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臺美大小事
-
2 # 義芳君說茶
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一名功名等身的舉人能夠與一位目不識丁的農民建立起某種有趣的聯絡。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有趣的是,這樣的聯絡在中國寶島臺灣的茶葉發展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大約200多年前,福建閩北及閩南烏龍茶先後傳入臺灣,並在臺灣生根發芽,實現本土化種植與改造,形成了以凍頂烏龍、高山茶、木柵鐵觀音等具有鮮明本土化特徵的烏龍茶名品,使得臺灣逐漸成為繼福建、廣東之外,中國烏龍茶的三大主產區之一。
許多人並不清楚的是,這一歷史事實與一名舉人和一位農民緊密相關。正是他們的出現,先後為臺灣與福建的茶葉搭起了一座交流融合、共同發展的平臺,併成就了一段兩岸茶葉傳承與發展的佳話。
這位舉人名叫林鳳池,來自臺灣鹿谷鄉。他從小聰敏好學,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無奈家境貧寒。後來眾鄉親見他天資聰穎,必成大器,遂資助他渡海入閩參加鄉試,果然高中舉人。
多年後,功成名就的林舉人打算衣錦還鄉,看望鄉親們。行經武夷山時被武夷山岩茶的韻味與魅力所深深吸引。為報答當初鄉親們的資助之恩,他特地說服寺廟主持讓他帶回了36棵烏龍茶茶苗,種在故鄉的凍頂山上。周邊村民見該茶品質的確不同凡響,便爭相分種,逐漸發展成瞭如今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凍頂烏龍茶”。
而當初,林舉人帶回臺灣的36棵烏龍茶茶苗,其實正是武夷山的矮腳烏龍,臺灣稱之為“青心烏龍”。
這是一段伯樂識才與知恩圖報的故事,也是一段閩北烏龍茶與臺灣凍頂烏龍茶之間的百年情緣。
無獨有偶,臺灣烏龍茶與福建烏龍茶的另一段百年情緣,卻是由一名遷徙到臺灣的閩南茶農搭起的。正是在這名茶農與他的一干茶師兄弟們的努力下,臺灣擁有了正宗的純種鐵觀音,並加以改良創新,成就了臺灣獨特的鐵觀音品種——木柵鐵觀音。
據記載,這名茶農來自安溪大坪鄉,名叫張乃妙。他自清朝光緒年間到民國時期,曾分兩次將一批純種鐵觀音茶苗帶到臺灣,並在木柵種植,製法則沿襲了安溪烏龍茶的經典做法,因而後世多稱之為“木柵鐵觀音”。
木柵鐵觀音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其觀音韻及火香味,慢火慢揉,反覆烘焙,茶湯呈黃色至橙紅,色澤明亮,氣味甘醇沉穩,類似於傳統炭焙安溪鐵觀音,讓人在一片非凡的風味中回首故園,感受對岸的縷縷茶香。
直到今天,從臺南到臺北,從臺東到臺西,遍佈臺灣島大約2萬公頃的茶園裡,我們依稀可以看見福建茶葉的影子——這即是傳承,也是創新!
回覆列表
據史書記載,300多年前就發現臺灣有茶樹生長,但大部分為野生的,茶樹栽培及茶葉製造之技術,是200年前先民由福建武夷山帶來茶種(烏龍茶)才開始在臺灣北部種植。連雅堂先生在臺灣通史中也如此記載:「臺北產茶近約百年,嘉慶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於(魚桀)魚坑,發育甚佳。既以茶籽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遂互相傳植」(魚坑為今新北市瑞芳地區)。
臺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很適合茶樹生長,是有名的產茶區,所產製的茶葉有綠茶、紅茶、包種茶及烏龍茶等,其中以包種茶及烏龍茶更是世界聞名。其實在發展初期,臺灣製茶種類只有烏龍茶,光緒7年(公元1881年)時,一位福建同安的吳福老者,在臺北設立「源隆號」,生產銷售包種茶,是臺灣產銷包種茶之開始。
之後日本治理臺灣,積極推展紅茶之產製,致力於紅茶外銷,大力扶植紅茶的種植。臺灣光復後,傳統茶葉產業起初還是以紅茶、綠茶供給外銷為主,外銷量佔總產量的75%~85%。90年代開始臺灣已快速轉為產製包種茶、烏龍茶以供內需,外銷量降到只有總產量的15%~20%,主要原因是臺灣人工成本提高,所以紅茶與綠茶的生產成本高於國際其它地區的紅茶,失去競爭力。而且臺灣民眾每人每年平均飲茶量,從1980年到1995 年激增快四倍,內銷市場需求高階發酵茶,尤其是包種茶與烏龍茶,也促使生產內銷高階包種烏龍茶的中南部茶區面積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