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抹茶起源於中國的隋朝,在唐朝、宋朝達到頂峰,特別在宋朝,已經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藝(點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自明朝以來,中國開始流行用茶葉泡湯棄渣的喝法。點茶便告失傳,傳統茶磨也隨之絕跡。---摘自互動百科,不過為什麼明朝起就不喝了呢?反而日本盛行起來呢?
20
回覆列表
  • 1 # 水芝子

    抹茶,這個說法就不是華人的。

    茶,陸羽在《茶經》中說其“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楊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

    到了唐代,中國茶業進入空前興盛的高潮。江南百姓營業,多以種茶為業。而且產量很大,據說“團餅而巨串,歲取十萬,自瀟湘達於五嶺,遠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茶經》裡記載的製茶法也多是制餅茶法。但是除此之外,還有采摘後直接切碎喝的粗茶,全葉蒸青後烘乾,不經碾研直接煮飲的散茶,還有就是日本人學去的“末茶”(抹茶抹茶,聽上去有沒有覺得耳熟?)末茶是把茶葉烘炒碾研成末後煮著喝的,陸羽稱之為“煬”。

    唐朝飲茶風行,《全唐詩》裡第一名的飲茶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裡,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麵。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從中可以看到風行的盛況。

    唐代飲茶的方式,既有非常古老的粥飲法(操作法參考如今廣西桂林油茶、湖南武林源擂茶的喝法),也有我們現在看到的日本抹茶的喝法,當然,技巧更加華麗,有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為證:

    表現的正是末茶飲法。當然,主流的是餅茶飲法。具體可以看《茶經》,各個方面都是非常講究的。

    注:河北宣化遼墓《造茶圖》

    元朝時期,散茶發展已經超過末茶和臘茶,處於過度階段。貢茶已經不再以團餅茶為主,而是散茶、團茶並重。飲茶風尚也是重散略餅。

    明朝,蒸青散茶(葉茶)基本上取代了團餅茶(末茶)。明朝的製茶技術出現劃時代的變革,茶葉製作的第一道工序由蒸青轉變成炒青,散茶種類更加豐富,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花茶等等都是在這個製作法以後的創造。飲茶風尚上不再推崇窮極工巧的末茶,而是轉為沸水沖泡的葉茶。士大夫階層對飲茶藝術的追求進入一個新的審美天地。從這個角度講,日本茶道的那一套東西不過是咱們老祖宗玩剩下的不要的過時的舊東西。

    從明朝起,茶,才真正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植根進入尋常百姓人家,與社會生活、風情民俗、人生禮儀相結合,影響深廣,而不是像唐宋時期那樣只是宮廷、文人的雅尚清玩。所以,我們華人的茶,是茶文化;日本人的茶,端著高高在上的架子,能用文化稱之的,只有茶道這樣一個分支。兩相對比,我更喜歡閒暇時桌上的一杯清茶,而不是看上去無比嚴謹嚴肅珍重其事的那套裝bility的程式。

  • 2 # 小龍女最愛的尹志平

    不是明朝人!不知道!!要不你穿越回去看看!!!專家說的夜不一定真!!!

    粉筆灰有沒有來一波!!!

  • 3 # 雅琴心靈雞湯

    抹茶起源於中國的隋朝,在唐朝、宋朝達到頂峰,特別在宋朝,已經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藝(點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自明朝以來,中國開始流行用茶葉泡湯棄渣的喝法。點茶便告失傳,傳統茶磨也隨之絕跡。

  • 4 # 義芳君說茶

    這個問題說的其實是中華茶藝的一大遺憾!為什麼呢?義芳君為您細細道來!

    近代以來,弱國無外交,還是被重點欺凌的物件,古老中國便遭受了百年國恥。而曾經的小弟、一衣帶水的日本島國也趁火打劫,還特別“喜歡”看中國笑話。

    真是徒弟欺負到師傅頭上來了!

    舉個茶文化領域的例子,就拿宋代分茶法來說,在中國竟一度失傳了近千年,而在日本卻得到了繼承和發揚,真讓日本人看笑話了。

    中國一直到2000年前後,才由茶界一些有志之士反過來借鑑日本茶道的點茶法,並結合傳世古籍中的一些零星記載,經過無數次試驗,才總算“複製”成功。但究竟是不是一千年前宋代真正的分茶絕技,其實並沒有人能夠下定論。

    ▲現代複製的仿宋古制分茶必備茶具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煎茶、點茶、鬥茶、分茶等古老茶藝都給人留下了無限想象空間。如果說鬥茶是點茶茗戰,必會一爭高下的話,那麼分茶則是一件充滿人文情趣、其樂融融的烹茶趣事。

    1.何為分茶大法?

    我們首先“科普”下,何為分茶大法?

    因為沒有留下足夠的歷史資料,如今我們只能從先人的片言隻語中去揣測或者想象這一獨特的中華茶藝。

    分茶流行於南北宋時期,是當時常見的一種茶藝展示,深受文人墨客、高僧大德、官場大咖,甚至是皇帝的青睞。

    大名鼎鼎的詩人陸游曾在詩中寫道“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他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分茶作為當時一種高大上文娛活動的存在。

    ▲現代分茶展示,妙茶生花

    分茶重點在於用沸水衝點末茶,而且茶具非盞不可,最好是兔毫盞,以便茶與水相遇時能夠在盞面上幻變出各種奇妙的畫面,所以有人稱之為“茶百戲”或“水丹青”。

    按照古人的說法,應取其渾然天成的“巧”與“變”,今人的分茶則太有意了,少了這份巧意,變化亦不能隨心所欲。

    2.緣何失傳?

    這麼富有意趣的樂事、趣事緣何宋亡後就失傳了呢?

    從歷史意義上來看,這不能不說是古老中華茶藝的一大損失和遺憾。

    宋代採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應該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這也為分茶的誕生與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

    但是當時的分茶雖然十分流行,卻僅僅是流行於皇宮貴族、士大夫以及文人紳士、寺院僧人等社會精英階層,普羅大眾忙於生計,也並不具備高雅的文化審美情趣,因而並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隨著政治經濟的歷史變遷,逐漸失傳也有其必然性。

    ▲宋代發達的市井經濟

    再者,到了南宋以後,各地製茶相繼出現了炒青散茶,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紙政令,更是讓散茶從此取代餅茶,成為茶葉的主體形式一直流傳至今。與此同時,泡茶的方式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分茶變成了泡茶。

    如今,又逢太平盛世,分茶這朵茶藝奇葩理應在當下重煥光彩,而且變得更加接地氣,讓人們體驗到茶世界的精妙。

  • 5 # 錦鱗五花獸

    洪武二十四年,明文規定禁止碾揉高階茶餅。喝散茶。這個規定一出,什麼茶餅也沒有了。朱元璋窮人出身,覺得喝末(不是抹)茶又貴又費時。

    仁宗時蔡襄製成“小龍團”,一斤值黃金二兩。時稱“黃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徽宗時鄭可聞製成“龍團勝雪”,每餅值四萬錢。

    很貴。

  • 6 # 零五茶學

    這個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很大的關係。

    首先:明朝之前茶葉的形態都是以餅茶為主流,上貢的茶叫龍鳳團茶。

    拿到餅茶後,唐宋時期的人要經過研磨,將餅茶磨碎,所謂的“抹茶”古人稱之為“末茶”,末茶就是成細末的茶。

    其實日本抹茶什麼的都是唐宋時期文人玩剩的,尤其宋朝是文人最精緻的朝代,點茶、鬥茶、分茶。那就跟今天的咖啡拉花一樣。日本抹茶是沒法比的。

    明朝後,朱元璋取消了這種團茶餅茶的模式,以散茶取而代之,覺得餅茶太耗民力,直接散茶上貢就好了。咱勞動人民出生,沒這些個瞎講究。

    於是散葉茶就取代了細末茶,形成了撮泡法。從字面就可以知道就是拿一撮茶葉沖泡。再到後來,明朝流行紫砂壺,紫砂壺的盛行助推了撮泡法。但是剛開始紫砂壺壺還是比較大的壺型。

    慢慢的迎合文人的口味,文人的設計,文人的審美,紫砂壺越做做小巧。於是工夫茶盛行了起來。

    時代變遷,潮流更替。

  • 7 # 承藝旗艦店官方賬號

    抹茶在中國古時叫做末茶,末茶在宋朝時發展至頂峰,出現了團茶這種更為高階精緻的玩意,到了明朝被朱元璋一紙詔令“罷造龍團,惟芽茶以進。”廢除。團茶雖然被朱元璋給廢了,但並不是禁止末茶,在明朝前期,末茶還是十分流行的。朱元璋的兒子朱權在《茶譜》中將點茶法技巧和點茶的工具詳細說了一番。

    團茶的廢除與散茶的流行也沒有直接關係,在南宋時,散茶已經出現了,在當時也非常流行,散茶並不是在明朝才開始出現。

    有人說團茶太過繁瑣貴重,朱元璋為了體恤民情,關心百姓,才下令廢除的。這個想法有點怪,想當年朱元璋修建南京故宮,用了20多年時間,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要說朱元璋體恤百姓真的是想多了。

    咱們說茶的歷史時,宋代完了會直接跳到明代,短命的元代總沒提過,其實茶在元代的發展也極為重要,元劇的詞中有“兩三船玉屑金芽”、“石鼎內烹茶芽”、“松邊香煮雷芽”、“不似靈芽泛玉甌”等句,金芽、茶芽、雷芽和靈芽這些都是散茶。南宋的宋吳自牧《夢粱錄》中提到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元代元雜劇中也提到過:“教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裡的茶,是團茶還是散茶,已不言而喻。

    南宋時,散茶常見於江南地區,陸游《過武連縣北柳池安國院煮泉試日鑄顧渚茶》:“我是江南桑苧家,汲泉閒品故園茶。只應碧缶蒼鷹爪,可壓紅囊白雪芽。”其後自注:“日鑄則越茶矣,不團不餅,而曰炒青,曰蒼鷹爪,則撮泡矣。”

    楊萬里《食雞頭子》:半甌鷹爪中秋近,一炷龍涎丈室虛。

    陸游《歲晚幽興》:風爐欲試蒼鷹爪,自向林間拾墮枝。

    詩詞或許不能夠證明,但元代著作《農書》中有大段關於散茶製作的文字記載:“茶之為物,擇滯去垢,破睡除煩,功則著矣。其或採造藏貯之無法,碾焙煎試之失宜,則雖建芽浙茗,只為常品。故採之宜早,率以清明穀雨前者為佳,過此不及。然茶之美者,質良而植茂,新芽一發,便長寸餘,其細如針,斯為上品。如雀舌、麥顆,特次材耳。採訖,以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溼略揉之。入焙,勻布火,烘令幹,勿使焦。編竹為焙,裹蒻覆之,以收火氣……宜置頓高處,令常近火為佳。”

    這段關於散茶製作工藝的記載,其中講到了殺青、揉捻和烘焙,與咱們現在的工藝十分相似。除此之外,元代的《農書》中還有對散茶和末茶的詳細記載。

    明代著作《金瓶梅》中,則出現很多奇葩的茶,例如:“木樨芝麻薰筍泡茶”、“胡桃夾鹽筍泡茶”,更過分的竟然有“芝麻鹽筍慄絲瓜仁核桃仁夾春不老海青拿天鵝木樨玫瑰潑滷六安雀舌芽茶”,如此之長的茶名,看來古人真的很會玩。一碗茶里加水果、加蔬菜、加各種配料。元代《農書》中也記載到這種加東西的飲茶法:“芼胡桃、松實、脂麻、杏、慄任用。雖失正味,亦供咀嚼。然茶性冷,多飲則能消陽。”

    所以啊,末茶被淘汰,散茶成為主流,是百姓們的自然選擇,也是歷史的選擇,跟朱元璋關係不大,不應該背這個鍋。

    瀏覽器 搜“承藝*茗茶”即可,望大家支援。

    以公道的價格,讓大家喝到承藝最佳的原產地好茶;以誠心的匠心,承藝精湛工藝,製作好茶;以客觀公正的角度與大家分享通俗易懂的茶知識。

    好茶,承藝希望與大家一同品鑑。承藝,不斷傳承創新,只做最好的茶。

  • 8 # 老龍亭拉麵

    是這樣的,這個要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說,太祖爺英明神武,一統江山。但太祖爺出身卻很低微,他在的年代,喝泡茶是下體力活的人才喝的,高階知識分子都是喝抹茶,還要鬥茶。他那個時候沒錢也沒條件。後來又打仗,馬上定江山,天南海北的,更不可能去喝抹茶,也沒有那個精力和閒工夫。這個習慣就一直保留下來了。後來當了皇帝,各個地方進貢茶葉,先還是進貢茶餅,但是太祖爺嫌那個麻煩,就一道聖旨說,你們以後還是進貢散茶吧。各地就進貢散茶了,皇家都喝散茶了,那麼哪個大臣還大膽喝抹茶呢?也就沒人喝抹茶了,後來民間也就喝散茶了,不在做抹茶了。直到今天

  • 9 # 不正經的評茶師

    首先中國沒有“抹茶”這麼一說,中國宋朝有點茶一說,點茶裡面又包括了茶百戲、鬥茶等分類,點茶是這些的基礎。抹茶是日本人的說法,本來是碎“末”的這個末,日本人發明了“抹茶”這個詞。這些歷史背景搞不清楚,就沒有辦法知道茶葉那點事。

    到元朝的時候,人們喝茶就開始喝條型散茶,而且是沖泡的方式。宋到元經歷了改朝換代,經濟處於蕭條階段,之前像唐朝煮茶,宋朝點茶的文藝路線已經不被元朝接受,那時候茶只是作為一種飲品蕭條的存貨,失去了宋朝鼎盛時期的趣味,畢竟吃飽肚子才能考慮精神享受,這是大多數人的抉擇。

    (明朝茶銚)

    另外一個原因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廢團為散,紫砂壺從明朝開始流行,至此一銚一壺一杯的沖泡方式開始流行,直至今日。潮州功夫茶一壺三杯就是明朝喝茶方式的完整留存。朱元璋認為宋朝的滅亡源於人們奢靡的生活,所以將重心用於發展經濟,調動人們農耕的積極性是最重要的,因此宋徽宗是第一位為茶寫書的人,朱元璋也是有記載為“廢團為散”頒佈詔書的皇帝。

    能求個小小的關注嗎?

    一起看茶、品茶——

  • 10 # 使用者59318215274

    悟空你又調皮了,中國曆代沒有抹茶一說,只有唐朝煎茶法和宋朝前期,飲茶習慣用末茶,至宋趙佶時期蔡君謨設北苑貢茶苑,專為朝廷製作點茶而所用的龍團鳳餅,趙皇親書大觀茶論,君謨又寫就茶錄,可見當時把前朝簡單的飲茶變成一種新的茶文化、飲茶方式、已經深入社會各階層的生活之中。又產生專為點茶使用的盞具~建盞。宋代的茶文化是中國茶葉發展的頂級時期!"罷團茶興散茶",這主要是朝代更迭,新朝不會用舊朝的傳統文化,這是規律。宋代,民間鬥茶,宮廷盛行點茶,有全民飲茶的習慣,茶坊遍佈全國。本人覺得宋人飲茶是物盡其用,不浪費,精緻!吃茶,吃茶去!

  • 11 # 彭克榮老虎點茶

    提問錯誤。

    華人叫“末茶”流存千年。

    西晉杜育“煥如積雪”。南朝陶弘景“茗有餑”。到明代文必正“淺甌吹雪試新茶”。這種飲用茶湯表面沫餑的飲茶習俗流傳千年。而這種沫餑產生,離不開一種茶品:末茶。

    末茶:是各種形狀的幹茶在外力作用下成為粉末狀態的一種茶品。一般人叫茶粉,日本人叫抺茶。

    末茶的生產最早見於陸羽《茶經》:“末之上者,其屑如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碧粉飄塵,非末也”。當時還是粗顆粒的。

    生產的方法有人工粉碎和天然風化。

    人工粉碎有搗臼,碾子,石磨等工具以及茶葉加工過程自然破碎。

    天然粉碎,存放久了天然風化成末子。

    加工末茶的原料有:

    餅茶,用搗碎或研碎。

    散茶,用石磨磨碎。

    末茶千年:經歷了原葉,粉碎磨細,恢復原葉的過程。其原理是:茶葉與水接觸的表面積越大,水浸出物析出的速度越快。當茶粉細度達到接觸到水就能析出其內含物時,注湯擊拂乳成花就成了自然。這個時期就在二宋時期,當時的茶粉磨得有多細,姚國坤,程啟坤二位老師,用放大鏡細數四川絹篩孔目,數的結果是最大為三百目。

    明代史學家邱濬對唐宋末茶生產歷史作了一個言簡意駭的陳述:“茶有末茶,葉茶……唐宋用茶,皆為細末,製為餅片,臨用而碾之,唐盧仝詩所謂首閱月團,宋范仲淹詩所謂碾畔塵飛者是也,元志也有末茶之說,今世惟閩廣間用末茶。而葉茶之用,遍於中國,而外夷亦然,世不復知有末茶也”。

    近年來,隨著點茶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復興,各地正在恢復末茶生產。在古代末茶生產的基礎上,採用了新裝置新工藝加工天然蒸青超細微粉體。

    現代末茶大體上具有六大特點:

    一,超細微粒徑中值為3—10微米。

    二,原色,原味,原質。

    三,清香,清口,略帶青(草)氣。

    四,蛋白質,氨基酸,葉綠素含量比較高。

    五,兼具吸溼性和吸味性。

    六,系綠色食品,符合環保潮流。

    明代,這個時期是以明代朱權 «茶譜»"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烹點法所點化的茶湯湯花變幻。

    如:

    1.朱 權著«茶譜»,詳細介紹撮泡之法 : "命一童子設香案攜茶爐於前,一童子出茶具,以瓢汲清泉注於瓶而炊之。然後碾茶為末,置於磨令細,以羅羅之,候湯將如蟹眼,量客眾寡,投數匕入於巨甌。候茶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雲頭雨腳,分與啜甌,置之竹架,童子捧獻於前。"

    2.黃龍德 : "烹點得應,雲腳漸開,乳花溝面"。

    3.許次紓 : "乳嫩清滑,馥郁鼻端,病可令起,疲可令爽"。

    4.張 源 : "雪濤為上,翠濤為中,黃濤為下"。

    5.文必正 : "淺甌吹雪試新茶"。

    清代,也有文人墨客品飲末茶的文化印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羽與趙雲他們兩個人哪功勞大?一個護嫂子,一個救少主七進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