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熱浪影片
-
2 # 壹月January
就我而言,如果是日常用品,不著急使用,或者使用了也沒有什麼安全問題,那肯定選網上200的。但若是反之,就可能選線下的。所以,我覺得的網上,線下的商品,要走出不同的路子,應對不同的場景,滿足不同的需求,形成有差異化的競爭。不然,正常人都會買網上的吧?
-
3 # 農村消消
線下買的老闆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線上只要介紹好就可以。線下買的是服務,是有靈魂的,線上相對來說就沒有那麼的服務了。。。
-
4 # 老白雜談
這種情況的出現到底是商業行為的進步還是退步,這一點爭論多年也沒有一個定論!目前的情況是電商越來越難做,實體店也沒有消失。存在即合理,這句話最能說明今天電商和實體店的現狀!
如果真像你說的,實體店賣500,電商賣200的情況,這兩種商品的品質肯定有看不見的差距!或者是殘次品、臨期品、電商專供等等。
第一,先說殘次品!不管是電商還是實體店,只是賣貨的渠道不一樣,賣貨的人還是一樣的。好貨留給實體店,退貨的殘次品很多商家會走電商渠道處理。我認識一個做iPhone的濟南老闆,處理未啟用的退貨iPhone,一般都是自己封膜重新包裝,走拼多多渠道賣出去。這種貨一般都是外觀有瑕疵的。好貨都是省內批發或者走淘寶渠道。第二,臨近保質期的食品類產品!一般貨源都是來自大型超市!大部分超市要求供應商入庫的產品生產日期不能超過1/5。上架售賣的產品剩餘日期不能低於1/3。也就是說,保質期6個月的東西,到4個月時就不能上架了!這部分產品超市會退給供應商處理。供應商就賣給電商,或者自己走電商渠道便宜賣出去!很便宜!!特別是生鮮類產品,表面一模一樣的東西,消費者買回家後,有的三天變質,有的一週變質,表面沒區別,但是超市的進貨價可以相差幾倍!第三,工廠會生產專供電商的產品!這樣的產品最坑人,最沒有良心。原料和工藝的鎖水導致產品質量很差。雖然表面看不出來,但是消費者買回家後用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質量問題!總之,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售價的制定永遠都是以成本決定的!站在商人的角度,把貨賣便宜了,比吃一斤蒼蠅都噁心。奶農把牛奶倒到地裡、果農把水果爛在樹上、商人把貨物囤爛在倉庫裡,車商把滯銷車扔在停車場生鏽,也不會低於成本價賣出去!
-
5 # 楊振軒策劃
這個很簡單,分兩種情況
1.實體店的運營成本高,還有品牌效應!
實體店裝修的非常好,這是成本,其他租金,水電消耗,員工工資,這些硬成本無法調整!
還有一點賣500,有可能一天就賣幾單,而網上賣200,可能一天是十幾單。
現在的人都懶,都喜歡便利,所以網上買東西快,不用走出去。
加上現在網購的興起,價格有調整正常,而且進貨渠道也會調整。
2.網購平臺,說實話,成本也不低,到時面對的群體是全國各地的!
這樣就算賣便宜點,但量大呀,錢好賺呀!
而且租個辦公室就可以。不用面對面銷售!很多實體店,銷售員非常重要,而且還不好找!
所以網上賣200人家也是賺,而且銷售沒壓力(面對面那種)
實體賣500,人員有壓力,需要厲害的才行,而且人就這麼多,價格不高,開什麼實體店。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
6 # 外賣小哥—阿龍
以前都說電商賣的東西很便宜,於是大家都往電商上面跑,電商也開始興起從而打壓著實體店。可以說電商就是靠著低價發展起來的,如今很多人還是認為網上賣的東西就是比實體店要便宜。
為何有些商品實體店賣得比電商還便宜?聽賣家怎麼說
不過隨著電商的發展,如果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現在實體店賣的東西其實比電商還要便宜的。這讓不少人都想不通了,實體店又要租金又要裝修費跟水電的,怎麼能夠賣得那麼便宜,難道老闆都不想掙錢了嗎?
現在實體店賣的比電商還便宜,這種情況越來越多了。一位電商的老闆就表示,現在電商的成本不比實體店要低。如今想在網上得到流量,基本上都是需要花錢了。不管是直接開直通車付費推廣,還是做銷量得到自然流量,這些都是需要花錢的。
做銷量的花銷並不比直通車的付費流量便宜的,有時候還要更加貴。再加上現在的轉化率也是越來越低,競爭越來越競爭,這造成賣家的成本越來越高了。
這些成本高了賣家也只能夠提高售價了,可以說30塊錢買來的衣服,他們就敢賣個130塊的,反正只要圖片做得好,宣傳比較給力照樣能夠賣得掉的。
而實體店就不會這樣的,畢竟客戶對於衣服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客戶也是越來越精明瞭,一摸質量就知道值多少錢,如果還想30塊買的賣個上百塊,絕對馬上就是走人了。
所以30塊的的衣服,實體店也就是敢喊價七八十塊,然後客戶喊個半價,最後賣家再讓客戶加點錢就賣了,往往40塊或者50塊就賣掉了,實際的利潤並不高。而電商就是賣得貴了,由於成本的存在,30塊的就得賣個上百塊才可以保護利潤的,這就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電商賣的東西越來越貴了。
-
7 # 劉大宇
第一。實體店租金貴
第二。員工薪水
第三。水電費
所有的費用都轉嫁到客戶上,所有成本增加,當然賣的貴了。
現在網路發達,大家都很懶,所有就選擇網購咯!
未來,還是迴歸實體經濟的。現在開網店的成本越來越高。
-
8 # 笑看電商風雲
第一步,首先要看商品是家居日用型還是奢侈品,是否同一品牌?
如果確認完成,確認是同品牌同型號商品,原因如下:
1.線下店面成本高,利潤看的厚。
2.線下門店由於存在銷量過低問題,貨品購入渠道有可能是分銷商,折扣會略高於直銷或總代。
3.根據產品特性,確定是否是快消品還是復購率偏低的產品。兩種產品特性也決定產品價格。
4.店主經營實體店心理也會影響到商品價格。
5.店主與買家溝通的場景也會影響到商品價格。
總之,影響到商品價格的因素有很多,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
9 # 純淨水加咖啡
同樣的東西實體店面銷售和電商在成本上電商有優勢,但是如果有這麼大的差距,你就得當心了,有可能是以次充好或者是仿版的。電商和實體想相比,實體店多了房租,人工,囤貨等費用支出。而且同樣的產品,電商版和實體店版本是不同的,曾經給家裡的小傢伙買了平衡車,但玩了沒半年就壞了,送到維修點說是電商版,問這和實體店賣的有何差別,維修人員說這是專門針對電商訂製的,成本不一樣,實體店的要相對耐用一些!這就說明了一點,電商在廉價的同時,也存在產品品質問題,不要真當同樣產品,有相差一半以上的價格,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產品都是有成本的,相差一半並不是實體店面追求厚利,純粹是品質成本的問題!
-
10 # 胡師叔
同一件東西實體店賣500元而電商賣200元的話,首先分析可能有這麼幾種情況:1.這個東西確實是在實體店和電商之間存在資訊不對稱的價格差異情況,而實體店的顧客和電商的顧客又沒有交集。2.電商的拿貨成本較低,實體店的拿貨成本較高,故兩者定價不同導致的。3.也有可能這個東西在實體店只是作為價格背書,而主要的銷售是在電商呢?其次我們來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成因,是不是意味著電商一定比實體店賣得便宜呢?不見得。因為電商的紅利期已過,獲客成本也是居高不下,經營成本和費用一點兒也不比實體店低!所以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店,亦或是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新零售,商業的邏輯並沒有改變,零售的本質並沒有改變,成功經營的關鍵依然是顧客認知和顧客選擇。
回覆列表
這個是必然的吧,實體店經歷的環節比較多每一層級都要加利潤,電商砍掉了很多銷售環節,成本下降自然價格就低,這個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