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登100104231
-
2 # 水產小妹兒小晶晶一、匈奴存在農業的證據
漢代史料記載過漢軍佔領、燒燬匈奴糧倉的故事。《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漢武帝元狩四年,衛青北擊匈奴,“遂至顏山趙信城,得匈奴積粟食軍。軍留一日而還,悉燒其城餘粟以歸。”
趙信城是西漢降將趙信修築的城堡(不是德瑪西亞那個,這個趙信是匈奴人,投降漢朝後又叛走),故址在今蒙古國杭愛山南麓,地處匈奴腹地。城中不僅有糧倉,糧食數量還很可觀,被衛青軍吃了一天又燒光了,這可以證明匈奴人會儲存、食用農業作物。
(衛青還軍的地方就是趙信城)
那麼,匈奴人是不是自己種糧食呢?《漢書•匈奴傳上》記載,漢武帝后元元年秋,“會連雨雪數月,畜產死,人民疫病,谷稼不孰,單于恐,為貳師立祠室。”
說明匈奴境內不僅有農業種植,而且幾個月的雨雪讓牲畜、莊稼都損失慘重,單于非常驚恐,還去搞迷信活動…
匈奴還向西域派出過“生產建設兵團”,在農耕區屯田。《漢書•西域傳下》記載,“昭帝時,匈奴復使四千騎田車師”,《漢書-匈奴傳》也有“匈奴怨諸國共擊車師,遣左右大將各萬騎屯田右地,欲以侵迫烏孫西域” 的記載。
等到東漢時,匈奴分裂為南、北匈奴,其中南匈奴定居在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東北)、西河(今山西離石縣境)等地,農業水平更是長足發展,風俗、文化也開始漢化,年景不好時還需要漢朝賑災。
除了歷史記載,考古還發現了一些實物。公元前三世紀以前的匈奴方形古墓,發現過與農業有關的石臼。公元前二至一世紀的諾顏山匈奴墓,出土過盛有穀物和農作物種籽的陶器。一些地區還出土過鐵鐮、鐵鏵等農業生產工具。
(石臼就是藥店裡常見的那東西)
總而言之,史料和考古發現都支援,匈奴人在遊牧之外是從事農業生產的。那他們從何時開始,又是跟誰學會的呢?
二、匈奴的農業從哪來?匈奴的農業生產,很可能是來於兩方面:1、早期的農業經驗; 2、附近國家的影響。
和我們以為的不一樣,匈奴是從農耕轉向遊牧的,很可能保留著農業生產的經驗。有研究認為,“北方的匈奴和東胡等遊牧部落的形成,雖然各有特點,但都是由定居的農業文化中孽生和分化出來的,並且形成都比較晚。”
(西周時,很多“蠻族”還活動在農耕區)
後來轉向遊牧,一方面是因為早期農耕技術不成熟,採用的是拋荒制(當一個地區地力用盡以後,就遊移到另一地區)。另一方面是戰爭,蒙恬北擊匈奴,匈奴人退到了不適合耕種的蒙古高原,開始以遊牧為主要生產方式。
當然,匈奴的農業也會受到來自臨近文明的影響。匈奴周圍是漢朝、西域等農耕文明,許多被劫持或主動逃亡到匈奴的漢人、西域人也會把農耕技術帶去匈奴。
三、匈奴人的農業為啥做不大?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遊牧經濟是極端脆弱的,不僅產品單一,還非常容易受到天災影響,所以遊牧民族隔三差五就要南下劫掠。同理,保持一定的農業生產對匈奴事關重大。
那為啥草原匈奴沒變成農業文明呢?
主要有幾個原因:1、自然條件;2、人口數量 ;3、獲得成本
先說自然環境,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蒙古高原地區適宜於畜牧業,降水量稀少,不具備發展旱地農業和灌溉農業的條件,再加上氣候惡劣,種地真不如直接去搶來得方便….
(遊牧對人口要求比較小)
再說人口。農業生產對勞動力的要求很大,開河挖溝、引水灌溉、開荒掘地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合作,算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遊牧在勞動力的要求上就鬆散的多,幾個人就可以放牧大群牛羊。匈奴人口不多,不適宜大規模開展農業生產。
最後說獲得成本。遊牧民族在冷兵器時代有戰爭的天然優勢,騎兵強大,對後勤要求非常低,所以對外劫掠幾乎是他們的產業之一。相比把草原變成“漠北的好江南”,去劫掠、敲詐農耕文明來搞糧食其實更經濟。所以哪怕在漢武帝吊打過匈奴之後,各種規模的劫掠也還是沒有終止。
總而言之,匈奴人是需要農業,更需要農產品,但是天時地利人和,決定了草原上的他們只能以耕種為補充,等到遷居漢地數百年後,匈奴後人們就都是手握鋤把的農民了。
-
3 # 回憶還是要忘記
匈奴人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遊牧民族,畜牧業生產在其社會經濟中,佔有特殊的地位,它既是匈奴人衣食住行的最主要來源,也是它賴以擴大再生產的基礎。所謂“人食畜肉,飲其汁”;“衣其皮革,被旃裘”;“各有分地”,“隨畜牧而轉移”,就是其社會生活的生動概括與反映。
匈奴人重視養馬,因為馬可供乘騎、馱運、放牧牲畜,並可供騎射,是從事狩獵和戰爭的必需工具。
和羊的數量之所以較多,一是因為它們易於牧養,繁殖力強。但更重要的是其肉和奶都是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須臾或缺的生活資料。此外,皮還可供製革或裘,毛可制氈。
駱駝、驢、騾等的牧養,雖不如馬、牛、羊普遍,但因它們既是食用畜,又可作馱畜,故在生產中也佔有相當大的地位。尤其是駱駝,俗稱“沙漠之舟”,向以耐飢渴著稱,可半月不飲水,負重致遠又為馬、牛、驢、騾所不及,其為牧民所重視是不言而喻的。
下面就是你所要關注的了。
匈奴農業也有一定的發展。據考古發掘證實,匈奴人早在公元前3世紀時就已有農業了。
因為在蒙古國發掘的匈奴墓葬中,不僅有殘存的農作物種籽、農具,還出土有盛裝穀物的大型陶器。在已發掘的匈奴城鎮遺址中,還出土了犁鏵和石磨。漢文史籍也有匈奴人從事農業的記載。
在壺衍鞮單于統治時期,由於母閼氏“不正”,部眾乖離,單于懼漢兵乘勢發動進攻,便採納衛律建議,建城築樓以儲存穀物,謀與移居當地漢族人民一起堅守。後因有人反對,始被迫中止。
事實說明,匈奴人是習知農業的。有的學者把匈奴農業完全視為移居當地的漢人所經營,這是與歷史事實不符的。
由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的河湖一帶,已逐步出現定居。在貝加爾湖、葉尼塞河、色楞格河、鄂爾渾河、克魯倫河和圖瓦河流域等地,公元前2世紀後,還相繼出現了城鎮。俄、蒙學者報道,截至1960年止,在上述地區曾先後發現匈奴城鎮遺址十多處。俄布里亞特共和國首府烏蘭烏德的伊沃勒鎮,就是當時的一個設防城堡遺址。堡內不但可以駐軍,還居住有從事農業的居民。從當地出土文物中,除見有大量銅器外,還有紡輪、犁鏵、銅杯、銅鍋、鐵刀、鐵片、鐵釘等物。從《史記》、《漢書》中,亦有頭曼城,範夫人城、趙信城、頹當城等的記載,這與考古發現,正好互相印證。
公元3世紀初年,南匈奴投降曹魏後,被安置於幷州地區,由於他們長期與漢族人民雜居錯處,促使農業又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不僅半農半牧的人有較大增加,棄牧從農的人也有所增長。
總結就是匈奴也有農業,在漢之前可以說農業很少,但也存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民族大融合,農業越來越被重視。但是在北牧區,遊牧業始終是有著不可代替的位置,這不僅與匈奴人生存的自然環境有關,更與他們的社會環境有這密切的聯絡。
-
4 # 史話海說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清楚一個概念——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中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大致經過: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部。主要是半溼潤與半乾旱區分界線。沿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東南端一線,它同時也是中國的半溼潤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是森林植被與草原植被的分界線。從這條地理分界線的定義我們可以得出,線上內,是適合農耕的地區,也是農業時代中原政權的領土基本盤;線外,尤其是以北則是遊牧政權的勢力範圍。當然只是一般情況下,即中原農耕政權與北方遊牧政權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是這樣的。而當雙方實力對比發生變化的前提下,其控制範圍會發生相應調整。
中原農耕政權與北方遊牧政權的分界線,即長城防線。長城防線的建立,意味著中原政權已經把適於農耕的土地,基本置於控制之下了。
長城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那麼答案很清楚了,匈奴人之所以不種地,是因為地理條件不具備。
但如果我們細看地圖就會發現,在匈奴控制區域內,有許多地方是適於農耕的,比如黃河“幾”字彎內的西北角,那是黃河大河套的一部分以及整個小河套地區,在後世被稱為“塞上江南”的所在,匈奴人會暴斂天物的浪費掉嗎?顯然不是。
匈奴一度控制過的河套地區
眾所周知,遊牧與農耕是兩種不同的經濟形態。如果以單位面積土地產出的蛋白質與熱量為標準,遊牧業是遠遜於農耕形態的。簡單說就是單位面積土地能夠減少的人口數。在農業時代,尤其是對於更為艱苦的遊牧經濟體,人口永遠是最為富足的資源。農耕相對於遊牧的經濟優勢,匈奴人也是認識到,並且付諸實施了的。
實際上,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不乏有江河流域,尤其是與漢朝接壤的匈奴控制區,就是匈奴人的農耕區,而且他們也確實開展了一定程度上的農業生產。史籍中也可見端倪: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衛青、霍雲病率軍大舉進攻匈奴,“頗捕斬首虜萬餘級,遂至寘顏山趙信城,得匈奴積粟食軍。軍留一日而還,悉燒其城餘粟以歸”。趙信城的位置
從地圖中可見,趙信城所處大概位置,有多條大河流經,因此,從地理條件上是具備農耕條件的。而且,從匈奴人已經修建了城池這一事件來判斷,匈奴人的農耕可能已經具備了一定水平。
漢人在匈奴人經營農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被匈奴擄掠到北方的漢人,逃亡到北方的漢人,以及多年戰爭中被俘虜或投降的漢軍將士,都是匈奴人經營農耕的重要人力。前面提到的趙信城,即是以投降匈奴漢將趙信的名字來命名的。
由此,我們大體可以判斷,匈奴人所佔據的區域大部並不適合農耕,但他們在有限條件下發展出了最大限度利用條件的遊牧經濟形態,在此基礎上在有條件的地區也開展了一定程度上的農業生產。
-
5 # 大風起兮偶飛揚
題主是農耕社會的思維,匈奴是遊牧民族,沒有吃的了,就去搶糧食,掠奪是遊牧民族的天性,環境逼迫遊牧民族必須搶掠。往往遊牧民族急需的時候都是天旱荒年,也沒有多餘的糧食。於是只有劫掠。況且,遊牧民族是法盲,人家就是喜歡燒殺搶掠,教育他們的只有馬刀說話,題主覺得以當時的生產力和認知,他們有能力開墾東北的土地嗎?我們不能拿現在的眼光來看待。而且在古代,我們要知道土地的開發程度,從人口密度就可以看出來了。如果當時的地區很多土地能用來種糧食的話,那麼這個地區的人口一定也是很多的。拿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江南地區可以種植水稻的,肯定是糧食產區吧,甚至長江以南地區雨量四季都很充沛,肯定也很適合耕種。那為什麼當時長江以南一直落後於中原地區呢?這種局面一直到後來的宋朝都是這樣。到南宋朝開始,長江流域的經濟才高於了北方。其實都是生產力決定的。但是按照當時的生產力,是根本不可能在東北地區耕種的。即使是到了現代,我們在東北種糧食,也浪費了我們多少的人力物力啊。又何況是當時的漢代,唐代呢?
而且掠奪是遊牧民族的天性,他們生性好戰,到處搶,一切東西都靠搶,包括吃的用的穿的以及他們的妻子,估計你要動員和他們去種地,他們肯定不幹。問題是,如果不搶的話,連內褲都沒得穿,整天光著屁股,男的不在乎畢竟沒羞沒臊不要臉習慣了,但女的還是要點臉的。所以她們慫恿男人們去搶能產內褲的地方,呵呵。遊牧民族衣食住行就是靠拿來主義,現成的!
遊牧民族為什麼要劫掠?《漢書-匈奴傳》說他們:“寬則隨畜田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而中原地區的人不理解這個道理,作為被劫掠者,感情上也對遊牧民族充滿仇恨和厭惡,把他們比作是“禽獸”,說他們“貪而好利,被髮左衽,人而獸心..是故聖王禽獸畜之,不與約誓”。 難道是“禽獸”,就可以任意詆譭和否定嗎?那是古人不懂得生態平衡的原理,不懂得文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受損,就一味的否定他們,試圖消滅他們。 其實這不是天性,而是環境逼迫遊牧民族必須這麼做。草原資源非常有限,只產肉奶皮毛,不出產布匹鐵器等重要物資,草原地區是乾旱少雨的,不適合種地,只能放牧,而草原沒有固定的水源,牧民為了生存,必須不斷遷徙,說得難聽點,就是要飯。
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他們獨特的生存方式。匈奴人受自然條件限制,以放牧馬、羊、牛、駱駝為生,為了飼養這些畜類,每年不得不由北而南,由南而北,逐水草而移動。全體遊牧人,平時的遷徙很有規則,據《漢書?匈奴傳》記載,他們"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徒"。突厥人跟匈奴人一樣,過著遊牧生活。據《周書?突厥傳》記載,他們"穹廬氈帳,隨水草遷徙,以畜牧射獵為務""雖移徒無常,而各有地分"。由於塞外氣候惡劣,又變化無常,因此,這些牧民經常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而地處塞內的中原人民有著固定的城邑和肥沃的土地,他們又善於運用科學技術與大自然作鬥爭,因此相比塞外的匈奴和突厥人民來說,日子要過的更加穩定和富裕一點。這也必然成為他們劫掠的目標。遊牧民族由於以馬背為家,因此善騎射,好戰爭。他們"重兵死,恥病終",這樣一個特殊的民族文化不僅自相攻伐,而且經常與中原政權發生衝突。
回覆列表
天生萬物 各有活法 漢人為何不以畜牧為生 你說的清楚嗎
驢為什麼在井裡 和你的問題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