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京城牛吃草
-
2 # 李詩詩聽毓貞
按照我認識的順序介紹的
1.岳雲鵬,他是我見過的第一個德雲社演員,是在歡樂集結號播出的找五子,由郭麒麟岳雲鵬和閻鶴祥一起表演的。
2.郭麒麟,我知道郭麒麟比較晚了,是在慶餘年裡,原諒我是一個德雲社遲到的粉絲。慶餘年的傻弟弟範思轍,我一開始還以為是一個專業的新的演員,我和室友討論慶餘年劇情時,他們說郭德綱兒子演的,我一搜才知道是德雲社少班主郭德綱兒子郭麒麟。然後我開始看郭麒麟的相聲,德雲一哥還有爸爸的快樂。
3.張雲雷,第一次知道是抖音上的探清水河,我以為是新的網路歌手,搜了一下原來是相聲演員。我現在是張雲雷的粉絲啦。
4.楊九郎,知道張雲雷必然知道楊九郎。
5.秦霄賢,我知道他是在同學的朋友圈,一個同學發了老秦穿大褂的影片。我一看是一個年輕的帥帥的小夥子。有人評論老秦,我一看是穿大褂,想著可能和相聲有關係,我就搜尋了一下老秦,知道了一個相聲網紅藝術家秦霄賢,確實很多關於他的短影片。原諒我沒看過完整的秦霄賢相聲影片,因為觀眾聲音吵導致老秦的聲音更小了。希望老秦粉絲接話小點聲啦。我印象深刻的是老秦遲到,老秦的鵝姐,老秦的傻氣,還有他的歌曲。
6.劉筱亭,搜秦霄賢的影片,也有一個年輕的小孩和他合作,表演的挺好的,就是劉筱亭。特別是劉筱亭的捉放曹,配上他的眼睛和表情,他的表演很搞笑,還有他那聲"dadai~"讓我久久難忘。
老秦和劉筱亭
7.孟鶴堂周九良,因為秦霄賢和劉筱亭我知道了七隊,認識了七隊的演員。九泰,九零。最重要的就是隊長和隊長夫人。又因為張雲雷的原因,我看了歡樂喜劇人,後來孟鶴堂也參加了這個節目,我也看了孟鶴堂的喜劇人。
8.高筱貝,是19德雲社封箱知道的。我把封箱出場看了,德雲社男團好強大。他太高了,穿紫色大褂站在後面,在彈幕裡我知道了高筱貝。帥吧。
9.陶陽,當瀏覽器幫我推薦了陶陽影片時,還是他小時候,京劇神童陶陽。很可愛的小孩。
10.燒餅,微博裡知道的。
哎呀呀,德雲社這麼多人才,數不過來了。
-
3 # 三尺青
我第一次看到郭德綱很早,記不太清楚具體時間了。我那時候在北京做北漂,在各個歌廳,夜總會廝混,同時去的有一位朋友,是奔著侯躍文去的,要拜他為師學相聲,所以沒事我就和他去鐵路文工團堵侯躍文,也去天橋,大柵欄,西單等好多茶樓看曲藝,聽相聲,快板大鼓書。第一次看見郭德綱時,是在一個茶館,他在說相聲,當時根本不記得他,只記得逗哏的是一個大胖小子,相聲也有使相這個技巧,外形講究帥賣怪壞,郭德綱的外形那時候還沒有桃心,不是太突出,相反那個大胖小子一臉的傻氣,讓人過目不忘。後來知道,大胖小子叫王玥波,還記得王玥波有一大群師兄弟,他們一起跟玩一樣的說相聲,跟電視上的不一樣,我那時候也是個小夥子,我是跳霹靂,唱搖滾的,也不會記他們都叫啥,十年後才知道,他們都成了角。有應寧,孫越,張伯鑫,劉喆。也看到好多那時候的錄影,也看到了我曾經看過的,王玥波和郭德綱的那一場,才認出來,那個人是郭德綱。
第二次看見郭德綱就是1997年了,有一個週末他們在一個小劇場演出,我不確定是天橋樂還是琉璃廠那個了,還不叫德雲社,叫北京相聲大會,那一天是李菁在馬路邊打快板拉人,我進去看的,去之前在劇場旁邊的滷煮火燒吃碗滷煮,和我同桌的是一個小黑胖子,就是現在的郭德綱,我前面曾經寫過好幾篇當時的記錄,就不在重複了,那一晚上我見到好幾位大咖,那英,高峰,魏群,有興趣的去找我的文章看看,那些年我可是沒少給老郭捧場,只要有錢有閒就去看德雲社,我們那一批最早捧郭德綱的,叫鋼絲窩窩。
那時候德雲社現在的後輩小角都沒有,登臺的都是老先生,一個比一個歲數大,經常有天津來的,範振鈺,劉文步,還有德雲三老,郭德綱早期經常換搭檔,有幾個都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年輕的就是郭德綱,李菁,徐德亮,王玥波也偶爾來演一段。2000年以後,何雲偉和曹雲金就能登臺了,具體年代記不住,也沒有必要去記,不過這倆小孩登臺後,確實非常受歡迎,各有特色,齊頭並進,後來眾所周知,都離開了德雲社,期間還有一個姓潘的小孩,說的也湊合,這是最早的小角了。慢慢的燒餅也登臺了,一臉麻子,在臺上那個鬧騰,欒雲平,孔雲龍,張雲雷這幾個也輪番上來說,說的好就多說一會,說錯了,效果不好幾分鐘就下臺,老先生上來打圓場,這些小角就是這樣鍛煉出來的。
岳雲鵬出來的時候,我就不怎麼去看德雲社了,郭德綱火了以後,有一段挺討厭的,臺上臺下都膨脹的厲害,我們最初的那一批鋼絲窩窩,好多都不看了,也看不起,一是票價漲的很多,二是感覺老郭鑽錢眼裡去了,不在好好說相聲,三是有點小人得志。不說是粉轉黑吧,也不喜歡他。
最近幾年,他不在說相聲就盼死同行了,人也慢慢的穩下來,當幾個喜劇節目的導師,收起滿身的刺蝟,不在到處扎人,能看到別人的優點,能扶植後輩,就又對他有了好感,也關注德雲社的後起之秀。張雲雷的走紅真是挺意外,當年的他,頂著一頭黃毛,騷浪賤的樣子一點都不喜歡,現在臺風是穩多了,可是紅的這麼厲害,也不是什麼好事,德不配位,所以又連續出事,張雲雷還得在沉澱一下,走正路才能長久。孟鶴堂,走的就比較穩,靠實力拼出來的就是不一樣。
有好幾年沒去小劇場了,去年夏天,我幾乎把德雲社的小劇場都去了一遍,看見好幾個好苗子,現場都非常好,比如張九齡王九龍,秦霄賢等等。
郭德綱年輕時創立德雲社,為了德雲社,真是下死力氣,無所不用其極的發展,雖然有的手段上不了檯面,可是畢竟一手打造了相聲第一天團,他也跟上了時代的腳步,充分享受到改革的紅利,站在了風口也飛了起來,相聲市場的繁榮,郭德綱是有功的,所以,未來的文藝史尤其是曲藝相聲歷史上,會有郭德綱的一個地位。
-
4 # 已之所欲應施於人
我第一次見到德雲社的角兒是在電視上,後來又看了幾期笑傲江湖,逐步的瞭解了德雲社的一些弟子。
本人非常喜歡相聲,專門看了關於德雲社新聞和相聲影片,分亨給大家。
曹雲金和何雲偉,二人雖然離開德雲社,但二人天資聰穎,悟性極高,深得郭德綱賞識,稱為愛徒。郭德鋼曾經說過,幾千人來學相聲,留下百十個人,學三年,最後留下幾個,那幾十個不算糟踐,因為你得靠說相聲吃飯,養家,可見一般人真學不了相聲。
岳雲鵬,老家農村,窮苦人家孩子,十分樸實,做過保安,在餐館幹過服務員,顧客介紹進了德雲社。後來,何雲偉,曹雲金等離開德雲社,郭德綱力捧岳雲鵬,成了德雲一哥。
還有燒餅,張鶴倫等,都非常喜歡。
特別喜歡曹雲金和何雲偉的相聲,但現在很難看到他倆的相聲。因為離開德雲社和師傅郭德剛鬧矛盾,網上很多網友罵他倆,但我覺得有人進德雲社,也允許別人離開,應該是正常的事。
德雲社弟子眾多,佔了中國相聲的半壁江山,還到國外演出,將相聲這門藝術發揚光大,郭德綱功德無量。
前段時間,看了清朝張履祥《訓子語》中有一段話很有意思:子弟樸純者不足憂,唯聰慧者可憂耳。我覺得說得非常好,有借鑑意義。
-
5 # 蘭竹ZLZ
網路上第一次在2016年見的角兒是張雲雷,2008年在北展德雲社相聲專場第一次見過郭先生於謙老師,感覺非常喜歡。特別是張雲雷,給我的印象最深,當然除了早就出名的郭於。在張雲雷“探清水河”後對這位才子有了喜愛的興趣,可能諸多年來的角兒的空缺、終於出了新生代優秀青年的相聲演員和歌手,特別是他戲曲演唱和動作藝術風格獨特,讓支援他的朋友們粉絲們愛不釋手。願張雲雷事事順利,身體健康,事業發展的更穩定!……
回覆列表
最早是在老潘家園的華聲天橋了,同事約我去看相聲。那天正好看到了李文華坐黃面的回去…在後來就是下崗之後無聊,參加幾期的今年有戲節目錄制的現場觀眾,還有遼寧衛視的有話好好說說,江蘇衛視的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