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皓軒收藏

    是一首寫風雪行軍的仄韻絕句,全詩寫得十分壯美。一、二句寫從軍將士面對的環境極為嚴酷:天山腳下寒風勁吹,湖邊(“海畔”)凍泥紛紛裂開,梧桐樹上的葉子已經刮光,枝梢被狂風折斷。就在這一嚴酷的背景上,映出皚皚雪山,傳出高亢嘹亮的笛聲。詩人以這一笛聲,使人產生這裡有人的聯想,同時又將人隱去,以“不見人”造成懸念——那風裡傳來的笛聲究竟來自何處呢?從而自然轉出末句:尋聲望去,只見在天山白雪的映襯下,一行紅旗正在向峰巔移動。風雪中紅旗不亂,已足見出從軍將士的精神,“直上”的動態描寫,更使畫面生機勃然,高昂計程車氣、一往無前的精神,盡在這“直上”二字中溢位。   這首詩在藝術上善於映襯與妙用指代。一、二句對環境的描寫,竭力突出自然環境的惡劣,用濃重氛圍映襯從軍將...  這是一首寫風雪行軍的仄韻絕句,全詩寫得十分壯美。一、二句寫從軍將士面對的環境極為嚴酷:天山腳下寒風勁吹,湖邊(“海畔”)凍泥紛紛裂開,梧桐樹上的葉子已經刮光,枝梢被狂風折斷。就在這一嚴酷的背景上,映出皚皚雪山,傳出高亢嘹亮的笛聲。詩人以這一笛聲,使人產生這裡有人的聯想,同時又將人隱去,以“不見人”造成懸念——那風裡傳來的笛聲究竟來自何處呢?從而自然轉出末句:尋聲望去,只見在天山白雪的映襯下,一行紅旗正在向峰巔移動。風雪中紅旗不亂,已足見出從軍將士的精神,“直上”的動態描寫,更使畫面生機勃然,高昂計程車氣、一往無前的精神,盡在這“直上”二字中溢位。

      這首詩在藝術上善於映襯與妙用指代。一、二句對環境的描寫,竭力突出自然環境的惡劣,用濃重氛圍映襯從軍將士無所畏懼的精神風貌。試想,如果是在風和日麗、山明水淨的條件下行軍,又怎能見出士氣的昂揚堅強呢?適應氛圍描寫的需要,在押韻上採用了入聲的韻腳,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韻,“裂”、“折”、“雪”都是入聲“屑”韻字,韻尾為舌尖音,收音短促,適宜於抒寫或悲或壯的詩情。

      前兩句的氛圍描寫與入聲韻的選用,為抒寫壯美的詩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映襯畢竟是陪賓,描寫的成敗,關鍵在於作為主體的三、四兩句。後兩句意在寫人,卻不正面寫出,更不和盤托出,而只是拈出與人相關的二物——“橫笛”、“紅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這種指代手法的運用,既節省了筆墨,又豐富了作品的藝術容量,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的空間。軍中物品無數,只寫笛、旗二者,不僅出於只有笛聲、紅旗才會被遠處發現,還因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見行軍將士的精神。在寫法上,先寫“橫笛聞聲”,後寫“紅旗直上”,符合人們對遠處事物的注意往往“先聲後形”的一般習慣。特別巧妙的是“不見人”三字的嵌入。“聞聲”而尋人,尋而“不見”,從而形成文勢的跌宕,使末句的動人景象更為顯豁地突入人們的眼簾之中。

      《從軍行》兼有詩情畫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紅旗,雪的白,旗的紅,山的靜,旗的動,展示出一幅壯美的風雪行軍圖。

  • 2 # 七月的詩丶

    歷史上有很多人寫過《從軍行》,比如說:李白、王昌齡、楊炯、陳羽等等,我個人比較熟悉的一首是楊炯的《從軍行》,因為不知道您指哪首,所以我就簡單來分析一下楊炯的《從軍行》,以供您參考,《從軍行》全文如下: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是一首軍旅詩,整首詩說的是:戰爭的烽火傳到了西京(因為楊炯生活在唐朝,所有這裡的西京指的是長安),那詩人心中湧動著不平的志氣,詩人是非常想上戰場、報國家的!統領千軍萬馬的將軍辭別皇上,直奔戰場殺敵!邊疆寒冷、大雪紛飛,風聲中夾雜著陣陣鼓聲,真的是聲聲擊人心啊!寧可當個百夫長,也好過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啊!強烈表達了詩人想要征戰沙場、精忠報國的思想!

    前兩句寫的是軍情緊急,外敵入侵,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所以大家心中難自平!詩人用“烽火”“照”這樣的形象化事物把軍情緊急表達出來,那種國家情懷,憤恨不平的情懷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的。所有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

  • 3 # 老牛蹄切

    前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詩人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是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主要目前為了寫人,襯托出將士們無比堅定的戰鬥精神和愛國情懷。《從軍行》組詩是王昌齡採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共有七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這首,戰爭的艱苦生動刻畫的同時,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

    從軍行·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北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

    前兩句提到多個包含地域資訊的名詞,青海、雪山所代表的意向是敵人,玉關所代表的意向是家園。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裡,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這裡穿插一點歷史和地理方面的資訊以方便我們能更好的理解「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裡。詩人在特殊環境裡容易有創作靈感,身處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的緊張情緒裡我們卻只感受得到他的豪情萬丈,不得不誇讚大唐給時人帶來的自信。

    這兩句詩寥寥數十字帶給我們的畫面感是如此的強烈,如今我們進入了資訊化時代,整個社會的文學創作卻異常薄弱,比起用文字來記錄人們更願意用圖片語音影片來記錄勝景。詩歌已不在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一部手機可以聯絡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不禁為古典詩歌的未來捏一把汗。物質生活如此的繁榮,去到世界各地旅遊也已不再是難事,需要精神上的追求越來越少,誰來繼承衣缽是破在眉睫的事情,古典詩詞在時代洪流中顯得是如此的羸弱。

  • 4 # 琦嵐子話江湖

    朋友的問題很有趣,因為歷史上《從軍行》很多,而單單王昌齡就有7首。後面給出說前兩句寫景,再結合流傳度來看。推測應該是指下面這一首:

    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

    前兩句寫景的很直白:青海湖上烏雲密佈,連綿雪山一片暗淡,邊塞古城,玉門關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境界闊大。

    不論從譯文還是從原文,我們都能感受到一種大戰將起,孤軍遠行的緊張和決絕。這為後面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做好充分的鋪墊。

    “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

    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Murano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前兩句的遼闊和後兩句的慘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將戍邊之苦表達到了極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川西大環線一般幾天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