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命覺悟之路
-
2 # 何道光
肯定性與否定性,是馬克思主義關於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的哲學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對立與統一的問題,也是物質普遍運動的客觀規律的問題。在這個原理中,肯定中也包含著否定,否定中也包含著肯定。也就是說物質是在肯定與否定中不斷運動。但在不同條件下,物質在肯定與否定中的運動有不同的結果或方向。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社會科學的最重要與最基本的原理。是空想主義還是實事求是的問題。保守性與革命性是意識方面的問題。保守的東西往往都是前人經過長期總結積累的經驗或常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正確性,是人類長期與自然或社會鬥爭的智慧結晶。但一切事物都是發展的,隨著時間的發展變化,前人的經驗或常識就會有不適應變化發展的要求。這就要求對前人的經驗或常識作出革命性的探討,充實前人的經驗或常識。保守性與革命性是繼承與批判,吸收與發展的意識問題
-
3 # 穆文子
這就是辨證的否定觀!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辯證法是批判的,革命的,不迷信任何東西的!所以要不斷革命,不斷髮展,事物才能存在!
-
4 # 老崧
辯證法一分為二的看問題,是資訊反饋後的一種自洽元素。
從數學中的定義域概念來看,規律在定義域內使用就是真理,值得肯定,反之就是謬誤,必須否定。
然而現實問題都不是如同規律一樣的單線問題,而是不同系統層面的綜合化問題,否則就不需要政治家只需要科學家就行了。
政治家的要素在於系統中庸化看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中庸,不僅僅是人際關係中的適當就行,還包括科學技術新成果的系統化全域性性的融合。
所以在現實中看問題,不是簡單的某條技術觀點在定義域內外的使用問題,還包括該技術使用的環境中的配套支援問題,這就涉及到相關政策法規甚至相關技術配套的問題。
許多共性化的內容,在小系統中適合,在大系統中也適合,值得肯定的時候多。
但是許多個性化的內容,在小系統中適合,在大系統中不適合,可大系統中的互補又不能缺少這種元素。
那麼簡單說就是肯定性與否定性都存在,運用之妙全在靈活與適當。
-
5 # 天外之天
對立→統一→對立→統一……。對立統一即同時存在,又交替存在。同時存在是說,當對立或者統一為主流的時候,支流中有統一或者對立存在。交替存在是說,當對立或者統一為主流的時候,會發展為統一或者對立為主流的時候。要學會用並存,交替,主流,支流,發展的觀念看問題。
-
6 # 時空陀羅
簡單地肯定或否定誤導了我們思維模式,在肯定和否定之間,普遍存在的是限定。譬如說人是理性的動物,說明人屬於有理性的能動的有生命的物質,是對人屬性在物質基礎上的三重限定。
回覆列表
辯證法在中國廣為人知,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在我們的高中和大學教育裡,是納入教學體系的。辯證法是馬哲裡的核心理論之一,辯證法古希臘的哲人們已經開始涉涉及、總結;到了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這塊,他是辯證法的集大成者,也是在他手裡徹底發揚光大。
辯證法裡,事物的第一個存在狀態說為肯定,後面的變化態,都是對前一個存在形態的否定。例如雞蛋孵出來小雞,雞蛋是肯定,小雞是否定;小雞長大了,下出來新的雞蛋,新的雞蛋是對小雞的否定,是對孵出來小雞的那個雞蛋否定之否定。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辯證法裡說的肯定性與否定性的統一,指的是雞蛋孵出來小雞後,小雞繼承了雞蛋的優點(肯定性),揚棄了雞蛋的缺點(否定性)。揚棄是辯證法裡核心的名詞之一,簡單來說意思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就是“揚棄”。肯定和否定沒有先後,是同時進行的,是同一個過程。
保守性,意思是:不是全盤否定,而是選擇性的繼承了前一個存在狀態的優點;革命性,指的是有所否定,把之前的存在態中不好的一面,捨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