny的葵花。

    詩人含蓄地流露出對夏日的喜愛,用"柳絮"、"葵花"表明內心的情志,言明自已的志向:不做風雨之中"水性楊花"的柳絮,要做"永遠向日"的葵花!表達出對隨波逐流者的厭惡和對忠誠恆守者的敬仰。

    以前兩句的景托起後兩句的志。託物言志,表達心情,不做隨風搖擺的柳絮,要像葵花那樣向著太陽,表達出對皇帝的一片忠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學讓人們放下慾望,眼前的社會沒錢寸步難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