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曉偉
-
2 # 李BoVen
其實,如果說近海的炮艇很好造的話,那麼真正考研造船技術的是遠洋的大型軍艦(如驅逐艦,航母)。就拿驅逐艦來說,第一,你要有符合標準的鋼材,第二,你還要有雷達和各種導彈。第三,還要有傳動系統。這些涉及到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若要軍艦更先進的話,就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以及經濟實力(便於大量建造)。就拿現在的俄羅斯來說,紅海軍的榮光一去不復返,只能靠著護衛艦撐門面,從遠洋海軍一下變成了黃水海軍,令人唏噓。
-
3 # 賞與罰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齊全的工業基礎,和重工業製造能力,那它別想造船,更別想造軍艦了。首先你得有錢,有製造重工業的齊全人才,各種各樣的鋼鐵技術。
-
4 # 追逐蘿蔔的毛驢
軍艦是作戰艦艇,最難造的是驅逐艦這類的主戰艦艇。
第一他需要足夠的浮力和空間備份。
第二他要具備一定的抗沉能力。
第三作為一艘船他的子系統太多了。
第四,除了軍隊沒有人分攤研發成本。
首先說第一個,一般軍艦的噸位和空間是很緊湊的,但是他們不約而同的都會給自己留下升級,改造的空間以及多餘的浮力儲備。另外,他的航速要比任何民用船支快,一般驅護艦需要28節左右航速,主力驅逐艦需要30節往上。
這就要求軍艦的操控效能要非常優秀,船身狹長,船頭外飄,安裝防橫擺船鰭。
其次,軍艦的艙室內一般都還滿的,相對民用船隻密度更大,又因為損管的需求,所以軍艦水線以下擁有大量的水密門和壓倉水艙室,用來穩定船隻重心。
在然後,軍艦子系統多,一般驅護艦他必須具備,第一防空系統,第二,反艦系統,第三反潛系統,第四救生,小分隊登臨系統。第四近防系統以及干擾,反干擾系統。
這些子系統完全沒有關係,需要獨立的研發,廠家,去設計生產,另外材料問題,雷達問題,電磁相容問題(這裡主要是通訊和探測的頻段管理)。最後生活系統,包括軟水自產,淡水儲存,海水淡化,等,油料管理,儲存,裝置備件等各型專業人才。甚至蔬菜,肉類供應等。總之一艘軍艦難造,難用,難養。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不是開玩笑的。
-
5 # 東義義
造軍艦確實不是容易的事兒,製造它需要幾個硬條件;錢、技術和人才,缺一不可!
1、造軍艦需要大量資金:1艘核動力航母製造費用在100億~120億美元左右,而這只是前期的研製費用,而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福特號”航母,研製費用高達130億美元,如果加上上百架艦載機,費用還要再加幾十億美元,每年的維護保養、訓練值班,每年還要再加十幾億美元的費用,總之,要製造1艘美軍檔次的航母,從研發製造到形成戰鬥力,最低要小200億美元左右,想一想,一般的國家造的起嗎?造的起,養得起嗎?即便是中國的“山東號”的一艘中型,常規動力、滑躍起飛航母,研發製造費用在40億美元左右,加上配備艦載機要達到80億美元左右,加上一年的維修保養及訓練值班費用,最低也要幾億美元,中國的航母,從研發製造到形成戰鬥力也要100億美元左右。一艘航母的費用,動輒超過了一般國家的軍費開支總額,甚至是幾年的軍費開支,土耳其是“北約”裡除了美國以外的“第二軍事強國”,它2019年軍費開支才190億美元,如果製造一艘核動力航母,一年的軍費開支就沒了,一年的日子就不要過了。
2、造軍艦需要技術:1艘幾千噸的驅逐艦,建造就需要上百個門類的技術,幾百名專業人才,上千人建造。建造1艘航母,更是難上加難,它的建造幾乎涵蓋了全產業鏈的技術,縱觀全球,能夠獨立研製航母的國家,只有美、俄、中三個國家,即便是老牌發達國家的英法,憑自己的能力,均不能獨立建造航母,而能夠建造巨型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只有美國一家。拿美國的“福特號”航母為例,其幾項技術,全球包括中俄在內均達不到美國水平,“電磁彈射”,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全電推進”世界上首次使用,中俄不能望其項背,全球其他國家更是望塵莫及了。印度有實力養航母,但是沒有技術做支撐,到現在,買的2艘航母,自己建造的1艘航母,都沒有戰鬥力。沙特不差錢,沒有人才,也搞不了航母。
到目前為止,全球可以獨立研製中型以上軍艦的國家也不過是十幾個國家,而可以獨立建造航母並保證執行的國家更是鱗毛鳳角。 -
6 # 前進者A
軍艦改造也難也不難,單純換個艦炮什麼的也不斷太難,但是要是換個主機、導彈系統、電子系統並不容易,這也是個系統工程。
在主機方面,現在有不少網友在網上呼籲要為海軍提供先進裝備,其中一條就是普遍裝備燃氣輪機,淘汰蒸汽輪機,限制柴油機。確實燃氣輪機整體上確實比蒸汽輪機和柴油機要先進,但要是換個主機卻非常困難,主機包括的專案非常多,並不僅僅是一臺燃氣輪機,還有傳動、控制等各種輔機,要在原有的艦艇內部妥善的裝下這裝置是需要做很多工作的,還牽涉到內部尺寸、環境等等。
換導彈系統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首先導彈的尺寸大小不一、使用的制導系統不一、使用的燃料不一、日常的維護保養也不一樣。如果尺寸不一,還牽涉到發射裝置的改造、裝備數量、戰鬥力強弱等等,作為軍用艦艇都是必須考慮的。
電子裝置更是複雜,不但種類繁多、頻率協調複雜,而且改進的效果直接與軍用艦騰的戰鬥力相關,所有這些都必須系統的考慮。所以,對老艦進行升級改造並不容易,一般來講,艦齡15年左右的艦艇,比較適合改造升級,再長一些就不如新造,這不僅是艦體老化問題,更重要的是新老系統的搭配問題。
-
7 # 上甘嶺的旗幟
造船技術
光有民用船舶建造技術還不行,至少還得有軍用艦艇的建造技術。目前全世界擁有成熟軍艦造船技術的國家其實也不多,而且很大部分還只會造艦體。
目前全世界軍艦造船技術比較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南韓、義大利、西班牙、荷蘭、俄羅斯等國,像印度這樣都算不及格的同學。
電子系統軍用艦艇的電子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各種雷達、作戰系統、聲吶等系統不是一般的國家還真搞不定。
就目前非常流行的盾艦系統全世界也就中國、美國、俄羅斯、歐洲和以色列擁有,其他國家都是採用這些國家的。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南韓和日本都是採用美國的宙斯盾系統,印度還採用的以色列盾艦系統。
動力系統一款可靠的能用的艦用動力系統並不是那麼容易研製的,俄羅斯都曾因為烏克蘭不提供動力系統而導致生產的護衛艦無法服役。
目前全世界能夠生產好用且可靠的艦用動力系統的國家並不多,也不過是中國、美國、英國、德國、烏克蘭等國家。尤其是大型艦用動力系統,就更得靠這些國家。
艦載直升機一般軍艦都有搭載直升機,除了艦載直升機其實還有著艦系統。全世界本來能夠研發艦載直升機的國家就不多,能研發著艦系統的國家就更少了。
武器系統一艘軍艦除了有船體還不行,還需要有武器系統,至少得有艦炮、防空導彈、近防武器系統、反艦導彈、魚雷才算得上是一艘軍艦吧。能夠湊齊這些武器裝備的只能是那些軍事強國。
作者觀點軍艦難造主要是因為不僅要造船體,還要為齊配備完善的電子、雷達、動力和武器裝備等等。
現在全世界能夠造軍艦的國家不少,但是絕大多數都是購買軍事強國現成的關鍵子系統,並不是獨立自主建造,只有少數幾個軍事強國才具備軍艦的獨立建造能力。
回覆列表
軍艦特別是現代軍艦是比較難造的
在鄭和下西洋那個時代就已經出現了裝備火炮的戰艦,但是那時候的軍艦應付的目標還是比較少的,軍艦上的火炮也主要是對陸地進行轟擊,對海面上的船隻也可以攻擊不過距離需要靠很近,那時候的軍艦火炮命中率低。
後來隨著海軍的發展進入鐵甲艦時代,大家都知道的定遠鎮遠級就在當時屬於一級鐵甲艦,那時候大清朝還是造不出來這種軍艦的。
後時代就是戰列艦巡洋艦的時代,巔峰之作就是日本大和級武藏級戰列艦,進入電子資訊時代之後軍艦更難造。
現代化的驅逐艦依靠的是什麼?依靠的是大量的晶片,晶片不光存在於主控電腦中,也存在於作戰指揮系統、火控系統、也存在於雷達,大量的晶片堆積成的高科技的移動城市。
現代化的軍艦不是說有半吊子水平就能造的,因為涉及門類太多,類似於英國45型法意地平線級這種小盾技術整合度還是低於大盾,並且關鍵就在於不具備全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就像法意地平線級都是不同國家研製不同部分然後兩者交叉。
像南韓日本就更可憐了,號稱制造大國半導體大國卻搞不出來自主的盾艦,要知道零部件的先進性跟整體的先進性是兩個概念,比如說日韓擁有頂尖的半導體技術,按常理來說搞出自己的盾艦輕輕鬆鬆,但是不要忘記了俄羅斯的戰鬥機,每個部分單獨拿出來都是落後的,組合起來卻能匹敵歐美戰機這就是整合能力,在舉一個例子就是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它用的申威晶片跟英特爾一比完全就是渣渣是吧?但是湊出來的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強還節能,這就是國家整合能力。
整合能力不行的典型例子就行日本,日本F2戰機是世界上第一臺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但是它的探測距離只有區區60公里,完完全全一個近視眼老一代的脈衝多普勒雷達都是100公里以上,日本所謂的先進半導體能力整合出來卻是個廢物。
軍艦的作戰任務就是反潛、反艦、防空、對地打擊、部分要反導,所以現代驅逐艦已經承擔了太多太多的功能在裡面,這樣功能強大的軍艦自然難造其實造軍艦最容易解決的就是材料,當然潛艇除外。