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波濤
-
2 # 馬寶琳中醫治房顫
就做一個心臟彩超和運動平板試驗就行,
實際上不需要做冠脈造影或心臟ct。
如果有條件,做心臟彩超的時候,最好是同一家醫院同一臺機器同一個醫生來檢查。這樣產生的誤差小,便於進行前後對照,出來結果以後最重要的是前後對照。
如果發現心臟的大小沒變大,射血分數沒降低,室壁運動沒減弱。瓣膜反流沒加重。 這就說明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是好的,或者沒變壞,或者比做支架的時候還減輕了。
必須要前後對照來看。
平板實驗,是看在多大的運動量下心臟會有缺血表現,以此來推斷冠脈狹窄有多少。如果跑到最高階的運動量都沒事,那肯定沒有缺血,不需要進一步檢查。
如果平板兒運動陽性。有事。根據心電圖哪個導聯有問題可以推斷出哪支血管有事,大概的狹窄多少。
這個推斷出來的狹窄,當然不如ct或者造影準確。但是它實用!治病最重要的是實用。
以前有個故事,一個生產香皂的廠家。生產線有問題,經常有香皂盒,沒裝上香皂,空著就跑出來了,老闆花了200萬請一個博士做了專案,用人工智慧大資料先進儀器來檢測,發現生產線上的空盒就把它去掉。但是效果不理想。還是有空盒子。
正在老闆頭疼的時候,給工廠裡邊兒打掃衛生的師傅出了一招。打掃衛生,擦完地,經常用大吹風機來吹地,師傅就把大吹風機放到生產線上側面吹,結果空盒子都給吹走了,剩下的都是裝了香皂的,一下子100%解決。
當然現在好多地方可能會建議你做ct或者冠脈造影。想做就做嘍。也就是吃點兒放射線,略微受點罪,略微多花點兒錢,也沒別的。
馬寶琳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臟病20餘年,治房顫、不射頻,所有觀點來自於臨床實戰和獨立思考,和課本上的有很多不同。
-
3 # 家有好醫趙博士
有不少朋友以為,冠心病放了支架,就一勞永逸的“治好”了,後面就可以“隨心所欲”了。事實上,從支架植入的那一刻開始,與冠心病的鬥爭才算是剛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可能會遇到新的問題,所以需要一些新的認識。藉著這個問題,咱們就來說一說,什麼是冠脈支架植入術,術後為何需要進行復查,一般多久複查一次,以及應該複查些什麼專案?
什麼是冠脈支架植入術當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出現了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或堵塞時,醫生就會建議透過支架的植入來恢復血管內的血流,這被稱為“血流運輸(血運)的重建”。
血運的重建對於嚴重冠心病的治療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改善心肌的長期缺血狀態,另一方面減少血管發生突然閉塞或血栓形成的風險。而支架的植入只需要介入導管技術就可以實現,不需要外科手術,因此,患者的接受度較高,應用也非常廣泛。
為何冠脈支架植入後,需要定期複查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只有當冠脈血管出現嚴重狹窄時,才需要植入支架,對於輕中度的狹窄,往往藥物治療即可。也就是說,只要安裝了支架的患者,說明其冠心病已經發展到了很嚴重的程度,這往往意味著冠心病的各種致病因素在身體內作用了很長的時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而支架的植入,並不能根除導致冠心病發生和發展的各項複雜的致病因素,只能緩解血流的狀態。因此,如果支架植入術後,冠心病的各項致病因素未得到改善,則仍有冠脈繼狹窄和心臟功能惡化的風險,因此,仍然需要定期檢查。
此外,支架植入的本身,還有可能引起一些相關的併發症,需要進行監測。比如,最常見的就是支架內再狹窄和支架內血栓。支架在植入的過程中會擴張狹窄的動脈,這可能會造成動脈內皮和內膜的損傷,而機體在修復這些損傷的過程中,可能會在支架內形成再狹窄;而被機械損傷的動脈內膜是很容易形成血栓的。因此,支架上會有藥物塗層來預防再狹窄,支架植入術後也需要更加嚴格的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防止血栓。這些,也都是需要進行不斷地檢查和觀察評估的。
一般如何安排術後複查,以及應該複查哪些專案一般情況下,如果患者術後病情比較平穩,沒有突發的嚴重胸痛、胸悶等症狀,則每三個月左右複診一次即可。在一年左右的時候,應該進行一次比較全面的評估,而後,可以根據病情適當的延長每次的複診週期,一般為3-6個月不等。
複診的時候,以下這些問題是很關鍵的:
胸痛、胸悶等症狀的變化,身體活動耐力的變化;有沒有身體出血的表現,比如,大便顏色有沒有發黑、刷牙的時候容不容易出血、面板有沒有出血點等;平時在家自測血壓的水平和心率的情況;生活方式的調節有沒有做好,比如,戒菸限酒的情況,飲食的情況等;目前服藥是否規律,有沒有出現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等。複診可能涉及的檢查專案有:
-
4 # 網際網路健康諮詢醫師
心臟支架手術一年後,複查主要專案有:1,心臟彩超。2,心電圖。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谷丙轉氨酶。5,肌酸激酶。6,血常規。7,凝血常規。
另外,不建議去做冠狀動脈血管造影檢查,屬於有創檢查,有一定的風險!
-
5 #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支架植入術後一年,當然需要做複查了,而且就算你沒有不舒服,你也需要做檢查,因為我們需要全面評估一下,你的病情。小眼睛醫生為你講解一下,究竟該做什麼檢查。支架植入術後,你需要做什麼檢查如果沒有任何胸痛的症狀,心絞痛恢復的很好,你需要做肝功,腎功,血細胞分析,血脂,血糖。全面評估自己的病情。必要的時候去做心臟彩超。
可能會有很多人開始質疑小眼睛醫生,你肯定在亂開檢查,這些檢查對我沒有什麼作用,彆著急,聽小眼睛醫生慢慢道來。
做完心臟支架,你仍然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類藥物。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禁忌症。血細胞分析能夠明確你有沒有感染,同時如果你的血小板過低的話,可能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因為發生內臟或者關節腔內出血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支架植入術後的患者,血脂控制更加嚴格。血脂檢查中,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對於內皮功能的損傷最為嚴重。
如果你不能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的時候,可能仍然存在支架內血栓再次形成的風險。
他汀類藥物對於肝功有影響。複查肝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明確你的肝功有沒有任何損傷,他汀類藥物最常見的損傷是肝功。
尤其是穀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
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服用藥物的心得,和支架植入術後的經驗。
-
6 # 心健康
冠心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中,支架植入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手段,許多人有疑問,做了支架以後,怎麼還需要定期複查,支架術後複查,都需要複查什麼呢?
一、複查心電圖
複查心電圖的目的,主要是看心律是否正常,心率是否達標,是否有變化或者有其他異常。冠心病術後,出現房顫或者早搏的很多,從複查心電圖上可以看到。冠心病支架植入術後,要把心率控制在60次左右,複查心電圖的目的也在於觀察心率。還有就是冠心病術後要口服B受體阻滯劑(倍他樂克一類)鈣離子拮抗劑之類的藥物,可以使得心率減慢,複查心電圖還需要了解需要不需要加量或者減量。
二、複查肝腎功能
冠心病術後,要口服大量的藥物,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他汀、降壓、降糖等各種藥物,複查肝腎功能的目的,主要是瞭解有無肝腎損害,是否需要調整藥物。同時還可以發現患者的其他疾病是否引起了肝腎功能異常。
三、複查血常規
患者複查血常規的目的,是瞭解有無血小板、血紅蛋白、紅細胞等的異常,因為口服大量抗血小板藥物,可能出現慢性出血、血小板減少等併發症,需要加以注意。
四、複查凝血功能
複查凝血功能的目的,也是因為冠心病患者,需要長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而且如有患者一旦出現房顫心律後,甚至需要抗凝治療,複查凝血功能的目的,是瞭解有無凝血異常,防止出血等情況的發生。
五、複查心臟彩超
複查心臟彩超的目的,主要是瞭解患者支架植入術後,有無心功能的異常、心臟大小的改變、心臟結構的變化等等,從而指導是否需要加用其他藥物預防心臟進一步擴大,心功能進一步減低。
六、冠狀動脈CTA或者造影
許多人認為,支架術後要常規的複查冠狀動脈CTA或者造影,我的主張很明確,除非有必要性,如果沒有症狀的患者,個人是不建議複查冠狀動脈CTA或者造影的。至於為什麼,道理很簡單,支架植入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症狀,現在沒有症狀,複查CTA或者造影,恐怕只能徒增患者的恐懼心理。但如果一旦有症狀,複查這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一旦有症狀,不能諱疾忌醫就不復查,絕對是不可取的。
七、複查血脂
複查血脂的目的,是指導他汀的用藥,冠心病支架植入術後,血脂的控制有明確的目標值,如果不能達標,需要加量或者聯合其他藥物將血脂控制達標。
冠心病術後複查專案,其實還需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沒有絕對的一定要複查哪個或者不復查哪個,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以及其他因素有的放矢的複查。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怎樣,冠心病術後不復查都是不可取的。
-
7 # 醫學小偵探
心臟支架手術作為治療冠心病的手段之一,手術本身技術不斷進步,也有了可降解支架,但術後的“維護保養”相比手術同等重要,稍不注意,有可能再次出現血栓的現象!
那麼術後除了必須堅持服用阿司匹林以及一些抗血小板的藥物以外,還需要如何進行有效的複查,預防冠心病呢?對大多數支架手術患者來說,術後幾天如無特殊的併發症就基本上上可以出院了,但對這種冠狀動脈介入術後管理是需要嚴格遵守一定的原則做好定期複查的!
首先,心臟支架手術後,患者需要做心電圖的檢查同時要檢查血壓,以觀察術後的心肌缺血、血壓等症狀改善及恢復情況;
其次,很重要一點:患者必須要遵從醫囑,做好定期複查工作!支架手術不比其他普通手術,一旦出現再血栓,危險性並不會比之前低,因為支架只能緩解症狀,並不能從根本上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血管狹窄,同時患者進行抗血栓的治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防支架引起血栓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不復發,只能說做到儘可能降低冠心病發病率!
最後,一般醫生會建議你術後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及1年都需要進行定期複查,檢查專案包括有血壓、血糖、血脂,心肌酶譜、心電圖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冠狀造影等。特別本身就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相比其他患者更需要定期檢查。
血常規及凝血實驗。主要是看支架術後服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對血小板、紅細胞和白細胞影響情況以及體內凝血狀況。 血脂、血糖、肝腎功能和心肌酶譜! 心臟支架術後,血脂的檢查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要求支架術後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因他汀類降脂藥需要長期服用才有效,治療3—5年可以顯著降低冠心病發病率。同時他汀類藥物具有肝腎毒性,所以對肝腎功能監測同樣不可忽視,同時我們都知道心肌酶譜檢查,主要是對心臟心肌炎,心肌缺血預警!複查心電圖。主要是發現有無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問題。如必要時還得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特別是還有胸痛等典型症狀的患者!心臟超聲檢查。主要是觀察心功能的變化!冠脈造影。複查時要結合臨床症狀,一般病情穩定,只要求術後9-12個月複查冠脈造影就可以。冠狀動脈造影,現在有64排,還有128排CT已經應用很廣泛了,像一般術後9個月之前沒有典型症狀,如胸痛等發生,非左主幹病變或植入支架相對較少等情況,同時你術後嚴格遵守醫囑,規範服藥,血脂等血生化指標都很正常,心電圖沒有啥異常改變,一般沒必要立即複查冠狀動脈造影。有時候,有著醫生會讓你先做一個冠狀動脈螺旋CT複查冠狀動脈,如提示支架內狹窄,才會進一步要求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因為前者是無創的,後者有一定的創傷性! -
8 # 心血管王醫生
心臟介入王醫生在臨床總能遇到患者問,王醫生支架快一年了,都複查什麼⊙∀⊙?
其實王醫生的患者都會有一份出院指導,上面會寫的非常清楚,注意事項,服藥方案,複查內容。
王醫生就把出院指導的複查專案和大家一起分享:
1、心電圖:心電圖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必不可少,即使我們不發作不舒服,也需要留一份最為資料,儲存起來,以便觀察動態變化。
2、心臟彩超:對於心臟結構,各瓣膜情況,各房室腔大小,左室射血分數,心臟功能等等有一個進一步的瞭解,尤其和既往的比較,如果有心衰,最好能半年複查一次。
3、抽血:
1)、血常規:瞭解最基本的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因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加他汀。
2)、凝血系統:需要了解凝血酶各項的時間,以免;凝血系統異常。
3)、血糖:一方面排除新發糖尿病,一方面排除他汀類藥物副作用。
4)、肝腎功電解質:主要看藥物有沒有副作用,及如果心衰肝腎功是否有損害。
5)、肌酶:主要排除他汀副作用。
6)、血脂四項:主要看血脂是否達標,尤其低密度脂蛋白是否低於1.8。
4、尿便常規:排除消化道出血、尿蛋白、潛血等腎臟問題。
有人會問了,需要不需要複查冠脈造影?
那需要看具體情況:
1)、如果當時支架時,病變非常簡單,也只是單支病變,就在一個血管放了一到兩個支架,別的血管都還算不錯,沒有嚴重的斑塊。到一年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症狀,也從未間斷吃藥,那麼就可以不復查造影,繼續吃藥就行。
2)、如果支架時,除了支架部位的血管外,別的血管仍有病變,而且病變屬於臨界病變,或接近?臨界病變,那麼一年時,最好複查一下,目的有兩個:看看臨界病變是否有進展,第二看看支架內是否通暢。
3)、如果支架時,屬於複雜病變,或分叉病變,或左主幹病變,這樣的病變,最好能複查一下。還有放的支架比較多,最好能複查一下。
4)、如果支架時,血流並沒有達到理想狀態,理論上正常血流是3級,但如果沒到三級,那麼可以考慮複查一下。
5)、如果還有症狀,確診和缺血有明確的因果關係,那麼必須複查。 臨床上常常能夠碰到複查造影時有的血管越來越好,有的血管狹窄加重,更有血管完全閉塞的。
心臟支架術後一年需不需要複查,必須結合當時造影情況及患者有沒有症狀,不能一概而論。 不管一年後是不是需要複查冠脈造影,我們支架後一定要做好:戒菸,規律吃藥,根據醫生建議活動,健康飲食,嚴格控制三高,注意藥物副作用,有一定心絞痛的常識。
-
9 # 綜合內科張醫生
心臟支架術後複查主要是考慮的是三個問題,三是支架術後心臟的恢復情況;二是支架內再梗塞的風險;三是長期服藥對身體的影響;所以,以下幾種檢查是非常必要的:
血常規+血凝四項
心臟支架術後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氫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它們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防止心臟支架內再發梗塞,但是長期服用卻可能導致凝血功能障礙,發生出血的情況,比如流鼻血、牙齦出血、眼結膜出血,甚至是胃出血、腦出血等嚴重情況,所以,時常監測血小板數量、凝血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心電圖
心臟支架術後,心率應該得到控制,一般認為60次左右的心率比較合適,主要是為了降低心肌耗氧量,減少心絞痛的發生機率,做心電圖就是為了能夠監控心率;除此之外,為了達到控制心率的目的,一般支架術後的患者會服用β受體阻滯劑,但是長期服用該藥物可能會出現心動過緩或劑量失效的情況,所以做心電圖也是為了能夠及時調整藥物劑量,穩定心率!
血脂、血糖、肝腎功能
首先,血脂或血糖水平的異常會增加心梗再復發的風險;其次,他汀類藥物是支架術後必須服用的一種藥物,它可以調控血脂,但也有導致血糖升高和肝腎損害的風險,所以,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應該監測血脂、血糖和肝腎功能,以便及時調整藥物劑量!
除上述幾種檢查之外,心臟彩超、冠狀動脈CTA、心臟造影則需要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及經濟條件再考慮是否需要進行!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10 # 全科掃地僧
心臟支架植入手術是冠心病治療的重要手段,支架植入後能將狹窄的血管開通,更好的恢復心臟血供。雖然支架一經植入即永久存在,但並不是一勞永逸,術後仍需配合改善生活的改善和正規的藥物治療,並做好複查,以免支架內再狹窄形成,這樣才能長期穩定的控制病情。支架術後的複查對於評估病情很重要,我們要引起重視。
支架術後一年內每三個月應進行一次複查,滿一年後根據複查情況決定下次複查時間、是否可以停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等。建議複查專案如下:
1、血壓、心率:是常規復查專案,可以初步瞭解心臟情況,特別是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人群更應注意血壓是否達標。
2、血常規、凝血:支架術後我們服用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可能會影響血小板、紅細胞和凝血功能等,特別是出現面板、黏膜淤斑或消化道出血等情況時,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診斷和處置。3、 生化功能(主要有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和心肌酶):可以幫助我們觀察血糖、血脂是否達標,同時監測有無藥物不良反應,如他汀類藥物可以出現肝損害、肌肉損害,嚴重時需停用或調整。其中低密度脂蛋白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
4、心電圖: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心率、有無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情況。如患者仍有心絞痛發作,則需要完善24小時動態心電圖。 5、心臟彩超:主要是觀察心功能的變化,有無心衰等表現。
6、冠脈造影:需根據具體病情決定是否複查,如仍有典型胸痛等症狀或病變血管較多時,可進行復查,如無特殊不適,且支架植入前病變簡單(如單支病變等),則可以不復查。
-
11 # 咚咯隆咚
在緊急情況下,冠脈支架手術能夠迅速為我們打通阻塞的血管,確保血流通暢,但這並不意味著做完支架後我們就可以一勞永逸了,手術完畢後我們要定期複查,瞭解支架是否移位、堵塞,手術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術後的維護和康復工作。
一般來說,在支架植入後1、3、6、9及12個月,我們都要前往醫院複查,複查的內容不僅包括心電圖和血常規,還包括血壓、心率、心肌酶、血生化、便常規、尿常規、超聲心動圖、運動負荷試驗以及冠脈造影等。
我們植入支架為什麼要進行如此多專案的複查呢?一一來說。
血常規。由於術後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所以要對我們的凝血功能進行監測,防止出現異常。
血脂、血糖、肝功、腎功、心肌酶。由於支架只是疏通了血管,並不能保證血管不會再次狹窄或堵塞,尤其是術後半年,是最容易發生支架內再狹窄的時間,必須把血脂血糖等長期控制在合理穩定的範圍內,才能有效的防止術後在堵塞。除此之外,是為了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比如穀草轉氨酶升高等。
心電圖。觀察有無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問題。
心臟超聲檢查是為了觀察新功能的變化。心肌梗死患者在術後3或6個月要進行此項檢查。
冠脈造影。如果術後病情穩定,一般在12個月複查冠脈造影。根據病人情況,如果各項指標都控制良好且無異常情況也可以選擇螺旋CT複查。
總的來說,雖然解決了一時的問題,但支架手術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血管狹窄或堵塞的危險依然存在,所以術後患者一定要注意生活習慣上的改變,堅持低鹽低脂飲食,控制血糖血脂,規律作息,戒菸戒酒,這樣才能降低再次堵塞的風險。
-
12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雖說心臟支架手術已經是比較成熟的一種治療手段,但是醫生對於出院患者的要求都是,在手術後一個月、第三個月,第六個月,第九個月和第十二個月後來複查。這也是為了監測術後可能出現的異常,以便及時應對。
做心臟支架手術一年後,複查需做哪些檢查?首先,必須要複查的常規專案。
我們先要求清楚一點,複查不僅是為了監測術後效果,也是為了監測病情進展,藥物副作用等。所以,即便沒有做過支架術,一般也都要求冠心病患者定期就醫複查,其中就包括一些常規的必查專案。
一是血常規,這更多的是為了監測藥物副作用,因為支架術後患者需要同時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兩種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一般至少用藥一年,之後可遵醫囑選擇是否繼續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是必須終身用的。而這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會增加出血風險,導致貧血等,這時候做血常規檢查就是為了看看有沒有潛在出血的表現。
二是凝血功能,同樣也是為了監測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可能導致的出血風險,常用的就是凝血四項,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凝血酶時間。
三是血液生化檢查,包括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肌酸激酶、轉氨酶、電解質等。這是為了檢視患者可能存在的其他風險因素,排除高血脂、高血糖等異常,另外檢查也是為了監測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尤其是患者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導致轉氨酶、肌酸激酶、血糖升高等,這時候必須定期複查上述專案。
四是心電圖,心電圖是心臟檢查最為基礎的專案,能幫助發現可能的心肌缺血表現,監測術後的恢復情況,是否有心功能下降等,這都是必要的檢查專案。
五是心臟彩超,對於絕大多數患者來說,心臟彩超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是為了觀察術後患者有無心臟結構改變,心功能狀況等,幫助醫生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其次,適用於特殊人群的檢查專案。
除了上述必須要查的專案之外,有些支架術後患者還需要一些額外的附加專案,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防嚴重後果的發生。
一是動態心電圖,對於有間歇性發作的胸痛、胸悶等心臟不適的患者,有必要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幫助找到誘發症狀的原因。
二是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或負荷超聲心動圖,適用於勞力性心絞痛患者,對比運動負荷下和靜息時的心功能狀況,幫助評估心肌缺血、心功能狀況。
三是核素心肌負荷顯像,透過區分正常和壞死的心肌,適用於心梗、支架術患者,可評估患者的預後,監測支架術、藥物治療的效果等,也可用於評估心肌缺血範圍、程度。
四是冠脈CTA或冠脈造影,這是為了監測術後冠脈的恢復情況,也是為了監測是否有再狹窄,是否有支架內血栓形成等,評估治療效果,發現潛在問題。一般首選冠脈CTA,適用於支架術後仍有心絞痛頻發的患者,若非必要不建議進行冠脈造影檢查,因為它是有創檢查,費用偏貴,更適用於冠脈CTA檢查提示有嚴重狹窄的患者,或是未能找到原因的頻發心絞痛患者。
-
13 # 心血管李藥師
前兩天剛遇到了一個接受心臟支架的患者,他今年65,心臟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出現下降,據他所說,他術前被評估了心功能狀態。常規的檢查包括:12導聯心電圖、超聲心動圖、運動試驗。超聲心動圖主要用於掌握室壁運動、瓣膜功能、左室射血分數,若LVEF<35%常提示左心功能差,圍手術期發生心衰危險性增加。
冠脈支架主要有兩種:裸金屬支架和藥物洗脫性支架。冠脈支架置入早期主要使用裸金屬支架,近年來,藥物洗脫性支架才開始廣泛應用。它的主要優勢在於能有效降低冠脈狹窄的再發生,但是更容易誘發血小板聚集而發生微血栓。兩種支架術後患者均應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預防血栓的發生。
做心臟支架手術一年後,複查需做哪些檢查?一般推薦術後1個月、3個月、半年以及1年時到醫院複查,1年以後每半年到1年複查1次。
複查內容包括血常規、血生化、凝血功能、心電圖以及心臟彩超等,由醫生結合每個人的具體病情決定是否需要附加別的檢查專案。
以心臟支架術後1年的複查為例,主要的檢查專案有:心電圖、血常規、血生化、心肌酶、便尿常規、超聲心動圖、心臟造影、運動負荷試驗,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整、增減。下面以心臟造影舉一個簡單例子。
一、沒有存在高危因素
存在糖尿病、多支血管病變、左心室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在術後就需要做心臟造影來檢視病情。
二、沒有出現不適
在手術後身體恢復一切正常,心臟沒有胸悶等不適,可以不需要做心臟造影複查。
對於心臟支架手術,其實是很嚴格的,如對於有出血傾向且有明確的患者,術中需採用肌注維生素K、輸注血漿等方式改善凝血功能,減少出血,術後對凝血功能進行復查。同時將凝血功能異常明顯,短期內有二次出血出現,腦疝形成列為手術禁忌證。術中嚴密止血,儘量縮短開顱時間。
心臟支架手術後,患者長時間使用抗凝類藥物將造成體內迴圈系統中血液呈低凝狀態。長時間應用抗凝藥物,可造成患者的凝血功能異常,增加出血的風險,這也需要患者特別注意。
-
14 # 王醫生關注心臟
建議複查造影或者冠脈CTA,如果不願查,要做以下普通檢查:血常規、心肌酶、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彩超,以及原發疾病的檢查
回覆列表
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快一年了,術後無不適,複查需做哪些檢查?
冠脈支架是透過機械擴張作用將狹窄的冠脈擴張,使冠脈變得暢通,但是冠脈原有的病變即粥樣硬化並沒有消失,另外冠脈支架是異物,植入冠脈內會啟用血小板,導致血栓形成、冠脈堵塞,因此冠脈支架植入術後患者需要長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以防止血栓形成。
冠心病患者在支架植入術後本身冠脈的粥樣硬化並沒有消失,因此需要長期口服他汀類藥物以使血脂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同時他汀類藥物還可以穩定斑塊、防止斑塊脫落形成栓塞或血栓。
冠心病患者需長期口服倍他樂克等藥物以減慢心率、減少心肌氧耗,倍他樂克的藥物劑量需根據心率逐漸加大藥量以達到好的治療效果。
冠脈支架植入術後1年,針對上述藥物的毒副作用,常規需複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化驗檢查;另外,需複查心電圖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瞭解心率和心律,有無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複查心臟彩超以瞭解室壁運動有無異常、心功能、有無結構性異常等。
真如提問者所言,患者無任何不適,我想冠脈造影的必要性不大,畢竟其為有創性檢查;當然了,是否需要應該諮詢患者的主治醫生,因為他更瞭解患者的具體情況,瞭解上次造影的結果或者冠脈的病變情況。
綜上所述,冠脈支架術後1年,無不適,複查應該在主治醫生的指導下完成,除了需要檢測血生化指標外,還需要監測心電變化、心功能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