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極雪兔94501305
-
2 # 姜東老先生
肯定有,多著呢!
按照宇宙均衡法則和生態平衡規律,江淮銀漢可以推測,每個恆星都有與其飛繞同伴的行星體系,而且,中極地帶的地球人間更不會缺少。不要因為行星不發紅端遠端強磁光譜,就認為不存在似的。這和漫山遍野的草木莊稼和海洋運轉輪帆大船一樣,自在成長預定目標。真正的經典哲學家,就是精通人類社會前進和發展通史,每個大小環節、特大環節,都會有邏輯推理剛柔著定,一理通成超前指引的光明燈塔!只是常人道而不通、理而不明罷了。俗話說:“會者不難,難者不會”。相比而言畢竟偉大!
再說,從中華形上主體文字和歷史主流文化的道家寫照來看,玄觀、坐禪、體驗道底珍藏的文化、文明資料,真證並不完全是這個地球人間坐井觀天的結果!尤其是道家丹經文脈,常給人以世外高人之感,此理是也!
全面現代化復興,決定首先是宇宙文明太極齊天的現代中文一道真理經典原著的尊首呈現,按步就班高度現代整齊復興,而不是停留在某個相對比較稍好時段標準。一道元氣哲學自主安心理得,是中華世界文化自信的根本焦點。不然,憑什麼凝聚世道人心?
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蒼桑
一道真理大同心,人類命運共同體
-
3 # 科海一葉扁舟
我相信宇宙中有外星生物。是否形成文明,科技是否發達,目前無法確證。但有一點,人類可能與他們永不會相遇。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一個行星上生物的產生條件並不苛刻,但生物的進化,智慧只是其中的一個選項,而不是進化的目標,所以有生命不一定有璀璨的文明。
其次,與外星生物永不相遇,是因為宇宙膨脹太快,使星際交流如同天塹。下面就讓我們分開來細說。
從地球生物產生及進化角度推測外星生物目前,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化石是2017年英國學者在加拿大發現的細菌化石(下圖),距今37.7億~42.9億年。而地球的年齡才45.7億年。也就是說地球形成初,雖環境惡劣,但因為有液態水就產生了生物。
宇宙中恆星數量是天文數字般的數量級的,符合生物出現條件的星球太多了。不說別的地方,太陽系中40億年前的火星條件也符合,所以科學家懷疑火星上有遠古生物化石。人類登上火星,一探究竟的日子並不遙遠。
關於外星文明的費米悖論(下圖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米提出),講述的就是宇宙顯著的尺度和年齡意味著高等地外文明應該存在。這個假設得不到充分的證據支援,所以為悖論。
但是,從地球上生物進化的角度,進化只是為了更好的種族延續,是大自然和生物的雙向選擇。上億的物種,只有人類進化出智慧,可見在進化之路上,智慧不是進化的終極目的,而一種適應環境的能力才是。比如很多昆蟲都是以強大的繁殖能力生存,生育後代>天敵捕獲就能生存。(下圖:繁殖速度最快的昆蟲-蚜蟲)
同理,外星生物也應是如此,也許某一個星球上,生物繁多,並且比地球早進化了幾億年,但不一定有物種幸運的進化出智慧,也就無所謂璀璨的文明。如同昆蟲相對於它一億年前的祖先,進化出了翅膀,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但進化方向卻難以出現智慧。
宇宙膨脹對星際文明交流的影響雖然上面我們說到,智慧僅是生物進化的幸運分支,但還是考慮到宇宙中恆星的數量級。在機率論下總有那麼許多星球可能存在智慧生命,並發展到一定科技水平,也可能比人類先進的多。
但宇宙持續膨脹中,星系之間的距離在增大,距離越遠的星系遠去的速度越快。根據哈勃定律,距離地球>144億光年的星系遠去速度已經超過光速。
哈勃定律:H=67.80±0.77km/s/Mpc;因為宇宙是均勻膨脹的,所以哈勃常數表示:宇宙中兩處的距離每增加326萬光年,因宇宙膨脹效應導致的退行速度,就增加67.8km/s。如果這些星系有外星文明,從這些星系發出的光,發出的電磁波等訊號,我們再也收不到了。
即便在144億光年範圍內,隨著宇宙的膨脹,宇宙中物質越來越稀疏,傳統概念的星際航行和資訊傳播手段,哪怕都接近光速,也無法彼此交流。有人由此說宇宙中各文明已經鎖死。
想象一下,50億光年外的外星人今天給地球發了個電波訊號,等到達地球,太陽都變成紅巨星,地球都毀滅了。
除非,蟲洞等時空隧道類概念科技被發現並利用,否則光速飛船對宇宙級別的距離來說也無異於龜速爬行。
綜上所述,我傾向於一定存在外星生物,也可能存在外星文明。但星際文明之間可能永遠無法交流了。我們不會見到外星人,未必是壞事。小說《三體》中將宇宙各文明如同在黑暗森林中的獵人,誰發出一點光,就被其他競爭文明消滅。故事主人公羅輯向宇宙發出了一顆距地球50光年的恆星座標,若干年後,這顆恆星被高等外星文明用降緯度武器直接消滅。
回覆列表
浩瀚的宇宙,無限擴大,科學家揣測宇宙的直徑大約在930億光年,宇宙大多數寒冷空曠,也有璀璨輝煌,像木星的第二個衛星,木衛二地下水好幾千米。我們形容一個人壞,把它打八十八層地獄,火星上一眼望不到邊火山岩有十八層地獄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