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崇儀使

    崇禎死要面子又不想承擔責任;他想把丟失北京的責任丟個大臣;可大臣看透了他;也不提南遷。選擇自殺是他可能覺的落在李自成手裡會被凌辱的。他沒有那麼幸運向他那祖上英宗一樣被蒙古放回胡說八道說在蒙古他被蒙古當"天子"供的。

  • 2 # 秉燭讀春秋

    不是不想南遷,只是他優柔寡斷,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是崇禎南遷之事失敗最好的解釋。

    崇禎冷酷嘎恩想必群臣都心知肚明,自冤殺袁承煥之後,朝臣基本看透了崇禎真面目了。制約東林黨的魏忠賢死了,東林黨一黨獨大,這些讀書人只會嘴上功夫,全然不懂變通之理。認為南遷首都就是“靖康之恥”,南渡就是投降軟弱無能的表現。崇禎有此意南遷,但迫於當時朝內不正常的氣氛,自己又不敢堅持南遷,又想讓手下朝臣提出來,可朝中大臣害怕其反覆無常,寧可亡國也不提出南遷,並且只要崇禎一提出,然後集體反對,以示文人的清高。我估計大臣心裡想的是,國家又不是我自己的,天塌下來由你崇禎頂著,崇禎真是無奈之極了。

    崇禎想南遷是有記載的:在李自成包圍北京之前,崇禎為朝廷南遷還專門招開了個會議,但在陳演、光時亨等東林黨成員反對下終未能下決心遷都南京,錯過了最後的機會,當李自成大軍把北京城圍的水洩不通的時候,崇禎只有死路一條了―上吊。

    再有一件事就是,崇禎十七年二月丁亥條裡有介紹: 在內閣商議南遷事宜時周皇后曾對思宗說“南中我家裡甚可居,惜政府無有力持之者”。

    周皇后說南方咱還有個家,為什麼不遷回去呢?周皇后當時勸說朱由檢遷都南京,崇禎不聽。【周皇后本人是南方蘇州人氏】

  • 3 # 光明左使丶

    崇禎皇帝不南遷跟他本人的關係很大,當時的南京因為是開國皇帝明太祖的首都,所以有一套完善的行政機構,而且有長江天險在那加上固若金湯的南京城,完全可以跟起義軍暫時分庭抗禮,等起義軍和後金大軍出現動盪的時候再尋找機會攻佔北京是完全有機會的。

            那為什麼崇禎皇帝沒有南遷呢,明成祖遷都北京因為當時北京是他的封地,另外對天下豪邁的聲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因此,朝中大臣義正言辭的勸阻,天子是不能逃跑躲避的,崇禎礙於顏面不得不留守北京,顏面是一方面,主要是崇禎皇帝覺得北京城防固若金湯,對在北京防守很有信心,而且他對李自成軍隊的進軍速度低估了,還沒有等外圍的援軍到來,北京城就破了,崇禎皇帝應該早就想到明朝的統治已經是一棵腐朽的大樹,無論是北京的城防還是外圍的援軍,都在這種極端腐敗和萎靡中表現的非常差勁,據史料記載,北京城是被人從內部開啟的,也就說基本上沒有防禦,而周圍的勤王之師,除了找理由走不動的就是被人一打即潰的。崇禎皇帝在絕望之中,殺掉了皇妃和公主們,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 4 # 置身黑白的精彩

    崇禎有的時候很固執,專斷且武斷;但有的時候他又很猶豫,優柔且寡斷

    所以,在信任大臣、任用武將上,要麼不用要麼就往死裡用

    但是,在面臨巨大壓力(對金和談、南遷)的時候,卻又猶豫的要死

    執政十七年,時而用力過時而猶豫不前的朱由檢,最後的選擇是在景山上自縊而死

    很多人都認為,是崇禎的自負和決絕導致了大明的快速滅亡

    如果崇禎選擇南遷或是立太子為帝南逃,以南京為根據地號召天下兵馬勤王,或許就不會出現南明群龍無首自相殘殺的局面了

    所以說,在最重要的節點,崇禎做出了最差的應對

    本有南遷之意的崇禎,為何最終又放棄了?

    關於這個問題是很難解答的,因為我們不是崇禎,我們也不知道他到底想的是什麼

    但是有一點比較肯定,他曾經想過南遷,就像他曾一度想要和後金和談

    問題是,和談崩了可以理解,畢竟國家還沒到亡的時候;可南遷之議提上日程的時候,明朝已經搖搖欲墜,幾近滅亡了啊!

    可是我們的崇禎同志就是沒有選擇南遷,諸多史料記載是因為大臣的阻撓導致,可決定權還是在崇禎手裡的,縱使有人反對有人拒絕,皇帝一聲令下,誰敢抵抗?

    別拿內閣的封駁權來說事,崇禎一朝皇帝說話還是有分量的

    沒人知道崇禎在臨死前寫下的“諸臣誤我”是聲嘶力竭的控訴,還是對於自己優柔寡斷的辯解,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

    崇禎死前,並未效仿前朝亡國之君進行禪讓(留下嫡系和旗幟)

    到底是崇禎的性格問題,還是明朝政治制度腐敗的鍋

    明末文官集團,為大明的覆滅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自從魏忠賢倒臺之後,再也沒辦法達到相互制衡制約,推動國家發展的高度

    以往的閹黨,雖然無惡不作卻也鐵板一塊,執行力是沒得說。可東林餘孽上臺之後,互相攻訐、爭權奪利,目的只有一個——權力

    缺少了太監製衡,滿口仁義道德計程車大夫階層,徹底解放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崇禎只能一個人跟這幫子老油條拔河。而結果很明顯,崇禎是失敗的

    在外作戰的將領,無法面見崇禎陳述作戰計劃,只是因為崇禎的寵臣從中作祟。而這名將領隨後蒙冤入獄,錯失作戰良機。

    一心為國的戰將,對外作戰得不到友軍的支援,最終戰死沙場,還是因為崇禎寵臣的授意。

    上文提到的寵臣,是大明最後一位比較有能力的首輔楊嗣昌,有著卓越的軍事能力和戰略眼光,唯一的缺點就是打擊政敵不遺餘力

    死掉的兩個人分別是孫傳庭和盧象升,孫傳庭歷史評價為大明最後一根支柱,盧象升是農民軍口中的盧閻王

    縱使是忠心耿耿以死報國的楊嗣昌尚且如此,何況是溫體仁、魏德藻、陳寅之流

    所以說,文官集團的腐爛促使了大明的迅速敗亡

    南遷是否可行?如果真的南遷會是怎樣?

    很多人詬病崇禎昏庸,倒是不說他執政期間的問題,而是他最終的決斷

    作為明朝歷史上最勤政努力的君王之一,崇禎是典型的實幹派。執政十七年間,他吃得很少、娛樂很少,天天干活,三十多歲看起來跟五十了一樣

    可為何如此勤政努力的崇禎,不說是認可,至少要理解一下吧?

    問題就在於,他最後的決定實在是抹殺了他所有的努力!

    如若南遷或者立太子為帝,那麼在廣袤的江南地帶,可以憑藉南京城重新建立政權,畢竟南京有著與北京一樣完整的政治體系,再加上大量投奔而來的忠君愛國志士,是有機會再次問鼎天下的

    根據歷史發展的軌跡,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的南明的確因為內耗問題而被快速消滅。如果崇禎立好繼承人再死,不僅名正言順,還能激發大家的鬥志(為先帝報仇)。南明不僅得人心、還能聚攏天下勤王軍共同作戰

    固執的崇禎,還是選擇了最決絕的一種方式。他遵守了成祖“君王死社稷”的教誨,只是卻也忘記“天子守國門”的要求

    已成氣候的李自成、張獻忠雖然擁兵自重,但絕對不會跟滿清握手言和

    崇禎如果南遷,吳三桂很有可能不會投降清朝而是會投奔南明,由此所造成的連鎖反應就是

    李自成不會被擁有吳三桂的滿清所破,敗亡山海關。而張獻忠或許也不會在孤軍奮戰中被部下所殺,天下則勢必會進入割據狀態

    如此看來,大明光復的那一天,倒是指日可待。只是歷史沒有如果,他只有曾經

    滿清在吳三桂的幫助下快速擊敗了李自成和張獻忠,而南明由於立儲問題內耗不斷,早就自亂陣腳,根本沒有競爭力

    滿清用了最小的代價入關併成為中原之主,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滿清就是靠著幾十萬明朝降軍和大量降將奪取了大明的天下,而且入關時打的旗號就是為崇禎報仇

    如此看來,崇禎如若泉下有知,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呢?

  • 5 # 歷史答人

    要說崇禎為什麼選擇吊死煤山,而沒有遷都南京。

    我試著用另外一個角度去解釋一下,那就是“文臣個個可殺”背後的君臣關係。 大明王朝風雨飄搖,崇禎皇帝也知道待在北京很危險,而且明朝的制度就是在南京和北京同時有一套行政班子,要是遷都,他可以再謀天下,但是為什麼崇禎最後還是沒有走成,在城破之時,吊死在煤山呢? 而且就算從孫傳庭戰死開始算,其實崇禎有著大把的時間遷都。其中有個叫李明睿的大臣還將路線規劃好了,以“祭孔”的名義先到曲阜,再慢慢轉到南京。 最後因為群臣反對,少有人贊同,提出了“君死社稷”的說法。為什麼崇禎最後還是沒有跑成呢?

    “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心態在作怪

    因為明朝歷史上,北京城被圍了5次,但是最後都沒事了,所以心態有點疲了。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北京保衛戰”。所以或多或少,明朝群臣還是抱有一絲希望的。

    政治正確

    當年“土木堡之戰”,北元圍攻北京,有個叫徐有貞的建議遷都,但是這個時候明朝乃至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于謙站了出來,組織了北京保衛戰,擊敗北元;好死不死徐有貞後來發動“奪門之變”,幫助英宗復位,還讒殺于謙等人。在明朝後代人的心目中這是“奸臣”形象。所以“南遷”約等於“奸臣”,這種政治把柄不能落下。

    群臣關係不好

    (一)君對臣

    1.刻薄寡恩

    崇禎自詡是一個好皇帝,甚至還看不起唐太宗的兄弟相殘。但是就是這麼一位皇帝卻極其吝嗇,可以說是刻薄寡恩。孫傳庭是明末很會打仗的,他早前就和洪承疇等人打得李自成差點沒了氣,後來因罪入獄,再被起用。最後潼關一戰,孫傳庭犧牲,崇禎懷疑他是不是炸死,然後逃跑了,沒有給他任何追封。

    2.猜忌,好殺人

    好殺人的背後不單單是猜忌,更多的是崇禎不願肩負責任。他在位17年,殺大學士(內閣)就兩人,整個明朝就殺了四個內閣;四個尚書;二品以上更是十餘人。更有大臣在押赴菜市口的時候破口大罵崇禎皇帝,這在古代是得有多恨皇帝菜乾得出來這種事。

    (二)臣對君

    崇禎對臣子不好,群臣對皇帝也就沒有同仇敵愾的心了。

    1.皇帝不攬責,臣子不作為

    明末,李自成都已經快把大明朝掀翻了,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作為最後一張底牌遲遲沒有掀開,崇禎找大臣陳演和魏藻德商議,但是二人就是沒有草擬吳三桂回防的命令。因為萬一出事,崇禎會秋後算賬。 崇禎早前和李自成結下城下之盟,對付後金。但是還是由於沒有敢背鍋,所以崇禎也就不了了之了。

    2.皇帝小氣,臣子更摳

    明朝最後國家沒有錢了,找大臣眾籌,大家都不給,都說沒錢,甚至連國丈都只給了一萬多兩。李自成進城,崇禎和周皇后的遺體,大臣都沒有理會,最後還是一個六品主事買了薄棺處理的。

    崇禎的這幫大臣,大部分都在李自成進城以後改投“李氏王朝”,這幫人沒有骨氣嗎?要知道後來清軍入關,多少文人都是全家赴死的。所以這不僅僅是大臣的原因,崇禎也是有著極大的性格缺陷。

  • 6 # 看遍山川

    崇禎皇帝“兢兢業業,勵精圖治”了十七年,換來的是大明王朝的傾覆,這個皇帝當得太累了。這位以信王繼承大寶的帝王運氣實在是太差了,他的父兄們已經把大明江山搞得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大明這座大廈已然風雨飄搖,搖搖欲墜。

    崇禎也想來個帝業中興青史留名,做一個聖明天子,誅客氏,魏忠賢一時重振朝綱,也有點氣象。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明已然是一副爛攤子,內憂方面長期延續的黨爭並沒有結束,官員上下貪賄盛行,國家軍隊疲弊,已成私人武裝之勢。而真正面臨的是滔天的外患,席捲關中西北如火如荼的農民起義和關外蒸蒸日上的滿清勢力。

    崇禎苦苦思索,冥想治國之策,不管政務繁忙,例行的經筵與日講從未中斷。學習四書,五經,《資治通鑑》,甚至把已經停講的《春秋》也搬了出來,講《春秋》的文震孟被皇帝擢升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崇禎這番用心良苦是為了能在先賢和史書中找到治國的良策。

    讀史知史可知興替的古訓這誰都知道,從古籍中找到治世濟民的良策也不能講有錯,可是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史冊記載的情況氛圍只適合於當時的時勢,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崇禎懂得現代哲學,可著書寫論的那些夫子,經筵日講上的煌煌而言的講官,哪一個不是大義凜然,非此即彼,四維既張。

    我們讀史的學史的人往往也奉之圭臬,作為學子,老百姓也罷了,可偏偏這位九五至尊的皇帝成了讀死書的典型,書讀了一半,那些個經史子集成了束縛手腳的桎梏。不做徽,欽那樣的亡國之君,但是也絕不像宋高宗向異族投降妥協偏安一方,不能背上投降派的罵名,茲事體大,是崇禎心裡難言明的底線,凡是觸碰到這根底線的事,他會像個偏執狂一樣做出匪夷所思的事來。

    當時的滿清還遠遠沒有想吞併入主中原的想法,那時實力還不夠,所以有建議朝廷先於清講和,集中國力剿滅起義農民軍,攘外必先安內。但這種提議只是停留在萌芽,君臣上下主流是不自覺得把和滿清議和與南宋的投降政策相提並論,來個誰也不願出頭當秦檜,好笑的是也沒人能作岳飛。

    崇禎在這重大國事上與其說是下不了決心,還不如講是抹不開面子。更令人好笑的是皇太極倒是想得開發了話,“然而明主,非宋之裔,朕也非金之後,彼一時也,此一時也”,唉!沒有經筳日講的皇太極倒懂得此一時彼一時的樸素唯物論。最後出了個“倒黴蛋”兵部尚書陳新甲,崇禎用此人試探性地伸出了一腳,沒料想事情八字還沒一撇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為了崇禎的底線,面子,陳新甲只能抵命保全了,大明誰還敢和滿清議和。

    議和,偏安,南宋那幫君臣已被後人罵夠了,再也沒人敢提,怕戴個賣國賊的帽子,在理論上無形之中崇禎已經把自己的退路堵上了。名節重要啊,哪怕死扛,以江山社稷為代價在所不惜。

    崇禎的決策繞不過這個彎彎,崇禎二年十月開始,滿清鐵騎繞道蒙古,入長城,屢犯京師,有大臣就提議遷都南京,那裡有皇宮有政府班子,崇禎那時剛剛繼位,正想大幹一場,對自己肚子裡從古人那裡學來的治國之策信心滿滿,哪裡看得到京師沒有戰略縱深,在西北和東北兩翼夾擊之下。

    1644年初大順軍席捲山西,克太原,下大同,轉眼進逼北京,火燒眉毛了。大臣李明睿主張遷都南京,這時應該說是千鈞一髮該最高當政者決策的時候,崇禎帝故伎重演,招李明睿說“朕有此志久矣,……朕志決矣,諸臣不從,奈何,爾且密之”。到這時候了,這麼大的事,自己還躲在背後,讓李明睿去說服組織大臣合力體面地離開北京。

    崇禎想咋滴,他是想大臣們聯合起來主動求他離開,三勸四勸,他再三推辭,大臣們苦勸不行,集體在太極門前上吊請命,崇禎這才同意南遷,他就要這個效果,但這是他做夢的場景,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

    大臣們這時各懷鬼胎,能一致同意遷都麼?大明氣數已盡,到現在來討論這個問題已晚無意義,大臣們的家產,田地,經營都在京師華北,南遷勢必付出成本有所損失,做臣子的侍奉哪家皇帝都一樣磕頭,新主子來了頂多交點錢(他們只想對一半),在新朝再謀個職位不算難事。

    你皇帝守社稷也好,太子去南京監國也罷,是你做皇帝的本份,與我等己無瓜葛。當然這種只是心理活動,那幫大臣表面要麼表示沉默,要麼就大義凜然堅持皇帝守社稷。後來大順軍入城一個個趨之若鶩地也證明了他們的這般想法。

    直到兵臨城下,李自成還和崇禎談判,只要封王,劃山西,陝西,他負責平定其他義軍,還為明出力抗擊滿清。但崇禎一想到像徽,欽成為階下囚,再想到像高宗那樣偏安一方,苟且偷安,為後世笑話,拒絕協議,奔赴煤山,而和他一起守社稷的只有太監王承恩,其他都準備急著迎闖王去了。

    三百多年後我們作為旁觀者來聊崇禎堅持不去南方,想想他所接受的傳統教育,當時的社會環境,輿論氛圍,換作你我呢?是不是也勢必做出這種選擇,我們不能跳出歷史的框框去要求歷史人物,這才是活學活用歷史知識的要義。

  • 7 # 日常刷下線

    都喜歡把簡單的事說的巨複雜,崇禎是沒有逃的可能的!

    他一上臺一頓亂拳把閹黨剷除,大量沒有死罪的官員被貶成副職被打發去了南京。

    崇禎末年他要往南跑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就是南京。恐怕他去了也只有學玄宗皇帝當太上皇了!

  • 8 # 東吳周郎

    崇禎以身殉國,儘管留名史冊,受到後來人的尊敬和惋惜,但崇禎真心並不想殉國。

    他想活!

    ↑崇禎帝被群臣拖了後腿↑

    當時雖然形勢危急,燎火遍地,內憂外患,但崇禎帝仍有兩個選擇作為生路:與清議和,全力鎮壓國內起義軍;另一條出路就是南遷。

    這次我們來好好說一說崇禎南遷之路為何沒走成,一句話:被後宮和群臣坑了。

    首次提出南遷之議的,不是別人,正是崇禎帝朱由檢本人,當時內閣首輔是周延儒,崇禎帝和他密議首都遷往南京一事,結果訊息走漏風聲,傳到了懿安皇后張氏那裡,張氏堅決表示反對,因為懿安皇后在崇禎帝朱由檢登基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朱由檢視張氏如同母后,非常尊敬,因此這次南遷之議不了了之。甚至朱由檢想查出誰走漏了風聲,因為張氏的守口如瓶,也沒什麼結果。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三,崇禎帝招左中允李明睿,詢問“禦寇急務”。李明睿坦誠的建議崇禎帝南遷,並指出這是唯一緩解當務之急的對策。

    ↑孝哀悊皇后張嫣反對南遷,最終殉國↑

    這一下就燃起了崇禎帝南遷的心思,君臣對談到深夜二更時分,制定南遷具體事宜。

    平心而論,南遷確實是當時擺脫困境的唯一方案,但要想落地實行,並不容易。

    崇禎帝打算先把南遷的好處告訴群臣,說服朝廷大臣們達成一致。

    不久李明睿公開上疏,建議南遷,他指出:如果皇帝南遷,京營兵可以護駕,這就有了可行性;再者,沿途可以招募數十萬士兵,並且所經地界如山東,以及鳳陽的中都都可以駐蹕,暗示一路南下會不斷收穫軍民支援(雖然言過其實,有點吹牛皮);最後,長江中游有左良玉十萬大軍,長江下游又有江北四鎮,多達四個總兵的軍隊扼守長江天塹,南京駐守的大臣史可法可以寄託大事,以此忠臣良將,可以建立中興大業。

    ↑崇禎帝最終也奈何不了群臣↑

    首先跳出來的,正是內閣首輔陳演,他反對男槍,並授意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出門上奏疏,駁斥李明睿的“邪說”,甚至聲色俱厲的揚言: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其實這種反駁說辭,是典型的道理說不夠,就上刀棒棍。陳演你要是有理有據反對,那就說出來啊,可他內心的小九九是極為隱秘的,其實是想保住他在京城的龐大家產。而內閣諸大臣皆不明確表態,一個個都是老狐狸。

    崇禎帝不糊塗,他支援了李明睿,訓斥了光時亨,當面說道:“光時亨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這番表態,表明了崇禎帝已有妥協之意。

    李明睿則一如既往,極力主張崇禎帝本人南遷。內閣首輔陳演對拔弩張,堅決反對南遷。陳演放出南遷的訊息,鼓動言官制造輿情,猛烈抨擊“南遷”主張。

    那麼,輿論為何會給崇禎帝造成如此巨大的壓力呢。

    因為輿論的指責,句句都是崇禎帝不敢承擔的政治壓力:一旦南遷,意味著放棄宗廟陵寢,意味拋棄了京城百萬黎民,意味背叛了“國君死社稷”的道義正統。

    崇禎帝開始退縮了,對於李邦華的過渡方案,他並沒有同意,理由是:“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且無濟於事,太子年輕,做得了什麼事。”這次南遷又不了了之。

    ↑魏藻德老奸巨猾,最終慘死↑

    雖然沒過多久,陳演就被罷免,但繼任的首輔魏藻德更是老奸巨猾,始終對南遷之議不置可否。鞏永固,項煜再次提起南遷的時候,魏藻德都在場,卻一言不發,用沉默表示反對,崇禎帝在龍椅上聳身舒足,仰天長嘆。

    崇禎帝的周皇后傾向於支援南遷,最終無法成行後,她對崇禎帝遺憾的說:“南中我家裡甚可居,惜政府無有力持之者”,一語道破天機,沒有內閣首輔和行政系統的支援,崇禎帝走不了。

    這次南遷計劃失敗後,崇禎帝讓駙馬鞏永固傳口諭,要求重臣守京師,皇帝準備“聖駕南巡,徵兵親討”,但那些老奸巨猾的官僚們擔心崇禎帝一走,諸大臣成為農民起義軍發洩怒火的替死鬼,拼命阻止崇禎帝離開京城,崇禎帝竟無可奈何。

    除了流淚,除了下罪己詔,除了大作佛事祈求天下太平,崇禎帝已經再無法子可言了。

    ↑劉宗敏虐殺陳演和魏藻德,真是讓人感到痛快!↑

    那陳演當初為什麼極力阻止崇禎帝南遷呢?因為他在京城中早就囤積下大量財富,他當然也想逃跑,但捨不得這些家產,待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他心懷僥倖,主動向李自成座下大將劉宗敏獻上白銀四萬兩,試圖“有錢能使鬼推磨”,跟著大順軍繼續混日子,可是他的家僕告發他家中地下藏有白銀數萬。

    劉宗敏派軍到陳演家裡掘地三尺,果然發現大量白銀,劉宗敏大怒,大刑伺候之下,陳演又交出黃金數百兩,珍珠成斛,終於從牢房中回到家裡。

    沒想到,短短几天后,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匆忙離開北京城,在他臨走前,特意將釋放在家的陳演及其兒子斬首。

    魏藻德也是被劉宗敏用刑求錢,連遭五天五夜酷刑,腦裂而死,咎由自取。

    而孝哀悊皇后張嫣,則在李自成入京後,在自己的寢宮上吊自盡而亡,殉國明節。

    有陳演,魏藻德這樣的群臣,崇禎帝說的那句“然皆諸臣之誤朕也”,堪稱字字見血。

  • 9 # F14560678

    崇禎在死難前,朝廷在經濟、軍事、政治已經支離破碎,無以為繼,否則也不會傻到自殺。

    到此不存在"遷"這個概念,有什麼可以遷呢?

    首先朝廷沒錢財可轉移,否則李自成也不用心有不甘地掘地三尺,說大明朝廷沒錢那幫弟兄誰信啊,因為李自成這麼作的目的應該不是僅僅因為貪財,那樣理解就家庭話了,他已經佔領了北京,可能一切慢慢地都是他的了,但李自成慢不起,"流寇"屬性決定了他必須找到錢糧,養活和獎賞他的弟兄們,否則就會亂,但沒辦法,還是……

    其次官員、軍隊在利益耗盡時,都三個心眼了,其實早就三個心眼了,這隻能怪崇禎和他身邊的人,遠的毛文龍的屬下早已隨著毛的離去而離去,近的山海關剩下的軍隊也隨著袁崇煥的境遇而鬱悶不已,而那些只會站在背風地說大話的文官腦袋比誰都靈光,理由都更充分 ,誰會跟他走?沒可靠的人保護怎麼走,走到誰的窟窿裡?

    最後,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連小偷都知道,何況大盜盜國這個道理!控制力是關鍵。何況烽煙四起,且前有闖王后有後金,往哪裡逃?縱使他的皇族貴戚,都落水前捂緊錢包綁在身上,都覺得他是霍霍錢財的敗家子,縱使出去了,沒有控制力的他,還會被人們擁戴為昨日的他嗎?

    上面說的是大局,接著說個人,崇禎是有理想根紅苗正的好青年,是有面子和裡子的,曾經也朝堂向南,意氣風發,"斬殺"了魏忠賢,東林黨人又助他威武了幾下,揮了幾下大片刀,真是自覺從此旭日要東昇!從他以前的折騰就可看出來,只不過折騰反了,"什麼什麼誤我",真的不能怪別人!

    世界上就怕愚蠢的聰明人,那是沒救,到沒救的那一天,會鬱悶得無以自拔,想不明白啊,還要想,再加上面子,和考慮以後身前身後的尊嚴,唯有一死!

    崇禎作為一個想做事的政治人物,在他的概念裡就不存在好死不如賴活著,他的作為不代表他一無是處!也是生不逢其時,換個年景或許是個好皇帝!

    看那畫像修飾得可以……

  • 10 # 漢周讀書

    01

    1627年8月24日,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在風雨飄搖中登基了,年號崇禎。

    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大廈將傾矣。

    年輕的崇禎皇帝看到自己接手的這與個爛攤子,很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歷史上對於崇禎的說法很多,但是嚴格來說,崇禎還是一個有理想的君主,他試圖用自己的自律來勵精圖治重新恢復大明王朝的昔日輝煌,然而現實太殘酷:內有義軍,外有鐵騎,百官更是昏聵無用。

    直到十七年後,帝國的大廈在炮火聲中轟然倒塌,崇禎皇帝在在煤山上高呼“諸臣誤我”,其撕心裂肺之淒厲在幾百年後聽來仍是驚心動魄,一個曾經四方來賀的王朝就這樣結束了,真是可憐。

    然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崇禎勤奮了十七年,仍然沒能躲過帝國覆滅的命運,絕對不是一個可憐就能說清楚的。

    與他的勤奮想比,更讓人扼腕嘆息的是他的優柔寡斷。

    如果,當初沒有那麼正義凜然的【國君死社稷】,而是採取了“南遷”是不是又會是另外一種情況呢?

    只是,歷史沒有如果,更不可能重來,所以,我們只能惋惜的看到大明帝國的覆滅。

    1644年5月形勢圖

    02

    1644年,農曆甲申,崇禎17年。

    這一年,天崩地坼,山河鉅變。

    外有滿清的虎狼之師,內有李自成這樣的“流寇”勢如破竹,大明王朝已經【潰爛莫可救】,如一個風燭殘年的老者在苟延殘喘著。

    這年的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公然的給崇禎敲響了喪鐘。

    十二月,李自成渡過黃河進攻山西,所到之處無不披靡,李自成的目標已經很明確了:打到北京去,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擺在崇禎面前的只有兩路:一是死守,不成功則成仁;

    二就是遷都南京,戰略性撤退,憑藉長江天險重振旗鼓以圖再戰。

    從皇帝崇禎到文武百官,其實內心裡都像鏡子一樣明白,第一個方案簡直就是扯淡。

    從去年孫傳庭潼關兵敗身亡之後,大明王朝最後一支最聽話最能打的主力部隊也已經不存在了。

    駐守在各地的左良玉,劉澤清,吳三桂等人雖然都手握重兵,但是崇禎根本就指揮不了他們了——他們都在隔岸觀火,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崇禎這時候窮的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了,他們才不會傻到去給一個只會許空頭支票的老闆賣命呢。

    後來的事實發展也證明了他們就是有奶便是孃的軍閥本性: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鎮守山東的劉澤清公然抗旨,拒不奉詔出兵勤王,反倒舔著臉說【天下變,山東不為他人有耳。】

    清軍的鐵蹄剛剛踏上中原的土地,劉澤清立馬就投降了。

    兩個方案對比起來,顯然“南遷”這一計劃更具有可行性:明朝施行的“兩京制”,在朱棣將首都遷往北京之後,南京就成了留都,保留了一整套的國家機構,平時就是安置閒散官員的養老院,但要是像現在這樣的危急關頭,南京無疑可以馬上發揮出“備份”中央的作用。

    而且,南京所管轄的區域相當於現在的上海,江蘇,是大明帝國最富庶繁榮的地區,此外,在長江流域在江南地區,有著大量的明軍部隊,光是盤踞在武昌的左良玉手中就有20萬人。

    說白了,如果遷都到南京,錢,糧,人這些問題都不再是棘手的問題,就算不能東山再起,最起碼也可以暫時劃江而治,保住江南的半壁江山不至於亡國。

    03

    “南遷”的方案這麼好,崇禎為什麼非要死守著已經支離破碎的北京城,傻了嗎?

    當然不是,崇禎也不是沒想過要還都南京,早在兩三年前,崇禎已經動過這樣的念頭。

    只是這樣做,隱藏著一個極大的道德風險問題:堂堂大明天子竟然置黎民百姓與不顧棄京師而逃,成何體統?

    這件事兒讓作為國君的崇禎如何能說的出口?

    按照崇禎構想的,劇本應該是這樣設計的:

    大臣:皇上,形勢很嚴峻,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趕緊顛兒吧。

    皇上這是時候應該是一臉凜然:混蛋,我是天子,咋可能做出這樣有辱祖先的事兒,成祖皇帝曾經天子守國門,那麼如今就讓朕死社稷吧。

    眾大臣再次以首叩地:皇上,這不是逃跑,這叫撤退,我們現在的撤退只是為了日後的佔領啊!

    皇上此時應該是猶豫的:你們說的是真的?這真不是逃跑嗎?

    眾大臣信誓旦旦:真的,騙你是小狗,咱們只是戰略轉移。

    皇上一拍桌子:那還等個屁啊,趕緊收拾東西,往南京去。

    可惜啊,崇禎的劇本設計的很好,奈何他找的這一幫子演員根本就特麼不按照的臺詞來說,反而像陳佩斯那個光頭一樣老是來搶戲。

    1644年二月,山西陷落,站在北京的城牆上,已經能感覺到李自成手裡鋼刀上發出的逼人寒意。

    火燒眉毛了,都御史李邦華,戶部尚書倪元璐等人再一次將“南遷”的方案在朝堂上提出來。

    崇禎很感動:終於特麼有人說出了我的心裡話。

    【帝得疏意動,繞殿行,且讀且嘆,將行其言。】

    這個時候的崇禎心裡應該是這樣想的:趕緊再來幾個人勸我吧,我一定稍微推辭一下就下臺階了,來呀,趕緊滴。

    然而,讓崇禎失望了,想演戲的崇禎真的等到了一個強行給自己加戲的龍套。

    他叫光時亨,一個七品小官,安徽桐城人,時任兵科給事中。

    雖然只是個芝麻官,然而這個光時亨卻分明是個“戲精”,很懂得把握時機搶鏡:【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大聲曰:奉太子南往,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

    光時亨說的是唐朝安史之亂爆發時,唐玄宗西逃入蜀,玄宗之子李亨北上朔方軍大本營靈武,直接登基繼位,稱肅宗,尊李隆基為太上皇,後來李隆基被迎回長安,可是已經完全喪失了權利被軟禁起來,最後鬱鬱而終。

    光時亨的這幾句話太厲害了,直接點了崇禎的死穴:你不怕你兒子到了南京搶班奪權?你想上演唐玄宗的那齣戲碼?

    同時也給主張南遷的那夥人狠狠地捅了一刀:你們憋著要南遷,都沒安什麼好心吧?

    崇禎的臉當時就白了——雖然這個戲精很討厭,強行破滅了自己的南遷夢,可是自己似乎反駁不了他。

    打他一頓?

    也許他正巴不得自己惱羞成怒揍他呢——明朝末年,文官集團已經徹底的淪落為“精緻的利己主義群體”,他們牢牢地掌握著輿論話語權,罵人成了他們的工作主要內容,佔據著道德的制高點,罵同事,罵領導,罵皇上,罵的人級別越高越有成就感,最後是能惹得皇上惱羞成怒打自己一頓以此來顯示自己的直言敢諫而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04

    光時亨正是這樣一個人,雖然他的級別很低,但無疑他是很聰明的,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更善於利用“道德”和“正義”的大棒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動不動一開口就是“民族大義”“仁義道德”,一旦有人要動議“和談,他們立即就跳出來群情昂揚:說和談的都是賣國賊,我們寧願大明不長草,也要收服遼東半島。

    但事實上真的也要找人上前線時候,這些人的脖子都能縮到胸口去。

    崇禎皇帝遵守了他的諾言,吊死在萬歲山,以身殉國。

    被光時亨痛斥為投降派的李邦華也自殺殉國,臨死前在閣門留下遺言:

    【堂堂丈夫,聖賢為徒。忠孝大節,之死靡它。】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光時亨這個激昂慷慨的演講者卻一轉身投降了李自成,被李自成任命為“兵諫議”,繼續幹著自己提意見的老本行。

    最為精彩的是,他還寫信給自己在南方的兒子:

    【諸葛兄弟,分仕三國;伍員父子,亦事兩朝。我已受恩大順,汝等可改姓趙,仍當勉力讀書,以無負南朝科第也。】

    真的想為這位戲精鼓鼓掌,要是那時候有奧斯卡,光時亨不捧回一座小金人真的都對不起他的演技:在這樣紛擾的世事中,還能這樣冷靜的作出分析,自己在李自成手下當著官,囑咐自己的兒子好好讀書以期在南明的朝廷中謀求一官半職。

    這是不是現代人說的“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

    難怪崇禎在臨死前還不無怨恨的說: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爾】【是文臣個個可殺】【諸臣誤我】。

    如果在臨死前,崇禎還能記起光時亨這樣一號人的話,我想崇禎一定會在心裡提著名字咒罵他他的。

    後來,光時亨在李自成的手下也不好混(大順很快就玩完),又南下投奔了南明弘光政權,結果被馬士英彈劾論罪,最終被斬首,罪名就是:

    【力阻南遷,致仕先帝殞命社稷。】

    最光明最正確的路往往是死路:阻止南遷道德正確,投降李自成民心所向,再跑到南京不忘前朝…但加起來就是個死。

    老王見過太多各種跳槽漲薪資的,職位越來越高,薪水越來越好,但圈子就那麼大,很快沒人要你,結局都會很慘淡,最後只能靠給自己加戲活在江湖上…

  • 11 # 指動濟南

    “君王死社稷”,這一直很多人對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評價。不過,細讀《明史》及相關野史、文史筆記,所謂“君王死社稷”實在是溢美之辭而已。

    1、《明史》如何記載崇禎南遷的

    李明睿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只有南遷一策,可緩目前之急。”崇禎問:“這是大事,不要輕易說。”同時用手指天,意為“不知道上天的意思”。李明睿說:“天命不重要,關鍵是聖心做判斷,不要最終使憂患加身。”

    崇禎四下看看無人,說:“此事我考慮很久了,想要實行。因為無人上奏提議,所以推遲到現在。你的想法正和我意,但其他人不同意怎麼辦。此事重大,一定保守秘密,切不可洩漏。洩漏了拿你問罪。”

    等李自成攻陷山西。李邦華秘密上書請求崇禎固守京師,讓太子到南京監國。多日沒有得到回信,又上書請求把定王、永王分封到太平、寧國二府,拱護兩京。崇禎看信後心動,繞著大殿而行,邊讀邊感嘆,準備按李邦華所說的實行。

    正好崇禎召見群臣,中允李明睿上書請求南遷,光時亨為了反對他的建議故意洩漏訊息。迫於大臣反對的壓力,崇禎說:“國君死社稷,是我的份內事,我的志向定了。”

    2、野史、文史筆記如何記載崇禎南遷的

    關於崇禎南遷,《明季北略》、《明史紀事本末》、《東南紀事》、《明季三朝野史》、《南明野史》等大量寫於清初的書籍也有記載。大體內容如下:

    李自成攻陷山西,有大臣建議南遷,光時亨對崇禎說:“李自成的大軍把北京四面圍住,皇帝車駕將如何出去?請固守北京,安定人心。”光時亨是桐城人,崇禎年間的進士。入京師後先後任兵、刑二科的給事中。

    後來,督師大學士李建泰上書請求南遷,稱可讓太子先走。崇禎在平臺召見大臣說:“李建泰上書,勸我南遷。國君死社稷,我將去哪裡!”大學士範景文、左都御史李邦華、少詹事項煜退而求其次,請求隨太子到江南慰勞軍隊。

    光時亨因得到內閣大學士陳演、魏藻德的支援,大聲說:“隨太子去江南,你們想幹什麼?效仿唐肅宗靈武的作為嗎?”範景文等人不敢再說。崇禎又問眾臣戰守之策,眾臣默然不語。崇禎嘆息:“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就拂袖而去。

    到崇禎讓大臣討論戰守事宜時,李邦華、李明睿、少詹事項煜上書說讓皇帝南遷,或者讓太子去南京監國。崇禎看書後大怒:“你們平日都是怎麼說的,現在國家面臨危急,沒有忠臣義士分憂,而商量這些事,國君死社稷是古今皇帝的志向。我心志已定,不要再多說。”

    3、崇禎的“死社稷”多有負面評價

    透過上述史料記載,可知崇禎不過是被大臣綁架,選擇“死社稷”實屬無奈。對此後人對崇禎“死社稷”多有負面評價,其中以《明季北略》觀點最有代表性,主要內容如下:

    當時李自成勢如破竹,南遷是唯一選擇,光時亨認為“邪說”,此事就放下了,讓“天下恨之”。景泰年間,也先借土木堡之變兵臨京城。徐有貞曾提議南遷,皇帝沒聽,固守京城打退敵人,社稷平安。光時享想必也是持這種想法。

    如果認為光時亨說錯了,國君之死對社稷有意義嗎?如果認為李邦華說錯了,難道承受徽欽二帝當年之辱可行嗎?二者得失必有可辨之處,似乎贊成光時亨的人多些,但試問今日將相,你們真能成為忠肅大臣嗎?不能,則應南遷圖存,不失為自救之策。

    光時享稱南遷是“邪說”,大錯!而且崇禎身殉社稷,如果光時亨也能跟隨赴死,雖不足以救贖構陷君王的罪過,尚可稍微洗白自己,而他低身下腰成為賊臣,即使凌遲就能謝罪崇禎帝於地下嗎?

    李邦華以身殉國,他提議的南遷實在是愛君之舉,並非怕死。而李明睿的南遷之說,有不完善之處。如果崇禎在李自成未到時就走,“人心駭懼”,京城勢必被攻陷,後世會說這是棄國逃生之舉。如果李自成臨逼近時走,路途漫漫,李自成會追擊,崇禎定十分狼狽。

    所以上計應是皇帝死守社稷,“得古今君道之正”。太子應在李自成還沒逼近時,由大臣輔佐著悄悄南遷,在南京鎮守,守住根本,維繫天下人之心,情形緊迫時號召東南王師到南京勤王,再不濟,也不會父子被一網打盡。

    不僅是太子應南遷,永定二王也應分守浙、粵以防意外。不料全家同聚一堂,如燕巢在屋簷下,禍來了也不知曉。崇禎守北京,太子南遷,如此看來是最好的辦法。

    4、贊成、反對南遷的人結局各不相同

    光時亨敢在朝堂上公開反對南遷,是因為背後有人撐腰,分別是內閣大學士陳演、魏藻德。兩人與李邦華、李明睿等人政見不合,因此藉助光時亨反對南遷。下面來介紹下圍繞南遷一事相關人物的結局:

    光時亨——李自成攻打京城時,他和御史王章巡城,王章被殺,光時亨墮城折斷大腿,匍匐爬進尼姑庵,半夜自盡被尼姑救下。後被李自成大軍所抓,過御城河時,他和御史金鉉投河,金鉉淹死,光時亨被救起。

    三次大難不死,光時亨最終投降李自成,擔任兵科給事中。李自成山海關兵敗逃,他投奔了南明。馬士英彈劾他:“光時亨力阻南遷,使先帝身死;他投降李賊,實為大逆不道。”於是被殺並棄屍鬧市。

    陳演——作為內閣首輔,京城攻陷後,被劉宗敏囚禁。崇禎助餉時分文不交的他,此時主動上交4萬兩白銀而被釋放。李自成隨後出兵山海關,擔心舊臣作亂,將其斬殺。

    魏藻德——李自成抓住他時曾問:“為何不殉國?”他說:“正想怎麼為新皇效力,哪敢死去。”反對崇禎助餉聲音最響的他,被劉宗敏的夾棍折斷十指後,交出白銀萬兩。劉宗敏繼續拷餉,逼其交出全部財產。5天5夜拷打下,腦漿迸裂而死。

    李明睿——李自成攻陷北京,他潛逃回鄉,沉迷於山水和美姬,蓄養美色,內有數名南吳貴女,號稱“八面觀音”和“四面觀音”,名譽海內。後被明朝舊臣所購,獻給吳三桂,康熙十年病死,始終沒有出仕清朝。

    李邦華——北京外城攻陷後,李邦華到城內的文天祥祠堂過夜。次日內城失守,李邦華對文天祥靈牌三鞠躬:“邦華死於國難,請讓我跟隨先生到地下吧!”又寫絕命詩一首:“堂堂丈夫兮聖賢為徒,忠孝大節兮誓死靡渝,臨危授命兮吾無愧吾。”寫畢,吊死於梁下。南明追贈他為太保、吏部尚書,諡號忠文。清朝追賜他諡號忠肅。

    李建泰——奉命到保定駐守抗擊李自成,因病無法掌控全軍,中軍郭中傑投降,李建泰自殺不成被抓。清兵入京後將其從獄中放出,徵召為內院大學士,後罷官回鄉。順治年間,明朝降將姜瓖起義,李建泰響應,兵敗而歸。李建泰對家中50名小妾說:“我今天必死,你們誰願隨我同死?”無一人響應,最終被擒殺。

    範景文——京城攻陷後,範景文趕往皇宮。宮人說:“皇上出宮了。”他又趕往朝房,見亂軍堵住道路。隨從人員讓他換下朝服回家,範景文說:“皇上走了,我哪能回家?”在路旁破廟中寫下遺書:“身為大臣,不能滅賊雪恥,死有遺恨。”隨後跳井而死。南明追贈他為太傅,諡號文貞。清朝追賜諡號文忠。

    被認為“怕死而南遷,想挾太子效仿唐肅宗李亨剝奪唐玄宗實權”的贊成南遷的人,多在崇禎死後赴死。反對南遷,讓崇禎“死社稷”的人多拜倒在新權力下謀求富貴……

    這,就是關於崇禎南遷的一段歷史。

  • 12 # 夢露居士

    最近在讀《洪業:清朝開國史》,這本書裡說得很清楚了,崇禎很想南遷,只是沒有成功。

    第一個提出南遷的人是翰林學士李明睿。崇禎聽了他的主張後,私下裡對他說:“此事我已久欲行,因無人贊襄,故遲至今……爾且密之,切不可輕洩,洩則罪坐汝。”說明崇禎心中早已有南遷的打算,只是沒有人提出來,崇禎也不好第一個提出來而已。

    但是之後,崇禎在一個關鍵問題上和李明睿起了衝突,那就是:錢。要南遷,必須有充足的資金來徵募新兵、犒賞將士。崇禎認為,這筆錢不應該有內庫(皇帝的小金庫)出,而應該由戶部出。李明睿則強硬地認為,動用國庫的錢,就會危害抵禦滿洲人的防線,這樣南遷就成了逃跑。所以必須由皇帝自己出錢。崇禎可能心疼錢,雖然贊同李明睿的說法,但沒有最終拿定主意。

    幾天後,大學時李建泰提出自己可以捐銀100萬兩,招募軍隊開赴山西抵禦李自成。崇禎把李建泰的建議當成了救命稻草,但是沒想到李建泰完全是個繡花枕頭,他招募計程車兵也都是些地痞無賴,根本不具備戰鬥力。

    又過了一二十天,可能崇禎也發現了李建泰不靠譜,命令群臣獻策。這一次許多南方大臣都提出了南遷的建議,認為崇禎可以遷至南京,由太子坐鎮北京。但是那些北方籍的大臣由於家業田產都在河北、山東、山西等地,自然不希望把北方讓給李自成和滿洲人,因此激烈地反對南遷,南遷計劃因此落空。

    太原陷落後,崇禎再次召集大臣議事獻策。這一次主張南遷的大臣們提出了一項折中的方案:皇帝守衛北京,而太子南下。這樣一旦北京失守,太子可以立刻登基,組織軍隊抵抗。

    這項提議受到很多大臣的支援,但是這等於是讓皇帝做自我犧牲。崇禎不得不堂而皇之地宣佈:“國君死社稷,恆理也。”一些大臣感受到了皇帝的不滿,於是指責這一方案是“邪說”,認為必須固守北京,不能放棄,不能留任何退路。於是那些主張南遷的大臣紛紛放棄了自己的主張,認為不該放棄北京。

    其實崇禎此時心裡想的是自己南下,讓太子留守北京。可惜現在沒有一個大臣領悟自己的心思,崇禎只好說:“國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復多言。”於是南遷動議不得不作罷。

    後來,崇禎憤怒地指責大臣:“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就是因為大臣們沒有堅定地支援崇禎南遷,而崇禎也不好自己提出來。

  • 13 # 行走的小土豆go

    崇禎帝是一個被許多人同情的皇帝,他登基以後,兩個月內就剷除了“閹黨”,天下臣民為之歡呼雀躍,崇禎帝也一度以為憑自己的英明天縱和勤政節儉,可以使大明帝國重新煥發生機。然而在邊患、饑荒、財匱、朋黨、腐敗等問題的壓迫下,他終究沒能挺住,本不該是亡國之君,卻做了亡國之舉。當時,大軍壓境崇禎帝為何不捨棄北京,遷往南京,先保明朝半壁江山,反面寧願自殺,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擔心起義軍挖掘踐踏祖陵成為崇禎帝不願南遷的心病。明朝祖陵基本上都在北京。如果北京失陷在李自成手上,祖陵可能會被憤怒的起義軍挖掘、踐踏。這樣崇禎帝死後就再無面目去見列祖列宗,更要背上千古罵名。

    二是對吳三桂等人還抱有一絲幻想成為崇禎帝不願南遷的心裡依靠。當京城遇到危機時,崇禎帝希望吳三桂、唐通、左良玉、黃得功等人能夠來支援。可惜吳三桂出賣了他,直至李自成進城了,他還是沒有來。

    三是不肯放下顏面成為成為崇禎帝不願南遷的心裡障礙。崇禎帝本想成為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如果自己提出南遷,北京失陷的責任全由自己負責。所以他希望手下眾臣提出,然後自己“勉為其難”的答應。這樣責任就不在崇禎帝身上了。但大臣們都知道,誰提出南遷,南遷之後,北京失陷,自己就會難逃罪責。

    崇禎帝本身合嘉虛,優柔寡斷,終於失去大明江山,成為明王朝的亡國之君。雖說明亡始於萬曆,然而懦弱的崇禎帝也難辭其咎。可憐屹立200餘年的大明王朝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農民起義軍所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來歲的孩子瘋狂打媽媽?學校老師需要怎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