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獵奇動物社
-
2 # ZBLiu
伶盜龍們會“全球通緝”,把題主找出來,吃了。然後穿越回去,滅絕。這事幹得乾淨利落,對七千萬年後的人類不產生什麼影響,對地球也沒什麼影響。
-
3 # 寫下一縷月光
聽說地球豬肉漲價了,最終一群吃不起豬肉的可憐人,透過時空穿梭機從白堊紀晚期帶回來5000萬隻成年期的伶盜龍。
這群人經歷千辛萬苦,回到7500多萬年前,為了地球人吃上肉犧牲不少,甚是偉大。
這群善良的人類,為了保證地球人不至於餓死,於是透過時空傳送陣將這批伶盜龍平均分配到世界各地,保證每個地區都有肉共享。
地球陸地總體面積約是1.49億平方千米,相當於每3平方千米土地會分配1只伶盜龍。
那麼這5000萬伶盜龍對於全世界70多億人口來說,真的夠吃嗎?
5000萬隻伶盜龍,好像不夠吃啊!!!當這批伶盜龍順利到達地球后,我們按照平均法則進行分配,中國情況如何?
按照中國現有陸地面積,我們大概可以分配到320萬隻伶盜龍,享有6.4%恐龍量。
其中湖北省大約可以分到81966只,武漢可以分到2856只,咋感覺有那麼一點少。
每隻成年期伶盜龍身體高約0.5m,長約2米,就算將它連皮吃了,也才15kg左右。
伶盜龍身體一半長度是尾巴構成,估計身體較瘦肉質較老,因此適合燉湯和紅燒。
可是我們按中國實際人口算一下,發現我們只能把分到的肉當配菜,因為太少了。
雖然華人平均可以分配到600g的伶盜龍肉,其實人口越集中的城市分配到的恐龍肉越少,比如千萬人口的武漢,每個人僅能分到10g左右,不夠塞牙縫啊。
尾聲這5000萬隻伶盜龍來到地球,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十分重要,意義非凡。
(1)就業崗位:地球的每個區域需要抓捕伶盜龍,同時需要大量廚師將伶盜龍做好出售讓大家都可以嚐嚐,就業機會增加不少。
(2)肉食希望:5000萬隻伶盜龍來了,那麼是不是可以帶來更多的恐龍,體重更大的恐龍,徹底解決人類的肉食隱患。
(3)時空蟲洞:當恐龍穿越時空來到地球時,我們的星球一定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回到過去當“王爺”。
伶盜龍雖小,可是肉質緊實,紅燒的味道肯定不錯,因此我們不能小瞧5000萬隻恐龍帶來的飲食風暴,而且我們可以為下次紅燒霸王龍肉積累經驗嘛。
-
4 # 荷村公
人類高興了!
餐桌上多了幾個新鮮的龍肉菜式!
增加了旅遊的旺季;
人類吃完了本地的龍,會旅遊到其他有龍吃的地方吃龍。
回覆列表
這是個腦洞大開的問題,因為伶盜龍生活在距今約7500多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早在7000多萬年前,它們就永遠的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了。所以,伶盜龍出現在現代的陸地上,我們只能是開一下腦洞來想象一下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伶盜龍雖然是小型恐龍,但是它的兇猛程度不是現存普通的食肉動物能夠媲美的,所以,5000萬隻伶盜龍來到現代的陸地上,絕對大有看頭。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伶盜龍伶盜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迅猛龍,僅僅是從它的名字上看,我們就能獲取三個資訊:第一它的速度極快。作為一種體長平均2米左右,體重平均只有15公斤的恐龍,它的整個骨骼形態就偏向於速度,比如較低的頭骨、長長的尾巴等等。第二它非常的兇猛。雖然迅猛龍的體型在恐龍中比較的小,但是它確實兇猛的肉食性恐龍,28顆鋸齒狀的牙齒,以及前後肢分別有三根尖利的趾爪,尤其是雙腳中間的趾爪更是長達7公分左右。第三個資訊就是它是恐龍的一種了。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迅猛龍的大腦與體重的佔比很大,這就意味著迅猛龍有著相對比較大的大腦,所以,它的智商要比大多數恐龍要高一些。
在已發現的伶盜龍的化石中,古生物學家在其腹中發現了許多其他恐龍的殘渣化石,比如有原角龍的、也有翼龍的,基於翼龍會飛比較難捕殺,所以生物學家推斷,伶盜龍應該也有食腐的習性。
根據伶盜龍的體型特點,它在白堊紀應該是一種善於奔跑追逐的恐龍,在奔跑時,它們還覆蓋有羽毛的前肢能夠一定程度的幫助其奔跑。在捕獵時,它們通常是先將獵物撲倒或者撞倒,然後有自己尖利的牙齒和長且尖利的腳部第二個趾爪將獵物開膛破肚。
5000萬隻伶盜龍來到現代的陸地上意味著什麼?5000萬隻伶盜龍,從數量上看,這個數字確實有點唬人,那麼將這些伶盜龍平均分配到各個大陸上的密度如何呢?陸地的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29.2%,約合1.49億平方公里,那麼5000萬隻伶盜龍平均分佈到陸地上的密度就是:5000萬/1.49億約合0.34只每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平均三平方公里的範圍內(1000米*3000米)會有一隻伶盜龍。
在這1.49億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中,人類的居住面積約佔89%,也就是約合1.34億平方公里。按照這個比例算,至少有4450萬隻伶盜龍會分佈到人類的居住地中。再加上伶盜龍是兇猛的食肉動物,所以,伶盜龍與人類必有一戰。
5000萬隻伶盜龍來到現代的陸地上會發生什麼?當如此多的伶盜龍來到陸地上時,伶盜龍在野生環境下會與食肉動物直接衝突,也會捕殺食草動物,更會與人有一場大戰。
01 殺戮
伶盜龍屬於小型肉食性恐龍,雖然它們的體長僅有2米左右,體重也僅有15公斤左右,但是它們有著尖利的爪子和牙齒。在與大型野生食肉動物對決時,它們的優勢並不明顯,比如獅、虎、熊、鱷魚等等。但是在與人的對決中,起初它們是能夠佔據上風的,簡單的說,就是許多人會被伶盜龍殺死。
02 反抗
由於伶盜龍是突然出現,人類沒有防備,所以伶盜龍的殺戮也是暫時的,當人類躲進相對安全的地方後,反擊就要開始了。雖然伶盜龍非常的兇猛,但是畢竟體重僅有15公斤,在我們人類現有的武器和智商下,伶盜龍很快就會被各種武器和陷阱捕殺或者捕獲。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傷亡是在所難免的。
總結伶盜龍畢竟是肉食性恐龍,而且5000萬隻,這個數量也足夠的龐大,再加上它們是突然出現在現代的陸地上,所以對人類的傷害是最大的。但是,當第一輪的殺戮停止之後,人類的反擊也是伶盜龍無法承受的。所以,5000萬隻伶盜龍來到現代的陸地上,最終的下場還是滅絕。至於說對人類的影響,最大的就是一部分人會因此喪命,其次,它們毫無顧忌的亂衝,也會對現有的一些設施造成破壞。
許多小夥伴認為白堊紀和現代的氧氣濃度是伶盜龍的一個限制,其實不然。科學家根據碳和硫同位素模擬了各個時期的氧氣含量,根據模擬的資料顯示,白堊紀的氧氣濃度與現在幾乎沒有差別。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