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血管守護者貢鳴說

    根據起病和病情進展的緩急及病程的長短,高血壓可分為兩型,緩進型和急進型,前者又稱良性高血壓,絕大部分患者屬於此型,後者又稱惡性高血壓,僅佔本病患者的1%-5%。

    (一)緩進型高血壓

    多為青中年起病,有家族史者發病年齡可較輕。患者的主觀症狀和血壓升高的程度可不一致,約半數患者無明顯症狀,只是在常規體檢或因其他疾病就醫時才發現有高血壓,少數患者則在發生心、腦、腎等器官的併發症時才明確高血壓的診斷。患者早期由於血壓波動幅度大,可有較多症狀,而在長期高血壓後即使在血壓水平較高時也可無明顯症狀。

    1.神經精神系統表現:

    頭痛、頭暈和頭脹是高血壓常見的精神系統症狀。高血壓直接引起的頭痛多發生在早晨,位於前額、後腦勺或頭顱兩側。高血壓引起的頭暈可為暫時性或持續性。部分患者有乏力、失眠、工作能力下降等表現。

    本病併發的腦血管病統稱腦血管意外,俗稱腦卒中或中風,可分兩大類:①缺血性腦梗死,其中有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間隙梗死、栓塞、暫時性腦缺血和未定型等各種型別;②腦出血,有腦實質和蛛網膜下腔出血。根據腦血管病變的型別、部位、範圍和程度,臨床症狀有很大的差異,輕者僅出現一時的頭暈、眩暈、失明、失語、吞嚥困難、口角歪斜、肢體活動不便等,重者出現偏癱、昏迷,甚至短期內死亡。

    2.心血管系統:

    出現臨床心功能不全的症狀多發生在高血壓起病數年至數十年之後。在心功能代償期,即心臟功能尚可時,除有時感心悸外,其他心臟方面的症狀可不明顯。代償功能失調時,則可出現左心衰竭症狀,如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在體力勞累、飽食和說話過多時發生氣喘、心悸、咳嗽,嚴重時或血壓驟然升高時發生肺水腫。反覆或持續的左心衰竭,可發展為全心衰竭,出現尿少、水腫等症狀。

    由於高血壓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部分患者可因合併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而有心絞痛、心肌梗死的表現,如劇烈胸痛。

    3.腎臟表現:

    高血壓早期可無任何臨床表現。隨病程的進展可先出現微量白蛋白尿,即尿液檢測發現微量白蛋白,繼之出現蛋白尿。病程進展也可有血尿,多為肉眼不可見,需要尿液檢測明確。腎功能失代償時,可出現多尿、夜尿、口渴、多飲等。當腎功能進一步減退時,可出現一系列化驗指標的異常,直至最終出現尿毒症。但是,在緩進型高血壓,患者在出現尿毒症前多數已死於心、腦血管併發症。

    4.其他:

    出現急性主動脈夾層者根據病變的部位可有劇烈的胸痛或腹痛;有下肢周圍血管病變者可出現間歇性跛行(在不走路的時候沒有明顯的不適,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以致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這種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

    (二)急進型高血壓

    在未經治療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約1%為急進型高血壓,起病較急驟,也可發病前有病程不一的緩進型高血壓。其表現基本上與緩進型高血壓相似,但症狀和頭痛等明顯,病情嚴重、發展迅速、出現視網膜病變和腎功能很快衰竭。常於數月至1-2年內出現嚴重的腦、心、腎損害,發生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尿毒症。並常有視力模糊或失明,視網膜可發生出血、滲出物及視神經乳頭水腫。由於腎臟損害最為顯著,常有持續蛋白尿,並可有血尿和管型尿,如不及時治療最後多因尿毒症而死亡。

    (三)高血壓危象與高血壓重症

    高血壓危象是指:①加劇性的惡性高血壓。舒張壓常>140mmHg,伴眼底乳頭水腫、出血、滲出,患者可出現頭痛、嘔吐、嗜睡、迷糊、失明、少尿甚至抽出昏迷等;②血壓明顯升高並有腦、心、腎等嚴重病變及其他緊急情況,如高血壓腦病、腦卒中、顱外傷、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急性主動脈夾層、急性腎炎、嗜鉻細胞瘤、術後高血壓、嚴重燒傷、子癇等。高血壓腦病可發生在緩進型或急進型高血壓患者,當平均血壓上升到約180mmHg以上時,患者可因腦水腫出現劇烈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煩躁不安、脈搏多慢而有力,可有呼吸困難或減慢、視力障礙、黑曚、抽搐、意識模糊甚至昏迷,也可出現暫時性偏癱、失語、偏身感覺障礙等。發作短暫者歷時數分鐘,長者可數小時甚至數天。高血壓急症的患者應靜脈用藥儘快地(以分鐘、小時計)將血壓控制到適宜的水平,否則患者可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死亡。

    高血壓重症是指雖然血壓明顯升高,但無上述重要器官功能迅速惡化的臨床表現,如無眼底改變也無症狀等。這類患者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緊急降壓會帶來益處,因此一般不需要緊急靜脈用藥,但應立即口服給藥短期內(以天計)有效地控制血壓,並密切隨訪,以防轉變成高血壓危象。

  • 2 # 百忍成金145358132

    高血壓的症狀因人、因病而異。早期多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偶因體檢而發現。其症與血壓升高程度並無一致,這可能與高階神經功能失調有關。有些人血壓不太高,症狀卻很多,相反,症狀不明顯,常見症有:

    1.頭暈,為高血壓最多見的症狀。有些是一過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時出現,有些是持續性。

    2.頭痛亦是高血壓常見症狀,多為持續性純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有炸裂樣劇痛。早晨睡醒時,起床活動及飯後逐漸減輕。疼痛部位多在額兩旁的太陽穴和後腦勺。

    3.煩躁、心悸、失眠,患者性情多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動;心悸症較常見,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或早醒、噩夢紛紜、易驚醒等。

    4.注意力不集中、善忘。

    5.肢體麻本,常見手指、足趾麻本或面板如蚊行感或項背肌肉緊張、痠痛。

    6.出血,較少見,由於高血壓可致腦動脈硬化,使血管彈性減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見,其次是結膜出血、眼底出血、腦出血等。大量鼻出血佔高血壓百分之八十。

  • 3 # 大雨減肥記

    高血壓病幾乎是一種沒有症狀的疾病。只有當血壓高得很危險時, 才會出現頭痛、心悸,全身不適等症狀。高血壓病呈現“三高三低” 特點:“三高”即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三低” 即低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服藥率。而在服藥人群中,盲目服藥、 擅自間斷服藥現象也非常普遍。 專家提醒我們高血壓病對人體的危害絕不亞於癌症, 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三大病症之一,如不及時治療, 將導致一系列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心腦腎、 眼底這些器官因為血管豐富,所以又被稱為高血壓病的“靶器官”。 如果血壓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血壓波動,則這些“靶器官” 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出現心肌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 腎功能衰竭、尿毒症、腦出血、眼底出血引起的失明等等多種致殘、 致死的疾病。 高血壓病往往使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會導致心律紊亂、 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冠心病由於其發病率高, 死亡率高,嚴重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從而被稱作是“ 人類的第一殺手”。 在長期高血壓的作用下,腦部的小動脈嚴重受損,容易形成腦血栓。 微小血管堵塞,形成腦梗塞,進一步發展成老年性痴呆症。 因為腦血管結構較薄弱,在發生硬化時更為脆弱, 容易破裂致腦出血。腦卒中(出血、血栓和腦梗塞) 的發生和血壓有著密切的關係。全國腦卒中倖存者600萬,75% 有不同程度勞動力喪失,40%重度致殘。 高血壓若不控制血壓,病情持續進展,5-10年(甚至更短時間) 可以出現輕、中度腎動脈硬化。從而會導致腎實質缺血、纖維化、 萎縮,出現夜尿多,最終發生尿毒症或腎功能衰竭。希望可以幫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ZI心態崩了,RNG晉級德杯決賽,小狗感嘆:我是飲水機,他們太強了,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