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國傳承

    書法中遇到重複字時各個書家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那麼,具體應該怎樣處理呢?這個問題應該從古代書家和法書(帖)中尋求答案。

    在此對古代部分書家、法書做了一個比較系統的梳理,將其歸為兩大類:疊字和疊詞。文中就疊字的處理方法進行具體解析。

    疊字:即相同文字接連重複出現。為了方便書寫和避免出現雷同字樣以及美學方面的考慮,往往都是採用一種字元來進行代替處理。不同書家在不同法書中的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為了方便理解學習,現結合文字圖例講解說明一下不同書家在不同法書中的不同處理方法。

    此文借鑑的書家和法書(帖)及疊字有:王羲之《長風帖》中的“耿”字;《寒切帖》中的“劣”字;《姨母帖》中的“哀”字;《得士帖》中的“劣、耿”字;《上虞帖》中的“耿”字;

    孫過庭《書譜》中的“古、彬、纖、落”字;

    黃庭堅《尺牘•致雲夫七弟帖》中的“時、序”;

    蔡襄《尺牘•陶生帖》中的“草、怱、一、一”字;

    董其昌《答客難》中的“孜、匈”字,《墨禪軒說寄吳周生帖》中的“沾”字;

    《尺牘》中的“怱、怱、區、萬”字,

    《黃州寒食詩卷》中的“年、春、濛”字;

    米芾《尺牘》中的“草、草、區”字,

    《蜀素帖》中的“約、種、丸、團、漫、浩、地、紛、翩、迢、種、坦、泛、皎、蔥、湛、皎、亭、蠢”字。

    共整理取自以上七位書家,十六篇法書(帖),共計五十二字,進行系統歸納總結。將其分為三類:單點、兩點、連點三種替代方法。具體文字對應的替代方法上文中都有清晰圖片可以檢視,不再贅述!其中,蘇軾、蔡襄、米芾、董其昌幾位書家三種方法皆有用之;王羲之多用兩點和連點兩種方法;孫過庭多用連點法;黃庭堅喜用兩點法。

    綜上,在書法疊字處理上三種方法都可借鑑,靈活使用。

    文末,對米芾多做一段贅述。在《蜀素帖》中,疊字替代替代共有十九處,而且各個替代字元不盡相同,各有態勢,僅次於《蘭亭序》中二十一個“之”字的處理方法。由此,米芾對書法中疊字重複出現的處理功夫可見一斑。正如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自述:“心既貯之,隨意落筆,皆得自然,備其古雅”。

    另,對其《蜀素帖》中“約”字的單點替代法亦有不同看法。帖中共出現十九處疊字,其中十八處為兩點和連點替代法,唯此一處使用單點替代法處理。吾認為,此處並非有意為之,而是受其底部界線的影響,不得已將其省掉一點,以防出線。當然也不排除米芾也有使用單點替代法的習慣,就目前整理《故宮法書選•全八卷》共收錄米芾法書(帖)十二篇中未曾發現。在此一說,共同討論,留為文後餘談吧!

  • 2 # 麓風軒

    一首詩裡有重複的字,這是書法創作中經常碰到的事,處理的宗旨就是避免字形雷同,辦法有三:

    下面以杜牧的詩為例,“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歌裡有兩個“紛”字。

    辦法一:行書、草書中連續出現的兩個字,第二個以一點或兩點替代,本文所附的前兩幅圖就是這種處理方式。辦法二:楷書、隸書、篆書中儘量採用不同的寫法,或者異體字寫法;辦法三:若沒有異體字的,結構上可以做一些變化,總之不要一模一樣。下面這幅楷書就是參考了行書的寫法,做了一些變化。

  • 3 # 朱墨白

    這個在書法中稱章法.兩個或者多個一樣的字.處理的辦法就是要變換章法呀.字型變呀.筆畫變呀.或者間隔開呀.等等⋯看你如何運用章法了.反正就不能連續兩個字寫得一模一樣 這樣影響美觀.古人也沒這樣的章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幫忙看下這兩枚花錢是現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