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利wenli

    他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是中國傳統道德觀念,服務與社會的表現。有些故事和這裡值得借鑑。可以瞭解,要選擇性的理解,及去其糟粕。。魏晉:陳壽, 易稱“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古先哲王,莫不明後妃之制,順天地之德,故二妃嬪媯,虞道克隆,任、姒配姬,周室用熙,廢興存亡,恆此之由。春秋說雲天子十二女,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之典也。而末世奢縱,肆其侈欲,至使男女怨曠,感動和氣,惟色是崇,不本淑懿,故風教陵遲而大綱毀泯,豈不惜哉!

    《列女傳》 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作者是西漢的儒家學者劉向,不過也有人認為該書不是劉向所做,因此,如今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處會標註佚名。也有人為認為,如今流傳的版本是後人在劉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來的。《列女傳》共分七卷,共記敘了110名婦女的故事。這七卷是:母儀傳、賢明傳、仁智傳、貞順傳、節義傳、辯通傳和孽嬖傳。西漢時期,外戚勢力強大,宮廷動盪多有外戚影子。劉向認為“王教由內及外,自近者始”,即王教應當從皇帝周邊的人開始教育,因此寫成此書,以勸諫皇帝、嬪妃及外戚。《列女傳》選取的故事體現了儒家對婦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所讚揚的內容在如今的多數人看來是對婦女的不公平的待遇。

    《列女傳》對後世影響很大。有一些故事流傳至今,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即出自該書。後來,中國的史書多有專門的篇章記敘各朝婦女事蹟,隨著婦女觀的變化,各朝側重記敘表彰的婦女德行也有所不同。劉向編撰《列女傳》,除了節烈孝義,還大量收錄通才卓識、奇節異行甚至反面的人物,範圍很廣。但是,隨著封建專制政治的發展,綱常名教勢力的加強,在正史以及雜傳、方誌的編寫中,史家幾乎並失劉向之例,專從節烈載筆,“列女”逐漸變成“烈女”。對於這種取捨標準的變化,清代人已經有所認識。《明史·列女傳》序說:“劉向傳列女,取行事可為鑑戒,不存一操。範氏宗之,亦採才行高秀者,非獨貴節烈也。魏、隋而降,史家乃多取患難顛沛,殺身殉義之事。”章學誠更明確指出:“後世史家所謂列女,則節烈之謂,而劉向所敘,乃羅列之謂也。”⑾當然,劉向《列女傳》中的節烈婦女也有十幾名,約佔全書的1/10,集中於卷4《貞順傳》和卷5《節義傳》中,這為日後《列女傳》變成《烈女傳》埋下了病灶,妨礙了歷代傑出女性才能和貢獻方面史料的開拓。

    最後還應指出,劉向《列女傳》能夠對古代史學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是與它的廣泛流傳分不開的。有了官方的首肯和提倡,加上成書形式可取,此書一出,即迅速傳佈,甚至遠及西域。《疏勒河流域出土漢簡》有“分《列女傳》書”的殘文。在內地郡國,東漢盛行以它作為石刻畫像的題材。山東嘉祥武梁祠畫像中,有梁節姑姊、齊鍾離春、楚昭貞姜等9事,皆本於《列女傳》。《列女傳》還受到東漢學者的重視。班昭曾作註釋,馬融亦為之訓解,使它得以廣泛流傳,歷久不衰。今有《四部叢刊》本《列女傳》。

    西漢劉向編撰的《列女傳》,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婦女專史和通史,又是最早使傳體脫離經、紀而獨立成書的史學著作。它借鑑《史記》的體裁結構,繼承發展了以往解經、釋紀之傳的某些合理因素,吸取精華,有所創新,完成了單行傳體的變革,在史學上引起了專寫人物傳記風氣的盛行,並促使後世婦女傳記不斷增多。

    引起傳體史書迅速發展,最早使傳體脫離經、紀而獨立成書的,當推劉向《列女傳》。首先,其敘事已與解經無關。《列女傳》雖是採擷包括《詩》、《書》等諸經在內的舊文序次而成,但比事屬辭,確為一部史家傳記之書,《隋書·經籍志》以後各種目錄都將它列入史部傳記類或雜傳類。它的編撰沒有任何解說經典的意圖,敘述故事也都是依據史實,力求從客觀的角度著筆成文。其次,其記人已同釋紀無關。《列女傳》的編撰目的在於維護封建政權的穩定,但全書百餘篇人物傳記卻自成體系,並未以帝王世系和行事來冠冕、統攝,設立類似本紀的名目。

    唐宋社會有所區別.經過五代十國之分裂,宋重新統一國家,需重建社會道德體系,在對婦女的規定方面樹立了列女形象.兩《唐書·列女傳》與《宋史·列女傳》中列女的不同體現在"取材數量","選擇標準","命運"三方面.

    它將傳主分成八類,即賢母、孝女、孝婦、賢婦、節婦、貞婦、貞女、烈婦,可知它不單是烈女傳,而是將烈婦、賢孝婦女都包括在內的。從寫作的實際情形看,烈婦數量多,四卷中佔了兩卷,她們或遇暴不從而死,或殉夫而亡,或將翁姑送終和兒子成人後殉夫於九泉。賢母裡大多是名人的寡母,因為她們含辛茹苦地培養出好兒子,為官方所肯定,社會所傳揚。賢孝貞烈女子中相當多的人家庭經濟拮据,她們的節孝更加難於做到,因而倍受人們的注目。賢孝貞烈女子的某些行為,今人可能已不好理解,而對某些行動可能又容易認識,重要的是在於深入分析。在分類裡沒有才女一項,而傳記內卻有不少這類人物。傳內寫了一些傳主的語言,頗能傳神,只是寫得少了些,讓人看到女性的行動,而難於看透她們的精神世界。

  • 2 # TeaC

    不是專門研究歷史的,但我就這麼說說吧,錯了就拉倒。

    我覺得可以,如果你有這方面的需要,——比如說,你寫學術論文,需要找一些這方面的例證。

    但同時,我覺得你也要意識到,這裡面的人物案例是《列女傳》的編著者刻意挑選的,而他的挑選是按照他心目中的特定要求的。

    這裡的人物只能代表當時社會女性的一部分,不能代表當時社會女性的全體。

    也就是說,你可以認為當時有這樣的一些女性個體存在,但不能下結論說當時所有的女性都是這個樣子。

  • 3 # 半個南山人

    《烈女傳》是古代婦女的傳記。該書記載了自上古傳說時代開始到西漢時期婦女的生活。

    全書共分7卷,每一卷記15人,共計105人。書中的主人公共分為7類,分別為: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辨通以及孽嬖,而且每寫一人,後面都附有篇頌,對人物進行讚揚評價。書中還有《續烈女傳》一卷,共計20人,但無頌。

    該書是不是可以當女史讀?

    當時劉向編寫《烈女傳》的主旨就是要宣揚封建倫理道德鋼常,全書除“孽嬖”外,其他6類都是封建倫理道德的堅決執行者,也反映了中國古代婦女的生活風貌。雖然《烈女傳》一書與其他古代史籍相比,影響要小些,但是該書敢於為封建婦女作傳,這也是具有一定進步意義。因此,該書是可以當婦女史讀的,可以從中瞭解古代封建社會婦女的生活狀況。

  • 4 # 使用者春花有意

    《列女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為婦女立傳的著作,對中國古代的政治、倫理、家庭、婚姻、教育、婦女生活都產生過較深的影響。這種影響包括正反兩個方面。首先,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劉向為婦女立傳,無疑大大地突出了女子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書中的絕大部分故事也都反映了婦女的能力,她們可以輔助一君,也可以惑亂一國,在許多方面表現了壓倒鬚眉的見解、情操、能力。這對提高封建社會中婦女的社會地位,幫助婦女產生自信心都有一定的意義。其次,前6卷所傳的婦女和續傳中的部分婦女,或教子有方,或輔君有道,或處世有德,或深謀遠慮,或才華橫溢,或捨生取義。第三,《列女傳》中的一些人物故事在古代社會也產生過較嚴重的不良影響,有些影響到今天還存在,成為封建禮教的一個內容。最突出的就是書中所宣揚的貞潔觀,它曾使無數封建社會的女子自釘於從一而終的十字架上。這些從一而終的人物事蹟,為烈女不嫁二夫觀念的強化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起到了推潑助瀾的作用。

    縱上所述,《列女傳》就是古代婦女社會生活的縮影,可以作為婦女史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劍與遠征叢林秘境該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