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貼心媽媽

    孩子會有心理要求的,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1.咿呀學步的寶寶,不小心摔了一個屁墩兒,哭的好傷心,此時寶寶特別希望媽媽一把把她抱起來,而聰明的媽媽輕輕地蹲下來,一邊鼓勵孩子 ,一邊兒上給寶寶一隻手,看到希望的孩子會,在媽媽的幫助下很努力的站起來。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愛子心切的媽媽看到好看的衣服,玩具,只要喜歡,不論多貴都會給孩子買回來,孩子拿著,即使是很貴重的玩具,也沒有一點愛惜之情,過不了一兩天就有可能給摔壞了。曾經記得我們小時候,父母得買回一個漂亮的布娃娃,心中的那份喜悅無以言表。父母少給孩子買一些,反而更加有利於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 2 # Ellen媽媽育兒說

    孩子當然有心理需求,剛出生的小嬰兒也有心理需求,需要愛和關注,剛出生的寶寶喜歡大人抱著,那就是小嬰兒的心理需求,父母的懷抱讓孩子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寶貝越大心理需求當然也越多,希望得到家人的關注,希望家人尊重他,希望父母多多的陪伴等等,孩子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會讓孩子有安全感,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髮育。

  • 3 # 琉璃巧育兒

    當然有啦。別說會走會跳的小孩子,剛出生的新生兒,小寶寶都有心理需求。他們都需要安全感。

    1.先說新生兒。之前在媽媽肚子裡,被包圍著很舒服,一下子出來了。落空空的,又只會哭泣。他需要媽媽的擁抱。需要感受到媽媽的親密感。所以媽媽要經常抱抱他。唱兒歌給寶寶聽。

    2.幾個月小寶寶到三歲的小寶寶,對母親的佔有慾非常強。媽媽就是他的整個世界。看到媽媽抱著別人,別的孩子,就會吃醋。覺得媽媽是他自己的,只能抱他。媽媽多抱抱,建立安全感。同時也讓孩子明白,媽媽一直是他的媽媽,不會變,即使不在身邊,即使抱抱別的寶寶,媽媽還是最愛他的!

    3.孩子兩歲後,自我意識萌芽,物權意識發展,要多讓他感覺到擁有!然後才會學會分享!不能強迫讓孩子分享。要讓他明白這個玩具的所有權是他的。他有了滿足感安全感,才慢慢會分享的。

    4.孩子三歲後,上了幼兒園,心理也很脆弱敏感。需要更多關注。老師一批評,就很容易情緒低落。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小問題,父母要多關注。多溝通,透過遊戲的方式讓他懂得這些小道理!

  • 4 # 3歲媽咪

    孩子肯定會有心理需求,只要是動物都會有心理需求,何況是高階的人類?對於如何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仔累觀察孩子的動向與情緒變化,瞭解孩子的性格。

    二,當孩子不開心的時候,父母要耐心傾聽孩子的話語,及時給予安慰,鼓勵。

    三,當孩子表達不滿的時候,要想想是不是合適的需求,自己做為父母有沒有忽視孩子的感受,要及時關注孩子,接受孩子的不滿情緒。

    心理需求更多的是感情上的需求,孩子要的並不多,往往只想父母多陪伴自己,關注自己,給予愛與鼓勵!

  • 5 # 爾雅休養札記

    一位在集中營裡倖存的中學校長請求所有的老師:“請幫助我們的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你們的努力絕不可以製造出學識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心理變態狂,讀、寫、算只有在能使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時候才具有重要性。”

    打賞直播、充值遊戲、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犯罪,現在孩子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可家長們還沒有足夠重視,總感覺我的孩子很乖、學習很好,這樣就夠了。

    其實,當心理問題突然爆發的時候,孩子身上隱藏的性格基因,以及心中隱忍的東西,已經存在很久很久了,如果家長能夠及早發現並重視再加以正確引導,便能防患於未然。

    心理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真正決定命運。即使你的孩子十分優秀,但內心卻千瘡百孔,恐怕最後帶給你的肯定只有傷痛。

    孩子心理問題的表現過分內向

    內向並不是壞事,重點在於“過分”。這是由於孩子的性格過度平和或過度完美,從而產生嚴重的自卑感,而且自尊心非常強。

    當父母給予孩子的學習壓力過大,或者碰觸了孩子的心理雷區,就會產生早期的這種性格創傷,為以後的心理問題埋下炸彈。

    過分敏感

    孩子很容易生氣、很容易哭,甚至一句對大家來說很平常的話,他就會產生情緒變化。

    對於活潑型性格的孩子,父母經常指責,或者經常表達“如果你做得不對,我就不愛你”,就會很容易導致這種狀況。

    他們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喜歡取悅別人,以別人的開心為開心。這類孩子活得小心翼翼,甚至失去了自我。

    過分對抗

    你說什麼,他懟什麼;你要求幹什麼,他偏不幹什麼。這類孩子很容易成為問題少年,甚至會釀成大錯。

    這一方面是溝通不暢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孩子性格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原生家庭中父母不和諧的關係造成的,特別是父親人格的不健全。

    過分懶散

    孩子幹什麼都沒有激情,懶懶散散,不想奮鬥,整天很喪,甚至沒有夢想。

    這種過早佛系的表現是很危險的,試想一下,一個缺乏夢想的人將來會成為什麼樣子。

    過分表現

    這類孩子特別熱衷於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渴望獲取他人的關注和讚賞。他們沒有更多的心思去讀書或做事,喜歡做白日夢,做些不接地氣的事情。

    如果有一天他失去了眾人的關注,那麼他就會感覺人生黯淡無光,生活無趣,從而一蹶不振。

    過分早熟

    現在孩子的認知大都很早熟,但如果孩子在裝扮、情感、兩性等方面過分早熟,出現不符合年齡特徵的心理行為,很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規避和引導孩子心理問題堵上原生家庭的黑洞

    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父母的反應或結果。家庭撫養不僅僅是物質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撫養。

    父母在性格上不要複製各自原生家庭的黑洞,不要讓自己成為自己最討厭的樣子,讓孩子重演原生家庭的悲劇,要用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做好心理教育。

    扮演好父母各自的角色

    猶太人有一句俗語:“父親塑造孩子的大腦,母親塑造孩子的靈魂。”

    母親的角色是溫柔,給予孩子安全感,塑造孩子的性格、語言、情緒和行為等方面;

    父親的角色是力量,給予孩子方向感,讓孩子學會堅強、勇敢和規則,心理上產生強大的自信。

    如果家庭中父親和母親的角色錯位,如“虎媽貓爸”,或者父母中有一方的角色缺失,就會給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混亂,進而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給予足夠的陪伴和尊重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金錢、不是佳餚、不是玩具,而是陪伴。與其以給孩子掙錢的理由拼命工作,不如留出時間陪伴孩子,用親情滋養孩子的心。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有自己思想和人格,他們需要被理解、被尊重。如果父母一味粗暴地指責、阻止、強制,只會換來孩子更強烈的對抗。

    父母要做好的事情就是換位思考,瞭解孩子的心理,平等地溝通,充分地尊重孩子的想法。

    一個人,只有從小感受快樂,才會擁有健康Sunny的心態;只有從小被溫情滋養,才會善待別人;只有從小被尊重,才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和生命。

  • 6 # 家庭幸福教練

    【孩子的每一個壞習慣背後,是你沒看到的需求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們需要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對自己有所覺察,覺察越深,與孩子之間的愛就會越容易流動。關係,比任何方法都重要。當然,看見孩子的前提,是看見自己。父母是孩子問題的所在,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控制是最壞的教育

    “我們自己想象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然後再想象出對付孩子的辦法”,這是非常可怕的育兒觀。那麼,什麼是正確的育兒觀呢?——其實,我想說的是:親子關係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聽過“性格決定命運”,那什麼決定性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心裡成為內在的關係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係模式就形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母嬰依戀關係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的關係模式,與我們今天的事業、婚戀、親子關係,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這麼說好像人生是決定論,實際上親子關係決定的是我們人生的起點。

    1.

    孩子需要被看見

    我們先說說孩子的“存在感”。存在必須在關係中才能產生。如果嬰兒對媽媽笑,媽媽沒有反應,嬰兒就傻掉了。他會想,“我存在嗎,媽媽存在嗎,這個世界怎麼了?”如果嬰兒的各種反應得不到媽媽的迴應,那嬰兒會活在一個感覺裡,就是整個世界都是支離破碎的。

     

    那麼,通常的迴應有哪幾種,並分別有哪些後果呢?

    第一個就是重複對方話語中跟情感有關的詞。

    比如說寶寶跟你說,“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那媽媽可以迴應說“媽媽看到了,真可愛!”這就是重複他說的話。重複對方表達出來的情緒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緒,去確認它,彼此都會很幸福。

      

    第二種是無關反應。

      

    比如一個小孩子說“媽媽,我剛才看見了一隻狗,好可愛的!”有的媽媽會說:“你作業寫了沒?”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媽媽的溝通中,經常得到無關反應,那麼,長大後,他就會感覺到跟別人溝通是一種很愚蠢的事情,於是變得冷漠。當然,他也可能會非常聰明,在自閉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時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覺得跟別人聊天是很無聊的事情。

    第三種是情感逆轉。

     

    “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報紙上剛報導一個人因為狂犬病死了!”。等等類似這種反情感的話,你們會感覺到你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擰回去。

      

    當我們成年之後,我們不會記得這個憤怒,但這個憤怒一直藏在心裡,後來就會透過情感逆轉表達出來。

      

    第四種,就是不想回應。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做過一些惡夢,比如自己掉坑裡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險,就會呼喊“媽媽”,但是媽媽沒有迴應。這讓孩子會感覺“要死了,媽都不會來救我”。

      

    如果你想暫時自己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不願意迴應孩子,你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想跟媽媽互動,你的要求很好,但由於媽媽自己的原因,媽媽想自己待一會,這不是你的錯。半個小時後,媽媽再陪伴你好嗎?"

    2.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的行為

    1. 怎樣讓孩子避免危險?  

    只有我們體驗過了,我們的智力才會發展。我爸爸對我很好的一點就是爸爸很少用結論嚇唬的方式教育我。我小時候跟他一起釘釘子,刨木頭,這些看似危險的動作成了我童年有趣的回憶。

      

    孩子天然地處在覺知當中,他不會有事沒事把自己弄傷了。比如小孩愛玩刀,我們可以跟他一起去摸刀,慢慢地去摸它,慢慢達到傷害的臨界狀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這種感覺。有過刀子體驗的孩子,外出時被繩子纏住,他才會尋找類似刀子的尖銳物品去割斷繩子,這就是智力發展。而只學習過刀子很危險這個結論的孩子,是沒有能力自救的。

      

    如果我們只是學到了一些結論,我們的智力是沒有發展的,我們發展的是恐懼和制約。我見過很多00後的小孩,都這麼高了,樓梯都不敢下。媽媽時刻處在焦慮當中,孩子覺得探索新世界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摸索新事物覺得危險,孩子從小學會了恐懼和制約。

      

    控制就等於扼殺精神生命。你如果管他吃飯,他覺得吃飯就是痛苦,你如果要管他學習,他覺得學習就是痛苦。我控制你,你的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是我的意志。你的控制慾伸向哪裡,孩子一生就會感受到無窮無盡的痛苦。

    2. 要不要給孩子定規矩?  

    很多家長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定規矩,當時我想的是法律說合同的主體是要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平等的人,才能定合同。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行為人,怎麼跟你定合同呢?怎麼跟你定一個交換的條件去執行?這是不合理條約。規則的意義就是維護雙方的感受。

      

    有的媽媽問我,她的孩子都會刷牙了,還要她幫忙一起刷。我問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過程中,你們的感受是什麼,她說都很開心啊,我說這有什麼問題嗎?孩子如果學到遵守規矩等於難受,那他以後怎麼自覺遵守這個規則呢?如果這個規則讓孩子很開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規則就是這樣產生的,兩個人的感受都被照顧到,這個時候的規則就等於舒服,當沒有人監管的時候,他還是會願意遵守規則的。

    3. 孩子有了壞習慣怎麼辦?  

    每一個乖孩子都很可怕,他們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規矩做事,他們自認為是乖孩子,別人一定要愛他。當他們遇到巨大挫折,再乖也沒人愛,乖的邏輯被衝擊到崩塌,會發生很可怕的事情。

      

    我有一個朋友,要離婚,他說我過去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安排的,我想做一件父母沒有安排的事情,那就是離婚,他其實不是沒有感情了,就是因為他被壓制的太久了。

    任何控制都會遭遇反彈,不管是多麼正確的控制。每一個頑固壞習慣的背後,都是匱乏愛的痛苦吶喊。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壞習慣,你可以告訴他“寶貝,你不管怎麼樣,都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我沒有能力理解,但是我可以陪伴和看見。”

    結語

    每個靈魂降生到世界上,都有一個使命,這個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愛和自由,他自然就會體驗。

    家長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愛?

    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麼對他是最好的。我們有多少人是活在焦慮中,就是因為現實跟我們想象得不一樣。

      

    為什麼說要信任,因為大家看一下這個寓言,乾旱時節,小樹為自保把葉子蜷縮起來。園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質,及時補水;園丁B什麼也不管,小樹熬到雨季也活下來了。園丁C學了很多知識,認為樹葉伸展是健康的、正確的,所以不辭辛勞把葉子一片片掰開——結果可想而知。

      

    我們可以不懂得教育,我們不需要成為心理學家才能生孩子,但是我們要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就是你永遠不比孩子更知道什麼對他來說是最好的。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們對自己的覺察體驗有多深,就會有多謙卑。看見孩子的前提,是看見自己。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認知教給孩子,孩子最好也不會超過你了。

  • 7 # 若魚若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需求,孩子再小他也有自己的心理需求,但是由於孩子年齡小、人生經歷少,他在每個年齡段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爸爸媽媽需要有所區別:

    1.一歲半以前

    這個階段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完全的依戀關係,爸爸媽媽要多多與他互動,溝通,給他愛撫與關注,不要以為他小無所謂,你對他的態度其實孩子都可以感知到。唯有給予他足夠的愛,才能為他一生自信奠定基礎。

    2.一歲半到三歲

    這個階段孩子有自主性的呵護與尊重,形成自覺向上、使得自己更優秀動力、開始自我積極的人生,所以爸爸媽媽要多多鼓勵孩子,給他正確引導。

    3.三歲到六歲

    探究本能的需求,對世界無限好奇,所以爸爸媽媽要支援孩子對世界萬物的探究慾望,滿足他的好奇心,激發他的求知慾,為人生學習點燃激情之火。

    4.六到十二歲

    自尊自信自愛需求,要給與他足夠信任、足夠的肯定、足夠的成功體驗,就會讓他更加自信。

    5.十二歲到十八歲

    獨立性的需求,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

    總的來說,作為父母我們除了重視孩子的衣食住行,也要注重他的心理需求,給予他尊重,不要認為自己大就將自己意志思想強加給孩子。

  • 8 # 檸檬情感課堂

    最近有部電視劇“挺好的”,劇中的三個孩子,好像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老大太注重面子工程,老二又太依賴家人,老三則是家庭觀念淡薄。如果要從心理學角度簡單分析的話,孩子身上的這些行為表現其實是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尤為分不開的。劇中的父母對老大的要求就是好好學習就成,對老二盡是寵溺,對老三呢,就簡單一些了,乖一點就好。

    那現在我們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來看他們三個的發展過程,其實是能看出來,如果兒童時期的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或者家長滿足孩子的方式出了問題,那麼便會影響孩子成長後的思維模式和人格發展。

    家長對於孩子需求的忽略會導致孩子認為父母不重視自己。因為孩子的需求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這次想要的是關注,下一刻的需求可能是誇讚。而父母也有需求,這一刻是想安心休息,下一秒的需求可能就是作為家長的虛榮心,那麼家長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是先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好像孩子在吃飯時心不在焉,腦子裡天馬行空,對媽媽說:“媽媽,我感覺今天我就是大力士”可能是想炫耀今天被體育老師誇獎了,期待父母的誇讚。但這時候父母的需求是想讓孩子快點吃飯,這樣也好繼續之後的其他安排,就會和孩子說:“什麼大力士不大力士的,快點把飯吃了”,父母的需求被滿足了,而孩子的需求卻被忽略了。久而久之,孩子發現即使聽話了,自己的需求也沒有得到滿足,那為什麼還要繼續聽呢?孩子就開始反叛,為了自己的需求同家長鬥爭,惡性迴圈,雙方的需求都無法滿足,孩子逐漸就會認為自己是不重要的,不被尊重的。

    針對這個問題,家長作為成年人,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真正的需求。像上面的例子,家長可以在飯後問一下孩子剛才為什麼說自己是大力士,雖然延遲了,但孩子覺得自己的想法和話語被尊重,需求就已經滿足了。有時候並不是家長沒有滿足,而是方向不對,比如今天孩子想買一個玩具,家長覺得沒有必要就沒買,但是生活用品都給孩子買最好的,這時候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甚至連解釋都沒有,孩子就會誤解為:爸爸媽媽不想給我我想要的,因為他們覺得沒必要。所以家長辨識到孩子的需求後,如果無法滿足,起碼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想要,但是玩具家裡已經很多了,這次的預算想給你換一些好的生活用品,好不好。”孩子從中可以感受到平等,感受到尊重。

    也有一些家長對於孩子的關注是有要求的,導致了孩子的誤解。相信家長肯定遇到過孩子仗著自己成績好獲得家長溺愛的,覺得只要成績好,不管出什麼事,父母都會幫自己解決,最後生活無能。也有一些孩子透過撒嬌去獲得父母的關注,不管犯什麼錯都可以被原諒,那這些孩子就會一直延續這個方式,因為他們發現只要我的成績好或者我會撒嬌,爸爸媽媽就會滿足我當下的需求,就會幫我買玩具,就會原諒我的錯誤。學習和撒嬌就是他們滿足自己需求的方式和工具。但同樣產生一個壞影響,當孩子這次考差的時候,家長的關切和誇讚也隨之消失,父母和孩子的感情溝通的媒介只有成績,但家長其實不管什麼情況都是愛孩子的,對孩子的愛是綿長的,這樣的做法導致了孩子和家長之間關係更加脆弱。

    對於孩子的關注,家長不能只關注成績好壞,還可以誇獎孩子今天自己獨立完成作業,或者孩子今天和其他朋友分享了自己喜歡的橡皮等等,不斷的發散孩子的思維,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這時候孩子才會知道原來爸爸媽媽的愛是穩定的,一直存在的。

    孩子的需求,很多家長不以為然,但孩子的世界很直接,他們會將這個與父母對自己的看法聯絡起來,家長可以在能力範圍內探索孩子真正的需求並且滿足,如果不能滿足的可以和孩子溝通,讓孩子在一個愛的環境中長大,對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也很有幫助。

  • 9 # 親子陪伴蘭怡C

    小孩當然有心理需求了,每個人的年齡段都 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很喜歡讓大人陪著,記得有一次我家孩子一歲多一點的時候,我在看書那時他還不太會說話,他就會用手把我的書打掉,過來拉著我的手陪他玩。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孩子喜歡到戶外活動,觀察身邊的小動物,小昆蟲,有的時候還會和小朋友們在一起玩的都不想回家了,所以說孩子是有心理需求的,大人也是一樣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心理需求。

  • 10 # 九皮皮

    孩子當會有心理需求了。不要認為孩子小,沒有心理需求,哪怕是剛出生的嬰兒也是有心理需求的。

    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比滿足孩子其它的需求更重要。因為外在的需求,父母透過自己的觀察和孩子的表現,不難發現,而且也比較好滿足;但是心理需求,就不一樣了,不僅需要父母能認真的觀察孩子、還要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心理、知道孩子發展的特點,才能真正的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什麼,從而才能去滿足孩子的需求。

  • 11 # 冉冉媽媽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自己有了自己的想法。對於他不滿足的事情,她會抗拒拒絕對於他,早已心儀的事情,很樂意啊,去完成。

    孩子是天真的,有時候,從面部表情就可以判斷出孩子是否也做某件事情。作為孩子的父母,也不可以,孩子說一就是一。對於孩子對的事情,當然要同意啊,對於孩子,部隊的事情,大人要,教育孩子。

  • 12 # 幸福生活媽媽

    一出生的孩子就會有心理需求。不同年齡的孩子心理需求都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需求。就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心理需求得到滿足的孩子心態會比較富足,內心更有力量。而心理需求經常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內心的富足感就會匱乏,長大後容易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心理問題。

    至於如何滿足孩子的需求,就需要在孩子從小開始,只要是合理的需求要儘量多地去滿足,對孩子的需求態度做到和善而堅定。讓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得到體現。

  • 13 # 藍海中的一片葉

    很多人說:“我們對孩子還不夠好嗎?給他們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孩子不光有物質方面的需求,還有心理方面的需求,90%以上的父母在滿足孩子物質方面的需求上都做得很好,但是心理方面的需求常常被忽略了。

    通常來說,孩子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心理需求

    第一,認可需求。

    批評的確有促進作用,但一味批評就過猶不及了。如果家長老是責罵孩子,勢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信心一旦被挫傷,就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人人都需要讚美,都希望被認可,孩子尤其如此。作為父母,如果隨時隨地都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最終你會發現,孩子其實很棒,說不定哪天就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我們要學會認可孩子,要發現孩子的優點,並且認可他的優點。

    第二,肯定需求。

    肯定了孩子,就會讓孩子產生自信心與主見,使孩子形成堅毅的性格。一些不自信的孩子經常會懷疑自己的行為,以致原本很簡單的事,孩子都會懷疑自己做事的能力,這就是孩子沒有自信心的表現。

    現在的一些家長庇護孩子,就像老鷹一樣總是展開兩個翅膀護著子,生怕孩子出現任何差錯。家長保護孩子到初中、高中還行,孩子一旦進了大學、社會以後怎麼保護呢?家長是不可能保護孩子一生的,

    越不信任孩子,越懷疑孩子,孩子就會越往負面去做,因此要更多地理解與信任孩子。比如,當孩子語言表達方式不對時,父母要理

    解孩子掌握的文字水平,就要多鼓勵和支援孩子,看到孩子的長處。肯定孩子不是簡單地表揚,而是恰如其分地告訴孩子對與錯,以改正、提高孩子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獨自做事情,無論結果多麼槽糕,家長不要急於否定,更不能急著阻攔,應該循循善誘,教會孩子正確的做事方法。

    第三,接納需求。

    我有一個遠房的表哥,他的兒子生下來就是唇裂兒,其實這對孩子的傷害不大,但是孩子卻因為父母產生了自卑心理。我間孩子你為什麼討厭爸爸?”他說因為爸爸嫌棄我。”當孩子身上的缺點連自己的親人都不能接受的時候,這オ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當然這只是個案,但不排除社會上存在著這樣的父母。

    當父母足夠真心愛自己的孩子時,孩子長大以後無論遇到什麼樣的苦難,都會有來自心底的巨大的心理安慰,因為他知道背後還有深

    愛自己的父母。即便是再大的苦難,孩子都會積極地對待,而不會走極端。

    愛是保護孩子最好的工具,欣賞、肯定和接納,這是認可孩子的三項法寶。在成長過程中,只有父母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面鏡子,經

    常得到父母的認可,孩子才能走好他的人生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24歲,零基礎開始學烘焙,難嗎?要學多久才能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