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雲藝朵

    你好!說一下我的感受。

    提起軟筆書法,也就是用老祖宗傳下來的毛筆寫字,一些人不陌生,但是從來不寫,覺得那是和自己相去甚遠的事情。問他為什麼不練?大約有那麼幾種說法:

    有的說,練毛筆字對自己沒什麼用處,繼續問為什麼沒用呢?他說跟吃喝、工作、交際沒有什麼關係,練那個也賺不來錢,有什麼用?還有的說,練那個沒意思,一天到晚對著一本字帖寫來寫去,有什麼意思?不如喝個茶,聊個天有意思。再有的解釋是沒時間。天天工作、家庭的事情都忙不完,哪有時間寫那個?

    沒用、沒意思、沒時間使你遠離了書法。說說自己近幾年學習書法的一些感受。看你能不能從中找到用處、趣味和給學習書法擠出時間的動力。

    其實,練習書法,不論你練到什麼程度,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01 臨帖能讓人靜身、靜心

    書法的學習包括很多方面:讀貼、臨帖、理論學習、創作練習等。其中臨帖的時候最能讓人專心致志,平心靜氣、放鬆身心。當你準備臨帖時候,鋪紙、調墨、理筆,在這個過程中你已經開始靜下來。然後再屏息凝神一筆一畫地體會字帖的寫法用心臨習。

    這時你會感覺整個世界都靜下來,你的所想、所觀、手上的動作全在這個字怎麼寫上,你能聽到筆在紙上執行的聲音。每寫一筆一畫的過程,呼吸也要均勻調節,不然就無法寫出有質量的筆畫。所以有人說練習書法的過程也是練氣功的過程,不無道理。

    02 讀帖、學習書法相關知識會提高國學修養。

    學書法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開闊視野。而開闊視野的重要方法就算多讀帖,多瞭解名家名字。書法是文字的載體。書法上的名作往往也是文學上的名作。比如王羲之《蘭亭序》蘇軾的《寒食帖》等等。書法乃古人的“文之餘”,古代沒有哪個大書法家在做學問上是太差的。

    03 學習書法創作也是提高藝術修養的過程。

    書法又是一門藝術,一門造型藝術。藝術活動也是情感活動與審美活動的統一。創作一幅書法作品時,就要考慮選取什麼樣的內容和章法,運用什麼樣的書法語言——筆墨的濃淡乾溼,字的岐正、大小、書體,布白等方法來表達自己的什麼意識和情感。

    04 學習書法的過程其實也是發現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

    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字如其人”我們現在有筆跡心理學,從一個人的筆跡來發現這個人的心理活動和性格。軟筆書法更是能夠表現一個人的心理和性格。拘謹的人不易寫出疏朗的字。促狹的人不易寫出大氣的作品。當你寫了一些字,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滿意,其實也是對自己身上的一些問題不滿意。你在糾正書寫的同時其實也漸漸摒棄了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足,提升了自己的品格。

  • 2 # 風清揚硬筆書法

    個人覺得我們對於一件事的專注,更多的是來源於發自內心的熱愛,不管是書法還是其他愛好,只要能夠專注長期堅持下去,本身就是一種修為,對於書法對人生的意義,從實際情況來講,自己專業專業水準會提高,更有可能因為這個專長從而從事了這個職業,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改變;每個不同愛好者都有不同的圈子,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遇見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就算是把學習書法當作一個單純的愛好,更是給日常生活增加了一些樂趣,何樂而不為?

  • 3 # 谷鳴書社

    長期學書法帶給我的是對自身清醒的認識。

    學書法越久,我越覺得有一個問題很重要——我們以追趕古人為目標,以古人的遺蹟為範本,但我們常常忽略,我們與古人完全身處於不同的時代。

    這個“不同的時代”指的不是唐代與元代、魏晉與宋朝,而是古代與現代。

    從書法學習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重要的差異。

    藝術的基礎是技法,手上功夫不錘鍊到一定程度,說再多都是廢話,想創作出優秀的書法作品,首先,手對毛筆的掌控要達到“自如”的水準。在這一點上,古人於我們的優勢是無法想象的。

    古人日常書寫的工具是毛筆,用毛筆寫字對於他們來說不是“學毛筆”、“寫大字”,而是記賬、寫信、抄作業……不對,寫作業……

    《武林外傳》中,莫小貝一犯錯佟湘玉就罰她抄古文,10遍《三字經》、50遍《勸學》、100遍《論語》……小時候看到這些情節時只覺得小貝真可憐,很多年後再看到小貝拿著毛筆抄書的鏡頭,忽然覺得脊背一涼,趕緊關掉電腦去臨帖了。

    對於書法學習來說,當時代變遷,我們拿起鋼筆、鉛筆、中性筆的時候,我們與古人之間便產生了一道裂痕,如今,這道裂痕已經變得很大了,將來也許會越變越大,這道裂痕決定了我們在書法學習上,和古人相較有“先天的劣勢”。

    而技法終歸是基礎,當基礎越過一個水準之後,決定作品高度的是審美與思想。

    書法作為一門傳統藝術,與中國的文化和審美是緊密相連的,歷史上,隨著朝代的更迭,每一個時期都有自己的書法思想及審美主張——魏晉縱意灑脫、唐朝法度森嚴、宋朝尚意思想、清代碑學興起……

    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這些不同的思想主張、審美追求,全都是溶於“中國傳統思想及審美”這個大體系之中的。

    我不否認當今時代有自己的思想和審美,也不認為古人的思想就比我們有深度,更不認為古人的審美水平一定比我們好。

    我只是常常思考,如果把米芾大腦裡的資訊提取出來,應該是這樣的:

    “那天看到的那幅懷素的字真好啊,老子下個月發工資了去問問價。”

    “這個新送來的珊瑚筆架挺高階,我得給它畫下來。”

    “得了一塊新墨,得記下來。”

    “要去苕溪了,開心,作兩首詩。”

    “春天到了,作兩首詩。”

    “夏天到了,作兩首詩。”

    “秋天到了,作兩首詩。”

    “冬天真冷,不作詩了,設計兩方印章吧……”

    而如果把我大腦中的資訊提取出來,應該是什麼樣呢。

    “米芾寫得真好,偶像!”

    “鮑勃迪倫很牛啊。”

    “小米的設計終於走到世界前列了。”

    “賈科梅蒂也很牛啊。”

    “點個外賣吧。嘖。這ui真醜”

    “刻兩方印章吧……”

    作為一個知識水平有限的人,我不想妄談什麼“當代中國與古代中國的文化斷層”、“全球化對華人審美的影響”……我只是有的時候會忍不住去想象,如果讓我以胚胎的形式穿越到米芾、蘇軾的時代,從降生開始便投入那樣一個思想審美的環境,我會不會也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古代書家”?

    至少,比現在要容易些吧……

    這些亂起八糟的東西想得多了之後,我忽然意識到自己身上有一種難能可貴的優點,那就是作為一個學習書法的人,能夠保持清醒,看清楚自己的境況——

    技法的培養上於古人有先天劣勢,審美思想的大環境與古人完全不同,但是我們要寫出“水平上、格調上不輸古人的書法作品”。

    這近乎變態。。。

    看清楚這一點之後,我不再認為今天學書法的人能夠像古人一樣,保持自然的狀態隨便寫寫就成為大牛——最終要達到的境界或許是“書出自然”,但過程一定不是——因為我們的境況決定了我們必須有適應這個境況的學習態度及方法。

    看完三件事:

    2.點關注,跟谷鳴老師學習更多書法知識。

  • 4 # 沙漠戰車1

    書法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傳播華夏文化的精髓,幾千年以來,是書法告訴了我們昔古之情,幾千年的風煙潦蕩,是文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寫書法好處是非常多的,他可以讓你專心 刻苦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專心是必須做到的,書法是一個很難的學習過程,在學寫中,都要專心它的每一點每一劃,由於長期的這種鍛鍊,就養成了這種習慣,長此以往這種習慣就刻印在了你的思維中,把你變成了一個非常認真的人,幹什麼工作都非常認真負責,就會使你對任何事物都那麼認真,由於學習書法是個非常苦的過程,如果你能將書法的道路持續不斷的走下去,你就會在現實生活中能克服掉很多的艱苦問題,所以,學習書法能使你養成很多好的習慣,能使你在現實生活中堅韌不拔,面對人生,勤于思考,這是人的現實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人一但有了這種精神我想任何艱難險阻他都能克服,

    所以學習書法是一個非常好的,生活習慣,他會給你增加很多生活的色彩,使你光鮮亮麗,使你堅韌不拔,是你更加笑感人生,更加勇於面對人生。

  • 5 # 筆墨丹青2018

    學習書法最大的收穫就是書法可以改變一個人,從幾個方面可以證明

    1性格更從容

    可能是受到時代的影響,當代社會很多人性格都潛伏著浮躁的一面,尤其我們在談論小孩的時候,會很容易說:“現在的小孩不比以前了,都很急躁”。想能讓一個浮躁的人靜下心來,一來環境要靜,二來易入門,三來要容易奏效,四來有感情宣洩,所以,書法剛剛好。

    2氣質更文氣

    漢字,首先是一種文化,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文字更是一種凝聚力。因為每一個漢字都積澱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睿智與精髓,更凝聚著一種民族精神,寫漢字就是讓我們瞭解體驗民族文化,體驗民族的思想和情感以及民族的精神。

    3品格更高貴

    書法,是國粹,書法在漢字形成至今,見證了華人文歷史的變遷,那些過往的偉大書法家比如王羲之、褚遂良、顏真卿、陳繼儒等都是我們學習的楷模。無論是他們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還是他們做人的準則,都是我們榜樣,他們對於學習者的品德、毅力有很強的感染力。

    4學識更豐富

    學好書法,必須以豐富的學識為基礎,清代書家楊守敬認為,學術除品高以外,“一要學富,胸羅萬千,書卷之氣,自然益於行間。”由學書而悟到讀書更重要,這是提高我們文化素質的第二收穫——學識與素養。

    5更好學更聰明

    透過學習書法,能使人養成細緻、專注、沉著、持久的學習品質。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說的,要把字寫得合乎規範,比較端莊、乾淨、容易認,養成這樣的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於體貼人。而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練習書法很容易免除這些毛病。

    6觀察力更強

    練習書法,還可以培養觀察力、思考分析和表達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觀察、分析各種筆畫的不同以及字的結構,比照字帖學習運筆,長此以往,學習者更易領悟、領略書法的美妙之處,思考在書寫過程中應該怎樣表達才能達到這種效果。於是,此人觀察、思考分析、表達能力必定得到發展。

    7意志更堅定

    學習書法,可以使人的意志品質得到磨練不少人剛開始學習書法,愛丟三落四,心緒浮躁,無法集中注意力,練一會就坐不住了,甚至把墨汁弄得滿桌都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書法練習,漸漸的沉穩下來,這些毛病都消失了,能平心靜氣的寫字了。

    8更具創新力

    書法推崇創新,追求個性。臨摹古人的書法,是為了在大腦中積累大量豐富的材料,為今後的創作做好鋪墊,因而,書法教學從臨摹到創作的過程實際上是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從模仿走向創新的過程。

    9更懂規則

    書法有嚴格的書寫法則,我們學書法的時候既可鞏固所學知識,又能促進文字書寫水平的提高,把字寫得更美觀而又合乎規範。這點很重要,比如說考試,優美的書寫可以讓老師愉悅的批閱,得分更高;再說遠點,待人接物,也會更知道法則、法度和火候。

    10更懂美愛美

    書法是一門高雅的藝術,它抽象了天地永珍之形,融入了古今聖賢之理,人們學習書法,有淨化心靈、驅逐邪俗之氣、提高審美素質的作用。人們在欣賞書法的同時,對於書法的美,或沉雄豪勁,或清麗和婉,或端莊厚重,或高逸幽雅,無形中受到薰陶、感染,嗜好為之提高,漸漸的將審美水平提高,更懂美,更愛美。

  • 6 # 狂喜淡墨a

    長期學書法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如何評價對人生的意義?

    個人體驗,自從涉入了書法藝術的喜愛,便一發不可離開這塊自由生話而有風雅的綠草花園,無不每時每刻打理修整,澆灌施肥疏鬆土壤,並且在其外圍架上了一道薔薇,使整個藝術花圃,裝扮的樹林陰翳,鳴聲上下,佳木秀而繁蕤,野花發而幽香,常徘徊於此,怡然自得,

    心田,書叢,墨香,雲煙,書生惜壯歲韶華,寸陰尺璧,不知不覺,人入知天命之年,愛書法數指已有四十個春秋,前二十年,有喜歡常常欣賞,時斷時續,伏案臨寫,算初入書墨,從知之甚少而知之尤多,才有今天不知足,才有此時謙虛,書法深厚玄妙,無止境,後二十年也分二個階段,第一個十年依然沒有持之每日窮追,而是漸有覺悟,漸有通神,後十年才是鑽研與砥礪,其中入地方書畫社,熾熱裡又有理性,浪漫中又有感性,不自覺書法愛好進入如醉如痴之狀態。

    收穫精神上的快樂,基於社會走進快節奏時代,尤其是物質豐富,人隨著對物質豐富性的需求慾望,而拼博,身心不斷透支,身疲心累。此刻對於尋找如何釋放一點心情壓力,於是讀書學書法,是謂一種最佳選擇,當然這是有文化人的擇優首選。

    收穫知識上的積累,與書共翩躚,從而必有的文化知識的修養儲存,沒有文化性,藝術將會失去應有的書卷氣。因此在書法學習的過程,隨時都在文化海洋裡遨遊,不斷地吸收書法所體現的文化知識,包括詩文,經學,更多的是古典知識,知識的豐富性,給人以精神力量,不單單藝術形式之享,亦有文化知識的積累。

    收穫了心境平靜,躁動不安時代,總有些許奢望,使得本來安然卻有怦然,當面壁南窗揮灑春秋,衝擊波釋放了不知有多少非分之想,正常的生活,立命知安,知靜,才是生活的恬適,生話不能沒有愜意,雖不求得意,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心有平靜,一切事皆歸平常,皆由一個層面潛移到又一個層面的幸福值。貪得則有失卻,人之身心健康,因不靜而存私念,生妄念,氣妄則神疲,心態則累頓,書之靜,故此良藥是也。

    收穫了藝術氣質,觸類而通,由遊於藝,成於情,從而豁曠放,心性與詩意擁躉一種萬千美妙,實為造化鍾靈之秀,時刻盡收目,時常與我相戚然,田疇的一草一花,鳥鳴的一音一符,息息相關於吾神,世界如此嘉美,自然那樣充滿愛憐。詩情畫意,常寓筆墨,寫天地之大觀。或俯仰浩瀚的河海,或無垠的燦爛星空。總之藝術給人想像,讓人洞開心扉,由此一種尋覓,一種情觸,富有妙遇,世間美至善,有了人文情杯,井始關心這個充滿愛情和恨意,總之藝術性思考與觀察,給予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氣質。從此暢然永駐吾心田。

    收穫了美育,馬克思曾說,美是人在主動生產和創造過程中使自己的生命處於解放狀態而獲得的感受,在此意義上,獲得書法藝術美育實質是一種情感教育。一種生命塑造,它激發了美力感覺,從而挖掘我們的藝術潛力,彰顯智慧與才華,更多的是風雅,隨之風骨的體現,風流的個性豐茂,對我們的人生具有潤物細無聲般的化育,屬於本體瞭解生命的意識,瞭解生命的價值,其內涵是尊重和珍惜生命,發掘生命的社會意義,並將真善融入美的形式――書法藝術,使單純的審美臻入大美之境,每當靈魂遠離精神時,熱愛藝術,重拾藝術,剛有重放光明,再現崇高。獲得美學教育與薰陶。

    深度思考書法藝術的內涵,終究是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築夢,文化自信,以美立德,以美樹一己,以美儲善,以美啟真,以美養性怡情。用書法藝術形式之語言,展示自己的理想。

  • 7 # 花韻花卉

    書法學習對人的修養影響

    1.書法對於培養人的道德素質、身心素質、智慧素質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個性塑造及審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2.書法的內涵

    書法是以文字為載體,的確承載著文明,承載和發揚民族文化的精髓。為此,多少仁人志士而浸醉。而在當今,更應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視窗。尤其在新疆,宏揚主流文化,以先進文化為引領,繼承傳統文化,傳承書法藝術,增強文化軟實力,對強國固邊更具有深遠的意義。

    書法研究基本技法,體現文化內涵,更注重藝術品格,它考驗人的修養,膽識和胸襟,體現人生的審美價值意趣。在一定時間段,重要的是發現,而不是創造。數十年孜孜不倦揮毫鑄情,磨練了人生的意志,在歷練中一步步提升技藝,在技藝中發現體味美的元素,美的格調,美的韻律以及美的表現形式。在玩味中收穫愉悅。書能陶情,書亦載道、寓志。在書寫中需要凝神靜氣,又要欲書先散懷抱,既遵循藝術規律,又要注入情感,呈現藝術品味和文化含量及歷史淵源。是心靈的律動,感情的流淌和釋放。境由心造,神融筆暢,無為而治,意味無窮。書法能使人靜,更讓人思考,確實是修身養性、培養情操、延年益壽的良藥。

    3. 書法藝術與人生修養

    點為心畫、摯愛永恆、志氣平和、淡定拂塵、含容空有、陽舒陰斂、Teana湧情,方寸之間,營造和諧,永遠是心靈與自然,書法與人生的交融碰撞與凝結。“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不也正是天人合一,心手雙暢精神境界的自然表達嗎?由此可得,練字陶情,學書通道也是人生的一種追求,一種享受,一次昇華。

    “窮變態於毫端,合情調於紙上。”現代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在《中國書法裡的美學思想》一文中,對書法的表現特徵做了精要的概括:“所以華人的這支筆,開始於一畫,界破了虛空,留下了筆跡,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永珍之美。”惟其如此,書法,可以講是中國藝術最經典的表現形式,體現著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和本質精神。當年,畢加索偶然在博物館見到中國書法時震撼不已,他在那“帶燥方潤,將濃遂枯”的點畫縱橫中,在那“乍顯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氣象中,發出了“這是藝術中的藝術”的驚歎,從此對中國藝術懷有敬畏之心。

    4. 書法藝術與人生哲理

    書法中有自己的理論,簡稱書理。書法理論中有這樣一句話“翰不虛動,下必有由”,這是孫過庭從學書法實踐中得出的精闢見解,也是對書法用筆的高度提煉概括。“翰不虛動,下必有由”對書者提出了要求,切記隨意亂畫,任比為體。在筆“動”之前,要三思而後行,做到意在筆先,而後才能運籌帷幄。以行書中不可或缺的“牽絲”為例。牽絲是兩個基本筆畫之間非常細的線條,是由書寫時收筆或出鋒時順勢帶出的。其方法也像做人一樣講究:行書變化重韻律,基本筆畫要重,牽絲卻可細可無,層次分明。太多太亂的牽絲只能讓整幅字看起來雜亂無章,不分主次。人生也是一樣,生活中的許多事都需要我們有條理、有層次,涇渭分明,什麼時候該連,什麼時候該斷,都要以智慧去辨別,從整體去分析,用理智來處理,做到心中有數中國傳統崇尚儒釋道。仁義理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人與宇宙萬物均應和諧,更重秩序禮節。文字象形會意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符號。書法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書法表現審美品格,體現傳統文化內含的精神實質、涵養和風姿。中華民族世代相傳,創造了古代燦爛的文明,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精神內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艾草能做成什麼食物?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