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義575
-
2 # 鐵嶺鋒
柏林會議決議,敦促外界不要支援利比亞各方以促進和平,這是在給埃爾多安打臉,此前在這次會議中,埃爾多安就曾呼籲歐洲,支援土耳其對利比亞用兵,並宣稱這將會促進利比亞的和平。這次會議的立場表述卻完全與土方訴求背道而馳,也許埃爾多安不在意柏林會議的這種結果,義無反顧地向利比亞派兵,但可能會得到一個意料之外的教訓。
俄羅斯調停利比亞戰爭雙方停火,被哈夫塔爾拒絕,但那是利比亞內部事務的地方直接當事人,土耳其為了自己地中海的擴張利益,要強行武裝介入這場利比亞內部權利爭奪的戰爭,這是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曾經因此而遭受的歐洲制裁,土耳其為了那種油氣資源,以及戰略擴張的巨大利益,可能對歐洲的這種制裁選擇無視,但別忘了擁有安理會兩個常任理事國的立場,加上那個與土耳關係惡化的美國,以及被國際法掣肘無法選擇立場的另外兩常,有可能形成一個安理會框架下的制裁決議,這才是土耳其無法承受的。
利比亞由去年4月開始的這一輪內戰,本來有哈伯塔爾領導的國民議會一方的,國民均佔據絕對優勢,而民族團結政府控制著地域,僅剩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周邊,並且已經被擁有近10萬兵力的國民軍合圍,並且已經被“保護人”美國拋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但是這個政府利用利比亞專屬經濟區海域劃界,對土耳其割讓主權利益,為此土耳其調動了大批僕從——敘利亞國民軍部隊,投入支援民族團結政府,對抗利比亞國民軍的作戰,替政府方面扭轉了戰局穩住戰線8個多月。
到去年12月,哈夫塔爾在獲得了埃及,俄羅斯瓦格納志願軍強力支援下,決心要推翻這個出賣主權的民族團結政府,對的黎波里再次發動了更強大的攻勢,政府軍節節敗退,年那支曾經為政府扭轉戰局的,土耳其僕從軍也被打的屁滾尿流,潰不成軍,團結政府對的黎波里的控制再次風雨飄搖了,政府軍也成旅師級建制的向哈夫塔爾部隊投降,急需土耳其給予更大力的支援,在這種情況下,埃爾多安呼籲柏林支援土耳其對利比亞用兵,等來的卻是這種結果。
儘管埃爾多安對地中海經濟區劃界的,油氣資源利益垂涎欲滴,他的執政理念是讓土耳其利益最大化,也不懷疑他具有當年奧斯曼帝國的某種擴張野心,也可能對歐洲的那種制裁並不在意?但對這次會議背後的那種結果,就不得不謹慎應對了。
-
3 # 愚獨醒
柏林會議敦促外界不要支援利比亞各方,以促進和平,從理論上看是符合國際社會倫理維護國際秩序的。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實際上這種敦促包含著勾心鬥角利益博弈——
利比亞兩派力量的背後均有世界大國及地區力量的支援。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和國民代表大會得到了埃及、沙特、阿聯酋、俄羅斯、法國的支援,而西部的民族團結政府得到卡達、土耳其、義大利力挺。
埃及、沙特、阿聯酋與土耳其、卡達在利比亞問題上形成的兩個對立陣營有著十分複雜的根源,其重要矛盾之一是雙方圍繞伊斯蘭力量的博弈,土耳其、卡達支援的民族團結政府的背後即以穆斯林兄弟會為代表的伊斯蘭力量,這也恰是埃及、沙特、阿聯酋政府所反對的力量。換句話說,這是雙方圍繞支援和反對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矛盾在利比亞的延伸,因此十分難以調和。
更為複雜的是,土耳其與民族團結政府簽署的《東地中海海洋劃界協議》,引發周邊有油氣利益的希臘、埃及、以色列等國家的強烈反對,並有可能激化土、俄在油氣資源開發及油氣管道等問題上的矛盾。因此,利比亞危機與東地中海地區的油氣爭端相交織,呈現出日趨複雜化、國際化的態勢。
而表面上置身事外主持公道的美國,實際上奉行雙重標準——
一方面,遭遇伊方觸及美方利益的撤軍要求時,美國避談“規則”,只講“得失”,暗示駐伊美軍撤離可能令伊拉克失去鉅額軍事援助,其中央銀行在美金融賬戶可能遭凍結;另一方面,在利比亞問題上,美國堅持“規則”,呼籲國際社會維護利比亞主權,要求各方撤軍。
其實質,是因為美軍如果撤離伊拉克,伊朗勢力將在伊拉克坐大,令美國失去重要地緣政治影響力。相比之下,美國在利比亞政治、軍事影響力本就薄弱,所以阻止土耳其、俄羅斯擴大在利比亞的影響力。
總而言之,呼籲和平的背後是利益的博弈。
-
4 # 使用者105047338372
表面看是個很不錯的主意,如果剝皮再深拋就是要俄退出敘,那麼,支援庫爾德的國家真的也會退出嗎?只有老天知道,再,敘庫勝負更難預料了,最主要是俄的努力付之東流,中東失去平衡點再陷混亂。他們對利比亞的設想只是為中東局勢做鋪墊。
-
5 # 閒看秋風999
柏林會議本身就是一個標誌;一個衝突升級的標誌——由原來利比亞國內不同派別武裝傳統升級為一場“代理人戰爭”;而柏林會議就是原先“躲在”背後的大國勢力走向前臺的一次預演。
從深層次分析,人們不難發現,利比亞之所以在卡扎菲被推翻幾乎十年以後仍然見不到和平的曙光,完全都是各個地區以及域外大國國內政治、經濟利益的外延。
比如說土耳其吧,因為敘利亞內戰涉及到庫爾德武裝,所以埃爾多安出兵振亞;而這次利比亞內戰,安卡拉又一次透過議會授權,向該國派出僱傭軍;為什麼?無非就是為了控制地中海的天然氣資源!
利比亞和敘利亞一樣,都是地中海沿岸國家,地緣政治因素引來了各路玩家;除了土耳其以外,還有埃及、卡達以及歐洲大國;當然也少不了俄羅斯和美國的身影!
“對利比亞衝突雙方實施武器禁運”,聽上去不錯!但是實際效果如何,仍然有待觀察;換言之,如果指望幾次國際多邊會議就可以促成雙方“啞火”,未免過於天真了。
利比亞衝突雙方現在正在“熱火朝天”爭奪奪地盤,增加日後可能談判解決問題的籌碼;如果武器裝備“斷供”,豈不是將手中利益拱手相讓?
因此,利比亞局勢未來走勢如何,並非樂觀。
-
6 # 愛之育之
卡扎菲當政末期
與法國總統薩科奇交好
據傳
卡氏私下猛塞政治獻金給薩氏
並大肆採購法國商品
一時間
法利進入密月期
美國大力推動中東地區的顏色革命
波及利比亞
利出現動亂
卡扎菲採取針對性的治亂行動
薩氏不知中了那門子邪
突然挑頭出兵打擊卡扎菲政權
卡氏在內外夾攻中
死於非命
利比亞的潘多拉盒打開了
國內混亂一片
百姓顛沛流離
經濟瀟條
各派勢力爭權奪利
沒有窮盡
近來
受俄支援的哈夫塔爾武裝迅速掘起
已攻至首都的黎波里近郊
團結政府風雨飄搖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趕緊雪中送炭
急調軍隊赴利
協助團結政府打擊哈夫塔爾軍隊的圍攻
在這關健的時刻
各方在柏林召開會議
敦促外部勢力退出利比亞
看來
普京贏得一招
哈夫塔爾風頭正勁
此時要外部勢力撤出
恰恰是逼迫土耳其停止對團結政府的軍事支援
若土耳其收手
團結政府土崩瓦解
若不收手
將遭國際社會的白眼
俄羅斯坐收其利
故,普京佔了上峰
凌遠長著
回覆列表
歐洲現在說的是風涼話,利比亞亂局是他們一手導演出來的,現在想收尾都不可能,因為誰也不會服誰,無奈站在高地上呼叫一聲,你們誰也不要打了!有用嗎?前因必有後果,現在的利比亞不打過你死我活,分出公母來,誰也不會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