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球弟
-
2 # 哇侃達人
奧運會號稱全球第一大體育盛事,還是有相當大的關注度的,不能稱為無人問津,但確實不如世界盃那樣受熱捧。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觀眾、賽事組織方和參賽選手。
首先是觀眾,因為奧運會是體育比賽專案之集大成者,是一場大型綜合體育賽事,包括28個大項,300+小項的比賽。而這其中自然有關注度高的專案,包括籃球、足球、短跑、乒乓、跳水等。但說實話,其他大部分專案的關注度不高,因為專案本身的對抗性、觀賞性、精彩程度等很難迎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而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比賽的觀賞性與競技水平自不必說,加上各國成熟發展的各項聯賽與盃賽,巨大商業價值的開發讓投資方以及各國的足聯足協對足球賽事瘋狂造勢,激發著觀眾心中對於高對抗競技的熱情。世界盃作為單一的足球賽事,可挖掘的深度更深,看點也更多。
其次是賽事組織方,奧運會由於場館、配套設施、交通後勤等一系列高水平的賽事準備要求,造成其籌備工作基本只能靠舉全國之力。因此很多時候,這也是舉辦國向世界在證明自己的綜合實力。就像北京奧運會,如此盛事首次來到中國,來到發展中國家,彰顯的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飛速發展的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奧運會帶有了些政治因素。而世界盃是純粹的,這也是足球的魅力,也是國際足聯作為賽事主辦方一直在推崇的理念,用足球推動交流,化干戈為玉帛。
最後是參賽選手,上面說到了,奧運會也有足球比賽,為什麼關注度不高呢?這國際奧委會與國際足聯、各大洲足聯以及各國足協之間的君子協定有很大關係。正因為有世界盃、歐洲盃、南美解放者杯這樣超高關注度的足球盃賽以及各國的足球聯賽,為了維護投資方與各賽事主辦方的商業利益,避免參賽選手的參賽時間衝突、保證運動員的勞逸結合,同時培養挖掘新生代球員中的明日之星,各方約定俗成,奧運會足球比賽由低年齡段新生代球員參加,包括各國U23、U21甚至U19的球員。因此說實話,奧運會的足球比賽的競技水平相比於世界杯是打了不少折扣的。那水平不夠,除了鐵桿秋敏之外,看熱鬧的朋友自然也就少了。
-
3 # 都市南鄉子
東京奧運會推遲。今年疫情大爆發讓它雪上加霜,可以預料奧運會將加速沒落,如不全面徹底改革,未來可能消亡。奧運會與男足世界盃舉辦的差異性現在愈加分明。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體育發展的產業化和商業性。作為世界第一運動,足球尤其是職業足球是發展最成熟,產業化程度最高和商業元素最豐富的運動。它將體育運動的趣味性,競技性和商業性融合度最高,且相對單一。使全世界的人們願意嘗試,力圖稱雄爭霸,更願意真金白銀的投入。而奧運會所受限制太多,規模龐大,要求繁多,關注度不一,意外不可控因素很多,投入價效比太低等等,還可以列一串劣勢。還有,奧運會只限於一座城市及周邊地區舉辦,而世界盃可以分佈在一國各地,且標準統一易於操作,事後利用率高也是重要因素。
-
4 # 孟哥說球
這個和奧運會以及世界盃的賽制規則有關,對大部分運動來說,奧運會才是最高的榮譽,但是足球則不同,世界盃大家都知道了,32支球隊可以參加世界盃,而且對球員的年齡等方面沒有任何的要求,也就是說只要主帥需要,他可以招募任何球員參加世界盃比賽,而這樣的國家隊,往往都可以用最強陣容來出戰,但奧運會則不同。
按照奧運會足球比賽的規則,奧運會比賽的球隊只有16支,分成四組進行,參加的球隊少了,註定強隊就會少,而且足球最強的歐洲只有4個名額,南美則只有2個名額,這讓奧運會的競爭力有所下降,競爭力下降了,強強對話也少了,自然很難吸引球迷的關注。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球員的質量才是最大的問題。
奧運會足球規定,每支球隊的球員必須在23歲以下,不過每隊可以有3名超齡球員。而這就讓許多優秀的球員無法參加奧運會。畢竟,球迷都知道,23歲的球員,很多都在漲球期,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而大部分球員真正成為巨星,都是在25歲以後。許多優秀的球員無法參加比賽,也註定奧運會的關注度不會比世界盃強。
當然,還有一個主要的因素,那就是世界盃的商業化運作非常成功,就比如14年世界盃,國際足聯收到了16.29億贊助,而轉播費用收益也超過30億美元,也就是說那一屆世界盃國際足聯總收益達到46億美元,而18年世界盃收益更是接近60億美元,而這裡面很大一部分分給了各大參賽球隊,不少球隊也把參加世界盃,當成賺取資金的一個途徑。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世界盃已經深入球迷心中,在球迷和球員心中,這就是足壇最高榮譽,這是奧運會無法比擬的!
回覆列表
當08年落戶中國的時候,舉國歡慶,那時候奧運會還是受到人們追捧的世界大賽,可正所謂盛極必衰,或許國際奧委會也沒有想過,奧運會會有一天變得無人問津,2032年奧運會舉辦權,本來熱門的奧運會舉辦權變得無人問津,願意舉辦的國家只剩下印尼、南韓、北韓這樣的小國。而另一邊同為世界大賽的世界盃卻依舊受到各國的熱捧,競爭依舊激烈。SO,問題來了,同為世界級大賽,為何奧運會無人問津,世界盃卻受到熱捧?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同為世界級大賽,為何奧運會無人問津,世界盃卻受熱捧?同為世界級大賽,為何待遇差怎麼多呢?首先是經濟的產出比。經過多年的發展,奧運會因為專案多,週期長(加上殘奧會需要僅兩個月時間),這也讓奧運會因為投入的成本太大,產出的比例嚴重失調,幾乎每一個承辦奧運會的國家都要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也讓很多國家對於承辦奧運會沒有太多興趣。而世界盃這邊,作為足球最大的IP,它依舊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比如俄羅斯世界盃,這屆被認為最燒錢的世界盃,俄羅斯投入了140億美元,最終他們得到了60億美元的直接收入,以及未來10年,不少於330億美元的盈利。一個賠錢,一個賺錢,這樣的選擇題並不難選。
其次是場館的使用率。奧運會因為專案過多,需要建設的場館數量龐大,而很多冷門場館都屬於一次性消費,在奧運會結束後,缺乏維護和保養,都被閒置或者主辦方直接拆除,這樣讓舉辦奧運會的成本增加許多。而世界盃建設的場館則可以在賽後進行重複使用,繼續帶來盈利。
第三是市場的消費能力。雖然奧運會參與的國家更多,但是奈何足球是世界上最大的運動,無論是球迷的數量還是市場的消費能力,奧運會都很難和世界盃媲美。特別是相對奧運會的臨時體育迷成堆,幾乎每一個足球迷都會有到現場看世界盃的願望,兩者的消費能力高下立判。
最後是焦點的鎖定。奧運會專案太多,體育迷很難聚焦到絕對的焦點,而世界盃冠軍只有一個,這樣的過程更加牽動億萬球迷的心,看點更足,關注度更大,所以有時候專一要比全面效果來得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