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浪人小楚
-
2 # 火同雜說
先說說宋江吧,在江湖上,可以說是大哥大的存在,連晁蓋柴進都沒有宋江那麼強的號召力,可以說發展中後期,許多人是因為宋江才上的梁山,就連晁蓋的嫡系也信服宋江。
這樣的人,類比於明星。名氣大,圈內有地位,還不缺錢,能召開更多的人才,給更多的錢只能起一點作用,但是這樣的人最怕是名聲出問題和認可度,就像宋江一樣,只是鄆城縣一個押司,他需要的是更多上層人物去認可他,就算落草後,也想成功洗白,為朝廷效力。
類似,管理這樣的明星,可以以他的名義做公益,在允許的情況下,推薦他們為民眾做點事情,得到zf的認可,才是他們最想要的。
-
3 # 讀點快訊
《水滸傳》裡的那眼如丹鳳,眉似臥蠶的黑三郎,大家還記得他麼?他就是我最喜歡的《水滸》人物--天魁星呼保義宋江。他為人仗義疏財,慷慨大度,又孝敬父親,因專結交各路英雄豪傑而著稱。他性格直率,凡事不卑不亢,寬宏大量,尤其是喜歡幫助別人,所以人送綽號及時雨。
我喜歡宋江,是因為他的講義氣。在他還未上梁山時,就已經結交了眾多好漢。凡是有人來到他莊裡,宋江不管是誰,必將送他好些銀兩,並安排吃住,從不厭倦。別人有難,他必將支援,從不推脫,大義凜然,幫助別人排憂解難,並且因此而聞名山東和河北。他濟人貧苦,賙人之急,扶人之困。好結交江湖上諸多好漢,所以有許多人都來投奔他。記得晁蓋剛死的時候,宋江身帶重孝,他為了結晁蓋的最後一句遺言,煞費苦心。這對朋友的忠厚之心是非常難得的。
我喜愛宋江,是因為他的心胸寬廣,為人正直。他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愁眉不展,別人得罪他的事兒,一般也不會放在心上,不會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而生氣。記得他在京城,因閻婆惜不知羞恥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招惹他,他一氣之下竟殺了閻婆惜,就是因為他正直,不想做賊般勾當。
我佩服宋江的人品,佩服他的人格,但使我更加震驚而敬佩的則是:那一百零七個英雄好漢都能夠服從他的命令,並且他能夠把這麼多人都管理的井井有條,沒有內亂,沒有反叛,而且被捕來的人都能聽他的入夥。這讓我很震驚。宋江的管理方面讓我很欽佩。為什麼那一百多人都會聽他的呢?我想,這就是因為他的大度,他的機智,還有他管理方面獨特的才能吧。還有他相信每一個人,信任別人,這也許是重要的一點。記得在大戰高太尉軍隊的時候,高太尉被宋江捕到山上,可宋江卻為了國家的利益,而相信了高太尉把他放了。就是因為宋江的爽朗性格,他的軍隊才得以做到萬眾一心,為後來的“替天行道”打下了鋪墊。
雖然宋江箭法比不上小李廣華榮,智慧比不上智多星吳用,武藝比不上玉麒麟盧俊義,但是,他的管理才能卻是這一百零八個人中最厲害的,也是最受大家愛戴的。換句話說,宋江好比這一百單八將中的虎頭,《水滸傳》中因他而精彩!
-
4 # 剛剛很愛你
有一個好的員工我們應該高興才對,能夠給你企業帶來好的成績,能夠使你的員工擰成一條繩。
但是,如果他太聰明,我建議你採取兩種方法予以制約!
首先,先看他的情商怎麼樣,你先誇獎他,看他什麼反應,如果沾沾自喜,這種人就是一輩子的打工命,可以留下來為你所用,如果你誇獎了他,他還會耍一些小心機,甚至膨脹,這種人可以直接辭退,這種人不乏會有積累人脈白手起家的打算,如果早點制約住,何樂而不為。
其次,如果他沒有多的心機的情況下,你要予以多多讚賞,這種人你要予以更好的優待和工資,這種人值得你的特殊照顧,因為你相信,他能給你帶來很多的利益!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社會現實複雜多變,能夠交到一些好的員工是好事,但是壞的員工如果加以指導和改正,也是能為你鞍前馬後的物件哦⊙∀⊙!
回覆列表
一、結果導向,以業績說話
宋江上山前,晁天王管理較為粗放,義字當頭,導致吃大鍋飯現象嚴重。宋江上山後,首先肯定了“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的前提條件我們是兄弟,籠絡了人心;但同時又間接否定了按資歷坐位的舊規矩,當他帶著一幫人馬上山之際,即語出驚人:“休分功勞高下,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到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外定奪。”也就是說,不管以前功勞、資歷如何,以前的排名統統不算,以後按照功勞,重新考核,再評定座次。他自己帶頭響應“結果導向”原則,所以在每次打城頭之際,鬧華山,取關勝,打曾頭市,都是自告奮勇,親臨一線,且取得了不斐的業績,這種爭功勁頭為各位好漢樹立了一副標杆,連久居首位的晁蓋也因此感到壓力,誓要親自參戰立功。宋江用實力打破了梁山的評價規則,為自己後來坐上頭把交椅奠定了價值基礎,讓人不得不服。
二、科學劃分管理層級,完善組織職能
宋江坐上頭把交椅的二板斧是重新建立了組織治理結構,並確立了職能分工。組織建立原則以有益於事業繁榮為根本,用人所長,宋江、盧俊義二人同時作為領軍人物,一個以“大義”統率全軍內樹管理,一個以“外交”能力服眾外拓市場(為宋江被招安出了大力),非常地合拍,再加上吳用、公孫勝等智囊團形成了梁山泊的決策“大腦”,下設參贊軍務、錢糧管理兩個職能部門,業務部門主要由馬軍、步軍、水軍部組成,還包括資訊打探部、守衛部,以及補給後勤、生活雜務等支援部門。部門實行直線職能管理制,像馬軍就有五虎上將、驃騎先鋒和小彪將探馬幾個層級,各司其責;根據能力定崗,如母夜叉孫二孃這樣的角色,就安排她仍舊在山下開店探聽軍情,編制歸資訊部。此招結束了大家各懷心思、互相拆底的爭位局面,各好漢在合適的崗位上找到了成就感,自然就更加效力於聚義事業。
三、不拘一格,廣納賢才
眾所周知,管理就是計劃、組織、控制、協調資源從輸入到輸出增值的過程,人才正是事業成功的第一要素,宋江在被迫逃亡的路上,靠著個人魅力,結交了一大幫仁人志士,像箭術過硬賽李廣的花榮、脾氣大本事也大的秦明、勇猛無比的黑子李逵、諳熟水性浪裡百挑張順、日行千里比赤兔馬還快的戴宗,這些擁有特殊專長的人才無不為梁山事業增添了光輝的一筆。在後來的戰鬥中,宋江也惜才如命,大名城一戰,最終迫使朝廷命官關勝棄甲上山,靠的就是宋江的欲擒故縱用心感化,一句“大刀義勇神將,若得此人上山,宋江情願讓位”,就化敵為友了。呵呵,這等心胸難能可貴。
提升了基礎管理的梁山泊,事業發展突飛猛進,基本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軍事軟硬體充足,組織機構日趨完備,規模日益壯大,需求層次日漸提高,出現一些小富即安、熱衷於“大塊分金銀,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享樂主義者不足為怪,特別是在梁山泊未來發展路線問題上:最終要起義造反,還是“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可以說還處於混沌狀態,到了不得不澄清的階段。宋江沒有絲毫猶豫,運籌領袖智慧,實踐文化管理,抓住對人性的研究與精神指引,即時提出了組織使命藍圖,那就是要“替天行道”,這就是方向,這就是準則,打家劫舍也好,攻城略地也罷,都是為了這樣一個崇高的使命而奮戰的,甚至在與朝廷對抗時,宋江也常義正嚴詞口耳相傳,用這一價值觀影響敵友;並且在梁山上樹起“替天行道”的大旗,設立“忠義堂”議事廳,集口碑傳播與視覺傳播於一體。後來,在宋江力主招安的背景下,梁山隊伍更以正義之師的名份征討方臘,以極其悲壯的結局圓滿完成了自己“替天行道”、“報效朝廷”的愚忠使命。站在歷史的長河中看,結局是可悲的;但客觀評價宋江的領導才能,可見他的佈道能力是強勢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