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毛起吃
-
2 # 清遠那些事兒
很多人都出門在外,對家鄉的美食一定都垂涎。
莉莉,1990年,北京順義人,是一名編輯,2009年起因讀大學留在湖南永州,遇到現在的丈夫後定居湖南,離開家鄉已有8年,特別懷念家鄉的炸醬麵、烤鴨、豆汁兒等……
弘毅,1983年,湖南常德人,是一名媒體工作者,1999年起在長沙讀書工作至今,離開家鄉已有18年,特別懷念家鄉的津市
過兒,1986年,常德石門人,是一名文化工作者,2005年到長沙讀書工作至今,離開家鄉12年,懷念家鄉的臘肉、八月札等。濃濃鄉土情,家鄉的味道還停留在兒時!
志紅,來自湖南冷水江,如今生活在長沙,我最最懷念家鄉的紅油麻辣面、麻辣香乾、山胡椒油、龍蝦魔芋豆腐、麻辣豬腳……
小莉莉,1994年,湖南婁底人,是一名淘寶店店主,定居長沙,我愛大弗蘭,我喜歡我家鄉的夜宵,燒烤,肉餅,米粉,麻辣燙!
柏林,1994年,廣東中山人,是一名傢俱設計師,2016年因工作原因到了長沙,一年半載才能回石岐一次,好懷念家裡的布拉腸,流沙包還有茶果
少華,年齡就不說了,山東青島的,因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原因,離開家鄉已經有3年了,在外總是會想起家鄉的各種海鮮,不說家,口水來了。
王卉,1993年,廣西南寧人,是一名會計,2011年起因上大學留在上海,後來因為工作,離開家鄉已有6年,特別懷念家鄉的螺螄粉、老友粉、手撕雞。
-
3 # 伊琳9954
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爸爸就會買回來很多蘿蔔切成條,曬上幾天,曬乾水分後用鹽和五香粉醃製成五香蘿蔔,經常是醃製兩大壇。醃製好後覺得特別香甜,常常有鄰居吃完後再來要。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覺得特別好吃。如今父親去世已經三十五年了,每當冬天看見鄰居曬蘿蔔時,仍會想起小時候的那種蘿蔔的味道。
-
4 # 吃貨中的胖墩
有紅燒魚,在外面我從來都不吃紅燒魚,因為只有媽媽做的味道是最好吃,那種味道只能留在記憶裡了,外面的魚做的再好總不及媽媽的半分。
-
5 # 輔食記與食物戀
讓我魂牽夢縈的美食當仁不讓的是禿黃油。前段時間《風味人間》裡又出現了禿黃油的身影,這已經是我不知道第幾次在美食類節目中看到這道菜了,感覺但凡是國家級別的美食類節目都毫無例外的會展現這道菜的雍容、鮮美、難得與欲罷不能。百度百科說:“禿黃油,是蘇州的方言,禿是“只有”或“獨有”的意思;黃油,即高純度的,不允許有一絲蟹肉存在裡面,因而不同於夾雜了蟹肉的蟹黃。成品芬芳馥郁,美豔不可方物,可謂中華美食最高境界。”如此美好的東西配上香噴噴的大米飯,吃過以後真真是欲罷不能、醉生夢死,我花了一整天時間剝了10只大閘蟹做成的禿黃油,也就吃了2頓就沒了。。。
-
6 # 吃貨楊楊楊
美食當屬小龍蝦了,天氣炎熱的夏天最想吃的是什麼?有人說是綿綿冰,有人說是冰淇淋,有人說是冰......總之都離不開一個“冰”字。可是我不是這麼認為的,對於經常加班的我來說,沒有宵夜是非常不人道的事,要說炎炎夏日裡最令人慾罷不能的宵夜便是那集麻辣鮮香一體的麻辣小龍蝦了!!!
每當和同事們看著那紅彤彤、肥嫩嫩的小龍蝦時,總是抑制不住嘴裡的口水肆意橫流啊......
於是昨晚,就領著一群吃貨直奔麻辣小龍蝦而去。不行了,我要開吃了,和我一起的同事們早已經撒開架子毫不客氣地啃了起來,一時間,飯桌上簡直是風起雲湧,變幻莫測......不消一會兒,餐桌上只餘殘羹飯渣,哪還有小龍蝦的影子。
-
7 # 程小參
在北方當然是一碗熱氣騰騰的海鮮麵條了。
1.先煎一個香噴噴的荷包雞蛋。
2.倒入開水,開水加上雞蛋煮一煮,底燙都變成奶白色了。
3.麵條下鍋煮5分鐘左右,加入準備好的海蠣子和貝丁肉(有大蝦更好)
4.加鹽雞精胡椒粉生抽等調味料
5.出鍋前加入綠油油的葉子菜,輕輕燙一下,更有營養。
-
8 # 自由飛翔的金魚
一種的話,最最最讓我魂牽夢繞的就是抓飯了(新疆特色美食),好吃的羊排抓飯,配小盤冷盤,再來兩串烤肉,再來一杯卡瓦斯,口水流一地。
-
9 # 跟屁蟲小牛
小龍蝦!當之無愧!
小龍蝦雖小,但是肉還是很多的!
除了麻辣小龍蝦靠調味之外,還有很多不靠調味且鮮美的小龍蝦做法啊!
蒜蓉蝦和蒸蝦會哭的你知道嗎!
你來到我家鄉,我帶你去吃正宗小龍蝦,年出口超5億美元的小龍蝦我會亂說?!
此外!請大聲跟著我念:
小龍蝦要夏天吃!
小龍蝦要夏天吃!!
小龍蝦要夏天吃!!!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10 # 皖豫之間
有啊,小時候有時候牙疼(大人說是上火,其實是蛀牙,那時候爸媽不懂,)媽媽就會用雞蛋充開水,放香油白糖那味道至今都會非常懷念,雖然我現在也會偶爾做一次但是怎麼做不出來那種味道了。
-
11 # 擴客君
在我看到題目時,深思了片刻,眼眶便不由自主的溼潤了起來,非要問是哪個食物的話,我想不是山珍更不是海味,而是奶奶做的飯,普通的食材,卻不普通的味道,而其中的雞蛋疙瘩湯才是讓我最魂牽夢繞的重點。
記得還是實行五一七天樂假期的時候,我從外地放假回到家中,連口水都沒喝的趕到了奶奶家,這時天色已暗,爺爺奶奶早已吃過了晚飯在看《新聞聯播》,看到我一步一步走近的身影,奶奶慌忙的扶著沙發的扶手起來問我:“什麼時候回來的?”接著就是“還沒吃飯吧?”我說:“剛到家就過來了,還沒吃。”一旁的爺爺說道:“快趕緊讓你奶奶給你做點飯,你看我孩子又瘦了,你怎麼就不胖呢?”婚前在爺爺奶奶眼裡我永遠都是一個吃不胖的孩子,每次都要我吃好,多吃,說是這樣才能長肉。而他們眼中的胖才是健康的表現。
說話的功夫,奶奶已經離開了客廳走進了廚房,說是廚房不過是一間搭好的茅草屋一樣的,放置雜物加做飯的那麼一個棚子,我跟著奶奶進到裡面,奶奶問“我想吃點什麼?”我知道一向勤儉的奶奶,家中也不會有什麼特殊的食材,就說了句隨便,奶奶說:“燒點疙瘩湯吧?還有剩的一點骨頭湯你看行嗎?”奶奶總是會很顧慮我的感受,經常會用請求我的語氣跟我講話,說話間奶奶端出了骨頭湯,又調高了嗓門,讓爺爺把中午泡好還沒來得及吃的木耳拿點出來,後又吩咐爺爺去院子黃瓜架上摘根黃瓜只見這時奶奶把地鍋點了起來,坐上骨頭湯開始加熱,席間奶奶拿起大舀子,裝好一點麵粉,打了一顆雞蛋進去,看著她拿起筷子在沒加入一滴水的舀子裡熟練的攪動起來,說拌好醒一會才好吃,說來也怪攪拌時沒看到灑下一丁點麵粉,不久葡萄大小的麵疙瘩已見雛形,而骨頭湯也已滾熱了,奶奶端下鍋,在這間隙我怕浪費火,要幫忙問奶奶:“要再坐哪口鍋?”奶奶回道:“不用到處是灰你快歇歇。”於是看到她再次彎下腰把炒菜鍋坐了上去,隨即又看到她那熟練的洗鍋動作,我知道那油乎乎黑乎乎的鍋是洗不淨的,不過我喜歡那口鍋燒出來飯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是家的味道,就在這時鍋內已幹,豆油已經倒入鍋中,奶奶似乎覺得不夠,又倒了一點,顯然是倒多了,奶奶自言道:“油多點香。”我知道,這其實又是奶奶疼愛我的一種方式,只是不願言語的體現在了食物中,不知何時奶奶已經把蔥段切好了,一旁還有同樣切好的木耳絲和黃瓜條,我嚼著剩下的半根黃瓜說:“什麼時候切的那麼快?我都沒看到”奶奶樂呵地回道:“這還不快?”這時油熱了奶奶將蔥段放入鍋中,只聽哧一聲蔥油就爆香了整間屋子,緊接著奶奶又添了把柴,將火燒旺,倒入了剛熱好的骨頭湯,又是哧的一聲,接著骨頭湯在鍋裡翻騰了起來,奶奶稍攪了一下,倒入了剛攪拌醒好的麵疙瘩,鍋中停止了沸騰,蓋上鍋蓋,不一會冒出了熱氣奶奶知道那是又開鍋了,於是掀起蓋子,倒入了剛打好自家養的三個草雞蛋,不一會蛋花漂浮了上來,哦,不!是類似荷包蛋一樣的蛋疙瘩,這時奶奶撒下木耳絲和黃瓜條,在鍋再次沸騰時,我看到奶奶放入了調料,她知道我鹽吃的少,就將本就剛好的鹽又倒了一點回去,難道這又不是疼愛我的體現麼?這麼細微的小節她都能記得,真的是難為她了,我要盛湯的時候奶奶奪過飯勺,接起碗說:“快,進屋,這個熱,別燙著你。”我走在奶奶前面幫她開好房門和她一起進了客廳,在飯桌上爺爺又拿起香油幫我加了好多,一霎間,滿屋子黃瓜的清香和香油的混合香氣瀰漫在空氣中,忽然讓我明白了這就是隔代愛,我喝著鮮美骨頭湯燒出來的,混合著黃瓜清香和香油醇厚口感的疙瘩湯,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欣慰,我喝著疙瘩湯,捲起一個煎餅幸福的吃了起來,其實我本就吃的不多,爺爺在旁一直督促我多吃,說我:“腸子都餓細了,才吃那麼一點。”我說:“夠了已經吃飽了。”吃過飯,沒多會,奶奶說:“快回家吧,天黑了,讓你爸媽也看看你他們也想你。”於是,我推遲了一下就回到了自己家中
所以,疙瘩湯才是我最魂牽夢繞的美食,吃的不僅是味道,更是是奶奶對我深沉的愛。
現如今奶奶已經79歲了爺爺也80好幾了,疙瘩湯雖還能做,但我已不再忍心讓她做給我吃,於是在家做飯都是我請教奶奶,基本都是我來動手她做總指揮,願爺爺奶奶今後少點磨難,安康晚年。
-
12 # 曉曉私語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有。現在讓我魂牽夢繞的美食有2種。它們是酒糟蘿蔔和雞蛋灌餅。
美食一:酒糟蘿蔔我最喜歡外婆做的酒糟蘿蔔了。蘿蔔條外面裹著紅色的酒糟,很漂亮。酒糟蘿蔔吃起來脆脆的、鹹鹹的,很下飯。早上喝粥的時候,我會配點酒糟蘿蔔。中午和晚上吃飯的時候,我還會在米飯上放些酒糟蘿蔔。
外婆現在年紀大了,不怎麼做酒糟蘿蔔了,我已經超過5年沒吃,特別想它。過幾天去見外婆的時候,我就向她老人家討教如何醃製酒糟蘿蔔,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美食二:雞蛋灌餅雞蛋灌餅是我在長春讀大學的時候最愛的小吃之一。我已經有8年沒有嚐到它的美味了,因為浙江這邊我沒找到它。上大學的時候,學校食堂就有賣雞蛋灌餅,有2種。第一種是把雞蛋打碎,塗到餅子上。第二種是把圓形的餅煎至兩面金黃,在餅的中間開一個口子,往裡打入整個雞蛋。
我喜歡第二種。雞蛋灌餅煎熟了之後,刷上辣椒醬,再放上幾片生菜葉,卷一下吃,又脆又香,讓人吃了還想吃。雞蛋灌餅的價格不貴,只加生菜就2元左右一個。如果你要加香腸或者裡脊肉,那至少要3元。我回老家後,沒見到有賣這種雞蛋灌餅的門店。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反響。閨蜜告訴我說南京有賣這種雞蛋灌餅的店,等我去南京,她就請我吃。我好開心呀!
回覆列表
你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油油飯”嗎?
在奶奶家常吃的一種家常飯,豬油、醬油攪拌其中,熱氣騰騰的香味總是“先發制人”,讓人垂涎欲滴!
放學的時候,總是飛奔著跑回家,大聲嚷嚷著:“油油飯好了沒,奶奶?”
如今奶奶早已故去,而“油油飯”的美食記憶卻深深地留存在了自己心底。
回想起踏入社會的這些年,
跟隨著狐朋狗友吃過了天南地北的美味,
然而每當酒足飯飽之後,
卻如同一場盛宴後的空虛感,
似乎匆匆忙忙中,只是果腹之需。
到底有沒有一種美食總讓自己魂牽夢繞呢?
答案是肯定的!
“油油飯”或許就是對於童年的回憶,也是對一份親情的緬懷。
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
一位成都本地的同事推薦了一家麵館,
讓人驚喜的是,這裡有賣“油油飯”!
雖然不再是當年的原汁原味,但好在保留了最初的底蘊,還增添了許多的食材,讓“油油飯”變得更豐富、更“奢華”。
豇豆的清香味道,很好地緩解了油膩感。醬香濃郁的肉臊子,肥潤又鮮美!
獨特而又巧妙地加入了紅泡椒、小米辣,又給這一碗香氣撲鼻的“油油飯”增添了些許香辣。
每一段時光都有自己的味道!
屬於我童年的美食回憶並不多,而“油油飯”則是記憶十分深刻的印象之一,每當回想起當初的味覺,都會忍不住地想起那段美好又溫暖的日子。
“油油飯”你有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