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敵紫荊
-
2 # 兵團戰士1949
這個問題很簡單,想多了!歷史就是歷史,沒什麼改不改變之別,先簡單說一下這個歷史上著名的金刀計,所謂的“金刀計”,就是前秦丞相王猛對慕容垂使用的一個不太成功的反間計。慕容垂是前燕的吳王,以後後燕的皇帝,在公元369年因政治鬥爭失敗,家破人亡最後投奔了前秦,前秦丞相王猛勸說苻堅趁機除掉慕容垂,但不為苻堅採納,於是就學歷史上范增的故智,搞了一個金刀計,藉著次年討伐前燕的機會調慕容垂的兒子慕容令隨軍做嚮導,並於一次宴會上索要慕容垂隨身金刀,又收買了其身邊人金熙,命金熙持刀為信匡慕容令逃離前秦,功成後以叛國罪栽贓慕容垂預治他於死地,慕容垂百口莫辯只能逃跑,從此坐實罪名,堪稱鐵證如山,不料倒黴碰上個項羽式的主公苻堅,輕易放過了慕容垂,此時慕容令已死,兩方仇已結下,這麼一來,可不得了,仇深似海的慕容垂苦苦等待時機好為子報仇,終於等到王猛病死,以及不久之後在淝水之戰中苻堅兵敗的好訊息,於是果斷抓住機會起兵覆滅了前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為人做事不可犯主觀主義錯誤,當斷不斷,必有後患,前有范增舉玉珏,後有王猛耍金刀,計是好計,但領導人愚蠢,徒呼奈何?以上,謝邀
-
3 # 趣向雜談
首先要說,他是出名的。人教版歷史教科書寫到魏晉南北朝時,專門留了一副對聯“關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所以不能全怪教育部門。
一是所屬政權垮臺太快,缺少宣傳。因為他服務的少數民族政權前秦在他死後不久就徹底垮臺了,沒有足夠時間的政治宣傳。
二是缺少他的民間演義故事,這點很重要,說唐,說岳,三國演義裡面的歷史人物是粘了演義小說光的。基本是先知道演義中的人,才去看歷史中他的真實故事。
最後如晉書中所說,“懷王佐之才,希龍顏之遇,斂翼待時,伺風雲而後動”!他的歷史地位,走進了你才會發現的。
好像審題出了問題?問他的軍事政治成就。
政治上,他當政秦境安定清平,家給人足,“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賈販於道”。百姓歌唱道:“長安大街,楊槐蔥蘢;下馳華車,上棲鸞鳳;英才雲集,誨我百姓。”“兵強國富,垂及昇平,(王)猛之力也。”王猛執政號稱“公平”。
軍事上,到王猛死前,秦已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和巴蜀以南(前涼與代雖然保有一隅之地,但已臣服於秦),十分天下,秦居其七,東南地區的晉政權已感到巨大的統一壓力。
當代人稱,功蓋諸葛第一人。
先說大的觀點:不同時代的歷史人物因為所處環境有很大區別,個人經歷也有很大區別,機遇運勢均不相同,所以除非高下相差特別大,否則很難比較。就如同關公戰秦瓊一般,若你非要為他們分一個高下,其實是沒有最終答案的。
再說一下自己的觀點。我覺得王猛在實際功勞上更勝一籌,但是諸葛的遭遇更加艱難。易地而處,如果讓王猛到蜀漢,他也無法統一天下。如果讓諸葛到前秦,他也可以和苻堅相處融洽,並且把前秦治理得比較好(但是好到哪一步,是不是能如王猛一般,這個我也不確定)。他們兩個都是相才,而且儒法結合(亂世用重典)。在將略上,王猛看上去更好一點,但是當時的前秦的軍事形勢其實比蜀國軍隊好得多,所以不一定王猛的軍事才能就真的大大超過諸葛亮。我覺得王猛帶兵,也是治軍為長,這不是說他就沒謀略,而是說他不是那種鬼才型軍師,因為人走的本來也不是這個風格。
其實他們兩個人,本來就是同一款的,真是太一致了。從性格作風(事必躬親),到治國手段(寬嚴相濟),再到處理複雜內部關係的手段(蜀漢新舊爭鬥極其激烈,而前秦的民族矛盾也很激烈)。所不同的是,王猛真的是很幸運,他遇到了苻堅。雖然苻堅天真,執拗,甚至看上去像政治小白,但是他給了王猛全心全意的信任。而更大的幸運是,王猛遇到處於上升期的前秦政權。相比而言,諸葛所處環境之惡劣自然就不必去說了。但是正因為諸葛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才成為悲情英雄。哪怕沒有《三國演義》這本名著,諸葛的名聲也遠遠在王猛之上。(參見唐代各種文學作品中出現的比例)
-
4 # 二馬聖達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東晉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濰坊壽光東南)人,後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輔佐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
天下第一毒計恐怕非離間計莫屬。歷史上離間計比比皆是,一個比一個毒。若論計策之流暢,心腸之惡毒,非得王猛的金刀計不可。首先他要離間的人決非等閒之輩,一位是大秦天王苻堅,一位是後來後燕的皇帝慕容垂。
王猛身為前秦丞相,當時天下類似三國三分,關中是前秦符氏;潼關以東是前燕慕容氏;長江流域包括荊州、益州、揚州等是東晉司馬氏。這三方都有名冠一時的豪傑。
前秦有被苻堅視作諸葛再世的王猛。王猛的施政方略與諸葛亮治蜀時相仿,走得是剛猛嚴苛的法家之路,而他的功業與諸葛亮相比,更是高得太多。也正是在他的輔助下,前秦最終統一了整個北方。
東晉則有留下千古名言“既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遺臭萬載”的超級梟雄桓溫和魏晉風度的集大成者一代名士謝安。前言則有慕容家族的國之幹臣慕容垂(後投靠前秦,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後,趁機建立後燕政權)。
這一時期將星閃爍、能人輩出,各方的角力在著名的淝水之戰中達到高潮,並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落幕,精彩程度實在不下三國演義,只可惜沒有羅貫中這樣的大師為其寫述,後人所知甚少。
接下來我們就聊聊本期的三個主人公王猛、慕容垂、苻堅。
當時前燕還沒有被滅,但作的很。大家看見慕容垂英雄了得,引得太傅慕容評和太后可足渾氏嫉妒,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幹他。所謂射人先射馬,用巫蠱案處死了慕容垂深愛的妃子段氏。馬兒被殺了,都能知道目的是什麼。最終慕容垂不得不率領全家投奔關中苻堅。
但他這一走,前燕几乎和滅亡了沒什麼分別,因為國無賢人,玩完是早晚的事。
前秦天王苻堅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是心胸最為寬廣的一把手,沒有之一。看見慕容垂舉家來投,高興得幾乎是倒履相迎。苻堅的這般盛情,慕容垂也是感動得一塌糊塗。但這一切騙不過王猛,他估計農夫與蛇的故事將會重演。
既然慕容垂極有可能“養不熟”,還不如干脆除掉他。但要除掉慕容垂並不是如此輕鬆。畢竟苻堅才是真正的一把手,他不點頭是不可能殺掉慕容垂的。
讀過經書,學過兵書;上得了陽謀,下得了陰謀。用來形容王猛最合適不過。既然陽謀很難幹掉慕容垂,那就得上陰謀了。
慕容垂不好直接下手,就從他的家人開始。於是王猛在率軍征伐燕國的時候,向苻堅請求以慕容垂最喜歡的長子慕容令出任參軍。出發的前一夜,慕容垂設宴餞行,當然是希望王猛在軍中多照顧他的兒子。
王猛和他一起喝酒談心,席間喝到高處便激動起來,拉著慕容垂地手要和他結拜兄弟。慕容垂到底是鮮卑胡人,論心機深沉哪裡及得上有心人王猛,眼花耳熱後也就指天劃地,結為兄弟。
王猛順勢說:“我此次遠走,兄弟卻無什麼東西可以睹物思人,未免遺憾。”並送給慕容垂自己生平最愛的一方鎮紙以茲紀念,慕容垂大是感動,想也不想就解下自己的家傳金刀送給王猛。
得了這柄金刀,王猛開始了第二步行動。在大軍開拔到洛陽的時候,王猛招來了帳下一個叫金熙的小卒,重金收買,讓他跑到慕容令的帳中出示金刀,並假傳他父親的話說:“你我父子之所以投奔秦國,無非是避禍而已。如今王猛心胸狹隘,數次想排擠我們,而苻堅表面上對我們禮讓有加,但其心實在難測。估計我們父子仍然難免一死,古人尚雲,狐死首丘,況且最近聽說燕國皇帝於我們走後頗有悔意。我現在已經在逃亡的路上了,你不走更待何時?事起倉促,來不及寫信,特派人傳口信,以金刀為證。”
慕容令聽後,又驚又疑,慕容垂贈王猛金刀的事情他並沒有聽說,而父親企圖二次叛逃卻絲毫沒有徵兆,但這位來傳話的金熙曾經在慕容垂府中打過下手,又有金刀為證,言之鑿鑿,不由得不信。當時慕容令急得六神無主,又根本無法與千里之外的老爹取得聯絡,思前想後,還是決定連夜投奔燕國。
王猛等他一逃,馬上急表上告朝廷。慕容垂聞訊,嚇得半死,連辯解也不敢辯解,倉促出逃,結果在藍田被追兵趕上,押回長安。慕容垂自忖必死,誰知苻堅寬容千古第一的帽子真的不是白帶的,他立刻赦免了慕容垂,安慰道:“你兒子心存故國,本身就無可厚非,我只是為他遺憾而已,更不會牽連到你們這些人啊。”
老天照應,慕容垂躲過了這一劫,而他的兒子慕容令就慘了,跑到燕國境內,卻發現老爸根本沒來,頓時天旋地轉,昏倒在地,燕國對他這個莫名其妙的二次叛徒當然心存芥蒂,乾脆流放到遙遠的沙城。慕容令仍不甘心,在沙城組織舊部企圖第三次反叛,卻被當地官員抓住就地正法。
金刀計雖然失敗了,不過並不能怪罪王猛心思不夠,而是苻堅這個“寬容”真有點過頭了。不過我們還是感受到了金刀計之毒,雖然未能幹掉慕容垂,但葬送了慕容垂最優秀的兒子慕容令。
恐怕慕容令在沙城組織一幫烏合之眾和燕國官軍作最後徒勞抵抗的時候,一定還沒想明白到底是誰把他害得這麼慘。慕容垂後來再造燕國坐上龍椅的時候,一定還在為“太子”慕容令身亡而感嘆後繼無人。果不其然,慕容垂死後他的兒子中少了慕容令這樣的優秀人物,相互內訌,後燕終於二世而亡。
-
5 # 歷史那麼嗨
“金刀計”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出名的一次反間計,用意狠毒,影響深遠。如對細節感興趣,可以翻下史書或者去網上看下,限於篇幅,這裡簡單敘述下。
事件背景中國古代南北十六朝時期,各族混戰,國家林立。是中國歷史上大分裂,大混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英雄豪傑層出不窮的時代,而本故事的主要人物王猛,苻堅,慕容垂,慕容令等都是當時大咖名人。後人評價王猛:“若王猛之治國,苻堅之管仲也;慕容玄恭之輔少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劉裕之平逆亂,司馬德宗之曹操也。”他是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輔佐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此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謀略過人。而苻堅作為前秦皇帝,也是位有為君主,勵精圖治,重用王猛,統一了中國北方。可是他最致命的的缺點就是心慈手軟。而慕容垂作為前燕血親,股肱之臣,堪稱前燕的禦敵長城,定海神針,十多歲隨軍出征,戰功赫赫,膽識過人,謀略出眾,其才能是不在王猛之下的。而且為人隱忍。而慕容令作為慕容垂的長子,同樣才能非凡,是慕容垂最為看好和依仗的兒子。
本來前燕和前秦是敵對國家,而慕容垂和王猛也是對手,水火不容。可是前燕國內內訌,慕容垂因為才能出眾,招致排擠,引來殺身之禍。而慕容垂作為一代梟雄,怎肯坐以待斃,帶著兒子慕容令及家眷倉皇出逃,其原本是逃往前燕龍城(今遼寧朝陽,前燕龍興之地)。以伺東山再起。可是其間遭小兒子慕容麟的出賣,不得不中途改道投奔前秦。慕容垂是個人傑,而前秦皇帝苻堅也是個求賢若渴之人,聽聞慕容垂來投,欣喜若狂,出城迎接,同時許以慕容氏高官厚祿。自以為得到賢良。可是前秦第一謀略家王猛卻另有看法,他認為慕容垂才能過人,絕非甘願屈居人之下之輩,早晚要出禍端。屢次進言皇帝苻堅除去慕容氏,已絕後患。前文交代過苻堅心慈手軟,不肯下手。不過王猛卻念念不忘此事,處心積慮,誓要除掉慕容垂。公元370年,王猛率大軍進攻前燕,據史料記載,王猛向苻堅請求需慕容垂長子慕容令作為隨軍嚮導,苻堅答應了這個要求,隨後王猛夜訪慕容垂,一番促膝長談,簡直就要互引為知己了。“今當遠別,何以贈我?使我睹物思人”王猛從容的一步步對慕容垂下套,而慕容垂卻渾然不知,解下隨身所配金刀,贈與王猛,至此王猛的計策已經完美的展開了。
王猛率大軍行至洛陽,用重金收買了慕容垂的一個親隨,讓他持金刀嚮慕容令假傳訊息:速速逃離。“今疑之,躊躇終日,又不可審覆”慕容令很是猶豫,但當亮出信物金刀,慕容令信以為真。而後假借打獵,逃亡前燕。王猛見計策已成,向苻堅彙報慕容令叛逃,慕容垂知道了之後,驚恐萬分,倉皇出逃。可是沒逃多遠,就被前秦軍隊捉住了,但苻堅太心慈手軟,
秦王堅
引見東堂,勞之曰:“卿家國失和,委身投朕。賢子心不忘本,猶懷首丘,亦各其志,不足深咎。然燕之將亡,非令所能存,惜其徒入虎口耳。且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何為
過懼而狼狽如是乎!”待之如舊。苻堅居然不怪罪慕容垂,還替慕容令可惜。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有人說王猛的計策已經算的上失敗了。可是不要忘了,王猛離間的是當時的兩大豪傑,個人猜想事情的發展還在王猛的掌控之中。而受騙出逃的慕容令卻最終落得慘死於前燕故地 。之所以說“金刀計”改變了歷史。是因為,如果苻堅當時就除死慕容垂,也就沒有後來的後燕了,同時也許苻堅的肥水之戰,因為少了慕容垂的慫恿,也許不會發生,前秦得以繼續存在。這是一種情況。還有另一種情況,因為“金刀計”,慕容垂最看好的兒子慕容令被殺掉,使得慕容垂少了合格的接班人,即使慕容垂隱忍14年,最後滅掉前秦建立後燕,可是慕容垂也垂垂老矣,而嫡子只有慕容寶一人。慕容寶才能膽識俱在人之下,而與北魏拓跋珪的參合陂之戰,慕容寶的後燕軍隊幾乎喪失殆盡,雖然慕容垂以老朽之軀披掛上陣擊敗了拓跋珪,但也病死軍中,而後慕容氏一落千丈,公元408年,建國只有24年的後燕滅亡。如果慕容令不死,繼承王位,以他的才能,至少會成為北魏一個強勁的對手,而後燕也許存在更為長久。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而王猛的“金刀計”卻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
6 # 杜少說歷史
因為“金刀計”造成了慕容垂之子慕容令的死亡。而慕容垂後來建立強大的後燕帝國,卻因為繼承人無能導致後燕帝國滅亡。如果慕容令不死,可能就沒有拓跋鮮卑的北魏一統中原了,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慕容的大燕帝國。所以說,王猛的“金刀計”改變了歷史。
一.慕容垂投奔前秦魏晉交替時期,慕容鮮卑部落活躍於遼西、遼東地區。晉武帝泰康六年,慕容廆成為部落首領,後受封為鮮卑都督。慕容廆是一位有想法的首領,他主動接受漢化,率部眾遷居大棘城(今遼寧義縣),摒棄了遊牧的生產方式,在遼河平原上進行耕種的農業生產。在西晉滅亡後,慕容皝接受東晉政府冊封,吸納中原士人為自己效力,等待時機,雄踞遼西。
慕容廆死後,慕容皝繼位。在平定其弟慕容仁之亂後,慕容皝趁中原大亂之際,統一遼東地區。疆域基本囊括了三國時期曹魏遼東公孫家的地盤。到了公元337年,慕容皝自立為燕王,這是燕國建國之始。當時中原是石勒建立的後趙的地盤。公元348年,慕容皝死,其子慕容儁繼位。隨後第二年進攻後趙,盡得幽州之地,遷都於薊。
當時後趙爆發冉閔之亂,冉閔自稱大魏天王,控制鄴城周圍地區。此時慕容家三代英雄豪傑輩出,慕容皝第四子慕容恪率軍擊敗冉閔,冉閔政權滅亡。至此,慕容燕國挺進中原,雄踞中山、幽州、遼東等關東之地,強盛一時,燕王慕容儁隨即稱帝。與關中的前秦政權、南方的東晉政權三分天下。野心勃勃的慕容儁準備率大軍滅前秦和東晉一統天下,結果卻於公元360年病逝。
慕容儁死後,十一歲的太子慕容暐繼位。升級為皇叔的慕容恪輔政7年,兢兢業業,使得前燕帝國一直是中原最強大的國家。慕容恪死後,前燕帝國最強之人是吳王慕容霸,後改名慕容垂。慕容垂文武雙全,屢立戰功,但是卻遭到了繼慕容恪輔政的慕容評的排擠。慕容評,輩分極高,是慕容廆少子,慕容皝幼帝,是現在皇帝的爺爺輩。他嫉賢妒能,尤其嫉妒吳王慕容垂。公元369年,東晉大司馬,權臣桓溫北伐前燕,前燕連戰連敗,皇帝慕容暐和輔政的慕容評驚慌失措,居然想退出中原,回到遼東故都龍城避難。關鍵時刻,慕容垂力排眾議,率軍五萬大敗桓溫。但是戰後,反而遭到了慕容評的猜忌。沒辦法,慕容垂帶領部分家眷、家將投奔了前秦苻堅,這其中就包括長子慕容令。苻堅愛惜他的才華,拜他為將軍。
二.金刀之計:慕容垂長子慕容令身死失去了慕容垂的燕國不堪一擊,前秦宰相王猛請求討伐燕國。王猛知道慕容垂絕非久居人下之人,早晚必成前秦的禍害,總是勸苻堅除掉慕容垂。但是,極為寬厚,又有著極強“失敗者”收集癖好的苻堅總是聽不進去。於是,王猛就藉著出征之際,想出了一條反間計,意圖除掉慕容垂。王猛先將慕容垂最出色的兒子,長子慕容令收入麾下,出任參軍。然後在出徵前去慕容垂府上寒暄一番,慕容垂也想讓王猛多照顧兒子,設宴款待王猛。酒過三旬,王猛要離去,對慕容垂說,我就要走了,贈我一樣東西吧,我好睹物思人。王猛,公認的王佐之才。慕容垂,英雄人物。此情此景,頗有點英雄惜英雄之意,慕容垂也沒多想,就解下了自己的金刀贈給了王猛。
慕容垂
隨後,大軍出征途中,王猛買通了慕容垂的家將,隨大軍出征的金熙。金熙拿著慕容垂的金刀就找到了慕容令,並且對他假意傳達慕容垂的命令說:“燕國才是你我父子的母國,秦國宰相王猛多次排擠我,保不準苻堅什麼時候就會除掉我們。我聽說我們走後,燕國皇帝已經很後悔了,我現在準備逃亡回燕國,你也逃走吧。”慕容令看到金刀,對此信以為真,於是借打獵名義,就真的離開了軍隊,回到了燕國。
王猛看到慕容令走後,將訊息傳回秦國首都長安。慕容垂大驚,只得逃跑,結果被抓了回來。接下來的事,就令人大跌眼鏡了。苻堅對慕容垂說:“你們慕容家自相爭鬥,導致你 委身於我。你留戀故土,這是人之常情,我不會追究。人各有志,只不過燕國馬上就滅亡了,可惜了你兒子慕容令。”說罷,對慕容垂繼續信任有加。也許大秦天王(此時沒稱帝)苻堅是真的想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聖人君主,垂拱治天下,也許是真的同情慕容垂,總之,苻堅是心真大啊。王猛本以為慕容垂死定了,結果空歡喜一場。
另一邊,慕容令回到前燕後,繼續受到猜忌,被流放了。慕容令在流放地沙城收買人心,聚集了幾千人造反。之前慕容垂從前燕逃出來的時候,其庶子慕容麟搬到逃回前燕告發其父。所以慕容麟就一直留在了前燕。此時他的大哥慕容令造反,準備進攻燕國的龍興之地龍城。奇葩的慕容麟知道了大哥的動向,再次告發,導致龍城沒有被攻下。此時慕容令身邊的侍衛偷襲慕容令,慕容令就這樣死了。王猛的“金刀計”,沒有殺死慕容垂,卻意外導致了其最出色的長子慕容令死亡。不久,王猛率軍滅掉了前燕政權。
三.慕容垂建後燕,卻後繼無人肥水之戰後,前秦苻堅百萬大軍土崩瓦解,中原地區又陷入了混戰之中。當年前燕滅國之時,慕容鮮卑人大部分被當做戰利品遷入關中,大概有十餘萬眾,當然,寬厚的苻堅也善待了他們。結果前秦戰敗後,慕容鮮卑群雄並起,開啟了復國的程序。當時慕容鮮卑分成兩派,一派以慕容泓、慕容衝兄弟為首,他們是慕容垂的侄子,率領之前遷過來的部眾進攻關中。而另一派就是慕容垂,慕容垂回到了河北鄴城地區,聯絡前燕舊部在河北起事造反。慕容垂在前燕的威望絲毫不減當年,不久盡復前燕舊地,登基稱帝,史稱後燕。而他的侄子慕容衝也攻下了長安。慕容衝懼怕慕容垂,於是率領鮮卑部眾在長安修建宮室,打算佔據關中。但是此時的慕容鮮卑,已經把關東河北大地當成了自己的家,執意要返回關東,於是殺死慕容衝,並緩緩東歸。最後這支軍隊也被慕容垂打敗,結束了這場慕容家內部的正統之爭。
此時,北方幷州及草原的拓跋鮮卑北魏政權勢力開始崛起。而慕容垂的後燕政權卻又有了內鬥的趨勢。由於長子慕容令死了,此時後燕的太子是次子慕容寶。慕容寶才智武略均不足,但是慕容垂為了保持正統性,還是立其為太子。慕容寶率軍八萬,在慕容麟(這貨連出賣父親和哥哥,居然還能被原諒,五胡十六國時期這些君主腦回路都很清奇)輔佐下進攻北魏。結果被北魏拓跋珪誘敵深入,在參合坡被打的全軍覆沒。
慕容寶
此時,後燕皇帝慕容垂已經七十歲了,他深感北魏是心腹大患,於是御駕親征。北魏被打的大敗,拓跋珪甚至想要放棄山西北部之地,退回草原。結果,慕容垂的大軍來到去年參合坡的戰場,發現北魏管殺不管埋,去年燕軍屍骨堆積如山。一生未嘗敗績的慕容垂設祭壇祭奠亡魂,結果後燕將士一時動情,哭聲震天。慕容垂心中鬱悶,頓時口吐鮮血,不久就病逝了。拓跋鮮卑的北魏政權逃過一劫。
慕容鮮卑再次重複了前燕的故事,慕容鮮卑依舊能人輩出,慕容垂異母弟范陽王慕容德,兒子趙王慕容麟、遼西王慕容農、高陽王慕容隆,侄子太原王慕容楷、陳留王慕容紹,各個都有爭雄的實力。慕容寶根本壓不住他們。而慕容寶又與自己的最有能力的親兒子慕容會不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大舉來攻,原本第一強國後燕帝國,面對北魏大軍,皇帝慕容寶和慕容會還在不斷內訌,互相拆臺。後燕最終被北魏滅亡。
所以史書感慨,如果慕容令不死,慕容令治下的燕國應該會繼續興盛,也許就沒拓跋鮮卑北魏政權什麼事了。
-
7 # 觀風起青萍
主要是王猛確實厲害,治理國家遊刃有餘,使計打仗也是無往不利,就那這條反間計,環環相扣,防不勝防,可惜當年恆溫不能用啊
-
8 # 歷來現實
山東壽光是個好地方,不僅盛產綠色蔬菜,也出產名人,王猛老家就是壽光一帶的,後移民到河南安陽魏郡。
好多人可能對王猛有點陌生,但人家在十六國時期那可是家喻戶曉、叱吒風雲的人物,地位類似漢朝的蕭何,三國的諸葛亮,明朝的劉伯溫,是前秦皇帝苻堅一統天下的頭號智囊,第一功臣。
歷史上的智囊大多是沒有什麼道德底線的,比如蘇秦和張儀之流,有奶就是娘。還有的為了目的不擇手段,如陳平就曾經給劉邦獻了不少毒計,最有名的就是用美女出城讓主子逃出,而那些美女卻落入虎口。
我們今天說的王猛則是使用反間計的高手。王猛當時在前秦皇帝苻堅手下打工,當時的政治格局有點像諸葛亮所處的時代,軍閥混戰,天下大亂、三足鼎立。
除了王猛效力的苻堅雄踞關中;還有盤踞在潼關以東的前燕慕容家族;還有西晉後跑到長江流域一帶苟延殘喘的東晉司馬家族。
亂世出英雄,三國時候千古風流人物曹操、劉備、孫權、周瑜、諸葛、呂布、關張。王猛所處的時代也是英雄輩出,人才濟濟。
前秦有陳平再世的王猛,此人不僅擅長用兵之道,還深通治國之術,還像厚黑學鼻祖商鞅一樣專於權術,精於制民,屯田練兵不在話下,因此苻堅才會在他的輔佐下完成統一大業。
東晉那裡的人才也不遜色,文有處變不驚、運籌帷幄的謀士謝安,武有叱吒風雲、大氣恢宏的戰將桓溫,桓溫就像屢敗屢戰,壯心不已的蜀國英雄,謝安則是滄海橫流、力挽狂瀾的周瑜。
前燕的慕容家族雖然沒有那麼惹眼,但也是當機立斷,見風使舵的變色龍。雖然手段有點下三濫,但在三強爭霸的結果看還是可圈可點的。我們的大戲中王猛是導演也是主角,而苻堅雖然位高權重但只是二號主角,而慕容垂則是當然的配角。
一.識時務的俊傑——慕容垂。魏晉時期,少數民族慕容鮮卑部落發跡於東北,統治者慕容家族胸懷大志,招降納叛,韜光養晦,養精蓄銳,經過幾代人在公元337年稱王稱霸,建立燕國。建國後勢力日益壯大、地盤越來越大,逐漸向關內進軍,塊頭越來越大,直到跟東晉和前秦分庭抗禮,成鼎足之勢,躋身三強行列,燕王慕容儁也優哉遊哉當了皇帝。
慕容儁可不是個小富即安的皇帝,他胸懷大志想做大做強,當中國的大皇帝,怎奈天不隨人願,40來歲就死了,年僅十一歲的太子慕容暐接班。
慕容儁雖然死了,但燕國的班子非常硬,文有治國棟樑慕容恪,武有安邦磐石吳王慕容垂。可是慕容恪又死了,權傾一時的慕容評沒有容人之量。慕容垂越是打勝仗他越是妒忌和猜疑,怕人家慕容垂日後搶了自己的風頭。北方人不像漢人那麼愚忠在一棵樹上吊死。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慕容垂果斷投靠了苻堅,苻堅喜出望外,一下子就提拔他為將軍。
二、妒賢嫉能數王猛。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慕容垂的得寵讓王猛心裡不是滋味,慕容垂的到來就像苻堅又娶了小三,讓王猛打翻了醋罈子。妒忌的最可怕的毒藥,他可以讓人做出喪失理智的事情,睿智的王猛也難以脫俗,竟然要下決心除掉慕容垂。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將相攜手幫助苻堅打天下多好,大家都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的嘛。可是王猛已經走火入魔,顧不了這麼多了。
好多人不相信王猛這樣一個苻堅的大智囊會小肚雞腸幹出小人勾當。可是大家要是知道清華高材生朱令的遭遇就會對妒忌之害加深瞭解。朱令才貌出眾,同宿舍女生妒忌朱令,在她的飲用水裡投毒,讓朱令九死一生變成植物人。在清華這樣的高等學府還會出現這樣的醜聞,真是叫人匪夷所思。而王猛一個古人做出這等醜事也就不足為怪了。
三、金刀一把改歷史。文人害人最歹毒,因為他們一肚子計謀,一肚子壞水,叫你防不勝防,一旦被他們盯住那就凶多吉少、在劫難逃。
王猛的毒計可謂是絞盡腦汁,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叫慕容垂這樣的武將做夢都不會想到。王猛先是利用職權把慕容垂的兒子慕容令掉到自己身邊,然後跟慕容垂套近乎,促膝談心,裝出相見恨晚、一見如故的樣子。
直性子的慕容垂哪裡想到這裡頭有詐,感動得眼淚都流出來了,當即跟王猛對天盟誓,結拜成弟兄。接著王猛又把自己心愛的"祖傳"短劍贈與慕容垂,慕容垂則把自己祖傳的金刀送給王猛作為回贈。
得到金刀王猛欣喜若狂,王猛帶兵出去之後,就讓自己一個部下拿著金刀跑到慕容令跟前說我是你父親派來的,你父親說苻堅不相信我們爺倆,要加害我們,我們只能逃走。我已經在逃亡的路上,你也火速逃走,事不宜遲。
慕容令起初有點懷疑,但見來者帶有自己祖傳金刀,不得不信,何況父親說的合情合理,事情緊急來不及多想,連夜起身出逃。
王猛見慕容令中計,也不追趕,派人先向慕容垂透露訊息,說你兒子私自投敵了。然後才慢吞吞再向苻堅稟報。
慕容垂聽了覺得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只能走為上策,但慕容垂沒有跑多遠就被苻堅的追兵抓住,押回長安。誰知苻堅寬宏大量竟然沒有怪罪慕容垂,可是兒子慕容令逃到燕國卻受到了懷疑,慕容令索性下決心反叛,結果被發現後處死。
金刀計雖然沒有幹掉慕容垂,卻幹掉了慕容垂的兒子慕容令。
慕容垂在苻堅淝水之戰兵敗後另立門戶,建立了後燕政權,不能不說王猛的金刀計起了關鍵作用。
如果沒有王猛金刀計,慕容垂也不會失去兒子,也就不會寒心,他只會死心塌地給苻堅打工,不會自立門戶建立後燕,死了優秀兒子的慕容垂所建立的後燕,也不會國祚那麼短,可以說後燕從建立到衰亡,王猛"功不可沒",所以說金刀計改寫了歷史。
-
9 # 清水空流
現在都說,南北朝時期有兩次大一統的機會,一次是劉裕北伐,一次就是苻堅南征。而苻堅南征失敗關鍵在於王猛,如果王猛不死,苻堅定能一統天下。而苻堅與王猛定是相得益彰。堪稱翻版的劉玄德與諸葛亮。
王猛,字景略。山東壽光人,文武俱能胸襟廣闊,氣度不凡。在符堅登基為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王猛為尚書左僕射,司隸校尉,總攬朝綱。雖然苻堅對王猛言聽計從,但有一件事情沒有聽,就是在對慕容垂的處理問題上。王猛就幾次相勸符堅,慕容垂龍顏鳳目,長子慕容令更是虎狼之輩,陛下最好除之,符堅道,天下未定,如果殺了投奔我們豪傑之士,以後誰還來投奔於我。再說我以恩意款待慕容垂,想必他不會恩將仇報。但歷史證明王猛是對的,最後符堅亡國就亡於慕容垂之手。
在當時王猛並不甘心,用“金刀計”除去了慕容垂最有出息的兒子慕容令。也算除了後患。在公元360年,符堅任命王猛為主帥,慕容垂為副帥兼嚮導,慕容令為參軍討伐慕容垂母國燕國。出征在即,王猛與慕容垂自然要商討作戰計劃,二人一個是深謀遠慮,一個是能征善戰,雙方談話愉快,最後王猛對慕容垂說:“慕容兄,你我一見如故。此番久別,不知兄有何物贈我,使我睹物思人?” 慕榮垂道:“承蒙王兄抬愛,我有金刀一柄,未曾離身。今寶刀贈英雄,千里之外,見之如晤。
也許就在拿到金刀那一刻,王猛靈光一閃,所謂“金刀計”就此形成。王猛收買下慕容垂親信金熙去完成此項計劃,金熙拿著慕容垂金刀來到慕容垂長子慕容令住所洛陽,帶來慕容垂密令(口信 ),言道:“我父子投奔秦國是避禍而已。但現在苻堅討伐燕國。你我具是燕國宗室,焉能自己討伐母國,苻堅若滅燕以後,你我父子必死無葬身之地,但我們如果現在反正,我們還有機會,現在我已經脫離秦國大軍控制,你現在立即前往燕都鄴城。將此事告知皇帝陛下(慕容韋)定能成功。事情機密以金刀為證。慕容令相信了金熙傳話,畢竟燕國是慕容垂的母國,於是在此情況下慕容令叛逃重回前燕。
在長安的慕容垂得知長子慕容令逃回燕國,大驚之下倉促出逃但被追回,本來王猛是想借刀殺人,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苻堅還是原諒了慕容垂,待慕容垂如初。而逃回燕國的慕容令,卻沒有得到慕容韋信任,對於慕容令二次反叛十分反感,但慕容韋沒有殺而是流放了。合該慕容令倒黴,被流放好好待著就完了唄,慕容令心有不甘,而是密謀起兵反叛。叛亂被鎮壓。慕容令隻身逃走後被斬殺。至此“金刀計“計劃完成。王景略手段毒辣,一石二鳥之計。心思十分縝密。可惜苻堅過於寬厚,“金刀計”只成了一半。
金刀計沒能殺了慕容垂,間接卻死了長子慕容令。讓慕容垂後繼無人,慕容垂後來反叛苻堅,建立後燕,慕容垂太子慕容寶在參合陂之戰慘敗,坑殺後燕軍隊數萬,慕容垂帶病出徵病死軍中,這個花花大少慕容寶接任後燕皇帝。後燕國力衰退。二世而亡,可以說王猛的計策是成功的。王猛計策成功在於何處?就是在於洞悉人性,對人內心陰暗與脆弱把握的精準把握。
-
10 # 南方鵬
這個說法是以靜止眼光看事物,認為如果沒有王猛的金刀計,慕容垂的長子慕容令就不會中計受死,那麼,乘苻堅淝水一戰大敗,返回老巢建國的慕容垂,就能避免參合陂系列失利,至少不至於在他死後,只能選擇蠢才慕容寶繼位,導致撐不住局面,而被拓跋鮮卑擊潰。這是一種想當然,以為流轉的世界會一成不變,而沒有考慮到蝴蝶效應,你變,人家也會變,更可能會出現其他複雜局面。而以慕容垂死前的形勢,拓跋鮮卑已整合了東胡丁零等各種草原勢力,興起已是大勢所趨,時間問題而已。
王猛祖籍山東,遷移到河北居住,以當時的習氣和重視衣冠傳統而論,王猛飽讀聖賢書,效忠的物件應該是視為華夏正統的東晉王朝才是,應該有這個心意,桓溫北伐到了關中灞上時,王猛便前往拜會,捫蚤談天下大勢,得到桓溫的欣賞看重,認為江左沒有人比得上他,王猛得知東晉士族門閥嚴重,自知前去也難以出頭,無法實現抱負,就回去歸隱了。後大名為苻堅所知,懇請之下出山相助。
王猛得到金刀,就以此施策,讓買通的慕容府舊人拿金刀暗通慕容令陣前相機迴歸母國,慕容令不辨真假,按計行事投奔前燕,王猛就以此為由,上奏苻堅,告知慕容家的反心,想借此殺掉慕容垂,慕容垂得知大驚,無計可施連夜逃走,被苻堅派人追回,並不治罪。王猛金刀計失算,而慕容令逃回前燕,被莫明其妙的燕王猜忌殺死,金刀計誤中副車,殺了慕容垂的長子。慕容令如果不先死,後燕國勢應該可以多撐一段時間,但無法改變大局。
-
11 # 水一白聊歷史
說“金刀計”改變了歷史,倒是也不假,只不過“金刀計”改變得不夠徹底,因為王猛“金刀計”雖然號稱“第一毒計”,但是卻可以用失敗來形容。
背景王猛,前秦苻堅手下第一謀士,就是淝水之戰帶著八十萬大軍,被東晉八萬大軍打敗的那個苻堅,他還一舉留下了揮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等成語。不過,苻堅這個人還是非常厲害的,素善招攬人才,但與此同時也招來了不少野心家,其中就有“金刀計”的物件慕容垂。
王猛使“金刀計”的時候,還要在淝水之戰前幾年,前燕名將慕容垂不容於前燕權臣慕容評和皇太后可足渾氏,出逃投奔前秦。儘管苻堅非常歡迎慕容垂的到來,但是王猛卻認為慕容垂狼子野心,久留必將有大患。可他多次勸說苻堅都無法說動,所以他才想了這條“金刀計”。
金刀計公元370年,符堅用王猛徵前燕,王猛趁機要了慕容垂的長子陪同出征作為嚮導,苻堅應允。然後,出征前一夜,王猛又特地去找了慕容垂一趟。見王猛來了,慕容垂自然好生招待,兩個人灑過三巡、菜過五味,喝得是相當開心,聊得也是非常投機。王猛趁機就對慕容垂說:“咱們聊得這麼投機,可是我這馬上就要遠征了,要是再想起先生,可咋整?不如送我點小物件,我好睹物思人。”慕容垂一聽,左右一看,也沒啥拿得出手的,於是解下金刀贈予王猛。
王猛帶著慕容垂的金刀就出徵了。途中,王猛又收買了慕容垂手下的親信金熙,在快到洛陽的時候,就命金熙拿金刀去忽悠慕容令,就說是慕容垂說的:我們父子來前秦,不過是避難,可是這個王猛太可恨了,總是排擠我們,符堅也是笑裡藏刀,不一定啥時候就收拾我們了,不如早日離去,你爹我已經跑了,你自己也找機會跑吧。
慕容令一看金刀,再看是金熙傳來的口信,也就沒想那麼多,找個機會就跑了。結果,跑回前燕的慕容令怎麼可能得到信任,很快就被流放了,後來還因為謀反失敗被殺;這邊王猛自然也早就把訊息傳了回去,可是問題是王猛“金刀計”雖毒,但架不住苻堅有博大的胸懷啊,他竟然原諒了慕容垂。
王猛“金刀計”操作雖然精彩至極,但終究沒能成功。
為什麼說改變了歷史?之所以說“金刀計”改變了歷史,主要是因為慕容令死了。
後來,慕容垂果然建立了屬於他自己的政權後燕,但是他卻永遠地失去了他的最優秀的繼承人慕容令。直接導致了後燕也只堅持了23年,便被北燕所取代了。
只不過,如果說這個算是改變歷史的話,那改變歷史的節點還是挺多的,至少他這個改變還不如送給韓信飯吃的漂母改變得那麼大。
-
12 # 魏青衣
金刀計何以能夠改變歷史走向?之所以說金刀計能夠改變歷史走向,恰當的時間,恰當的計謀,都導致金刀計確實做到了改變歷史走向。
金刀計的謀劃者為王猛,東晉一十六國時期,王猛也算得上是一名神級謀士,若是當年王猛不死,或許天下能夠早一步平定也說不定。
何為金刀計?金刀計,可以說是一個反間計的巔峰,各種手段,讓人防不勝防,即使是有所防備,也是斷然不可能防住。
最開始,王猛是前秦宰相,大將軍,輔佐苻堅蕩平四方,一時間,北方全部成為了前秦的國土。當時的天下,類似於三國時期的天下三分,北方的前秦,潼關以東的前燕,長江流域的東晉司馬氏,三方豪傑群雄角力。就在前秦苻堅打算舉兵南下,消滅前燕之前,慕容氏子弟慕容垂卻是因為政治鬥爭,不得不拖家帶口離開了前燕,來到了前秦謀生。
慕容垂的到來,是好事嗎?當然不是好事,天下臣子,像慕容垂這樣的,哪裡會是安分守己之輩,王猛對於慕容垂,一向極為排斥,在王猛看來,慕容垂就像是前秦的一顆炸彈,隨時可能爆炸。
與其留下這麼一個隱患,何不直接將慕容垂除去?在苻堅準備南下進攻前燕前夕,苻堅任命王猛為大將軍,慕容垂為副將。王猛向苻堅請求讓慕容垂之子慕容令為參軍,這是計劃最開始的一環。
出征前夕,王猛光臨了慕容府,苻堅對於慕容一家,並無殺意,當王猛要做的,就是製造殺機。王猛光臨,慕容家必然大擺宴席,招待王猛,酒過三巡,慕容垂與王猛也聊得投機,臨走了,慕容垂無好禮相贈,於是將家傳的金刀作為禮物送給王猛。
金刀到手,王猛收買了慕容家的親信,讓其帶著金刀作為信物找到慕容令,遠在軍中的慕容令收到的訊息是,慕容垂準備離開前秦,已經在做最後準備了,讓慕容令也趕緊離開。慕容令聽了親信的話,眼見金刀,不似假話,因身在軍中,訊息不靈通,於是慕容令便趁著夜色跑路了,回到了前燕。
此時王猛又在京城中釋出了慕容令已經跑路的訊息,慕容令是叛徒,慕容垂自然也要受到牽連,於是乎,慕容垂也跑了。
只是可惜,慕容垂終究是沒有跑太遠,還是被抓了回去。
金刀計,最終還是出了紕漏,慕容垂雖然被抓回,但苻堅卻是放過了慕容垂,苻堅可能知曉某些內情。而慕容令,在逃亡前燕之後,雖並未受到重用,甚至受到了流放,但好歹還活著,只是後來慕容令起兵謀反,兵敗被殺。
泗水之戰後,前秦大敗,慕容垂自立門戶,開創了後燕政權,慕容家最有出息的後輩就是慕容令,但慕容令卻是死在了金刀計下,若是金刀計不出,後燕也不會止於兩代,只是可惜,金刀計終究沒有將自立門戶的慕容垂殺掉。
回覆列表
王猛,南北朝第一猛人。符堅有他相助,很快就統一北方。而他的金刀計,也為後人津津樂道。
王猛
背景話說此時,北方大地一片混亂。東部有前燕王朝。燕國中也有猛人慕容垂,可惜慕容垂功高蓋主,被皇帝猜忌。於是他帶著兒子老婆全部投靠前秦。
妙計過了沒多久,王猛帶軍隊進攻燕國。走之前他要求慕容垂的兒子當前鋒,然後又去慕容垂那裡喝酒,慕容垂喝高了,就把自己的金刀送給了王猛。
然後,王猛收買了一個內奸,叫他拿著金刀去找慕容令,告訴他前秦燕滅亡燕國我們父子不能坐視不管。慕容令一看,有刀為證,就趁天黑跑了。
之後,慕容令回到燕國,卻被皇帝殺死。燕國不久也被王猛攻破。慕容垂也知道上當了,可是符堅並沒有責怪他。
蝴蝶效應王猛死後,符堅兵敗東晉。前秦也滅亡了,這時候慕容垂就回老家重新建立起了後燕。可惜的是,由於長子慕容令死了,只有把位置傳給慕容寶。這個慕容寶又不爭氣,參合坡一戰,導致北魏殺死燕國數萬將士,慕容垂也病死軍中。很快後燕滅亡了。
結語:王猛的金刀計,厲害在他死了都在發揮作用。雖然是間接的,但是也達到了誅滅慕容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