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連環畫和小人書

    水滸傳中“馬上林沖,馬下武松”之說,可見無論是書中的描寫,還是讀者的總結,武松的武藝在梁山上都是能夠排上號的。武松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他的武藝水平也表現的非常突出。

    白花蛇楊春呢?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每次提到楊春我都能想到中華神水“白花蛇草水礦泉水”,楊春的功夫就如這款水一樣“水”。楊春原來是華州少華山的三寨主,首次出場是在少華山和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商量攻打蒲城縣還是華陰縣的時候,楊春主張打實力弱的蒲城,這與陳達意見相左,可見楊春是一沒本事,二沒膽量,三沒主意,基本就是一個幫襯存在。

    但如果到了戰場廝殺,武松和楊春的作用,誰的更大呢?這就要說馬軍和步軍的差別了。馬軍武將騎著戰馬,身披戰甲,無論從氣勢上還是防護上都佔有巨大優勢;而步軍呢?就不能穿戰甲了,竄蹦跳躍不方便嗎?

    宋江帶領大軍征討方臘的時候,非常重視馬軍,這一點也引起了李逵的不滿。李逵和武松一樣是步軍,為了減少受傷,就和喪門神鮑旭,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組成“殺人四人組”,靠的就是項充和李袞的盾牌保護。

    所以說一旦到戰場上,馬軍的作用會很大,楊春可能真比武藝高強的武松作用大。

  • 2 # 大蝦風輕揚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的片面回答二人作用誰大誰小,而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白花蛇楊春也是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排名七十三位,位居地煞之位,對應地隱星。他原是少華山首領之一,因大首領九紋龍史進與魯智深交好,在魯智深上梁山後,追隨史進一起上了梁山,成為梁山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

    行者武松上了梁山後排名十四位,位居天罡之位,對應天傷星,成為步軍十大統領之一,在步軍中的地位僅次於魯智深。

    縱觀水滸傳全書,可以發現戰場廝殺其實是分為了兩個部分的,一個是領軍將領鬥將,互相較量武藝;另一個就是普通計程車卒互相沖殺。

    在鬥將時,武松的作用就是十個白花蛇楊春也比不上。白花蛇楊春上了梁山後,戰績並不出色。征討芒碭山,結果首戰便被混世魔王樊瑞殺得大敗。征討田虎時,楊春隨盧俊義攻破汾陽府,在守城時斬殺偏將武能。 隨關勝馳援榆社縣時,與索超等人內外夾攻,殺死房學度。楊春擊敗的將領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可以說楊春的武藝在梁山屬於很不起眼的那種。

    而武松的武藝高明是出了名的,步戰武藝排名梁山前列,向有“馬上林沖,馬下武松”的說法,徵遼與兀顏光的決戰中,武松攻破太陽陣,一刀砍斷耶律得重的馬頭,將其擊殺,征討田虎時又一刀斬殺田虎手下四威將之一沈安,征討方借時一刀斬殺三大王方貌,與魯智合作擊敗了鄧元覺。

    但在普通士卒互相沖殺時,楊春的作用卻又大於武松。但這個是雙方軍種不同才導致的結果,不是楊春自身的能力決定的。楊春是馬軍小驃騎,在古代各兵種中,馬軍的地位和作用無疑是超過了步軍的,馬軍衝鋒靠的就是戰馬高速奔跑帶來的強烈衝擊力,騎兵在對付沒有堅固城防的步軍時具有天然的優勢,而步軍對上騎兵時一向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從這點意義上來說楊春的作用要比武松大,畢竟他帶的是騎兵。

    所以說戰場廝殺,如果是陣前鬥將,武松的作用要遠大於楊春,而如果是帶領士兵衝殺,作為騎兵首領的楊春是比步軍首領的武松要大一點。

  • 3 # 愛尚文史

    這還用問?戰場上廝殺,楊春的作用肯定是不如武松的。儘管宋江重點培養馬軍而打壓魯智深、武松等步軍頭領。但是,武松作為一個步軍中的正將,作用肯定是大於一個馬軍中偏將兼哨探的。

    楊春原是蒲州解良人氏,由於雙臂有力且腰部細長,人送外號“白花蛇”。因其早期“累被官司逼迫”,與朱武、陳達聚集在少華山落草。後史進做了少華山大當家,憑藉魯智深的關係上得梁山泊。梁山泊座次排定時,楊春排在第73位,職位為馬軍頭領。

    梁山泊馬軍頭領細分:1、馬軍五虎將,屬馬軍戰鬥序列中正將;2、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屬馬軍戰鬥序列中正將;3、馬軍十六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屬馬軍戰鬥序列中偏將。

    且馬軍十六小彪也有細分,有一部分人衝鋒陷陣居多,比如孫立、單廷圭、魏定國等人。而有一部分人,則是哨探工作居多,其中就包括楊春。最後楊春死也是死在哨探的路上。

    ——那麼步軍呢?

    自古冷兵器時代,步軍的作用都是無可替代的,而且永遠都是主要作戰力量。

    梁山泊宋江重點培養馬軍,而忽視步軍與水軍,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作為步軍頭領,魯智深與武松在戰場上的成績,絕對不會次於馬軍。無論是攻打大遼,還是剿滅田虎、王慶、方臘……

    這邊就以攻打大遼為例,步軍拿下了最關鍵的幾戰。

    第一、拿下延津關、文安縣

    根據吳用使用的計策,在魯智深、武松的率領下,步軍輕鬆拿下了延津關、文安縣兩處軍事要塞。原內容如下:

    花和尚輪起鐵禪杖,攔頭便打。武行者掣出雙戒刀,就便殺人,正如砍瓜切菜一般。那數十個百姓,便是解珍、解寶、李立、李雲、楊林、石勇、時遷、段景住、白勝、鬱保四這夥人,早奔關裡,一發奪了關口。盧俊義引著軍兵,都趕到關上,一齊殺入文安縣來。

    這一戰魯智深、武松帶領步軍頭領拿下延津關與文安縣,標誌著遼朝節節敗退的開始。更是逼出了遼朝一代妖師賀統軍。

    第二、擊敗賀統軍,逼遼國入絕境。

    賀統軍精通妖術,且武藝高強有萬夫不當之勇,一度打得宋江等人焦頭爛額無計可施。在最關鍵的時刻,還是步軍頭領解珍、解寶立了頭功,帶領著山地特種部隊摸清了戰場形式。並打了賀統軍一個措手不及。

    緊接著李逵、樊瑞、項充、李袞等步軍頭領齊出,配合公孫勝的法術,直接奠定了該戰勝勢。從文安縣、霸州一直將賀統軍趕至幽州,期間連戰連捷,這幾戰都是步軍的功勞。

    第三、搗破“天陣”

    與遼國兀顏光鬥陣,是梁山泊贏得最艱難的一戰。特別是最後兀顏光擺出一個“天陣”時,朱武雖然能知道是天陣,卻不能參透其中的奧妙。導致這一戰中宋江軍被打得慘敗,且數員頭領受傷,傷兵不計其數。

    這時候怎麼辦?只能出動步軍團隊,由步軍打進去探陣內虛實,再做打算。

    宋江陣中,卻轉過李逵、樊瑞、鮑旭、項充、李袞五百牌手向前;背後魯智深、武松、楊雄、石秀、解珍、解寶,將帶應有步軍頭目,撞殺入去。混“天陣”內。

    這一次,雖然未攻破“天陣”,卻也探得陣內虛實。後在天書的指引下,宋江終於找著了破陣之法。幾大正將頭領各領一支軍馬衝陣,魯智深、武松這邊表現也頗為亮眼。武松手起一刀,掠斷馬頭,復補一刀,將“遼國狼主”耶律得重斬首。此後兩人又去捉遼主。

    由此可見,很多時候步軍的作用不容忽視,即便宋江不看好步軍,但最終這些戰役細數下來,步軍在梁山泊招安後,甚至拿下了首要功勞。最後連方臘都是被步軍捉住的。

    武松作為梁山泊步軍頭領正將,每一次決策,每一次指揮,都要他跟魯智深兩人全權負責,其作用一定大於馬軍中偏將楊春。

  • 4 # 邏輯文史游

    既然是考慮在戰場的作戰能力,那麼想要做將領需要的就不僅僅是拳腳能力了,從大聚義後的人員安排上來看,楊春是馬軍小彪,武松是步軍頭領,本著不吹不黑基本友好態度,那麼功能性顯然是更重要的評判標準,這麼一看的話,顯然楊春更適合在戰場上做將領。

    我相信讀到這裡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噴我了,先別急,且聽邏輯文史姨來“狡辯”一下。首先擁有怎樣的能力才能在戰場上做將領呢,從《水滸傳》的設定來看,統軍之人不是坐著戰車或者是騎著大馬受眾人保護的公明哥哥,就是威風八面跨著大馬滿身裝甲的馬軍先鋒,也就是說,馬軍的定位本就略高於步軍,每個馬軍將領也需要掌握不錯的騎術和指揮能力(周通也不例外),畢竟站得高才能更好的號令全軍啊。那麼這樣一比,步軍出身的武松在戰場上的短板就很明顯了。

    武松的拳腳能力很強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在戰場上你無法確定敵人的刀槍什麼時候向你奔來,光憑拳腳著實不是正確之道,所以步軍發揮的時機往往是大軍攻城後歲馬軍入城混戰或者作為埋伏部隊去截擊漏網之魚。如果步軍將領一味的衝鋒,那衝個遍體鱗傷也是意料之中的,比如李逵就很喜歡衝鋒,他也是梁山上受傷次數最多的人,宋江為了保護他,專門為他配備了鮑旭、項充、李袞為其掩護,這樣一來四人組成了霹靂無敵旋風絞肉機組合,也就能衝殺敵陣來去如電了。

    武松上山後一直是行者的裝扮,披堅執銳尚且不可能,我們甚至無法確定武松師傅會騎馬。一個將領如果弓馬不嫻熟,不客氣的說他都不能被稱作為武將,你說我拳腳功夫厲害,你確定要隨風奔跑帶著兄弟們去攻城嗎?而排在武松之前的魯智深雖然定位是步軍頭領,但人家曾是軍官,馬戰都能打平呼延灼,我想射術也是不錯的,這樣一來,魯智深於團隊的重要性就遠大於武松了。

    所以馬術水平更優的楊春其實更適合在戰場上做將領,但是楊春的武功卻是不太好吹。楊春的武力上限就是他的搭檔陳達了,畢竟在陳達被史進捉拿後,楊春要去救人,朱武邊阻止邊說了這麼一句話:

    他尚自輸了,你如何拼得他過?

    所以楊春的純實力在陳達之下。在對陣芒碭山時,楊春不識樊瑞的法術跑入陣中被項充用飛刀所傷,所以楊春實在是無法對其拔高太多。但在徵北時,楊春怒斬偏將武能,立下一功。遺憾的是,楊春最終在昱嶺關下被亂箭射死,也沒機會繼續發展他的才能了。

    我承認楊春打不過武松,但馬軍在戰場上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浙大、北航該如何選擇?哪個發展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