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煜哥媛妹
-
2 # 老楊地攤淘寶明清瓷器
曾姓為傳統漢族姓氏,最初發源於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蒼山縣)西北一帶。夏王少康封地給小兒子曲烈作為子爵王國,稱為鄫子國。後鄫國被滅,鄫國太子巫出奔鄰近的魯國,用原國名“鄫”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離開故城,不忘先祖,稱為“曾”。這就是曾氏的由來。後來曾氏在魯國開枝散葉,遍佈全國,出了很多舉世矚目的名人。
-
3 # 豬八戒梳中分
魯 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
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曾遷至今山東省的滋縣。
西周時期魯國:
魯國,是周朝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後所建立。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天子周成王東征滅掉了夥同武庚叛亂的奄國,分封周公長子伯禽於奄國故土,建立魯國。頃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歷時800年左右。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東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小部分。
西漢時期:
公元前180年,諸呂伏誅,張偃廢為侯,魯國為魯郡。
魯郡治魯縣(今山東省曲阜市),領6縣:魯、卡、汶陽、蕃、騶、薛。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復為魯國
西漢高後(呂雉)元年(公元前187年)置魯國,封女婿張偃為魯元王。
漢魏時期
西漢
公元前180年,諸呂伏誅,張偃廢為侯,魯國為魯郡。
魯郡治魯縣(今山東省曲阜市),領6縣:魯、卡、汶陽、蕃、騶、薛。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復為魯國。
新朝
王莽新朝時期(公元8年-公元23年),廢為魯郡。
東漢
東漢時期,時為國、時為郡,仍治魯縣,領縣如故。
曹魏
曹魏時期,沿襲東漢。
兩晉時期
西晉
統7縣:魯、汶陽、卞、騶、蕃、薛、公邱。
劉宋
移治騶縣(今山東省鄒城市嶧山之陽),領6縣:騶、汶陽、魯、陽平、新陽、卞。
北魏
還治魯縣,領5縣:魯、汶陽、鄒、陽平、新陽。
北齊
天保七年(556年),廢,入任城郡。
隋唐時期
隋朝
大業二年(606年),兗州改為魯郡,屬徐州,統10縣:瑕邱(今山東省兗州市)、任城、騶、曲阜、泗水、平陸、龔邱、梁父、博城、嬴。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