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小六

    這個沒辦法,看灼傷的程度,如果不嚴重,緩幾天秒就好了,如果傷了主牙心,估計就夠嗆了,這個大棚一定要注意通風把控,好溫度以一般控制在二三十度左右就可以,具體也要看作物,特別是晴天,不管外面溫度高低,棚內溫度會匆匆的往上升,掌握不好,一中午就能全掙了,辛苦就白費了

  • 2 # 起點農業

    對於這樣的情況屬於高溫燒苗現象,它在實際當中要燒苗的程度。如果已經達到徹底的脫水狀態,基本是無藥可救。如果是中度或輕微燒苗還是可以緩解的,對以後的生長已經產量影響不大。

    ▲ 高溫燒苗現象

    燒苗嚴重的情況如何處理

    如何去判斷燒苗嚴重與否,主要是葉子乾枯的情況,如何出現微黃或發黃。這個的現象基本是屬於嚴重以及特別嚴重的情況,想救活基本是不可能的。處理方式也很簡單了,根據當時的節氣或氣候的情況,就把這個高粱苗儘快的剷車。如有合適的早熟的高粱品種,抓緊時間播種,這樣可以減少土壤資源的浪費,也不影響高粱的生產。對於產量來講,早熟的可能會低一些。如果實在不行就需要考慮種植其他的替代農作物了。

    ▲ 輕微燒苗

    輕微燒苗或中度的燒苗處理方式

    ▲ 拆模

    第一步:薄膜拆除

    根據你的基本描述,可以斷定你是採用小拱棚進行的育苗。這樣的育苗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防治中午高溫而出現的燒苗現象。因為小拱棚本身的內部高度比較小,內部的溫度就會比較高。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把塑膠薄膜給掀開、通風,出現燒苗的機率是非常大的。

    ▲ 澆水

    第二步:噴水灌溉、遮陽

    在已經出現燒苗的現象,只能採用對於作物進行灌溉的方式。這樣的原理是大水的灌溉,緩解作物的脫水現象。燒苗的發生主要是因為作物在高溫的情況下出現脫水,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及時的補充水量。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最近不能進行施肥,需要等待苗徹底的恢復以後,在根據作物的生長情況,來進行適量的追肥情況。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採用遮陽網進行遮陽,降低溫度。

    ▲ 遮陽網

    最後一步:觀察作物緩苗情況

    在進行噴灌後,如果在第二天早上苗沒有明顯的精神情況,說明這次的燒苗還是挺嚴重的。需要再次進行澆水繼續等待,作物自行恢復。在3-4天內如何沒有明顯好轉的情況下,基本就是不行了。就需要考慮把徹底清楚這批苗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重新育苗。或選擇定植其他的作物,彌補一下經濟收入。

    總結:育苗本身需要的技術含量高,另外就是需要精心的日常維護工作。你這個是明顯的沒有做到精心的維護工作造成的,這次的損失應該是不小的。建議你有了這次的經驗教訓下,在以後的育苗工作中不會在出現同樣的錯誤,最好是在育苗工作中也不要出現新的情況。最好是育苗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規章制度,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 3 # 曾現香

    回答,你好,我是快樂垂釣,很高興回答育的高梁沒有及時拆薄膜,被高溫必熟了怎麼辦,這種事青不要急,急也沒用,得漫漫來,因為高梁相竹子似的,向上鈷著長的直物,高粱苗被薄膜下溫度給燒壞的直是葉子,土下的部分還活著,每天要給它方風,亭幾天後高粱會發出新芽子來,只是栽種要晚幾天,擔要比重心玉苗要快的多,喜望我我的回答你能滿意,再見

  • 4 # 使用者張建付

    採用薄膜育秧,對於提早插秧、避免高溫熱害以及減輕病蟲害危害都極為有利。但是薄膜育秧受溫度、土壤質地和管理不當等因素影響,常發生死苗現象。

    黴病又稱綿腐病、立枯病,常發生於寒潮期間。在低溫陰雨期間,連續5d日平均溫度在11℃以下黴病就會發生。一般是北邊的廂頭先發病,稻穀已壞或者紮根不好的弱苗先發病。秧廂兩頭和廂兩邊發病重,中間輕;抗寒力弱的品種黴病更重。當低溫陰雨長達5d以上,葉齡2.5~3.0葉,秧苗葉片特別是心葉黃中帶紅,或者在已經死亡的稻穀或弱苗上開始發黴即預示黴病可能大發生。

    黴病屬寄生、腐生或兼性腐生微生物,只有當秧苗生長不良,瀕臨死亡或已經死亡時病菌才能入侵。另外,低溫使秧苗生活力削弱,抗病力降低,有利於病菌侵入,而多溼則有利於病菌繁殖。但如果寒潮強度大,持續時間長,次數多,就會出現冷害死苗。

    對於黴病的防治可採取在播種前或播種後用70%敵克松可溼性粉劑2250~3750g/hm2,拌泥300kg/hm2撒施,或在稻苗一葉一心期用70%敵克松可溼性粉劑1000倍噴霧,防治效果良好。發病早期如果在不妨礙保溫的前提下適當通氣對於防治黴病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寒潮期間,通氣與保溫有矛盾,應以保溫為主(寒潮期內,膜內日平均溫度一般比膜外高2~3℃)。寒潮期間應以保溫、提高秧苗生活力為主。寒潮期間當芽鞘有黴病發生、需要灌“跑馬水”洗黴時,應在中午前後進行。當氣溫在12℃以上時可揭開兩頭,或只揭背風的那一頭通風1~2h,使水易灌進廂內,可改善膜內小氣候和土壤環境,有利秧苗生長,這對防治黴病有顯著效果。正常天氣,1片真葉以後,氣溫在15℃以上,就要揭兩頭膜進行煉苗,防止徒長。經長期低溫陰雨的秧苗黃而矮,若寒潮未過,有短時間氣溫回升,揭膜則可防止高溫燒苗。當膜內溫度超過25℃時揭一頭,超過35℃時揭兩頭。種穀下泥後,芽期保持溝內有水,秧畦溼潤,以免阻礙紮根扶針。發生了黴病,要立即灌“跑馬水”。當秧苗2、3葉以後,通氣組織已經形成,秧苗生理需水量增加。這時除晴天灌水外,平時也要有1cm深的淺水層淹根,這樣既有利於秧苗生長,又能抑制黴病發生。

    苗期灌水要注意勤排勤灌,經常曬秧腳,防治秧苗過分伸長和“軟腳”,並可增加土壤氧氣,消除還原物質;要防止冷水經常流進秧田,降低膜內溫度和泥溫;排水口要不高不低,既要保持一定水層,又要讓降雨能隨時排除;落大雨時要徹底排淨水,薄膜要密閉,壓好膜腳,防止膜內外水分對流。

    寒潮過後忽然轉晴,常引發青枯和黃枯死苗。青枯和黃枯都在低溫陰雨過後的暴晴時發生。病苗從心葉等幼嫩部分開始萎蔫,莖部呈汙綠色,先卷葉,然後整株萎蔫死亡。以2、3葉齡發生比較嚴重。其主要原因是長期低溫陰雨,秧苗吸水力未恢復到正常水平,當氣溫突然升高,使秧苗生長緩慢,葉綠素形成少,光合作用減弱,造成生理失水而枯萎死亡。寒潮過境後,氣溫上升幅度雖不大,但因秧苗抗病力弱,原有病斑有的還會稍擴大,甚至出現新病斑,重病者常死亡。水稻生長適溫是25~35℃,最高是38~40℃,溫度過高時,呼吸作用加強,光合作用減弱,消耗多而積累少,時間短,危害不大,時間長了,就會使秧苗受傷死亡。薄膜育秧在高溫晴天,應控制在38℃以下,超過40℃就有死苗的危險。

    芽期晴天如秧廂太乾、穀殼現白、秧廂曝裂時,搶中午前後灌1次“跑馬水”。苗期要早揭兩頭,並酌情加深水層或灌平喇叭口,以免氣溫上升過快過高,使秧苗水分失調而葉面捲筒、死苗。下午16時後要慢慢落淺,保留畦面可見水即可。陰天或多雲天氣,氣溫不高,不會高溫燒苗,一般不揭膜,只在灌水和排溼等情況下,揭兩頭或只揭南面背風的一頭。為了便於通風透氣,秧廂不能過長,一般以5m長為好。大晴天或氣溫穩定的天氣,不需要繼續蓋膜時,可在清晨全部掀膜,使秧苗隨氣溫升高或降低逐漸適應膜外環境。一般插秧前應掀膜煉苗2~3d再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知道大家對借錢不還的人,有啥看法沒有?我反正是挺生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