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百家爭鳴
-
2 # koearns
謝邀 孫策為了能回江東重建大業聽從了周瑜的意見把當初父親孫堅留下的玉璽獻給了袁術,袁術非常高興不僅同意了孫策回江東還答應了孫策帶走了孫堅當初的四位大將一同回了江東。袁術手裡拿著玉璽愛不釋手,手下人建議他稱皇帝袁術其實早就有這個想法只是一直在猶豫。這又得了玉璽又見手下人這樣的堅持便下了決心要成皇帝,建號為仲氏定都在壽春並昭告天下。在這裡袁術一直是有野心的,但是一直沒有個官方的認證,這個時候突然送來個玉璽就如同雪中送炭 直接讓袁術有官方認證理由。所以袁術這個野心不足蛇吞象的野心家就稱帝了
-
3 # 遊遊史語
為何稱為天子,這要從袁氏兩兄弟說起,袁術出身東漢世家,號稱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為司空袁逢之嫡長子。由於袁術的庶兄袁紹是其伯父袁成的養子,因此史書普稱袁術為袁紹的堂弟,其實兩人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但是袁紹母親是婢女,袁紹的地位相當低賤,所以袁術才是四世三公的嫡系繼承人。
董卓入洛陽後,卓欲廢漢帝,表袁術為後將軍,袁術懼禍逃往南陽,遂有南陽之眾。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諮,引兵從術。於是劉表薦袁術為南陽太守。南陽戶口尚數十百萬,術兵力為群雄之首。這是袁術為何稱為天子的第一條件。
袁紹想立劉虞為帝,但是袁術行事放縱,不願意見到成年的漢朝皇帝,於是託辭公義不贊同袁紹的提議。兄弟兩人因此積怨翻臉,袁術轉而與幽州公孫瓚以及陶謙結盟,袁術為盟主,與紹相互爭霸。正在此時,袁紹和曹操一起排擠袁術,兩方勢力不相上下。這是稱為天子的第二因素,因為袁紹背叛了他。
孫堅偶得玉璽,利用玉璽換取人馬,自己前往江東復仇,帶著人馬剛出城,孫堅自立為主.逐走袁術任命的丹楊太守袁胤,並連帶使得袁術的廣陵太守吳景、將軍孫賁在收到孫策的書信後棄袁術投孫策(兩人皆是孫策親戚),使得袁術喪失廣陵、江東等大片土地。這是稱為天子第三個因素,得到玉璽,喜而忘形,丟失土地,大將叛逆,袁術只有稱天子攜群雄誅之。
此時呂布大敗袁術軍,在淮北大肆抄掠。曹操在袁術侵陳時,大敗袁術,袁術再度奔逃到淮南。如此為難時刻,袁術只有稱作天子,才能再次聚集豪強,幫助他大破敵軍。但是袁術沒想到,宣佈稱為天子,那些漢氏忠臣,各方勢力諸侯瞬間結盟,群擊之。
-
4 # 每週熱點關注
從演義角度來看(三國志不看,請磚家繞道)。
群雄割據有點像春秋戰國,說白了就是遠近外交的狀態,這時期其實很多都是大勢力,只不過有強弱之分,劉備、呂布都可算是大勢力,經常可以看到基本沒有勢力會雙線作戰大體都保持平衡,一不注意就會被偷襲失去地盤(呂布偷過曹操和劉備)。
袁術作為一大勢力有著很多優點:1.和袁紹一樣的出身,一說到袁紹幾乎都是四世三公的稱號(搞得好像袁紹很無能似的都是靠關係換來的),袁術也一樣,手下有很多門人,從三國開始袁術的戲份還是很大在十八路諸侯中也是大勢力比其他劉岱之類的強很多。
2.和袁紹不是敵人,袁紹作為最大的勢力,雖然和袁術兩個不和但是遠沒到敵人的地步,而且離得遠沒壓力,從袁術戰敗想逃亡袁紹處可以看到還是一家人,最少不是敵人。
3.開始沒有敵人,在南邊兩大勢力劉表和孫堅之間很吃得開,而且孫策也歸順了袁術,稱帝后因為曹操挾天子,而且實力大增想要擴張地盤,又想讓劉備、呂布、袁術內鬥,所以袁術稱帝就成了眾矢之的。
4.雖然很少描寫袁術手下謀士、武將的能力,但是從紀靈戰平關羽,以及其他可以看出袁術手下還是有人的,劉標手下二蒯、黃祖等都能算人才,比他明顯強的袁術手下怎可能沒人呢。
為什麼要稱帝1.稱帝是每個群雄都想幹的事情,只不過限制條件太多,不然也不會有那麼的人去奪玉璽。
2.時候諸葛亮的話說,袁術沒成功成為三國之一說明他不是有戰略眼光的人,沒看清自己的實力,也沒掌握漢室覆滅的時機,更不知道稱帝會成為眾矢之的(手下看是有看清的),四世三公的名號在當時感覺比“劉皇叔”都要正派。
所以呢,袁術稱帝是因為他覺得漢室壽命到了,自己的實力又可以,也不會有人打著除逆的名義管他。
-
5 # 星下靜思
袁術在淮南,地盤大糧多人多,又有家族背景,勢力還是很強大的,但是能力不行。一是政治判斷能力差。二是軍事統帥能力差。三是籠絡人心能力差。這三差讓袁術不能正確認識形勢,盲目自大稱帝后,迅速走上滅亡之路。孫策為在江東打拼地盤,用傳國玉璽為質向袁術借了兵馬,打下了基業的同時,用一塊玉璽讓袁術動了稱帝心思,他只認識到了自己地盤大、家族是四世三公的名門,斷定漢室衰弱應由他繼承稱帝、是天命,而沒有看到天下豪傑四起、專打出頭鳥的形勢,因毫不自知,還在稱帝后為兒媳不到位就出兵征伐,結果讓呂布一個武夫就整敗了他的七路大軍,可見袁術本領有限。
袁術兵敗,還向孫策借兵報仇,未如心願,又起兵征伐。引起了孫策與曹操的聯合,結果是兵敗如山倒。後來感到了當皇帝不好玩,想讓給袁紹,還要親自送去,被劉備一次截擊,兵敗人亡。
-
6 # 漢周讀書
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今屬河南商水西南)人,著名軍閥袁紹之弟。
最初舉孝廉任職漢虎賁中郎將,董卓為亂期間任職後將軍,後來與兄長袁紹對立,被袁曹聯軍擊敗,率餘眾退守揚州。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術得傳國玉璽,擅自稱帝,建號仲氏,天下英豪並不承認他的帝位。
晚期奢侈荒淫,橫徵暴斂,致使治下百姓民不聊生,最終導致部眾離心離德,先後遭遇呂布和曹操的打擊,大傷元氣,在位兩年後的建安四年(199年),嘔血而死。
袁術何德何能敢擅自稱帝呢?首先是他出身好,家族四世三公,為名門豪族,老爹袁逢位列三公的司空,稱得上元老級別的人物。
袁紹雖然是長子,但屬於庶子,而袁術為嫡子,說白了,他有家業的繼承權,而袁紹卻沒資格。
袁術的運氣好,熹平六年(177年),袁紹入宮誅殺為亂的宦官,段珪裹挾漢靈帝出逃,從此傳國玉璽失蹤。
漢獻帝在位的時候,孫堅領兵攻打洛陽,在一口水井中發現了傳國璽,於是令妻子吳氏私藏起來。
袁術拘捕吳氏,得到了傳國玉璽,以為天降大任,於是就堂而皇之做起了皇帝。
得到傳國璽並不足以令袁術下決心稱帝,還有一點是,他的地盤大,兵源足。
袁術盤踞的南陽、汝南和江淮三郡之地,屬於中原最富庶的地區,人口密度大,兵多將廣,僅汝南人口就達到二百萬以上,地盤、兵力數倍於敵對方的曹操和袁紹等人。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袁術有錢,他不用挖空心思琢磨怎樣去籌集錢糧軍餉,淮南土地肥沃,足可滿足軍糧的開銷,他富得流油的時候,袁紹和曹操正率領部下四處盜掘墳墓籌集軍餉呢。
身處亂世,錢糧富足,才會有將士肯賣命效勞,因此說,袁術帳下,當時是兵強馬壯。
河內人張鮍[pí]曾經給袁術算命,說他命中註定會當天子,袁術美出了鼻涕泡,有命、有錢、有糧、有兵馬,這才使得袁術有充足的底氣,最終在群雄中脫穎而出。
只可惜袁術人緣太差,連親哥哥都反對他,樹敵過多,以致成了孤家寡人。
袁術只圖自己快活,揮霍無度,後宮數百佳麗吃著精美的食物,穿著華麗的羅綺,而治下百姓竟然出現餓死人的現象,導致部眾離心離德,最終難逃敗亡的下場。
-
7 # 秉燭讀春秋
在三國亂世爭雄的時候,袁術稱帝時不是最強大的諸侯,至少他沒有從弟袁紹的兵強馬壯,(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袁紹是盟主)也沒有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然而,袁術在得到孫堅的玉璽後,在淮南稱帝。(袁術得到玉璽)
問題來了,袁紹為什麼得到一枚玉璽就敢稱帝呢?換言之,誰給了袁術稱帝的勇氣呢?要想弄清這些問題,還得從頭說起。
【袁紹玉璽是怎麼來的?】漢末,以袁紹為盟主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董卓被呂布誅殺,漢室一片混亂,當時江東猛虎孫堅是十八路諸侯的先鋒,他首先衝進皇宮,機緣巧合從井裡打撈出漢朝皇帝的玉璽,這可是做皇帝的信物,楊堅把玉璽據為己有。後來為何到了袁術手上呢?
三國演義是這樣描寫的:孫堅 死後,他所帶部隊由他的大兒子 小霸王孫策 帶領,當時 孫策 剛剛成年。由於所帶部隊兵少將寡, 孫策 只好投奔了袁術。 孫策 在袁術帳下不受重用,於是想回江東發展,但苦於沒有人馬,想在江東立足很難,於是提出用老爸得到的玉璽做抵押,向袁術借兵,袁術大喜過望,借給他五千兵馬回江東。玉璽也就易主到了袁術手上。(江東猛虎孫策)
但是有的史學家認為,袁術是搶的孫策的玉璽。據後漢書:(術)聞孫堅得傳國璽,遂拘堅妻奪之 。不管那種說法,袁術是得到了玉璽是事實。(小霸王孫策)
【有玉璽就能稱帝嗎?】這當然不行了。據傳玉璽是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秦始皇佔有了它,李斯命工匠雕刻了八個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的意思很明顯,稱帝你得受命於天,你得有資格。顯然袁術不具備這資格,當時袁術沒想到要稱帝,畢竟連曹操都不敢貿然稱帝,何況袁術乎?
後來袁術聽到了一句讖語,堅定了他稱帝的決心,也就是在物質和精神的感召下,袁術才敢稱帝。
【袁術稱帝前有句流傳很久的讖語】――漢家九百二十歲後,以蒙孫亡,授以承相。『代漢者,當塗高也』引自《春秋讖》袁術認為這是說他應該稱帝代漢,袁術一直認為東漢對應的是火德,袁姓起源於舜帝,而舜帝對應的是土,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也就是說,按照順序應該輪到他的頭上了)
讖語云:“代漢者,當塗高也。”袁術字公路,塗和途同音,途就是路,所以,認為讖語指的就是他,這才有了膽量稱帝。
【袁術稱帝后,成了眾矢之的】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袁術有玉璽憑證,有讖語鼓勵所以有膽量稱帝,但稱帝后治理國家無方,反而袁術成了出頭的椽子,成了出頭的鳥。有道是,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
袁術於建安二年二月(公元197年二月),在淮南稱帝,以壽春為都,國號成國,年號仲家,史稱袁術為仲家皇帝。(袁術稱帝)
曹操、劉備、呂布、孫策這些人豈能坐視袁術稱帝,於是四路人馬殺向壽春城,大敗袁術。 袁術逃往汝南,繼續苟且偷生作皇帝。
後來,在汝南郡坐吃山空,袁術只得北上投奔從兄袁紹。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劉備所阻攔。不得已撤回壽春後,袁術找人要蜂蜜,卻又找不到,袁術大叫道:“袁術至於如此嗎?”遂吐血身亡。 袁術的皇帝夢就此破滅,歷史上也不承認他這個皇帝。
【讖語的正解是什麼?】袁術稱帝失敗後,許多人質疑讖語的合理性,後來,有人給出了讖語的正解,代漢的指的是魏。
“塗”指的是泥土,泥土壘高就是城牆或者宮殿,而“魏”的本義就是宮殿;再者,漢朝以前的官職名稱都不含“曹”字,而到了漢朝“名官盡言曹,使言屬曹,卒言侍曹”。(曹丕字子桓)
原來袁術的解釋只侷限在“塗”字上,而忽略了後面還有一個“高”字,泥土平鋪是道路,泥土高壘卻成了城闕,即魏也。 代漢者,當塗高也 ,當曹丕聽到這句話後,同樣大喜,這才走了以後的以魏代漢的局面。
-
8 # 優己
袁術稱帝那一會兒從實際控制力上面比曹丕稱帝建立魏國那會實力還要強。其次,孫權能夠稱帝,也只是瓜分了袁術部分遺產。由此可見,袁術稱帝並不是心血來潮,也不是拿條內褲就想變超人。他還是很有實力的!只是稱帝的時機不合時宜,假如往後放寬肯定是有機會的!
袁術在當時的直接控制人口在四百五十萬左右,在巔峰時期,袁術在淮北的直屬部隊十餘萬,還不包括後來反水的孫策部隊。在當時擁兵十萬是個什麼概念呢?袁紹在最巔峰的時期發動官渡之戰也就這兵力,曹操赤壁之戰時統率的部隊也就這樣,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也才七萬多人,甚至蜀漢建國後,整個部隊的總數也沒有這麼多。而且,袁術還建立了完整的水師部隊,當時擁有水師部隊的諸侯勢力只有兩個,一個是荊州劉表,另外一個就是袁術了。可見當時的袁術勢力之強。
至於袁術稱帝會失敗那只是因為孫策被曹操給策反了。在袁術稱帝這一會兒,孫策剛好帶領袁術的水師部隊渡過江東,並佔領了揚州地區。這是袁術的廣大糧倉。一旦孫策脫離袁術則袁術將失去大量的錢糧供給基地,這是一著釜底抽薪之計。曹操算計孫策必有不久居人下之心,因此,成功策反了孫策,對孫策許諾了州牧的職位,等於不僅承認了袁術封給孫策的各種職爵,還更加一等。
損失孫策對袁術的打擊非常大,因為孫策帶走的是袁術的水師部隊,沒有水師的支援,袁術根本無法派兵過長江剿滅孫策,而失去了江東的錢糧支援,袁術根本養不起十萬大軍。這也是曹操的計謀之一。最終,袁術軍不是被打敗的,而是是被孫策斷糧後給餓散的!
-
9 # 每日趣評
董卓曾經說過一句話:但殺二袁兒,則天下自服矣。二袁指的就是袁術和袁紹兩兄弟。當時袁術為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虎賁中郎將統領驍勇的虎賁禁軍,俸祿多達兩千石,當時三公俸祿為三千石,可見虎賁中郎將地位之高。而中軍校尉是靈帝在位時新設定的官職,權力上明顯沒有虎賁中郎將有地位。這是袁術看不起袁紹的一個原因。當時曹操還不如袁紹。
袁術看不起袁紹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袁紹雖然和袁術是同父(父親為袁逢),但袁術是嫡長子,袁紹連個庶子都不是,因為袁紹被他爹袁逢過繼給了叔叔袁成(袁成無子)。袁紹為什麼被送走呢?因為袁紹的母親是個婢女,地位很低,所以生下來的孩子就不受待見。
因此,在袁術眼中,袁紹就是自己家家奴的後代,根本不配稱汝南袁氏的美名。但是事實情況確是袁紹比袁術更有人緣,因為袁紹長得偉岸有雄姿,且為人豪爽大方,善於攀交同僚。
那麼到底是袁術強還是袁紹強呢?應該說袁術還是很強的,要不然也不會敢於稱帝。到底怎麼回事呢?聽我慢慢分析。
董卓得勢後,首先選擇拉攏的是袁術,他表袁術為後將軍。袁術不就,於是逃出洛陽城去了南陽。在南陽,袁術坐擁數十萬民戶,一時成為當時僅次於劉虞、韓馥的地方勢力。劉虞當時坐鎮幽州,韓馥坐鎮冀州,實力非凡。
此時的袁紹和曹操還在董卓手底下受氣,孫堅僅僅是個長沙太守而已,呂布還在和貂蟬嬉戲。因此,論機會,袁術開了個好頭。可惜好的開頭不一定是成功的一半。
南陽地處豫州,易攻難守,向來是兵家逐鹿之地。這句話在後來應驗了,袁紹出奔洛陽後去了冀州,後來取代了韓馥,劉虞掌管幽州,後被公孫瓚取代。而曹操起兵陳留,袁術被夾到了中間。
所幸的是當時的公敵是董卓,袁術暫時沒有什麼危險。後來孫堅經豫州攻擊董卓,暫時和袁術合兵,由袁術提供糧草,共同抗擊董卓。此時袁術的性格缺點就表現出來了,那就是嫉妒心強,見不得別人好。孫堅打敗董卓,佔領了洛陽,袁術怕孫堅坐大,於是斷了孫堅的糧草。後經過孫堅據理力爭,兩人和好。
後來,袁紹打算擁立劉虞為帝,想取得袁術的支援,但是袁術拒絕了。袁術膽子肥,要自己稱帝。因此袁術決定擴充地盤,他選擇的第一個作戰物件就是袁紹。
當時袁紹聯合袁術南邊的劉表,袁術則聯合袁紹北邊的公孫瓚,兩人相互攻伐。後來袁術的得力助手孫堅在與劉表交戰中戰死,袁術實力大減。袁紹又聯合曹操一起爭奪南陽,袁術被趕出南陽,去了九江郡,殺死了揚州刺史陳溫而自領揚州牧。
袁術一邊佔據淮河,擴充揚州的地盤,一邊向東北攻擊徐州的陶潛,想吞併徐州,此時遇到劉備和陶謙的聯合阻擊。
袁術佔領的揚州很富庶,而且壽春這個地方是個堅城,易守難攻。不像原來的南陽,不太好堅守。再加上孫堅死後,袁術拘留了孫堅的妻子吳氏,從吳氏身上搜得傳國玉璽。於是袁術開始有了在壽春稱帝的打算。那麼袁術為什麼會膽子這麼肥呢?
首先袁術有傳國玉璽在手,這一點是最重要的。而且當時流行一句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袁術吃了沒有文化的虧,把這句話理解的簡單了。袁術是怎麼理解的呢?
重點就是這個塗高。古代塗通途字。而袁術字公路,路也是途的意思。因此袁術簡單的認為,代漢者就是自己。沒有文化真可怕呀!
第二當時漢獻帝的親兵被涼州兵擊敗,有生命之憂。因此袁術有理由相信,漢獻帝命不久矣。第三此時袁紹忙於和公孫瓚爭搶地盤,而曹操則正和張繡打的火熱。呂布也佔領了徐州,與劉備翻臉。周圍一團亂糟糟的局勢,袁術正好可以利用這個局勢稱帝,為天下先,爭取別人的支援。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袁術一稱帝不但沒有得到眾人的支援,反而遭到群毆。袁紹、曹操、呂布、劉備這些人本來打的火熱,一看袁術稱帝了,於是矛頭都對準了他。
首先內部的孫策脫離了他,去了東吳。曹操討伐袁術,在蘄陽擒斬袁術大將橋蕤、李豐。呂布討伐袁術,在淮北大肆抄掠。袁術無奈南逃。在走投無路時準備投靠袁紹,袁紹放棄前嫌接納了他,但是在袁術北上之時遭到劉備阻擊,後退想暫時投靠自己的部下雷薄、陳蘭,遭到這兩個人的拒絕。
袁術徹底走上絕境,臨死時坐在草氈子上喃喃自語:我咋混成了這樣!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袁術家族四世三公,在朝內非常有威望。連當時權傾朝野的董卓也想要拉攏袁術,可見袁術在當時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後來袁術出逃後開局不錯,來到南陽立足。可惜袁術拙於治理,使當地民怨沸騰,後被眾軍閥擠兌走。來到揚州北方的壽春後,看錯了局勢,認為自己是當皇帝的命,於是僭越稱帝,遭到眾軍閥群毆,最後走投無路吐血而死。應了那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
10 # 低調De偽善
袁術的地盤就是他們老家汝南,然後向南發展。而袁紹庶出只能去自己打拼,從一個渤海太守然後用計得到冀州牧,在掃平河北山西得到當時最強人口最多的地盤。袁術利用自己嫡出的身份,坐擁汝南進而南下安徽,又讓手下大將孫堅替他拿下江西,坐擁的地方也是相對於戰火蹂躪的少的地盤,手下雖然沒有什麼名將,但是戰略方針是對的,沒有去大規模的進軍中原,而是選擇進軍人口少地盤大的江東和荊州,算是比較穩的。可惜自身能力太差,又是一個高幹子弟出身,自然很膨脹。如果審時度勢,拿下江東,坐擁安徽江西江浙,這些東南地盤,然後在和劉表爭奪荊州,這樣的路子袁術絕對不能小覷。
-
11 # 四川達州人
我來說說淺薄之見。
首先要確認的是,三國是世家社會。
當時,地主階級分為四個等級。
最底層的是寒門,就是後來的庶族。比如郭嘉。
第三層是縣鄉世家,比如孫堅、張飛、許諸。
第二層是州郡世家,這就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江東四大家族,徐州陳曹趙,荊州蒯蔡。曹操也屬於這一等級。
頂級世家,也就是公卿大族。之所以稱為大,是因為他們世世代代佔據三公高位。
比如汝南袁家。還有潁川荀家、弘農楊家。
漢末正是汝南袁家最鼎盛之時。汝南袁氏為東漢著名世族,祖籍汝南郡(今河南商水西南)。自袁良以後,其孫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為司空,京子袁湯為司空、太尉,湯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號"四世三公"。
如果再加上袁紹袁尚父子的大將軍,那就將是“六世三公”!
袁紹是袁逢的庶長子,袁逢將袁紹過繼給其兄袁成。正因為如此,袁紹才有機會讀書並得到伯父的人脈支援,否則留在生父家庭繼續當庶子是絕不會有出頭之日的。袁成死後,袁紹攜帶伯父的財產迴歸,專門為嫡母(袁術母)和生父各補了三年的孝期,因此博得了士大夫們的交口稱讚。
袁術,是袁逢嫡次子(袁逢嫡長子袁基於190年與袁隗一起為董卓所殺),也是整個汝南袁氏的宗祧繼承人。所以他的叔父,也是三公的袁隗就一直相對支援袁基袁術兩兄弟。
這也可以從袁術的官位看出來。
袁術早年以有俠氣出名,常與公子哥們田獵遊玩,後來有很大的改變。舉孝廉,做到了河南尹、虎賁中郎將。這些職位,都是位高權重的顯要官位。
190年諸侯討董,袁紹不過董卓安撫的渤海太守,而同是董卓安撫的職務,袁術則是後將軍行南陽太守。後將軍是僅次於車騎、驃騎、衛、前、左、右將軍之後的天下第七軍職(大將軍屬不常置)。而袁紹袁術又同是太守。
因此,190年討董結束,袁紹袁術徹底分道揚鑣。迴歸汝南的袁術分到了家族大部分財富與家鄉的基礎力量。作為庶子的袁紹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歸去北方。
袁術勢力在當時是很龐大的。統治區域地跨兗州、豫州、荊州、揚州各一部分,核心統治區在壽春,只是袁術選擇錯了發展方向,沒向勢力弱小的江東發展,也沒全力進攻荊州,而是企圖向北進攻袁紹的盟友曹操,又企圖奪取徐州,浪費了寶貴的5年時間。
當然,袁術自視太高,能力又不是頂級,對百姓士兵非常苛刻,掠奪成性,最終失敗,那是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但不能因此說袁術沒有實力。
所以,有了玉璽,袁術自稱皇帝,不過是走火入魔了。
-
12 # 蘇小妮
不稱帝,你只是諸侯,跟大家一樣,不會成為眾矢之的,一旦稱帝,你就成了眾人攻擊的目標,離大家群起而攻之的日子不遠了。
按理說,後來的曹操是最有資格稱帝的,不管是能力還是局面的把控以及手上握著天子這張牌,他都有資格,可是,曹操為什麼不稱帝?人家聰明的曹操不需要那個虛名。他有那個實權就行了,叫不叫皇帝又有什麼區別呢?
可是,袁術就不一樣了,袁術這個人很自負。他跟袁紹雖是兄弟,但是袁術為嫡袁紹為庶,袁術並不把袁紹放在眼裡。不把袁紹放在眼裡並不表明袁術本領比袁紹大,他恰恰是在個人能力上不如袁紹。之所以敢稱帝,是仗著自己嫡子的身份背後有著家族強大力量的支援。然而,這支援也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強大。
更何,袁術此人一向一意孤行(如果不一意孤行大概就不會率先稱帝了),聽不得眾人的意見,最後的結局就可想而知了。中國有句老話叫“出頭櫞子先爛”,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高於岸,流必湍之。你敢先站出來,就先推翻你。說到底,袁術還是過高的估計了自己能量了。
-
13 # 史學達人
袁術在三國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頂多算是一個跳樑小醜。
這個人仗著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威名,牛氣的很。
他的哥哥就是袁紹,但是,他根本看不起袁紹,因為袁紹不是嫡出,也就是說袁紹的老媽是他爸的小老婆。
袁術這個公子哥才是地地道道的袁家祖業的繼承人。
袁術和袁紹兩個人雖說是親如兄弟,但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他們也都想趁著亂世發個橫財,各自拉了一支隊伍開始起義了。
這說明一開始兩個人就不怎麼齊心,根本沒想過合夥一起幹的事情。
當然當時不管是袁紹、袁術、還是曹操,他們的敵人都是董卓這個亂臣賊子。
袁術雖說戰鬥力不怎麼樣,但是,他手下有一個猛人,這個猛人就是孫策的父親孫堅。
董卓在都城亂政的時候,是孫堅和曹操兩人首舉義起去討伐他的。
結果曹操吃了敗仗,騎了堂弟曹洪的馬才算逃了回去的,剩下的曹洪當然是戰死了。
孫堅的實力以及運氣比曹操要強多了,因為孫堅打了一個勝仗,把董卓給趕回到了西北他的老家一代。
孫堅此次勝利,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穫,那就是他繳獲了皇帝才擁有的玉璽。
玉璽是皇位的象徵,可以說無論是誰,得到這個玉璽就可以稱帝了。
當然若是你想稱帝,首先必須有人擁護你才行,否則,給你十個玉璽也是白搭。
到了孫堅死後,這個玉璽他就交給了自己的夫人來保管,但是,不知如何,袁術知道了孫堅夫人手中有玉璽這件事,就逼迫他給交了出來。
就這樣皇帝的玉璽跑到了袁術的手中。
袁術這時候覺得自己手裡都有玉璽了,那當皇帝還不是他一句話的事情呀?
於是,袁術開始為稱帝謀劃了。
期間他還和哥哥袁紹商量過,以後打算如何?
袁紹的意思是說找一個人來立為皇帝,然後自己在輔佐他。
袁術聽到哥哥這樣說,很不屑。他覺得袁紹真的很沒出息,難道你自己就不會弄個皇帝來噹噹嗎?就只會做別人的奴才。
其實袁紹何嘗不想當皇帝,只不過袁紹比袁術明白的是,這時候若是誰敢先稱帝,那這個人將會是眾矢之敵的。
雖然袁紹也猜透了袁術想稱帝的野心,但是,他並沒有告訴弟弟稱帝的危害。
果然,袁術對外宣佈稱帝了。
這時候散佈在四野的諸侯都開始震驚了,尤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對袁術稱帝的事最是氣憤。
曹操開始率領軍隊來滅袁術了,袁術只有逃跑,當時的曹操是正義之師,畢竟真正的漢獻帝在曹操手裡呢,袁術不得人心,吃敗仗也就理所當然了。
話說那時候的袁術被曹操打的慘到什麼地步呢?
這麼說吧,袁術的軍隊中沒有任何吃的了。就連袁術自己在重病之中,也不得不吃難以下嚥的粗糧。
袁術這個主帥都這般待遇了,更何況他手下計程車兵了,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打勝仗呢?
袁術沒想到自己會狼狽到如此的程度,他是在抑鬱中撒手人寰的,若是袁術早知道自己會落的個這樣的下場,恐怕他才不會稱帝呢?
袁術死前又把玉璽給了哥哥袁紹,雖說他很看不起這個哥哥,但是,這個人始終是他的親哥哥呀,說不定以後袁紹還真的能光大他們袁家呢?
但是,後來袁紹也是被曹操給打敗了,曹操就是他們袁家的敵人呀。
-
14 # 歷史總探長
袁術吧!這個豪門士族出生的富家子弟,他的稱帝不能說明他厲害,只能說明他很萌蠢!
袁術字公路,司空逢子,紹之從弟也。以俠氣聞。這個以俠氣文明的少年,作為東漢末年勢力幾乎最強的存在做了一件極其愚蠢的事情,那便是自己稱帝了,最後還給病死了。
先說說當時的情況吧!袁術原本和他的堂兄袁紹不和,但是這個時候的袁術卻和遠在幽州的公孫瓚結為聯盟,企圖和他那袁紹分庭抗禮,這個時候的袁術佔據著揚州,舒舒服服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他不會想到自己的還日子就要到頭了。
話說袁術雖然蠢,但是他的手下有一名名將,那便是鼎鼎大名的孫堅(孫權的爸爸),好傢伙,這孫堅當年在諸侯聯盟的時候,所有的諸侯都被打的屁股尿流,唯有他將董卓的部將打的稀里嘩啦,還順帶了斬殺了華雄(這是正史,小說中是關於溫酒斬華雄),可是就是這樣,袁術這一傢伙還十分的嫉妒他,在他快打到洛陽的時候,突然給孫堅斷了糧食。
打仗嗎!沒有糧食供應怎麼行!孫堅不幹了,我辛辛苦苦打仗,你居然在背後算計我,沒辦法袁術又給他提供後勤補給,好傢伙,開了掛的孫堅一下子將董卓打的跑到了長安,動作跑的時候還順手放了一把火,把洛陽城給燒了,哎!你說說這董卓啊!
再說這袁術。他看著劉氏漢室朝廷漸漸衰微,諸侯又各自稱帝,找了個江湖術士算了一下,說他有帝王之相(封建時代嘛!總要找個理由忽悠小老百姓),好了!這傢伙稱帝了,可是沒想到,漢室雖然衰敗,但是擁護漢室的人還真不少,這下大家都有理由攻打他了,袁術你丫的篡位啊!這可是大逆不道啊!
稱帝后的袁術,整天玩,不是女人就是海吃海喝,最後呢?先是被呂布揍了一頓,又被曹操揍得屁滾尿流,沒辦法啊!他丫的樹大招風啊!
終於在投靠他侄子袁譚的路上死翹翹了!
-
15 # 我是趙帥鍋
袁術的實力有多強,我們只需要知道,小霸王孫策在袁術死之前,一直都是袁術的小弟,後來孫氏之所以能夠割據江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袁術後來被呂布、曹操打得一敗再敗,吐血而死。在這種背景下,袁術的政治遺產,大多讓孫策透過武力、政治懷柔全盤接收。
至於袁術稱帝,也絕不是因為他拿到傳國玉璽,當時的大漢朝都已經名存實亡,皇帝本人發出的命令都沒有多少人願意聽,一塊傳國玉璽能夠起多大價值?袁術不可能不明白。事實上,袁術稱帝,更真實的原因,顯然比這要複雜得多。
大家要明白,任何集團在進行戰略調整時,都不可能是某一個人一拍腦袋就決定的,必然會進行充分的市調。所以袁術在計劃稱帝前,肯定也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換句話說,袁術在稱帝之前,肯定會派人四處遊說諸位大佬,試探大家對他稱帝的看法。
如果在這個階段,袁術派出的遊說團,不能勸說足夠多的人支援袁術稱帝,袁術自然不會為了一個皇帝的虛名,就去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去妄圖稱帝。所以當時周邊的傭兵大佬,顯然都是支援袁術稱帝,這也是呂布為什麼願意把自己女兒送到袁術那裡,和袁術結成兒女親家的原因。
至於袁術為什麼要稱帝呢?因為,當時袁術表面上看實力很強大,佔據地盤也很廣闊,但他實際上都是委任和間接統治居多,自己能調動的力量非常有限,也就是本身的嫡系不強大,
換句話說,當時的袁術更像是一個盟主,他的集團類似於一個鬆散的聯盟。
雖然袁術麾下有很多牛逼的小弟,但這些小弟都有自己的基本盤,他們只是加盟袁術,和袁術合夥入股,並不是甘心給袁術打工當小弟,袁術也沒有辦法讓他們無條件服從,就拿孫策來說,基本上都是有條件的聽從指揮,每次打仗時都需要給錢給糧才行。
在這種背景下,袁術就希望透過稱帝來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併合法化自己的權力,讓自己的政令更具合法性,這樣他也可以更好更容易的加強中央集權,鞏固自己的地盤。
當時袁紹和曹操已經快平分北方,天下爭霸已經進入到半決賽,袁術如果想要殺進半決賽,就必須儘快將自己內部各方勢力給整頓完畢,而其中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稱帝。
回覆列表
只能說袁術前期的勢力很強,而不是實力,袁術雖然是袁紹的弟弟,但卻是袁家的嫡長子,也就是袁紹是嫡長子,所以袁術其實心底裡是看不起袁紹的,認為袁紹是小老婆的兒子。袁家是四世三公,相當於現代部長這個級別,因此袁術生下來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正是接著自家的名聲,袁術舉孝廉,除郎中,歷職內外,後為折衝校尉、虎賁中郎將。在朝中也頗有名氣。袁術雖然志大才疏,但是對於政治的基本判斷還是有的,袁術看到董卓在京城行廢立之事,認為董卓沒有好下場,於是逃出京城,到了南陽郡與孫堅匯合,殺了南陽太守張諮,自己佔領了那塊地方,史書記載南陽有百萬人口,輕輕鬆鬆就擁有了根據地,這可比劉備輕鬆多了。
不過有了地盤也要能守住才行,很不幸,袁術沒有這個能力,結果同時與曹操和袁紹及劉表交惡,袁紹和曹操聯手大敗袁術,袁術只能逃往九江,殺揚州刺史陳溫,佔據了揚州。
有了穩定的根據地,就好好發展吧,何況還是富庶的江淮地區,但是袁術不,袁術早就有僭越稱帝的想法,早在袁紹想另立皇帝的時候,袁紹就跟袁術透過信,袁紹想立漢室宗親劉虞為帝,希望得到袁術的支援,袁術表面上以公義推辭,實際上袁術心懷異志,他自己心裡想的是要立就立自己嘛,為什麼還要立個傀儡,打心底裡瞧不起袁紹,由此袁紹和袁術交惡。等到了袁術得到了傳國玉璽,那就更加了不得了,袁術更加認為自己是受命於天,其實這個傳國玉璽是孫堅在攻入洛陽後在一個井裡撈上來的,而袁術知道孫堅有傳國玉璽,就抓了孫堅的老婆,要求孫堅來交換,這才得到了傳國玉璽。其實這屬於巧取豪奪,但是袁術不這麼認為,他就認為自己受命於天。等到漢獻帝在曹陽打了敗仗,袁術的心思又活絡起來,但是他不好意思直接提出來,於是就試探群臣,說自己打算順應天意稱帝,沒想到文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贊同的,不過袁術依然一意孤行的稱帝了,197年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
袁術稱帝以後窮奢極欲,腐化墮落,相反他計程車兵卻飢寒交加,他統治的區域也出現了人相食的慘劇,因此他稱帝沒有獲得一個人的承認,孫策、曹操、呂布三人聯合起來攻打袁術,袁術大敗,流離失所,本欲投靠袁紹,結果被劉備、朱靈攔截。走投無路的袁術吐血而死。平心而論,袁術真的只是勢力很強,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也就是袁術徒有其表,但是袁術這個人的心卻很大,而且一意孤行,不管民意和環境就稱帝了,當然會遭到大家的反對,而對於袁術來說,做了那麼一小會的皇帝,也讓他滿意吧,畢竟很多人都沒有過皇帝的癮呢,袁術也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