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常見佛教書本“三千世界”這個世界代表宇宙嗎?
7
回覆列表
  • 1 # 無心妙用

    應該是三千大千世界,而不是三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的組成: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一箇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包括小千、中千、大千,我們稱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個佛的國土。如果把三千大千世界理解成三千個,那就錯了。只有對佛法深入研究,透過聞思修證才能真正明白身心宇宙是怎麼回事。

  • 2 # 美行世界

    佛言三千大世界,量子天文物理學;

    星系數目無窮大,多維空間幾何量;

    星系數量恆河沙,多維空間是乘法;

    佛教即是古科學,科學已證佛學說;

  • 3 # 天山月3

    三千大千世界有兩種含義,一是三種"千世界"的通稱;二是娑婆世界的通稱。第一種小千世界,由一千個小世界構成,叫小千世界。第二種由一千個小千世界構成,叫中千世界。第三種由一千個中千世界構成,叫大千世界。由於一個大千世界裡含有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和大千世界這樣三種千世界,所以佛家通常合稱之為三千大千世界。

  • 4 # 我乃天空

    所謂佛教所說的三千小千合一中千世界,三千中千合一大千世界,而宇宙是由三千大千世界所組成。這是作為佛教為了告訴人們,宇宙之大之所以浩瀚無垠的一種比喻。而“三”是天給人類的一個象徵“無限”的比喻數。並非是簡單定義的具體實數。同時,也是為了相對的說明,地球並非是宇宙中唯一的世界,達到勸喻人類不要以地球人生為唯一執著,要人類超越短暫如虛幻的苦海人生,相信宇宙中有所謂極樂世界,積極執著追求往生——實則有慰一生所謂修行人生的目的而編織的說法。宗教教義的理念,最重要的是關於敬畏、信仰、自覺、慈悲、善良、真誠、謙卑、忍讓的正義教育。因人的思想與好奇,不免就要涉及到與人有關的,方方面面的道理。自然也就會以模糊、抽象、相對意義的描述,闡釋宇宙天地永珍的說法。就象現代的科學,不僅要圍繞人類的生活開展一系列的技術研究與總結理論。既便是與生活無關的遙遠宇宙,雖無法真實的探究證實,也絲毫不能妨礙,所謂科學對宇宙虛妄的推理,和無稽杜撰的妄想理論。宗教中的許多理論演義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切理念皆是虛擬比喻以告慰人心之言!無可論證,無需論證,也無從論證!

  • 5 # 王氏雪人

    從宏觀上講,佛經中講的三千大千世界。是以一個太陽系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太陽系為一小千世界,以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以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每一個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國土。這樣算一個佛國土相當於10億個太陽系。而宇宙中到底有多少佛國土呢?《阿彌陀經》說,從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三千大千世界,可想而知了!所以啊!十方虛空無有窮盡,世界國土不可限量!滅壞生成互循變,於虛空中無暫已。而科學發展,對宇宙真象認識也很漫長,先是地心說發展日心說。只是近代望遠鏡發明後,天文學才證實,僅我們住的銀河系就有約1000億個太陽系。銀河系之外還有金河系,銅河系等無量無邊星系。完全證實佛陀在二千多年前對宇宙論述的正確性!雪人再言,釋迦牟尼是人,不是神,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是教書育人,從善如流,認識自己,認識自我,我就是佛。萬法唯心造,一句彌陀真!阿彌陀佛!

  • 6 # lts909

    一個成熟的哲學家,必然擁有成熟的觀點。成熟的觀點必然要解決相關的問題。

    三千世界到底有沒有?

    宇宙到底是什麼?

    簡單地說:我們所處的世界只是一個物品和物品間關係的世界,除此之外別無所有!如果說在物品和物品之間所存在的關係之外還另有存在,那勢必就要承認還存在另外的宇宙,而以“物品論”為世界觀基石的哲學從剛一開始就把整個宇宙看成是唯一的而且是有且只有的唯一宇宙,“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我們的哲學討論一切有關自然、人生和社會的問題都要以這一最基本的理念為根本出發點。因為“物品論”從一開始就界定了我們所要探究的就是包括我們在內的全部的宇宙併為我們奠定了一塊穩固的物品的理論的基石。物品論從一開始就把世界上所有的問題如外星文明、不明飛行物、夢、時間與實間、人體特異功能、人工智慧、現代科學與哲學以及社會學所研究的一切問題(包括宗教世界觀)都納入到自己的理論體系中。物品論是我們從理念上對我們的世界進行把握所必須掌握的第一把鑰匙。

    三千世界也被包含在我們的宇宙中,不過是物品和物品間關係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包羅永珍的宇宙的本身歸根到底就是物品和物品之間關係的本身,這實在是沒有什麼可神秘的。

  • 7 # 鳳凰圖騰88原創

    佛陀以一千個太陽,一千個月亮組成為一個小千世界,而以一千個小千世界形成一箇中千世界,再以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

    金剛經裡“無邊福勝分第十一”:須菩提,如恆河沙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甚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合十禮敬眾佛菩薩!

  • 8 # 涪川

    三千大千世界,佛教是以這樣來劃分的:以一個太陽系作基數,

    1000個太陽系=1個小千世界

    1000個小幹世界=1箇中千世界

    1000箇中千世界=1個大千世界

    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承載生命的星球)屬於娑婆大千世界,共有十幾顆類似地球這樣的星球。一個大千世界只有一尊佛。主持和度化娑婆世界的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園寂時(新的佛未出世)將娑婆大千世界託賦給地藏菩薩代管,地藏菩薩是當今的代理佛。

    佛教的重要經典《華嚴經》中認為,一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系統,組成一個“華藏宇宙系統”。而這只是大雪海遍照佛手心的一個微塵團。

  • 9 # 歷史春秋網

    首先我們要知道,啥是世界?首先這個詞起源於佛教,世界拆開,“世”就是時間,佛教講三世佛,哪三世?即燃燈上古佛,本師釋迦牟尼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這是豎三世佛。由此世就是指的時間,世說完了,那麼“界”是啥?界就是指的空間範圍,佛教典籍裡釋迦牟尼說法十方諸佛,天龍八部都來聽佛講法,這個十方是啥呢?就是“界”;很多寺院裡供奉西方阿彌陀佛,本師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這是橫三世佛,因此瞭解了這些啥是世界,就會清楚了。

    佛教裡說的三千世界,是啥呢?首先我們要明白三千是哪三千,首先三千不是指具體的有三千個東西,而是泛指,世界有多大宇宙有多大,這是無量無邊的沒法統計,因此用三千來表示,三字為單數吉祥數字,這個就像“八萬四千法門”真有那麼多嗎?也是泛指,因為人的理解是有限的,佛說法是應機說法,常打比喻,說的平時,讓人容易去理解。

    明白了三千和世界的意思就不難理解了,三千世界是佛說的,打比喻泛指宇宙,佛經上說三千世界指宇宙中有一須彌山,須彌山頂上有天太陽月亮圍繞須彌山轉,須彌山底下有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這就是一個三千世界有多大呢?有太陽系那麼大。佛經上又說一千個三千世界就是一箇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一個大千世界,每一個三千世界都有佛存在!像《阿彌陀經》記載說西方極樂世界就距離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多,現在科學發現很多現象無不印證佛經上說的一切。

  • 10 # 雷澤文苑

    以下是摘自本人拙作長篇章回小說《方外記》中的片段,專門是闡述佛教三千大千世界的:

    ……

    長老笑道:“若說這須彌山,則話長矣。來,且飲茶,聽我慢慢的為汝說。”長老說著,提壺為呂岩斟了一杯,然後便悠悠而道:“唉!所謂人命如電,地久天長,關於世界之源起,凡夫何能蠡測,真可謂是撲朔迷離也。吾土古來所流傳之說,亦可謂多了。或盤古開天闢地,或女媧補天;或又謂天為四柱所撐,地為巨鰲所支。柱折則星移西北,水歸東南。鰲身一動,便要地震了。諸如此類,無非皆是凡夫觀天象、察地理,牽強附會而作之種種臆測也。又豈是真理?吾佛則不然,以佛眼悉觀宇宙萬有,洞察其真相。故所見世界之狀,便與凡夫臆測截然不同、大相庭徑矣。”

    呂岩道:“卻是差在何處,在下正想知道,長老可有說乎?”

    長老道:“若要詳盡細說,真個不堪,吾只能為汝略道一二而已。若以佛眼觀之,此茫茫宇宙乃為無窮無盡的大千世界所組成,每一大千世界中含一千個中千世界,每一中千世界又含一千個小千世界,而一小千世界中又含一千個‘世界’。因為一大千世界中含有三個千,故於其前冠以‘三千’二字,稱為‘三千大千世界’。此為一佛所教化之域,故又稱一佛國。如吾人所居的即為釋迦文佛所教化的娑婆世界,而極樂世界即為阿彌陀佛淨土也。如此每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重套一重,共含有十億個‘世界’。此‘世界’即為宇宙之基本單元,其最下為風輪,風輪之上有水輪,水輪之上有金輪,金輪之上有九山八海、四大部洲及附屬洲渚等,與一日一月及星辰,共構成一世界。而一世界之中,乃是以須彌山為中心,其山是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所成,故稱為‘妙’;又其在諸山中,猶如鶴立雞群,故稱為‘高’,故名妙高山也。此須彌山上下大而中央小,其山直上,無所曲折。山基為純金沙所鋪,山中香木鬱郁,花果繁盛,香風四起,無數奇鳥,相和而鳴,諸天鬼神住於其中。山頂為忉利天,帝釋與其眷屬居其中央,四方又各有八小天,共有三十三個天,故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此帝釋即吾東土所謂的玉皇大帝也。山腰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宮殿,分別為四天王所居住。東方為持國天王,因其能護持國土故。居須彌山黃金埵;南方增長天王,因其能令他善根增長故。居須彌山琉璃埵;西方廣目天王,因其能以淨天眼常觀擁護此閻浮提故。居須彌山白銀埵;北方多聞天王,因其福德名聞四方故。居須彌山水晶埵。須彌山山根,為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所環繞,在金山之外又有鹼海,鹼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四大部洲分別居此鹼海四方。即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其中南贍部州為吾人居所,又稱閻浮提洲也。”

    呂岩嘆道:“原來如此,真不可思議也。我又常聞佛家言修行要跳出三界外去,彼三界卻是如何個分界法?”

    長老道:“一世界可劃分為三界,欲界中則六道眾生皆有,而色界及無色界則只為天道眾生所居也。此欲界中共有六層天,稱為六慾天。其中四王天、忉利天因處須彌山,故稱地居天,而須彌山以上諸天,則盡是空中樓閣矣。其中尚有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及他化自在天,皆是空居天。因欲界諸天尚有男女色慾,故稱欲界天。其中四天王以形交為欲,忉利以風為欲,夜摩以抱持為欲,兜率以執手為欲,化樂以親笑為欲,他化自在天但以視為欲也。天越高,則色慾越微也。六慾天之上便是色界四禪十六天,為修證四禪定者之生處。再往上便為無色界四天,其界已無形相之質,唯存精神世界。以上兩界皆以禪定為樂,便無男女之事也。”

    呂岩道:“如此說來,那兜率天只屬欲界天而已。汝釋子修行務在跳出三界,為何見有許多修行人卻趨之若鶩,莫非彼天最樂乎?”

    長老道:“汝這道士卻是貪樂,卻不知其中奧妙。那兜率天雖處欲界,沒甚殊勝處,但其中有一內院,乃是彌勒菩薩住處。那內院雖處欲界,卻是淨土。彌勒菩薩如今正在其中說法,待機緣成熟,即下界降生於我閻浮提洲成佛,普度眾生。所以我釋子求生彼處,正是為了親近彼大士,聞法修行,將來脅助菩薩下界度眾也,又豈是為了生天享樂哉!”

    呂岩道:“哦!原來如此。教人神往的天界今得聞矣,哪其他五道眾生卻又棲身何方,猶其是那教人毛骨悚然之地獄又在何處?長老請快為我說明,免得坐禪時為魔所乘,懵懵然一頭撞入去尚不知,那就糟了。”

    長老笑道:“先生真有先見之明,莫非是提婆達多[注25a]教汝的麼?世間修邪禪之人入此道者亦可謂不稀矣。那地獄界乃在南閻浮洲下一千由旬至四萬由旬間,有等活地獄乃至無間地獄等八熱大地獄。而其眷屬小地獄,即十六遊增地獄,則位於各大地獄之四門。八熱地獄附近又有八寒地獄。除此之外,南閻浮提洲及東西二洲,還有零零星星的孤獄散佈四方。其次,在南閻浮洲下五百由旬處,有餓鬼世界,為餓鬼道眾生大聚居處。除此之外,尚有無數餓鬼散居於人間四洲等處,甚至欲界天上。畜生道以大海為本處,而遍佈諸道中。阿修羅道則以須彌山麓與須彌海為本處,同時亦遍佈各處,其性好鬥,終日唯與忉利天、四王天二天爭戰為事。而人則居於四大洲及其眷屬八洲,但閻浮提洲所屬的遮末羅洲,卻是羅剎的住處。”

    呂岩嘆道:“今聞長老之言,單一世界已教人目眩不已,更何況是由十億個世界構成的大千世界,真是無法想象了。俗言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誠不虛矣。但一世界中,一日一月照四天下,光明赫赫。但吾人卻只能看見日月及本洲,至如須彌山、金山香海及其他三洲等,卻杳如黃鶴。這真教人狐疑難信了。”

    ……

  • 11 # 真空妙有無量壽

    佛陀經教裡,所說世界相,有"三千大千世界″的說法。以我們平常凡夫心理去揣測思議,這個範圍所包攬的層次,就是一個"不可思議"。

    宇宙是一個大概念,總概念,非指有數有量的世界相。

    在此我也不引導大家去分辨"三千大千世界″的具體所指。對佛法有信無信,希望大家都要不執著於"名相″的糾纏。事物大到超出我們的眼界範圍,已很難用實證方法服人,譬如現在大家都比較相信科學,科學家們也的確做出了很多實證研究,但充其量也只是做的螞蟻啃骨頭的笨功夫而已,目前還不能大言對宇宙有所認識,對人生更是無知。所以想用相信科學從而對宇宙有所認識,也是"以盲引盲"而已。

    但是,對大智慧者,如佛陀的言教,很多人又沒有相信的膽量勇氣和智慧。

    眼前的社會群體,對宇宙人生,換言之,對自己對自己生存的環境的認識,真的還是一種缺乏理智的愚氓(meng)狀態。

    我還是扣住題主的問題,先釐清"世界″丶"宇宙″這兩個名詞。世界,"世″是指時間概念,往古來今,過去,現在,未來。"界"是範圍界限,空間概念,上下前後左右,天地中間東西南北中,方位範圍界限。從佛陀所說世界概念,一個小世界的構成: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有四大部洲,還有八中洲萬小洲,七山八海圍繞,外有大小鐵圍山做界。下自空輪起依次為:風輪丶金輪丶水輪丶地輪,從須彌山中腰開始往上依次有欲界六層天,到色界十八層天中的二禪天為止,這個範圍界限內,是一個小世界。

    一千個小世界為一箇中世界,一千個中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之外,又有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這才是"宇宙"的概念。

    可見,世界有界,宇宙無盡,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不可思議。

    然而,宇宙卻是裝在人的心念意識裡的。佛說"心生萬法″,"一切法從心想生″。人的心就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心丶佛丶眾生三無差別。凡夫心以妄想分別執著而迷惑顛倒,一葉障目,不識自性,不見本來。完全不見了清淨無染丶不生不死丶不動不搖丶一切具足丶能生萬法的功能智慧。

  • 12 # 凡諾雨

    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梵語tri-sa^hasra-maha^-sa^hasra-loka-dha^tu,巴利語ti- sahassi^-maha^-sahassi^loka-dha^tavo。係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觀。又作一大三千大千世界、一大三千世界、三千世界。謂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稱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禪天至大地底下之風輪,其間包括日、月、須彌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為集,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整合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整合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所整合,故稱三千大千世界。然據正確推定,所謂三千世界實則為十億個小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實為千百億個世界,與一般泛稱無限世界、宇宙全體之模糊概念實有差距。又於佛典之宇宙觀中,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領域,故又稱一佛國。

  • 13 # 甘谷紅旺辣椒

    在佛教裡,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因為它裡面有小千、中千、大千,我們稱其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國土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

    所謂三千世界,謂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稱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禪天至大地底下之風輪,其間包括日、月、須彌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

    三千世界並不代表宇宙,科學裡的宇宙包含的太小,佛教裡的世界,科學到現在連毛皮都沒研究清楚。

  • 14 # 略通岐黃我姓羅

    (世)是指的時間,(界)是指的空間。三千大千世界其實這三千大千只是比喻很多很多而已,那麼,很多很多的什麼呢?是宇宙嗎?當然不是嘍,是很多很多的時間和空間。而且在佛教理論中認為佛菩薩是可以穿梭於各個不同的時間和空間的。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那就是說明了所謂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其實也可以在同一水平線上的。這一點恰恰和西方現代科學家認為的平行宇宙的理論相契合了。

    那麼如果佛教中的三千大千的,如此多的時間和空間可以同時同地的在同一水平線上的話,那麼也就是說,如果平行宇宙的理論成立的話。那麼我們的一生一世,或者說我們生活的時間和空間也就如同是一場夢境一般了,也就變得不像我們所感覺到的那樣的現實了。

    難怪佛教裡有那麼一句話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相非相,則見如來)。

    其實佛教理論體系裡一直認為我們所感知的這個世界,以及時間和空間,並不是我們所感知的那麼真實。一直在形容這個世界以及時間和空間的不真實。我們所感知的真實只是我們的一種錯覺而已。

    佛教的這一觀點上完全和西方現代科學的平行世界理論體系是一致的。只是目前科學界還不能夠確實的證明這一點而已。

  • 15 #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月光皎潔普照山河大地,寂寥蒼穹悠遠深沉,虛空中明澈清晰的聲音,猶如深谷鐘聲,於心底盪漾升起:

    放棄繁雜的概念,柔軟心靈覺知,你要知道觀念與思維,是覺知分別所現意識,阻礙了心性的真實,你所見的一切,是心見到了心靈記憶,過去未來當下,是能見攀緣了幻見;思維的你,僅僅是矇蔽在心靈上的灰塵,抹去灰塵,生命的實相即會展現;心在記憶中,所現夢境,而不掛夢境,見無所見,見無染見,離見遍見,於見中離分別,那就是我。

    我是如此簡單,簡單到無法以思維去分析;我的展現如此單純,單純到情緒無法染著;真理就在幻垢身心,於妄念習氣中,清淨隨順;佛性就在自我之迷惑,於慾望貪婪中,清醒明澈;沒有思維理性可以通向我,只因意識即迷失的本覺;沒有行為可以還原我,只因心識分別即造作我的妄想;沒有經驗可以描述我,只因體驗是束縛我的鐐銬;一切都是本覺所為,本覺依繁亂呈現生生不息,在生命造作中,性空無掛。

    去愛你心中的敵人,要知道,任何敵人,皆是心性中仇恨情緒所幻現,覺知的錯愕,顯現出愛與恨,仇恨的心投射仇恨的相,猶如海水泛起的波浪,敵人與你的仇恨,原本是一體;愛你的仇敵,就是寬恕你自己,消散了仇恨的浪花,安撫覺知的錯愕,寧靜平和的情緒,那就是我。

    一切愛侶親友,皆是心靈的宿債,猶如海面上,浪花泛起的泡沫,是心中的愛染折射我,成為你眼中的親友眷屬。清淨身心,不再被泡沫的喧譁擾亂心智,泡沫散去,大海深沉不動,如虛空般映照身心,空融於無,那就是我。

    開放你的心靈,不再用理性觀念的閘門,阻礙心靈覺照,生命之路,原本坦蕩,猶如晴空無有雜染,猶如月光未曾染色,因你的思維造作,給生命加以命運的起伏,在空曠的平原樹立起高山屏障,一絲疑慮,即是一道深谷;一絲貪著,就是一座高山;一念仇恨,就是狼蟲虎豹;一絲愛慾,就是沼澤湖泊。

    你忘記了原始的面目,磕磕絆絆,滿心艱苦行走在妄想的旅途,因為無明貪愛,所現孤獨無助的身心,心靈愛慾取捨,造就了生死夢境,塑造著災難煩惱,離開束縛心靈的貪婪習氣,就會見到我,我就是你原始的模樣。

    徹底放棄自我,就擁抱了生命的完整,生死長河皆是由你心性展現,釋放自我保護的恐懼,舒緩輕柔的心即大愛海洋,愛脫離語言,愛蘊涵真理,愛掃蕩邪魔,愛驅逐黑暗,愛是祝福,寬恕,與自律,愛是離舍的根本,是光明的流動,是安泰的喜悅,是極樂的滿足,是終結恐懼的神靈,見到內心深處的大愛,你就見到了我,依靠內心離我的奉獻,融化自我煎熬的堅冰,純愛照亮的身心,接納所有即是我的容顏。

    我是純然無有造作,是裸露的喜悅,是自由的解脫,是明澈的當下,是輕柔的安詳;美好不足以描述我的燦爛,偉大不足以評價我的質樸。本覺是如此直觀,眾生見聞覺知就是我,可是眾生因所想所見所知,就是見不到我,只因為被眾生所見,汙染了我的單純;本覺亙古自然,隨處皆是祂的身影,可眾生就是無法認識,只因頭腦的思慮,矇蔽了心靈的眼睛。

    我是眾生原始的本覺,隨著生死夢境,清醒地伴隨著你們;我是眾生的喜怒哀樂,隨著妄想起伏,無染覺照那就是我;我是眾生見聞覺知,隨著你們的心靈覺受,意識分別,所現緣起緣滅,卻在生滅中如如不動;一切境界因心靈分別而升起,我在你的所見之中,清淨無掛;宇宙倒影著我,因妄想中你辨認了我,現出眾生原始的光明;我是你心靈深處,仇恨幸福,愛慾分別的體驗源頭,當眾生沉浸於生命的體驗,體驗卻擾亂自性祥和,體驗成為了你,遺失了本初無染純明,疑慮呈現出光明,覺悟體現出智慧,因分別而現世界,你是我的迷失,我是你的原本,我就沉睡在你的心底。

    世界倒映著本覺,本覺隨倒影而圓覺,煩惱即是菩提,菩提相伴煩惱,而性寂如如;眾生即是我,我即是眾生,眾生體證身心如幻,就在接近我;眾生思維諸法性空,就在尋找我;眾生體證自心現量,無垢染之心,那是我的身影;眾生熄滅思慮情緒,思慮融入自性明寂,離幻即覺,即是我夢醒之時;當下即永恆,我伴隨無始劫宇宙成住壞空,緣起性空那就是我;我安住虛空無量眾生心靈,於剎那妄想中熠熠生輝,眾生依身心幻業,折射我的性質,呈現命運起伏,眾生依疑慮煩惱,尋找我的道路,幻現八萬四千法門。

    意識因心性的緊張所呈現,情緒因焦慮的攀緣所呈現,覺知因心靈不確定之疑慮所呈現,自我因迷失的恐懼,緊縮感而呈現;所有的體驗本質皆是苦難,眾生即是諸種苦患所呈現業果,迷失了本性沉淪習氣煎熬,因為你迷失了原始本來,因為恐懼從而攀緣,為了證明幻心從而取捨幻境,猶如不會游泳的人掉入大海,拼命掙扎想要抓住救命的稻草,迷失在無明夢境之中的你,卻因為想要證實存在的真實,而迷失了原來的面目,你是迷失的我,我是覺醒的你,你是我在夢境中的尋找,尋找停息,那遠離疑慮,無需尋找的即是我。

    本覺未曾離舍眾生,眾生離舍自我,心無所得即是本覺。看到世界的眼睛,不因所看改變了能看功能;分辨善惡的意識,不因善惡改變了分辨功能;儲存對錯真假概念的記憶,不因真假概念,停止思維執行;感受悲傷或者喜悅的心,不因體驗覺受,而改變能體驗的覺知;心見上帝也見魔鬼,見性不因上帝而高貴,不因魔鬼而卑微,心靈所見一切,不過是心靈能見之性在波動;我以你的心呈現世界,世界熄滅於心,妙明輕安,那就是我,隨淨則淨,隨染則染,於十法界處處呈現,卻在一切名相中,落落清淨。

    以眾生生滅因果,呈現我的迷惑;以世界眾生諸相,呈現我的生命;以諸法真理,呈現尋找我的道路;以萬物自然,呈現我的流浪;以微塵佛土,呈現我的煩惱;以眾生自我,呈現我的煎熬。

    在生滅中觀察生滅的,就是清醒;清醒熄滅對生滅的觀察,就是覺悟;見與所見,無二無別,清醒與迷茫,無二無別,眾生與諸佛,無二無別,生滅與永恆,無二無別,真實與虛妄,無二無別,煩惱與菩提,無二無別,天堂與地獄,無二無別,輪迴與涅槃,無二無別;覺與所覺,本來性空,見諸相非相,就見到了我;你的煩惱,就是我的妙覺。

    當佛教徒唸經,口誦諸佛的名號,你要知道,他們所念的佛,那就是我;當上帝教祈禱天主,虔誠懺悔,你要知道,心靈所祈禱的聖靈,那就是我;當外道行者,拜火拜月,祈求神明加持,讚歎造物主的偉大,你要知道,神蹟之光,那就是我;老子稱我為道,佛陀說我是性,外道尊我為上梵,眾生追尋我為真理,依眾生不同的認識,所現認識我的不同眾生,眾生與我,卻是一體同心,認識我就有了你,熄滅你心就是我,在眾生分辨中,我無取無舍,無垢無淨,無生無滅,未曾遠離。

    本覺以一切展現,隨順因緣生滅,卻遠離生滅,隨順萬物更迭,眾生所見諸行無常,就見到了我;我伴隨眾生生死輪迴,隨日月星辰更替,隨天地自然變化,眾生見到諸法無我,就見到了我;我在眾生心裡,身裡,意裡,意識掛不住的單純覺醒,那就是我,我滲透眾生細微覺知,在妄念瞬息生滅中,剎那間如如不動,體驗融化於安詳,安詳熄滅了體驗,當體驗脫落,無生即覺照,如如圓滿倒影著我,眾生思維萬法性空,熄滅妄念,性空無住,那就是我。

    若想如實地認識我,就去煩惱中尋找我,煩惱與真理皆是我的身影,尋找真理的心,在煩惱中,看到了煩惱的源頭,就是心尋找到心靈自己,在慾望肆虐的滿足中,你遺忘了本初的聖潔;在舒緩松坦的心靈中,安詳接納所有的痛苦,不迴避也不排斥,緊張在停歇的心中融解,你會覺醒認知的本質是錯覺,徹底開放的心靈,全然接納了當下,不排斥覺受的體驗,也不分別妄想之覺察,清醒地接納所有,安詳消散了分辨,不可思議那就是我。

    世界是心靈與心影在對話,心是我,影是你,你是我的呼吸,我是你的自性;大喜悅自深沉的舒緩中釋放,自我辨認的緊縮在舒緩中消融,當廣袤無限的喜悅淹沒了意識,覺性清澈的光芒,於無作意中朗然圓明,安詳融化了體驗安詳的覺受,無掛即不動;無雜是覺照,掛不住所照之身心,思慮熄滅故不可思議;實相中沒有描述,身心熄滅故不可說;隨順清淨,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無所掛即我的周遍;因為有你,故而有我,心心可得,你就是輪迴;明心見性,離幻即覺,不可說,無所得,隨緣不動,那是我極樂之自由,心與影相合,煩惱與清淨融合,真理與虛妄熄滅,自我與世界寂滅,見與所見寂滅,覺與所覺寂滅,寂滅現前,那就是我。

    我遠離形體,以眾生萬物體現無所不在;我超越生命,以自然宇宙呈現生生不息;我沒有居所,以微塵佛剎所現遍際無窮;我遠離心識分別,以善惡、垢淨、高下、尊卑、美醜、生死,呈現自性平等無二;眾生於本覺中流轉輪迴,因迷失自性之義,而沉淪在心性迷茫,所營造的煩惱苦海;本覺無相,依眾生相,呈現佛相;本覺無心,依眾生心,呈現清淨;本覺無住,依眾生因緣生滅,呈現圓滿不動;本覺無我,依眾生無明煩惱,呈現寂照圓覺。迷失了本覺,煩惱即名眾生,眾生覺醒了煩惱,煩惱即名菩提。眾生明心見性,則身心皆幻,幻本無生,無生即空,空無可得。你與我就是本覺,猶如滄海泛起泡沫,泡沫熄滅,大海巋然不動。

    原本無你,原本無我,你是我的幻覺,我是你的本覺,我因你所現真理佛土,你消散了,我就融化在你的心底,心消散了,你我原本一體,於因緣聚合中,遠離生滅之掛礙;無智亦無得,無所得故,你與我,皆因夢境所現,夢境本自清淨涅槃。

    迷即你,覺是我,迷幻消散,覺性本空,空中無色,即是圓照;因妄想彰顯出你與世界,自我即是靈魂之鐐銬,你阻隔了我的純然,妄想塑造我的恐懼成為你,你在我的夢境中流浪生死,當你徹底拋棄所有自我獲得,從覺知體驗中甦醒了心靈,從意識思維中解脫了覺性,見無所見,覺無所覺,生滅寂滅,你就是我,而我卻從未來去,空性無可證得,見性無掛即是空;覺性不可攀緣,妄念熄滅即是覺。心無所得,心不可得,遠離顛倒夢想,是你原始的樣子,那是我最初的倒影。

    修行道路在心地,仔細甄別心性真偽,破除我執傲慢,清淨身心貪慾,你的成就,即展現我的清醒,那無染無掛,純然無有造作的本初,那就是我擁抱你,你融於我,始覺擁抱原始本覺,我與你一體,從未分離。

    猶如雨滴迴歸大海,大海融化於虛空,空融於無,無融於寂滅,當一念清淨,我與你消散於當下,世界原本是一場夢境,夢境甦醒,卻實無做夢之人,不可說,是世界的本源,世界倒影著不可說,依倒影所現眾生與世界,實相卻在身心深處,遠離思慮言說,當身心世界盡皆融化於心,心只是一念,那就是幻境升起之處,諸法停息之時,宇宙眾生皆是你,生命卻沒有你的痕跡,你就是我,性自真如,寂靜涅槃,我與你,只因這一念幻現。

    世界非世界,因眾生辨認我,迷失自性而幻現世界;眾生非眾生,因妄起空華,幻現夢影而心;心對夢影的攀緣,所現我的錯覺,錯覺即眾生,無明乃世界,我隨因緣輪轉,於身心世界中無掛,無來無去是名當下。

    過去與未來,眾生與諸佛,皆名當下,而當下只是一念分別,世界於一念呈現,隨一念清淨,世界清淨;隨一念寂滅,那無始劫夢境甦醒,輪迴與涅槃,皆是圓滿,煩惱與覺醒,平等無二,眾生界即佛界,眾生心即佛心,過去與未來,即是當下,而離於言說的當下,性寂如來。

  • 16 # 上下85

    實際是無限這個世界有多少物質就有多少世界。不管佛還是道。個人理解實際他們應該都屬於心靈得境界。三千大道,三千世界。

  • 17 # 走天路596

    【徒5:31】 神且用右手將他高舉(或作“他就是 神高舉在自己的右邊”),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

    【徒5:32】我們為這事作見證, 神賜給順從之人的聖靈,也為這事作見證。”

  • 18 # 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

    1、【經文】:三千大千世界,幽陰暗處,三途眾生,聞我此咒,皆得離苦。

      第一是這樣說:三千大千世界,幽陰暗處,三途眾生,聞我此咒,皆得離苦。三千大千世界啊,我們昨天講過了,是一尊佛的教化區。也叫一個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和一個大千世界和一尊佛的教化區是同樣的。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呢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裡面包含了三個千。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是包含了百億個日月,一百億個太陽和月亮,那麼你這樣想去就行了。裡面還有很多數字,在這裡不展開了。這裡指的佛陀教化範圍以內的眾生。指的是一切有緣的。你看:幽陰暗處,三途眾生,聞我此咒,皆得離苦。幽陰暗處和三途眾生,有一部分概念是交叉的,是重合的。幽陰暗處包括了佛法不興盛的地方,包括了就是說魔障重的地方,當然還包括了鬼道。這裡的幽陰暗處並不是指的太陽照不到的地方。它是有它的含義的。三途眾生,聞我此咒,皆得離苦。三途啊,大家知道是什麼吧?

      【解釋】:三途也叫三惡道。一、火途 二、血塗 三、刀途

      三途也叫三惡道。一、火途 二、血塗三、刀途。第一阿是火途,火途是地獄,猛火兼逼,地獄當然有寒冰地獄,有八熱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這個在地藏經上講得非常清楚。還有很多經典也體現了。那麼這個地獄呢,它分冷的和熱的,在這裡呢用熱的來代替。叫做地獄猛火兼逼啊,叫火途。再一個就是血途,血途指的畜牲道,三途眾生畜牲道,這個畜牲道啊,大家都看過動物世界啊,這個動物世界啊,它體現的是自然界那個生物鏈。互相蠶食,一種自然法則,他就是那種果報。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互相蠶食,這個大家知道就行了。我們稱它為血途。還有刀途,刀途呢?指的惡鬼,刀槍劍戟逼迫、撲打,就是惡鬼道。

      三途眾生,聞我此咒,皆得離苦。在這裡大家要樹立一個知見,我曾經聽說過很多佛弟子啊,說過這麼一句話意思是:你們不能讀誦咒語,為什麼不能讀誦咒語呢?因為咒語阿你要一念的話,對那個看不見的眾生啊。所謂鬼道的眾生是有害的。對他們不利,你們不慈悲,讀誦大悲咒是不慈悲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啊。咒語啊,也叫陀羅尼,在前面我們講了。

    摘自仁清法師弘法影片《大悲咒的功德與妙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看過哪些一生難忘的愛情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