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畫隨出
-
2 # 外睿故
西方心理學其實並不究竟,也不怎麼科學,所以近年來西方心理學的方向是靈學,名曰“身心靈”。研究心理,最究竟的其實佛教唯識宗,唯心唯物也是由此而來。
我從佛教角度聊聊厭惡的基本原理,科學神教的不一定接受,但我很佛系的,不強求誰接受。
包括但不僅限於厭惡來自分別心,分別心來自我執,我執是執著有一個肉身的“我”和內在的我。有我執而產生各種分別和煩惱,當然快樂也是有我執和分別心產生。
為便於理解,舉個栗子。
早上醒來,發現窗外下了大雪,喜歡雪的人很開心,厭惡雪的人煩惱,這都是分別心。
情人節,喜歡的人送了美女一束鮮花,她很開心。不喜歡的人送了一束鮮花,她有點厭惡,這也都是分別心。
情人節別人收到了鮮花,自己卻沒有收到鮮花而起了煩惱,這也是由於分別心。
乃至世間一切喜怒哀樂,以及虛榮心、攀比心,都是因我執而生分別心造成的。
所以佛教很多法門都倡導我們佛弟子斷我執、證“無我”,斷我執證得“人無我”,就能斷煩惱,閻王老爺都管不著你,再也沒有什麼讓自己生氣的事兒了。
儒家好像也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猜可能也是這個意思吧?
-
3 # 心理諮詢師趙銀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比如你特別特別討厭吃蘋果,所以你媽媽每次給你吃蘋果的同時給你吃橘子,每次都是如此的話。
時間有點久了,你吃橘子也會有噁心的感覺。
-
4 # 奇蹟般存在的
從進化心理學講,厭惡最初的功能,是避免個體食用不潔的食物,避免接觸致病菌,如腐敗物、排洩物等。從厭惡的表情看,鼻子褶皺、嘴角下壓、下嘴唇收縮,是減少吸入和攝入的動作。這可謂是“祖先遺傳下來”避免身體接觸細菌的手段。達爾文將厭惡定義為,透過視覺、嗅覺、觸覺的接觸或是想象某種刺激誘發噁心反感的感覺。對於極端厭惡的事物,我們會說“令人作嘔”。
從認知心理學講,與憤怒、恐懼等其他情緒相比,厭惡是唯一可以激發腦島區域的情緒。而腦島是大腦中與食物的味道有關聯的部分,也會與不愉快的味覺體驗有聯絡。當我們產生厭惡的情緒時,腦島像吃了壞東西一樣活躍,早造成噁心的感覺。
厭惡是不斷髮展和演變的情緒。隨著社會的發,厭惡已經擴充套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違背社會規則、道德規範等行為和人,都會引起人們厭惡的情緒。對個體而言,厭惡就是避免個體接觸引起其不適的源頭,一種自我防禦機制。
-
5 # 羅桂田心理諮詢
厭惡是人潛意識防禦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對於有可能對於自己不利的事情、事物的潛意識的一種表達形式。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一個從安全感喪失到安全感的建立的這麼一個過程,在這個人的安全感還沒有建立良好以前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恐懼,擔心害怕受到這樣那樣的傷害。當不安全感出現的時候,厭惡的情緒就會產生。
當一個人安全感建立良好、完全以後,厭惡的情緒就可以沒有了。
-
6 # 820044101
厭惡感應該是後天形成的,跟自幼的教育和所處的社會環境有很大關係。但是如果是很厭惡某人的缺點,你就得小心反省自己了,因為有句話說得很恰當:“自己的缺點在別人身上看見最討厭。”不信,你仔細想想,很有趣的!
-
7 # 寧波心理諮詢師何向群
不知道你說的厭惡是否指人際中的,是對人的厭惡。
我舉個例子吧。
前段時間我有個來訪者,第一次見面時,她對我印象很不好。
她後來跟我她當時有種想逃的感覺。
當然,之所以有“後來”,肯定是她沒有逃,並且繼續和我見了幾次面。
然後,印象就出現了360度的大反轉。
為什麼之前對我有厭惡的情緒體驗呢?
回溯到她的個人成長經歷,發現,我原來很像她小時候的一個鄰居,
那個鄰居“壞透了”。
這是留在她早期的不舒服的記憶。
見到我,只是把她早期的那個記憶開關,觸碰到了。
我不知道這樣的例子,有沒有對你有幫助。
-
8 # 開心芳姐姐
1.內在安全感缺失,我們討厭某些人是因為我們內心控制感的缺失。心理學發現每個人都有一種來自自我控制的安全感。比如辦公室的鬥爭,有些同事就是看不慣另外的同事。經常兩人會明爭暗鬥。還有某些人很優秀也會讓人感覺自身有一種潛在威脅。
2.來自內心的投射,心理學研究發現我們容易無意識的把自己的情緒 、慾望、思維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和自己一樣,其實也是自己內心價值觀的投射。討厭一個人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感受,是成長環境帶給我們的限制性觀念,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向內求,反省自己,從而可以更好的瞭解自己。
3.自我保護機制,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就是有些人,你直覺到他/她的語言情緒或者行為會威脅到你,所以天然本能就有厭惡情緒。
回覆列表
江山易改性難移,
各人都有不同理。
事事都在心間藏,
都是為了吃喝忙。
事兒不順心難通,
都有無耐藏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