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V課
-
2 # 走過滄桑1962
腹有詩書氣自華,古詩詞能傳承到今天,已經證明了其強大自生命力。它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呢。我認為它能帶給我們美的意境。你看杜甫的:二隻黃鸝鳴翠枊,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多美。再看他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鳴呼,吾廬雖破受凍死亦足的廣闊胸襟。酒債尋常處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再到他的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回家。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豪邁,散脫,美不美。古詩詞也給我們帶來哲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戍邊戰士的敬佩與豪爽,酒臥疆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總之太多了,她的我們帶來的美,哲理,思考。一輩子也受用不盡。
-
3 # 青絲蘸白雪Cy
古詩詞能帶給我什麼
文學分類有四種,詩歌、散文、小說、戲劇。這是一個粗略的大類。小說有通俗小說,戲劇有低俗戲劇。但詩歌,卻沒有通俗詩歌,低俗詩歌這種說法。因為詩歌是從靈魂中生長出最純淨的花朵,是人類獻給神的犧牲。它從來沒有和汙泥混染,也未曾淪入凡間。
只有陽春白雪,沒有下里巴人。
在所有藝術,音樂,繪畫,雕刻,舞蹈之中,詩歌是最特殊的一種。音樂、繪畫、雕刻、舞蹈都是對自然,對生活,對存在的低劣模仿。只有它是以靈魂為材料進行的禮祭。這讓詩人獨得上天恩寵,“像鈴蘭花從石縫間生長出來,從未沾染半點汙穢”。
好了,現在來回答一下,古詩詞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如果你說的是物質。不行。
如果你說的是氣質。不行。
如果你說的是美德。不行。
它並非帶給了我們什麼。它就像Sunny一樣,當你看到光明,便感覺到溫暖。這並非是帶來的,而是同時抵達你的身邊。當你理解了詩,就淨化了自己的靈魂。淨化了靈魂有什麼用?沒有什麼用。
當然。
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閱讀詩詞,只是體會其中如音樂般的節律之美,如繪畫般的形色之美,如舞蹈般的主題之美,如雕塑般的塑造之美。
而美,總是讓人心生愉悅,滿懷幸福的。是吧?
-
4 # 雲湧千山
古詩詞不能帶來現實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但是她在滋養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首先引用一段媒體對著名的古典詩詞的研究者、德高望重的葉嘉瑩先生的採訪,來說明古詩詞對一個人具有的宗教信仰般的意義,然後簡單的談一談我個人的經歷,即我是如何活在唐詩宋詞中度過人生中的四十年的。
那篇介紹葉嘉瑩先生的文章寫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詩詞滋養了她飽滿的精神世界,是詩詞給了她度過艱難的力量,是詩詞慰藉了她多災多難的一生。一句話,詩詞是葉嘉瑩最好的養生法寶,是其健康長壽的精神支柱。"
這一段寫的真好,是對古詩詞那種宗教般的淨化人的靈魂、支撐一個人精神信仰的最好的描述和詮釋。
下面說一點兒我的經歷和體會。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我參加了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次考試,我過了分數線並參加了體檢,但最後沒有被錄取。這以後我處在極端的痛苦和絕望之中,真想一死了之。但是是李白的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和"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激勵我勇敢的活下去,戰勝人生的逆境,殺出一條血路,開闢一條生路,最後我在北京市的電大考試和自學高考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古詩詞,尤其是屈原的楚辭、唐詩宋詞和孔子、孟子、莊子的著作一樣,是我人生中最大的精神支柱,是我人生信仰和力量源泉。
"才力猶可倚,不慚世上雄!""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些振聾發聵的詩句,永遠激勵著我努力奮鬥、勇敢攀登、自強不息、高山仰止,知其不可而行之,無怨無悔!!
而在庸常的生活中,我咀嚼、沉浸最多的當然還是那種"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又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等等無數優美的意境。
古詩詞是我精神世界中最可寶貴的支柱,不可須臾離開!!!
-
5 # 馬保囯大師
首先是,如果真的喜歡或者愛詩詞,不會在意他能帶來什麼,他會潛移默化的改變你,改變你的精神世界。其次在談詩詞的作用或者影響。我想,一是共鳴,年少讀詩,年老讀詩,不同的階段讀詩。讀豪壯的,讀婉約的,讀悽惻的,無不是在讀人生,讀世界。不管人生、世界怎麼變化,感受卻極近相同。二是通鑑,詩詞是歷史,同樣,現代詩也會成為後世瞭解我們當代的鑰匙,華人歷來有尊崇先賢的基因,這樣看詩詞便是鑰匙。三是藝術,為何唐宋能在文學史是稱霸古今,成熟的詩詞藝術便是兩朝的底氣,我們只能望其項背,所以從瞭解和熱愛再到鑽研,無非是學習(但願後世能超越)。作用還有很多,甚至可以達到修身養生的作用。就不一一例舉了
-
6 # 隨波灩灩
古詩詞之所以美,除了平仄之韻抑揚頓挫琅琅上口之外,還描繪了山水秀色,解讀了人世風情,敘述了歷史文明,參悟了人生道理……不一而足。是中國文化的凝鍊與集大成。古人讀得是《經》《史》《子》《集》,吟得是詩、詞、歌、賦,前者是治國理政,安邦經國之道。後者是悠遊山水,閒來偶成的藝術。兩者亦有著密切的關聯,前者是根,後者是葉,我們在詩詞中讀到很多典故便來源於前者,所以單讀詩詞而不追根溯源去探讀更多的古文化是不能完全領略詩詞之意境的。
-
7 # 2762706829667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文明沉澱,讓我們的文學修養有了更深層的底蘊。悲可讀,喜可讀,更有甚者能放歌。
這是一種傳承,很美好。
經典句子有很多"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8 # 無聊到巔峰
孔子總結詩歌的作用便是“興觀群怨”。
《論語·陽貨》:“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那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看見什麼東西,突然有所觸動,寫下來,用以抒發情感表達志向,便是興;如駱賓王的《詠蟬》
《詠蟬》駱賓王丨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觀風俗之盛衰”,便是觀,什麼意思呢?從詩中看一朝之風氣、民俗之盛衰,瞭解這個朝代人民群眾道德之高低,以便教化之功。比如詩經中的《關雎》;
群,通俗點講就是交朋友,以促進民族團結、社會發展....比如詩詞中的酬唱之類,便是用之以“群”。
怨,這不是說怨天尤人,而是對政治上、社會上,一些君子看不慣的事產生的“怨”。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當然,這都是古時,詩的作用,那時候文化傳媒落後,大家除卻詩歌,基本上沒有別的交流憑藉,所以詩的作用尤高。但由於社會的進步,使得詩的社會地位愈來愈低,以至於成為歷史被束之高閣,僅共小部分人作為愛好來學習。到這時候,詩詞能帶給我們的東西已經不多了。
詩的興觀群怨,在如今看來,只剩下“群”-----也就是交朋友的功能了。但作為“愛好”這個屬性來看,能帶給我們的東西也不算少數,但是我們也需要正確的看待。
第一點便是自我滿足。這是所有“愛好”帶來的、共通的愉悅感。諸如愛好詩詞的,看懂一首古詩的好處,喜歡數學的解出了一道難題,喜歡烹飪的做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這都是滿足感-----但這些都是不需要與人言的東西。但事實上很多人都是用古詩詞去吹牛,逢人就說周邦彥的詞多麼多麼牛逼,你看看我寫的詩詞如何如何.....這跟孔乙己問“茴”字有幾種寫法一樣蠢。
第二點就是交朋友了,在自我滿足之後,很多人不意閉門造車,進而選擇與有同樣愛好的人互相交流印證所學所得,這時候,你去跟同志們講某詞多麼多麼好,邊不顯得突兀,而且還能得到認同,或是批正,在褒貶中越發進步,並且能獲得友誼,有句話講的講“吾道不孤矣”便是如此。
第三就是自信了,人一旦有特長,就不容易自卑,因為你會自我肯定------不管這個愛好是主流還是小眾。額,特別是在貧窮的時候,會獲得某種‘啊Q精神’的加持,不至於陷入悲觀。所以李白才敢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要是一無是處,就連憤世嫉俗的資格都沒有。
以上,便是詩詞或者說一種愛好能帶給我們的東西。當然,對於詩詞,很多人並不是真的喜歡,而是隻是想拿出來與別人炫耀。比如我看到的一個回答,截圖如下:
作為一箇舊體詩作者,我都覺得這樣很神經病,你跟你朋友吃飯喝酒,你朋友不懂詩詞,你跟人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別人當你是個傻子,跟美女談:人生若只如初見,你看美女會不會鳥你一下.....這種人便是典型的“孔乙己型文青”----不敢跟真正的內行談,只想著怎麼去忽悠外行罷了。
至於說哲理,品德,弘揚民族自豪感之類的東西......嚴嵩能寫出一手好字,元稹還能寫出好的情詩----這去談品德?要談品德談約束,黨章就夠了。至於弘揚民族自豪感....噗哧,感情生活在現代就沒自信了?非得去講過去的輝煌才能讓你撿起可憐的自尊?
說到底,詩詞到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小眾的愛好而已,而詩詞能帶給你的東西,也就是愛好能帶給你的東西。
-
9 # 閒適人家
怡情:古詩詞自小就有“感覺”。比如,這時下起雨,我就會想起“柳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雖然沒有柳永的詞句。但也“秋情”起來!感受秋天不一樣的感受:寄秋無悲傷。讀秋有感慨!
閒適:詩詞是心的“家”!我很佩服古詩詞的意境。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你對詩詞的理解越深,你的心就越寬。讀杜甫的詩,讓我理解世間的悲傷是一種高境界的情感。詩人愁苦不忘家國。臨終前也寫出令人生憐的“絕句”。對比起杜甫,我們應感受到眼前的美好,為自己生於今生而幸福,閒適於心,忙而樂乎!
-
10 # 文第二
作為一名普通的詩詞愛好者,我認為帶來了三種東西:
帶來了身處逆境,依然豁達樂觀的平常心;帶來了即使地位卑微,不忘心憂家國的愛國心;帶來了即使老邁,卻奮鬥不止的自強心。逆境中的豁達《定風波》 蘇軾 【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該詞透過寫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質樸中見深意,表達了曠達超脫的胸懷!
卑微中的憂國《病起書懷》 陸游 【宋】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此詩貫穿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位卑未敢忘憂國”這一傳世警句,是詩人此刻內心的真實寫照,也是歷代愛華人士的真實寫照。
雖老邁的奮鬥《龜雖壽》 曹操 【漢】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全詩跌宕起伏,心思縝密,充滿哲理的光輝,並迸發出奮進之情,抒發詩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奮鬥不息的壯志豪情!
-
11 # 閱讀與思維
個人認為古詩詞能帶來三個方面的益處。
人的情感是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改變,有些情感哪怕千年,依舊令人感動。當我們讀到“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會熱血沸騰;當我們讀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會傷感。這些都是古詩詞帶給我們的,很難被替代了。
二.真實的再現歷史中的某些場景。杜甫的《三吏》、《三別》很多人都讀過,生動形象的再現了當時百姓的艱辛。《詩經》和漢樂府中的許多詩是取自民間,有著史書記載不可比擬的優勢。讓我們能更好的瞭解歷史,瞭解過去發生的事情。
三.精煉優美的語言。詩詞中的語言都是經過詩人反覆的推敲才寫出的,是講究語言的聲韻對仗,能帶給我們視覺上的享受。
每一時代都有每一時代的文學。古詩詞雖然在時間上與我們相隔較遠,但是心是相通的,對美的欣賞是相通的。如果沒有了古詩詞,中國的文化必然失色不少。
回覆列表
在我們看來,學習古詩詞似乎已經脫離了時代。但仔細想想,我們就會發現古詩詞的魅力。
想想當你迎著落日晚霞,想到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還是太TM美了。
想想當你看著門前綠柳白鷺,想到的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還是看大鳥。
想想當你看見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想到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還是太TM壯觀了。
想想當你看到一個美女,想到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還是美女我稀罕你。
想想當你回憶過往,想到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還是一句不說默默哀嘆。
想想朋友哥們聚會,席間高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還是喝,喝到吐。
。。。。。。
會古詩詞並不一定改變你的人生,但一定會影像你感觸自然的心性。這時再多的物質也達不到的。也這是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想起以前和朋友憋出的一句詞:奈何橋頭奈何人,可憐等待久。每次讀到都很傷感。這就是古詩詞的感染力。
最後發個福利,多讀書的好處。
淺酒人前共,軟玉燈邊擁。回眸入抱總合情,痛痛痛。輕把郎推。漸聞聲顫,微驚紅湧。試與更番縱,全沒些兒縫,這回風味成顛狂,動動動,臂兒相兜,唇兒相湊,舌兒相弄。——趙佶
誰能想到這首詞會是一位皇帝,宋徽宗所寫! 請問,寫黃書的人哪個能寫出這種水平,哪個能寫出這種韻味,淫詩能寫到這個地步,縱然宋徽宗為金人俘虜,仍不得不說:他做皇帝是不配的,但詩詞中的皇帝也只有他配!後面幾句就不用解釋了,大家應當自己就能看出味道來了。
《紅樓夢》的一首,在該書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蘿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一章描寫賈寶玉和薛蟠、妓女雲兒等人飲酒行令,如雲兒唱的: 豆蔻花開三月三,一個蟲兒往裡鑽,鑽了半日鑽不進去,爬到花兒上打鞦韆。肉兒小心肝,我不開了,你怎麼鑽?
沒文化真可怕,我還是趕快複習《金瓶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