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孔丘之徒曰
-
2 # 木子哲學
立憲派主要是康梁餘黨。他們最初反對革命,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有的理解了革命,但是,總之,在辛亥革命中,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
3 # 居安思危自強不息
立憲派是清末的一股強大的勢力。它的目的是運用立憲的方法,平穩的過渡到資本主義。他們和革命黨一樣痛恨腐朽的封建制度。但他們還殘留濃厚的封建君主思想。辛亥革命時,他們改頭換面的站在革命一邊。促進了清政權的土崩瓦解。
-
4 # 古道西風378
中國從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發展到清末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清廷腐朽墮落,滿清統治王朝千瘡百孔,大廈將傾。國內民族矛盾尖銳,各地起義不斷,猶如暴風驟雨來臨之前兆。面對如此嚴峻之勢,朝廷裡一些有政治眼光的官吏以及社會上一些具有資產階級人文思想的進步人士,他們也想學習西方社會那樣對國家進行全面改革,以改變目前國內這種落後不朽的被動局面。至於如何改變呢?首先在為維護滿清王朝的統治前提下,實行君主立憲自上而下進行改革,也就成為一種必然。因此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立憲派的主張獲得了光緒皇帝的贊同和支援,於是全國上下逐漸開始推廣這些改革措施,與此同時,洋務運動也在全國轟轟烈烈的實行。
但是當時清末國際國內形勢並不適合君主立憲制的推行和實行。首先中國的這種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狀況符合外國資本主義國家利益,因此它們決不希望中國改變這種狀態。而在國內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勢力對於改革是反對和牴觸的,他們害怕改革削弱他們的統治,損害了他們的核心利益。而且立憲派本身脫離群眾,又過分依賴沒有實權的皇帝。因此這些因素都註定這場變革的失敗。光緒皇帝畢竟是個傀儡皇帝,在政治上沒有決策權,在軍事上也沒有指揮權,是個徹頭徹尾的光桿司令。好容易拉攏袁世凱逼慈禧讓權,怎奈袁是個兩面派臨時倒戈。直接導致光緒被囚,康梁被迫逃亡海外,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被殺,戊戌變法徹底的失敗。不過先烈們的血沒有白流,使更多有識之士認清了滿清頑固兇殘醜陋的嘴臉,也斷絕了他們對於清朝僅存的一絲幻想。於是以孫文,黃興等革命派主張以武力推翻滿清統治,實現資產階級共和體制的共和國。
其實這裡還要說一點,孫文早期的思想也是希望自己能被朝廷重用實行改革,這從他當時寫信上書李鴻章,希望得到任用一事就可以瞭解到,可惜當時的李鴻章並不在意這位默默無聞的小輩。這才有了後來孫文接觸到一些思想激進的人士,思想上發生了巨大改變,成為推翻滿清統治的偉大革命領袖。我想如果李鴻章在天有靈,不知道他對此有如何感想?
因此,我認為清末時期的立憲運動的產生是一種必然,而在當時國際國內的形勢下,它的失敗也在所難免。而立憲運動的失敗,在某種程度上也導致了革命派的產生,最終透過暴力推翻了滿清統治。因此可以說立憲運動是辛亥革命運動的鋪墊,是一個過渡。而當革命思潮席捲全國,大有風雨欲來風滿樓之勢的狀態下,而康有為等人繼續鼓吹保皇立憲的主張就顯得落後而不合時宜了。
-
5 # 老潘2472
立憲派主要宗皆是保皇而進行適當改革,他們的改革方略也曾經獲得一部分當代小資產階級及知識分子的認可,但自百日維新後使得這一部分進步人士覺醒,不推翻封建王朝這些改革是不會成功的。
-
6 # 灰姑娘愛吃肉
首先我們得知道,清末立憲派主要的人員組成,包括一些早期資本家(張謇),部分維新派人士(梁啟超),還有部分清政府官僚。立憲的意思是君主權利受憲法制約。世界上最早實行君主立憲政體的國家是英國。清朝後期,維新派最早主張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由於維新變法失敗,這一主張暫時擱淺。後來隨著民族危機加深,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在越來越多的人呼籲清政府進行政治制度改革,這些呼籲改革,效仿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的人被稱為立憲派。
清政府在內在壓力下被迫宣佈實行新政,並且在1911年成立第一屆內閣。但是第一屆內閣的11位內閣成員有7位是滿清貴族,這屆內閣也被成為“皇族內閣”。“皇族內閣”表明清政府立憲是假,維護統治是真。所以立憲派對清政府大失所望,倒向革命。
辛亥革命發生後,立憲派掌握政權的地區紛紛宣佈脫離清政府統治,承認革命。
在後來的南北和談中,立憲派紛紛支援袁世凱,為袁世凱贏得談判主動權增加砝碼。在袁世凱稱帝時也有很多立憲派為之搖旗助威。
綜上所述,立憲派總體上說是資產階級性質,但又與封建勢力存在千絲萬縷聯絡。既促成辛亥革命成功,又助長了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
7 # 香茗史館
立憲派是清朝末期,隨著“維新變法”和“預備立憲”而崛起的一批政治人物,比較著名的有康有為、梁啟超,張謇、湯壽潛、蒲殿俊、譚延闓等。在立憲運動宣告失敗後,立憲派人士也分為了兩派,其中一部分投向革命陣營,例如譚延闓;另一部分則淪為保皇派,例如康有為。前一部分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爆發和清廷的滅亡,後一部分則多次支援復辟,阻礙了革命的發展。
△立憲派是清末時期不容忽視的一支力量
立憲派的崛起和發展19世界末到20世紀初,隨著“光緒新政”、“戊戌變法”和清廷“預備立憲”等政策的誕生,崛起了一批資產階級及其政治代表,他們所組成的政治派別便被稱為立憲派。
△在西方考察的五大臣
在國內革命形勢開始逐漸嚴峻之後,清廷也不得不做出表示,於是派出宗室載澤、端方等五大臣外出考察,表示準備立憲。之後按照五大臣的考察結果,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下詔預備立憲,次年又設定資政院,在各省籌設諮議局。
這使各地立憲派看到了希望,於是紛紛發表宣言,併發起國會請願運動,要求迅速召開國會,頒佈憲法,並縮短預備立憲期限。
△《欽定憲法大綱》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又宣佈“9年後實行立憲”,並頒佈了《欽定憲法大綱》。宣統二年(1910年),經張謇發起,十六省諮議局代表齊集北京,仍以速開國會為要求,接連發動三次大請願,但均告失敗。
宣統三年(1911年),“皇族內閣”的成立,使立憲派的大多數人終於看清了清廷的面目,立憲運動宣告失敗,這位後來立憲派內部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辛亥革命中的立憲派宣統三年(1911年)5月,清政府迫於帝國主義的壓力,要將路權收歸,這激起了四川人民的激烈反抗,6月17日,在立憲派紳商的領導下,“四川保路同志會”成立,推舉立憲派人士蒲殿俊、羅綸為正副會長,提出了“破約保路”的宗旨,“四川保路運動”拉開帷幕,此次運動最終發展為了武裝鬥爭。
△武昌起義
四川保路運動的發生,極大打擊了清廷的統治,鼓舞了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的鬥志,為武昌起義的勝利創造了條件,更是直接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爆發。
武昌起義後,立憲派積極策動南方各省獨立,清廷的統治開始全面土崩瓦解,全國性的革命開始迅速發展。而在辛亥革命爆發後,以各省諮議局為核心的立憲派掌握了多數省的政權,他們促使湖北軍政府參加南北和談,推進了國內的統一。而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後,立憲派又迫使革命黨人接受了南北和談調解,推選袁世凱建立北京政府,使全國短暫實現了統一和穩定。
△張勳復辟中不乏立憲派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立憲派內部開始產生分裂,一部分主張持續的革命,徹底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而另一部分則繼續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而以康有為為首的保皇派甚至利用地方軍政府公然實行復闢,袁世凱和張勳的兩次復辟,其中便不乏立憲派的身影。
綜上所述,立憲派對辛亥革命中的影響力極大,一方面促使了辛亥革命的爆發,並迅速使革命之火遍佈全國,並避免了辛亥革命之後各地的分裂,但另一方面由於他們主張的原因,又使辛亥革命產生了一定的動盪。
回覆列表
立憲派在辛亥革命中具有一定的功勞。
一般認為,立憲派從戊戌變法時期的維新派發展進化而來,具有鮮明、獨特的時代烙印,雖然與維新派和保皇派有著不同的宗旨,但是從本質上來說,是與戊戌變法時期,維新派為挽救清朝統治,力主除舊佈新,把革命消滅在萌芽狀態;戊戌政變後,隨著國內政治的發展變化,保皇派以反對慈禧太后、保護光緒帝為出發點,時而與革命派聯絡,時而又與之鬥爭;立憲運動中的立憲派則呼籲召開國會,制定憲法,以挽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思想上與革命派爭鋒相對。
立憲運動是失敗的,“但是由於有了立憲之舉,反加速了革命的爆發及清廷的滅亡,似不無直接的關係”(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
日俄戰爭爆發後,立憲派認為日本的勝利在於實行君主立憲制度,而俄國實行的是封建專制制度所以落敗。所以有學者認為,“立憲聲浪的掀起,與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有很大關聯”(陳旭麓《中國近代史十五講》)。隨著立憲派在統治階層和社會上層的影響力不斷壯大,更主要的是隨著同盟會的成立帶來了革命運動持續高漲,清政府為了能繼續維持統治,被迫承諾並慢慢地邁出預備立憲的步伐。清政府於宣統元年在各省投票選舉議員,計劃成立諮議局。
1909年秋天,各地諮議局正式成立。立憲派人進入諮議局後,鑑於當時局勢危機四伏,中國有被列強瓜分的危險,要求清政府召開國會,以解危機振興政治,同時消除革命運動。儘管每一次愈加激烈,但是立憲派發起的三次請願運動都失敗了。雖然運動失敗,但是它的意義卻是很大的。立憲派人批評清廷的吏制腐敗和財政敗壞,對革命派由對立轉變為同情。
請願國會,是立憲派夢想向清政府要求權力,衝突不可避免。辛亥革命前夕,立憲派人於宣統三年五月成立了憲友會,不再簡單地以君主立憲為理想。憲友會希望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結合體,但該會實際上由士大夫階層構成,又有溫和和激進之分。溫和派代表人物張謇不贊成革命,也反對激烈改革,主張學習日本的民治憲法。而另一代表梁啟超雖然也受到日本的影響,但他的思想“似乎比較接近英國傳統的自由主義”(蕭公權先生語)。至於激進派,看清了清朝腐敗本質,清楚看到革命潮流洶湧向前。儘管清政府可以任意取消一個憲政團體,但是憲友會憑藉諮議局的合法地位,發展勢頭迅速。辛亥革命爆發時,已有相當勢力的憲友會及時應變,實際掌控各地政治。
四川立憲派人雖然在武昌首義後反應遲緩,但護路運動卻是導致辛亥革命提前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護路運動的實質是爭取政治權力和保護經濟利益。隨著保路同志軍的起事,和平方式被流血鬥爭取代,立憲派與革命黨無意識地團結在一起。得到武昌首義的訊息後,和平的護路運動逐漸演變成一場革命運動。
武昌起義後,革命黨主持軍事,以湯化龍為領導的湖北立憲派欣然負責日常政務。湯化龍還以諮議局的名義電告各省響應獨立,得到了十四省的積極響應,革命形勢穩步發展。但是因為立憲派人與革命黨思想不同,加之財政、人事等問題直接引發雙方衝突,矛盾日益加深,合作只持續了一個月左右。
湖南與陝西是最早響應革命的省份。湖南政權在獨立十天後轉由立憲派掌握,諮議局議長譚延闓出任都督。他反對不必要的流血,採取有效措施安撫地方;在物資、軍事和財政方面積極支援湖北的革命軍。總體來說,譚延闓的系列舉措支援了革命形勢的良好發展。
廣西的立憲派和革命黨平時相處一團和氣,兩派人士沒有顯著的區別。兩派合作取得廣西的不流血的獨立,獨立之後亦能維持協調、合作。
我們可以透過黃花崗起義看出廣東革命黨的活躍。由於廣東諮議局副議長丘逢甲的溫和態度,革命黨人得以在諮議局站穩腳跟,革命黨逐漸發展壯大。廣東正式獨立時沒有發生流血事件,是立憲派和革命黨長期保持聯絡、長期合作醞釀的結果。
武昌起義後,多數的浙江諮議局議員熱情擁護革命。浙江獨立後,立憲派和革命黨決定推舉士大夫出身的湯壽潛為都督。立憲派人湯壽潛執政期間,安定當地秩序,通電支援革命。
新軍管帶姚以價發起了山西的獨立革命運動,立憲派在運動中漸漸失去勢力。
貴州的獨立雖然是立憲派主持,但實質是兩派合作的成就。隨著雙方舊怨萌發和權力爭奪等矛盾激發,代表革命黨的自治派在鬥爭中退敗。
江蘇是南方的政治中心。武昌起義後,革命黨在江蘇勢力強盛,而立憲派影響也很大。立憲派代表人物張謇在革命發生一個月後由立憲主義轉變為擁護共和。
立憲派選擇改良主義,企圖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在對救國的方式和中國的政體選擇上與革命派產生了對立。他們選擇開明專制和君主立憲道路,是基於他們對國家民族前途的憂慮,對救國救民出水火的熱忱和責任,對中國發展的獨特認識,在救亡的道路上做了艱難的嘗試和努力。
辛亥革命中,立憲派人由於有利的出生背景,在許多省份掌控了權力,但是不能因此說立憲派人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比革命黨還要大,或者說是主導了辛亥革命。最終推翻清朝的力量不是立憲派人的請願、集會,而是革命黨人的流血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