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
2 # 詩涵解史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
“蘇德友誼牢不可破”的口號要配合當時的政治背景去看,在1939年的蘇聯,急需來自德國的支援,預防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危險!
蘇聯在經過了十月革命以後,成功推翻了沙皇的封建統治,由獨裁政權過度到了共產主義,在斯大林接手蘇聯政權以後,蘇聯所謂的蘇維埃社會主義並不是特別完善,在整個歐洲都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情況下,蘇聯別具一格的政權無疑是在挑釁當時作為歐洲霸主的英法!事實也正是這樣,英法等國看著蘇聯政權的日益壯大,感到擔憂的同時,對蘇聯進行了最大程度的孤立政策,失去一切外交的蘇聯可謂是戰戰兢兢,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蘇聯急於打破這種僵局,拉攏盟友或者同化周邊國家是最好的選擇。同化這個辦法在蘇聯早期就進行過,物件就是波蘭,但是波蘭人民對於紅色政權並不支援,世仇的兩國透過戰爭也沒能徹底解決同化的問題,那麼符合蘇聯要求的盟友其實真的沒有幾個,恰好希特勒領導的德國在這個時候向蘇聯請求結成同盟,蘇聯在謹慎看待同盟的同時,也不由大喜過望,迫於形勢的嚴峻,最終於莫斯科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要問小果是怎樣看待這次結盟的,小果只想說:互惠互利!一、同盟對於蘇聯的意義
上面講過了,蘇聯是迫於英法等國的孤立,透過戰爭也沒能解決掉同化周邊諸國的政權,現在波蘭作為英法支援的國家,蘇聯也不敢輕舉妄動,以免引起更大的敵對甚至是戰爭。這個時候的蘇聯在英法的虎視眈眈下,每天可謂是如履薄冰,要知道英國和法國在當時的歐洲是工業強國,法國更號稱擁有世界第一陸軍,英國的皇家戰艦依然可以雄冠歐洲,蘇聯人的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對於德華人送上的枕頭,斯大林政府表示歡迎的,這將極大的有利於蘇聯開啟通往西歐的大門,德國作為蘇聯通向整個歐洲的紐帶,無論從軍事還是政治上來說,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二、同盟對於德國的意義
這個時期的德國在希特勒的領導下,擁有極其強硬的外交,恰恰也是因為蘇聯的崛起,讓英法產生了危機感,對德國在一戰戰敗後簽訂的凡賽爾條約上的限制性內容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企圖透過德國對蘇聯實現封鎖和對立。於是德國在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要求不僅得到了滿足,更是在英法等國刻意支援下,徹底支配了捷克斯洛伐克,同為英法眼中暫時性盟友的波蘭在這個時候,也分了一杯羹。對於英法的忍讓,希特勒萌發了更大的野心,為了取得國家的完整,德國向波蘭正式提交但則走廊的使用權,遭到波蘭反對後,已經和蘇聯秘密簽訂條約的德國最終向波蘭發起了侵略戰爭,英法雖然意識到德國可能會脫離控制,但是在英法有預謀的企圖下,並不過分干預,直到蘇聯同時向波蘭派兵,兩國徹底瓜分波蘭以後,英法才醒悟過來,自己被德國騙了!
總結:同盟的意義對於德國十分重要,完成了東普魯士和西普魯士的統一,贏得了蘇聯的信任,破壞了英法的陰謀,德國自己變得強大!同樣對於蘇聯也很重要,只不過在戰爭的進行過程裡,希特勒比斯大林技高一籌罷了!
-
3 # 成都地產逍遙君
你情我願,彼此需要,彼此利用罷了,就像今天社會里很多赤裸裸的愛情一樣,蘇德當時都有必須維持彼此間和平的理由,德國需要在進行西線作戰時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蘇聯也不願意在德意志戰車的狂熱進攻下首當其衝。德國為了支援戰爭需要蘇聯的原料,而蘇聯為了發展軍備需要德國的技術。
在和德國的勾結下,蘇聯得以在波羅的海地區和波蘭大肆壯大自己的勢力。
在繳獲的德國檔案中發現了一些戰時被封鎖得極嚴的秘密——蘇聯在北冰洋,黑海和太平洋等地提供港口,讓德國進口迫切需要的原料,不然在英國的封鎖下無法進口。
同時莫洛托夫在1939年11月10日答應,這些貨物在俄國鐵路上的過境運費一概由蘇聯承擔。蘇聯也允許德國海軍在摩爾曼斯克東邊的北冰洋港口帖裡別爾卡進行修理和新增原料。至1939年10月底,蘇聯已經向德國提供可相當的穀物和石油。
德國方面在戰爭第一年得到的物資也在最高統帥部有所記錄——100萬噸穀物,50萬噸小麥,90萬噸石油,10萬噸棉花,50萬噸磷酸鹽,還有相當數量的各種其他重要原料和從蘇聯過境的108萬噸滿洲大豆。
而相應的,德國為蘇聯提供戰艦的藍圖,以及新型的作戰飛機比如麥塞施米特109和110型,容88型,還有大量的石油和電力工業的機器,渦輪機,發電機,柴油機之類的。
斯大林在1940年2月8日午夜的克林姆林宮會議上曾經抱怨說,德國飛機索價3億馬克,呂佐夫號巡洋艦標價1.5億馬克,不要認為蘇聯老實可欺。
在1940年的聖誕節,希特勒和斯大林互發賀電。
希特勒對斯大林說——祝您個人幸福,祝友好的蘇聯合族人民繁榮富強。
斯大林回覆說——德蘇兩華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有一切理由萬古長青。
還真是用鮮血凝成的“友誼”……
回覆列表
二戰之前,正逢斯大林60歲大壽。希特勒為了慶祝斯大林60大壽生日,送給了斯大林一份特別的壽禮。這份壽禮讓斯大林樂不可支。那麼,希特勒送給斯大林的壽禮是什麼呢?
(斯大林)
要搞明白這件事,我們就要先理清當時的歐洲局勢。
自從蘇聯建立以後,以西方老牌強國英法為首一些國家,就一直與蘇聯有著巨大的矛盾。20世紀30年代,英、法始終將蘇聯視為主要的戰略對手。
不過,自從希特勒上臺,德國無視《凡爾賽條約》,瘋狂擴充軍備,一副即將挑起戰爭的樣子。這自然也引起了英法兩國的高度警惕。
當時的英法,一直奉行著綏靖政策。雖然他們不希望蘇聯和德國持續做大,但卻又沒有十足的底氣,直面兩大巨頭。因此在1938年3月,趁著德國在歐洲挑事的機會,英法兩國終於忍不住出手了。
那一年,德國先是以強大的火力吞併了奧地利,之後又佔領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緊急動員,兩國邊境局勢非常緊張,戰爭一觸即發。
這個時候,心存幻想的英法兩國,化身為“和平使者”,以“正義”的身份進來調停。在英法兩國共同努力下,捷克斯洛伐克最終把蘇臺德割讓給了德國。並且為了表示彼此之間的和諧,英、法、意、德還簽訂了“彼此永不投入戰爭”的《慕尼黑協定》。
這一份協定的簽訂,讓正在迎接60歲生日的斯大林,非常不滿。
(英國首相簽訂《慕尼黑協定》)
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由於意識形態的衝突,英法這些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明顯同蘇聯是敵對關係。而納粹德國的崛起,卻是直接地威脅到了蘇聯的邊境。
英法以綏靖政策同德國簽訂友好協議,其目的就是希望借刀殺人,讓德國和蘇聯兩國發生衝突。最終讓位處西歐的自身,漁翁得利。
斯大林明白英法不懷好意,但眼前德國氣勢正盛,而蘇聯還沒有完全從大清洗的傷痛中恢復過來。一旦雙方爆發戰爭,蘇聯方面肯定是會吃虧的。因此為了謀求更多的發展時間,斯大林在1939年4月到8月期間,專門請了英法兩國使團到莫斯科談判。
在這場談判中,斯大林最希望達成的目的,就是締結英、法、蘇之間的軍事援助反侵略盟約。而這份盟約的有效時限,最好在5年到10年之間。
不過,在近半年的談判中,英法一直指望著蘇德開戰,始終拒絕同蘇聯達成互助關係。這場談判最終沒能取得絲毫進展。
然而,蘇聯和英法的談判,卻讓希特勒非常緊張。在那段期間,希特勒一再透過外長裡賓特洛甫向蘇聯表示,德國無意侵略蘇聯,並希望改善彼此之間的關係。
面對希特勒不斷髮出的善意,斯大林最終決定同德國進行會談。
(諾門罕戰役)
斯大林當然不是被希特勒的真誠打動。在1939年5月,日本在遠東地區挑起了諾門罕戰役。而當時的日、德兩國,正在談判結成法西斯軍事同盟。如果德國再向蘇聯進攻,那麼蘇聯就是腹背受敵,處境將會非常的危險。
1939年8月23日,莫洛托夫和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正式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份條約規定:雙方彼此不得有相互武力攻擊的行為;如果條約其中一國與第三國交戰,另一國不得給予第三國支援;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紛爭,絕不武力相向;這份條約的有效期是10年。
最後,這份條約還附帶了一份秘密協議。雙方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立陶宛北部邊界、波蘭的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為分界線。
這也意味著,希特勒把波蘭等國的一部分土地,作為給斯大林的60大壽賀禮,送給了蘇聯。
(蘇德大戰)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電入侵波蘭,二戰正式爆發。16天后,蘇聯也從東部向波蘭發起了入侵,很快佔領了寇松線以東的全部波蘭領土,並俘虜了近25萬波蘭軍隊官兵。
顯然,這就是蘇德兩國談判的一個結果。
此後,德國開始橫掃中歐和西歐,而蘇聯也抓緊時間掃平了芬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成功建立了“東方防線”。
不過,在利益面前,這兩國的所謂友誼,卻很快就結束了。1941年6月22日,兩國在戰場上兵戎相見,打起了慘烈的蘇德大戰,把二戰推向高潮。
(參考資料:《蘇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