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叼著煙仰望星空
-
2 # 哈尼茶農門昌
這個問題,無法有個準確答案。說茶不好掙錢,那茶葉產業養活那麼多人,怎麼解釋?說茶掙錢,那麼多茶農又沒有幾個是發家致富的,這又什麼說法?中國六大類茶葉,產區遍佈全國各地,肯定有人掙錢,也有人勉強溫飽,而且大部分人就在一個溫飽線上,這是不掙的事實。
茶葉品鑑,各有所好,大家喝茶,適口為珍。愛好中養生,養生中享受,享受中感悟,感悟中快樂,快樂中生活。所謂品茗悟道,相信每位品飲者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時代風氣,不同的社會境遇中,都會有不同的體驗!
-
3 # 龍井茶痴
茶葉能不能賺錢看你怎麼樣定位,很多人都知道,茶葉的價格有的很高,有的很正常,看你處於茶葉銷售端的哪個位置。
第一種情況,是源頭的茶農(名產地除外),和其他種糧食種水果比起來,茶葉的銷售值更高,茶葉更適合家庭規模種植,春茶時候就籃子裡面採摘青葉賣,幾十一斤,比起水果的話簡單多了,特別在一些山區交通不變,現在農村的壯勞力是越來越少了,名產區的就更不用說了,供不應求 ,賣外地茶假冒的不在少數(都心知肚明的,哪裡都有,名氣越大假冒越多)。
第二種情況是批發商,尤其是大型茶葉集散地,這批茶商是最苦逼的,利潤低,投入多,風險大,現在大多數都茶葉都進入買方市場,產大於需。
第三種情況是零售商,零售店收到最大的衝擊是網店和資訊公開化,傳統零售商利潤是比較高的,現在受到的衝擊比較大,而且零售商靠的是人情和人流量做生意,普通的新手也一下子很難進入。
第四種情況是高投入,高利潤,最好的例子是小罐茶,前兩年看起來是銷售破億,破二十億,但是到底盈利了多少?央視廣告費不便宜,成本一公開這些廣告費都應該在成本上,總之一句話是幾百的茶葉賣幾千上萬吧,這種方式對於茶葉究竟能不能盈利?茶葉的成本大家都知道 這種智商稅要收完的。
第五種情況,網上的假茶農尤其是假冒名產地的,這一類是賺錢的,其實我說過很多辨別真茶農的辦法,前兩天也有人問過我有沒有淘寶店,我說沒有,因為我無法供貨,打個比方我賣明前茶,今年做了兩百斤,結果質量很好賣完了,怎麼辦?茶農的茶,茶地固定,產量比較穩定,要賣完的,一款茶葉一年到頭賣不完是茶農嗎?你們遇到過幾個會沒有貨賣完的茶商,而且春茶的時候茶葉生長快,晴天雨天各個茶種,多少批次分類,你們見過每天都在換茶葉照片等級的電商嗎?
第六種情況是最賺錢的 普洱炒作都知道吧,中國這麼大,傻子也多,尤其是有錢的傻子遇上一兩個對於普通人來說就可以三年不用開張了,幾十萬幾百萬,把茶葉忽悠成了天價 。
閒聊也聊了不少了,把茶葉當成普通商品那樣去經營,那是商人的本分,自然也暴富不了,在你面前有很多人在做,出奇招像小罐茶那樣的銷售方式投入也大,至於炒作嗎,能忽悠就忽悠吧。
-
4 # 紅塵茶坊
你的問題和你附的內容是兩種概念。
你的問題是問這個行業是否有好的利潤,你附的內容卻是張三消費心理的問題和茶店老闆經營手段問題。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賺錢的也有虧本的。我曾經聽說過我一個朋友的朋友,早年間在深圳開茶店的,開了五六年吧,家裡的費用保住了,手上也就是二十萬的現金,茶葉庫存大概50萬貨值。算是一直不溫不火,養家沒問題,也沒賺著大錢,一些特殊的原因,他有次機會搬到佛山,他就問我那個朋友要不要搬,我朋友的意思你再堅持堅持吧,茶葉這種生意需要磨的,但是他再三考慮(因為佛山的門面大而且便宜,加上其他好友的勸說)還是搬去了,結果一年左右時間吧,他認識了一箇中東的客戶,看上了一款他的庫存茶,80一斤的成本他報出了2000一斤的單價,但是老外就是認了這味道接受了,更離譜的訂單量還非常大,要包他這款所有庫存,你說吧,一個單品的庫存能有多少,而且這款茶葉的特殊性他還沒辦法再進貨了,他一不做二不休,用其它茶混在了一起發了貨,反正最後他這一把賺了幾百萬。這故事是真實的。這個故事裡集中了很多商業上的現象。
第一,要堅持,如果這店主只做兩三年,覺得其它的事情更好做,他不做了,也就沒後面的故事了。
第二,偶然性,如果他不是搬了地方,就遇不到這個客戶,如果他不是剛好有這個讓客戶對眼的茶葉,客戶也不會給他下單。
第三,商品的特殊性,味道是很主觀的東西,客戶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貨開啟泡上一壺嘗下的,客戶的標準不見得就是消費者的標準。所以給了他渾水摸魚的機會。
第四,產品雖然重要,但是好的銷售渠道更加重要,據說這個客戶後來又在跟他持續下單很長時間,這說明這個客戶的銷售渠道很好,大家都能賺錢,所以合作愉快。
第五,專業性的重要,雖然說是無底線的操作,也不是隨便找個茶葉來混著出的,最起碼要接近。但是如果沒相應的經驗,沒辦法短時間內做出判斷怎麼利益最大化,沒有好的進貨渠道,沒辦法找到合適的替代品。依靠銷售經驗和行業理解對客戶心理的判斷是他敢於賭一把的依據。
第六,心夠狠,20倍以上的溢價也敢報,而且敢魚目混珠,這行為雖然我鄙夷,但真香定律我是真的羨慕。
第七,商圈對人的培養,環境對人性的影響非常大,店主的家鄉做事業的太多了,可以說那塊的出來的都是做生意的,這樣的環境培養了這樣的人,一有絕佳的機會就是梭哈,環境造就了對機會的把握能力。
第八,必然性怎麼來的,所有偶然性機率性發生的事情,其實都有其必然性,這中東客戶不遇到他也會遇到其他的類似茶商,這種故事其實每天都在上演。
我再說說你在問題後面附的張三買茶葉的故事。其實這種現象不僅僅在賣茶這裡出現,很多銷售場景都有體現。多年前我吃快餐,先是五六塊錢的路邊快餐排檔,後來到嘉旺快餐(深圳連鎖經營的)吃7圓的牛肉粒蛋炒飯,然後是九元錢的蒸梅菜肉餅飯,跟著是十塊錢的什麼快餐,接著是12的燒鴨飯,最後是15的燒鵝飯,反正一步步往上漲,在這個店沒有吃過12的燒鴨飯之後還去吃7塊錢的牛肉粒蛋炒飯。所以這是消費心理個共性問題,不是茶葉店才有的。
好多朋友問我選什麼行業好,我其中之一就是讓他們選擇性用品,為啥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這個行業裡,消費升級的現象特別明顯。具體我也不說了,因為剛剛被提示說我內容含低俗資訊,所以我刪除了部分,其實真的沒低俗資訊,就行業消費心理分析的而已……
其實說這麼多,意思無非是,每行每業都是相通的,沒有難做的行業只是有沒有能做好的人,做生意需要能力需要實力也需要運氣,運氣可能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
5 # 茶毛的茶
茶葉掙不掙錢,其實本身這個行業就是穩定的,有著很大的客戶基礎,茶農不掙錢,種植不成規模;加工戶掙錢,手藝活;批發零售掙不掙錢取決於你的資源,一:茶葉成本低還是高;二:你的客戶廣不廣。
-
6 # 鄒城市旺旺茶行
茶好當然賺錢,你20一斤的茶,銷售價格30,也不一定有顧客認可和喜歡,你300的茶銷售400,可能大多數茶老闆都感覺不賺錢,茶葉目前行情是單位福利發,有利潤率高,高階禮品盒有利潤空間,單純零散客戶購買銷售,你喝上稀飯就錯了,現在好位置地段房租高,人工費貴,茶葉零售顧客分散,網路銷售充斥低價位夏秋茶,你考察考察茶城倒閉多些家,就知道茶葉好不好賺錢了。
張三一直喜歡喝20塊錢的茶葉。新開茶店裡每次張三去買茶葉,老闆都送他半兩好茶。張三將好茶攢著待客。一天閒來無事泡壺好茶,竟喝上癮。喝完免費的好茶,張三便不願喝20塊的了。不管他買多貴的茶葉,老闆總送他半兩更好的。半年下來,張三花在茶葉上的錢是原來的十倍!
回覆列表
茶好掙錢嗎?不邀自來
我目前就是從事茶葉行業,不知樓主指的哪方便,開店、開茶樓、還是做批發,總之入行茶葉行業需要前期做好準備,對茶葉的瞭解,有一定的資源,除非你很有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