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擼貓故事
-
2 # 都市南鄉子
首先,二戰中美國出名的人物太多了。陳納德還是有點名氣的,他的名氣更多是在中國抗戰及內戰史上的出現,為華人熟知。然後,陳的為人處事,職業操守太差,服役期裡懟天懟地懟同仁,被當時美國軍界一致排斥。美國要不是出於對同盟國(中國)的尊重,以及外交政治上的考慮,以美軍的角度早讓他退役(來中國時已退役,太平洋戰爭爆發重新參軍,日本剛投降就再度退役。)回家吃老米了。還有,陳納德缺乏頭腦理性,貪慕虛榮,貪財好貨。自然不會被美國佬看好。
-
3 # 木橋故事
好像確實是沒什麼名氣和地位,尤其是在軍方,人們認為陳納德是個僱傭兵,一個“狂想家”。正牌軍總是不太看得起這種身份的。
以前看過一本書《轟炸東京》,本來突擊隊轟炸完東京飛中國時,最初是想與陳納德接洽的。但是就因為制定行動計劃的人看不上陳納德,最後選擇與史迪威接洽。可史迪威既不是空軍專業人士,又因為保密的原因並不知道全部計劃,最後不僅導致行動中的16轟炸機中的15架墜毀,更因為華人民對美軍的幫助招致了日軍的瘋狂報復。
日軍在浙江省和江西省為期三個月的恐怖屠殺後,宣稱在這次復仇中,奪走了約250000華人的生命。
不過,也是因為這次事件,我真切地記住了陳納德將軍。在美華人慶祝勝利的時候,他卻看到了華人民的苦難。陳納德提起轟炸東京的行動時說:““美國突擊隊員經過的村莊整個遭到了日軍的屠殺,連一個孩子都不剩,然後被燒成平地。大規模的城市被夷為平地。華人為杜立特空襲東京付出了可怕的代價,但他們從未抱怨。”
我尊敬陳納德將軍個人和他帶領的戰士們,因為他們曾經與華人民一起並肩戰鬥。
-
4 # 紅色手電筒
陳納德在美國軍隊中屬於比較異類的角色,他和同時代的米切爾一樣,都是空中力量的鼓吹者。
這位米切爾著有《空中國防論》,系統的介紹了自己的觀點,而且還安排了很多次的空戰實驗,詳細的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在軍隊中,如果是思想過於超前,通常都是會比較不受人待見,無論哪國都是一樣。一戰後,飛機的作用已經是不可否認了,但是飛機怎麼用,各個國家都有一些設想,一戰的經驗是用驅逐機(是現在的戰鬥機)用來保護自己的陸軍不受對方飛機的轟炸,而象杜黑、米切爾等人卻提出了制空權的意見,就是要組織獨立的空中進攻戰役,用轟炸機轟炸敵人的地面目標,包括對方的城市等目標,從而炸的對方無法進行戰爭。
年輕時代的陳納德是飛行員,而且技術不錯,他積極的幫助米切爾推介自己的理論,自然是跟著米切爾一同被排擠,不過他比米切爾幸運的多,沒有上軍事法庭。
到了二戰,陳納德首先組織了飛虎隊這支僱傭軍,隨著美國的參戰,以飛虎隊為班底,陳納德組建了第14航空隊,自己也扛上了中將軍銜。
陳納德是米切爾的擁躉,也是積極的宣傳米切爾的理論,而且陳納德是一名優秀的飛行員,他的說法更加有說服力。不過,這種思想太超前了,無論是杜黑還是米切爾,在本國的軍界都是受到一定的排擠,米切爾在美國更是上了軍事法庭,而他的擁躉陳納德也自然在軍隊中也就呆不下去,在不久就退出現役。
陳納德以上尉軍銜退役,其實這個軍銜在當時美國的軍隊中並不低,當時的美軍由於規模小,晉升速度都是一種蝸牛速度,象巴頓那時候也就是一個少校。而且這個時候的軍銜都是永久軍銜,象巴頓後來的中將什麼的都是臨時軍銜,直到二戰後期,巴頓的永久軍銜還是少校,後來是臨時軍銜沒有動,把永久軍銜給提上來了。
-
5 # 周方851
陳納德原來是個美國空軍上尉(在大蕭條時期美軍中軍官都沒啥升遷機會,麥克阿瑟也才是個少校)。來中國後授他准將軍銜,美空軍是不承認的。但是抗戰後期飛虎隊撤銷成立第16航空隊是美軍正式編制。抗戰結束後他回國授了中將軍銜退休的。
-
6 # 曉四界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陳納德一開始是作為僱傭軍頭目的身份和中國合作的,所以並非美國官方軍事代表。美國參戰後陳納德就從指揮官的位置上退下來了,所以身份上確實不算高。而且對美華人來說,二戰是在太平洋上和日本作戰,在歐洲和德國作戰,是原子彈。誰會去關心就靠那麼幾架飛機支援中國的僱傭兵頭目呢?
但是華人記得陳納德,記得飛虎隊!
-
7 # 李三萬的三萬裡
也不能說沒地位,一分努力一分收穫,戰後陳納德回到美國,是以中將銜退役,享受相應的待遇,同時也融進一個與退役中將地位相符的社交圈子,後來他夫人陳香梅女士還成為國會議員,跟這個社交圈子是有很大關係,我們知道,理論上說,一個平民窟出來的孩子,只要努力,也可以實現當國會議員的美國夢,但實際上,這種勵志個例很少,所以才勵志。
一般來說在美國,這類職位還是多為所謂上流社會的人們所準備的,陳納德中將退役,符合進入這個圈子的標準,但是陳香梅女士作為外籍有色人種,通常是被美國主流社會排斥的,不過正是陳納德中國冒險故事,符合了當時美國社會因中美聯合抗日,產生短暫的對中國友善的歷史時機,暫時正面認可了一批華人,陳香梅女士就是其中之一。這也反過來說明陳納德在美國,還是具備相當知名度的,只不過對比他在中國的知名度,我們作為華人,感覺落差及其巨大而已。實際情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已經無可置疑的成為一個世界霸主,他所面對的問題,所需要的格局和眼光,絕非當時中過可以攀比,那麼美國社會輿論主導的很多熱點,中國幾乎是被忽視的,跟我們今天都不同,我們的今天現在,有很多熱愛美國的人,也有更多憎惡美國的人,但無論熱愛還是憎惡,他們的共同點都是特別關心各種關於美國的新聞和訊息,而且他們有一個錯覺,覺得美國也會向他們關注美國一樣關注中國,不是的,現代中國國力提升,在美國毫不關心中國問題的都大有人在。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不是說完全不瞭解中國,可能根本不知道中國的人都大有人在!陳納德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因為美國軍隊內部一些爭執,算是被排擠清算,以上尉軍銜退役,這樣的身份迴歸社會,在美國想要混成中產階級,都尚需他付出極大努力,所以陳納德當時遠走中國,恐怕也相當中國古代某小吏遠竄嶺南,只不過陳納德是自願的,他是按當時西方人的習慣,跑到冒險家樂園來尋找機會!結果他找到了,當時中國急需國際支援,無論哪一種形式的都要,陳納德的優點是沒有向別的西方人那樣小撈一把就走,是實打實準備在中國建立起他的僱傭兵大托拉斯,他也基本成功了,起碼憑藉自己的誠懇和努力,作為稀有的國際支助標杆,已經可以成天混在中國決策層面前,也趕上歷史機遇,美國政府開始投注中國時,已經覺得可以藉助陳納德事先在中國打下的基礎,所以這個已經退役的尚未,重新藉助自己的努力,最後以中將軍銜退役,這也是他的東方冒險成功的故事。
只不過我們也看到,美國政府介入中國事務後,陳納德事務性功用已經直線下降,基本回歸一個部隊軍官的地位,再在中國高層出現,是藉助之前的關係被禮貌性留在那個圈子裡而已,而二戰,是一場多麼宏大的世界性事件?無論我們自己多不願意承認,中國這邊的戰爭關鍵程度,是不如歐洲那邊的,戰後即使是史迪威,回到美國,名氣也無法與參加歐戰的將帥們相比,何況陳納德?不過如前所述,陳納德個人,在東方中國的冒險成功經歷,在美國還是有相當知名度的,也有著跟知名度匹配的社會地位。
回覆列表
也不是沒地位吧,只是最後他的一些政見與政府不同罷了,政府不重用也很正常。還有就是他的戰功和職位還沒有辦法與那些知名的指揮官和英雄相提並論,影響力也只是侷限於中國而已,所以存在感相對就差一點。即便這樣,他去世後,他的夫人陳香梅也成為了國會議員,為中美關係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