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犀情緣

    這是人類所特有屬性

    羞恥感

    人特有道德約束

    自我剋制是作為人

    不能缺少的一種能力

    沒有自我剋制能力,

    你將無法在社會上生存

  • 2 # 心境決定舞臺

    華人傳統的思想是克己復禮。克,就是約束;禮,就是三禮——《周禮》、《儀禮》和《禮記》 。禮樂文化,是華夏民族重要的基礎,人們要透過禮來剋制自己,使自己達到“仁”的境界。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就要如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子說:要戰勝自己的私慾,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節,這就是仁。只要每個人自己做到了克己復禮,那麼天下人都會成為仁義之士。

    西方人對人生的罪惡也進行了分類,共七種,分別是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慾、憤怒;概括起來,這都是人的慾望,其中一條便是情慾。

    理性是人類區別於其他物種的重要標誌,而理性,就是運用大腦去理性思考和行動,去對抗動物天性中的直覺和本能。如果人類沒有理性,不敢想象世界會是怎樣。同樣的道理,如果人類不剋制情慾,任憑情慾的Mustang奔騰,人類歷史就會倒退,就像原始社會一樣,到處都是不設防的情感氾濫,就會出現婚姻、倫理、道德、不文明等社會問題,更容易出現霍亂、艾滋、或其他不知名的疾病現象。

    從人權的角度分析,也需要學會剋制,如果沒有剋制,那麼社會就不存在人權問題,是誰都可以肆意瘋狂,隨著情慾的釋放,自然會伴隨搶劫、強姦、脅迫等各種犯罪問題,這嚴重侵犯了人權,剝奪了人類基本生存的安全問題。

    所以,學會剋制,懂得理性,是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條件。

    克己復禮,仁愛天下,是永恆堅持的文明智慧,是人類得以順利延續的進步根本!

  • 3 # 浩宇Volg

    人的本質是慾望,食慾、情慾、性慾、名利慾、享受欲...,形形色色,構成了他的一生。一個人,就其一生,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是圍繞這些慾望進行的。正是有了這些慾望,人才成其為人,而不是一塊木頭、一臺任勞任怨的機器。

    慾望是人行動的動力。人之所以會有行動,使因為他們受到某種誘惑,這個誘惑告訴他們這樣做會得到什麼好處,於是他們才會去做,並且不顧一切,不管有多困難,也不管有多危險,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正是因為如此,人才能演繹偉大而精彩的生活,才能體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興衰榮辱,才能不斷地取得進步。

    慾望是社會進步的源動力。長期以來,受馬克思的影響,很多人傾向於把社會進步的動力歸功於生產力,但要知道,生產力是人做出來的,而推動人行為的動力又是慾望,因此,社會進步的實質是慾望推動的結果。例如懶惰,從表面上看它是一種惡劣品質,但它卻在實質上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因為人們正是在懶惰的推動下改進生產工具、提高生產率從而減輕自己的負擔,獲得更多的休閒。

    慾望是自私的,正是因為如此才長期遭受人們的非議和道德的譴責,於是各種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儒教)才會紛紛倡導禁慾,最終給人們帶來災難。很顯然,人們扭曲了這樣一個事實:自私本身不是無罪的,有罪的是用不法手段營私。如果一個人為私利合法經營,他顯然是無罪的;如果是貪贓枉法、殺人放火、背信棄義、兩面三刀,那才是真正的罪過。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營私都是不法的。

    馬克思為了批判自私和慾望把人定義為社會關係的總和,其目的是想為社會剝削(公共剝削)找到理論依據和藉口。因為既然是社會關係,那麼他的社會地位和角色就被限定了,他的存在就是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而不應當有所超越。這實質上是把人看成連線在社會這部大機器上任勞任怨的“零件”,是不人道的,也不知道馬克思哪來那麼大的權力能隨便決定一個人命運!因此,人的本質不是社會關係,不是連線在社會這部大機器上任勞任怨的“零件”,他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利益和要求,他是慾望。至於社會關係,那是“不得已而為之”,換句話說是主觀無意造成的客觀結果。例如,一個人想掙錢而辦企業,這在客觀上增加了就業,但我們不能據此說這人辦企業是為了增加就業,要使那樣的話,這個社會真是荒謬得有些可愛了。

    人的本質是慾望,但慾望是無窮的,而人的能力有限,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要想減輕這份痛苦,一可變強,二可限欲。

    “變強、變強、變更強”,對於我們這個善良的民族來講,這也許是一組極不和諧的音符,卻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選擇。當今社會是如此的邪惡,早已不是我們孩童時想象的那般美好,因此繼續以善良的心態去面對這個社會是註定不能適應的。有時,看到那些剛出社會的青年面對這個社會所表現出來的疑慮、惶恐、困厄和失望,不能不讓人感到震驚,這不但是教育的失敗,而且是我們整個民族的失敗。

    變強把!只有變強,你才能從容的面對這一切,只有變強,你才能走進你那迷人而又偉大的理想。既然痛苦是由能力與慾望的差距造成的,那麼你就應當用自己力量來縮小這個差距,從而獲得幸福。

    要學會“惡”,但強的本質並不是惡,它是力量、是意志、是火、是宇宙間的閃電、是撕裂身體的疼痛、是粉碎一切的激情...

    要有侵略的意識,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隨時掌握主動,進攻、進攻、再進攻,不能有半點遲疑。

    學會戰鬥的技巧,不能一味的蠻幹,要講求策略,注意運用智慧,尋找對方的弱點,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尊重敵人,擊敗敵人。

    變強能讓人接近慾望而獲得幸福,但並不是所有的慾望都能透過變強來實現,恰恰相反,很多欲望是不能實現的。在這種情況下,你應當限制自己的慾望,因為除此之外,你別無他法。當然,對那些透過努力能實現的慾望,如果你不想努力或覺得努力太苦,你也可以限欲,但這不是我們所提倡的強健精神。

    限欲並不是逃避,也不代表阻礙變強的消極意志,它的實質是調整,是量力而行。一個人的野心可以有天大,但必須以自己的能力為前提。

    限欲也不是禁慾,雖然二者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在根本上還是不同的。首先,限欲在程度上要輕於禁慾,它不否定慾望,而禁慾則相反;其次,限欲是理性的調整,是主觀行為,而禁慾則是外來力量的強迫,這體現為宗教和馬克思主義。因此,我們必須嚴格區分二者,才能理解限欲的深刻價值和重要意義,從而調整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以便獲得幸福。

    當然,考慮到社會的承受力,人的慾望也必須受到限制。因為人生活在這個社會里,就像魚遊在水中,車行在路上,有必要維護水的清潔和路的秩序。一個無視“公共意志”的人,他不是一個強者,充其量只不過是個讓人鄙視的破壞分子。

  • 4 # 另類解說

    提的問題很含糊。

    不是每個人都是希臘修士島上的無性修士,也不可能人人都是禁慾主義者。結了婚的夫妻,在自己家,對方也同意,有想法為什麼要剋制?

    不是私密場合,或者不是夫妻,你帖的提問,倒可以算個問題。

    人是高智商有羞恥心的物種,經過幾千年文明進化,剋制是人屬性之一,也是文明的一部分 。公共場合,不是夫妻,帖中情形剋制是幾千年文明的選擇。像發情期動物一樣不能控制自身的,除了最近幾百年,之前抓住的都殺了。

    如果在公共場所,或對非夫妻異性,經常有帖中想法,應該是心理問題,嚴重的話會有精神問題,建議看心理醫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德賽定速巡航,在高速上前車突然剎停,自適應巡航也會剎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